苏轼给朋友“私信”了一篇“小作文”

2023-11-25 11:59:0103:17 415
声音简介

苏轼位列“唐宋八大家”

可以说是这个“文坛天团”中的“顶流”

900多年前

他给友人谢民师回了一封信

一起认识苏轼行书答谢民师论文帖卷

元符三年五月

北宋朝廷颁行大赦

六十五岁高龄的苏轼

从流放地儋州北归

谢民师此时在广州为官

他博学精通诗词文章

教学生、设讲席,还有“答疑环节”

学生有问题请教,他有问必答从不倦怠

得知苏轼北归途经广州

谢民师便带着自己的诗文登门求教

“东坡览之,大见称赏”

苏轼离开广州后,两人仍有书信往来

这篇《答谢民师书》便是其中一封

全信透露着苏轼的“真”——

真性情、真学问

在信的开头

苏轼感怀自己贬谪数年

还能有谢民师这样的官员登门相谈

万分欣幸,无以言表

这番真性情过后

到了信的第二部分这就严肃起来了

苏轼聊了真学问

这部分的“小作文”也是书信的核心部分

重点说了苏轼对文章遣词达意的见解

在苏轼眼中,好文章啥样儿?

1、不做作

苏轼看了谢民师的作品后

说他的文章“行云流水”,不拘泥于形式

有的写就写,写完了就收

成语“行云流水”最早便出于此处

2、说重点

苏轼觉得想实现“辞达”

就得把事物的细微之处都说透

而不是浅说、浅看、浅尝辄止

达到这一点就像拴住风捉到影子一样难

△苏轼旁征博引,在这段二三百字的内容中提及了孔子、屈原、贾谊、扬雄、司马相如、欧阳修等六位思想家、文学家。

3、有文采

提到文采,苏轼可是“上头”了

他一连列举六位思想家、文学家

来说明文采的重要性

屈原、贾谊文采斐然

他们的功夫可不是“雕虫小技”

一番雄辩后,苏轼话锋一转,尽显谦逊

“我的这些话拉拉杂杂

怎么能对你有益呢实在惭愧”

△苏轼《潇湘竹石图》,中国美术馆藏。

信件的第三部分结尾处

总结起来,就是对谢民师说

想您、保重、保持联系啊

而这封信则是苏轼晚年

对文章创作见解的代表性表达

很遗憾

这篇书信在晚明时已残损

当时的苏轼“铁粉”娄坚擅长“苏体”

珍藏这幅作品的王衡便邀请娄坚

补书了卷首部分,为一时美谈

△娄坚补录《答谢民师书》卷首部分。

在补上了残损的前半卷之后

娄坚又书写题跋

称赞苏轼书法“藏巧于拙,特为淳古”

△娄坚卷后题跋。其书师法“二王”,尤喜苏轼,自成面目。

当然了

苏轼的“迷弟”远不止娄坚

这幅作品目前虽是相对完整呈现

还是有两处为后人拼凑修补

△首行“轼启是文之意疑若”八字,是后人修补时所拼凑。又第二十五行的“则”字,经挖补,应为“轼”字。

苏轼对文章创作的见解

或许也是他人生的一个侧影

人说见字如晤,文如其人

当我们赏读这篇纯真、认真之作

仿佛也真的遇见了苏东坡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喵,没有找到相关结果~
暂时没有评论,下载喜马拉雅与主播互动
猜你喜欢
与苏轼做朋友

苏轼,他是“秉性难改的乐天派,是悲天悯人的道德家,是黎民百姓的好朋友,是散文作家,是新派画家,是伟大的书法家,是酿酒的实验者,是工程师,是假道学的反对者,是瑜珈...

by:兰兰的海豚湾

苏轼传

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匣...

by:蹒跚的小白

苏轼传

一蓑烟雨任平生苏轼在政坛上大起大落,落差令人难以想象,十几年的贬谪生活是他人生中最沉重的经历。经受了无数的磨难,苏轼最终达到了常人难以企及的超然物外的人生境界,...

by:嘟嘟的异想世界

苏轼传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今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

by:故磊溪边

苏轼词传

大文豪苏轼是中华文脉中举足轻重的人物,他是一个天才,是九百年前的超级偶像。他懂建筑,会修筑堤坝;他通音律,是不折不扣的音乐家;他更是个吃货,没有他就没有东坡肉,...

by:明夜风

苏轼十讲

作者:复旦大学朱刚。简介:苏轼一生“如鸿风飞,流落四维”,仕途几经浮沉,一代文坛盟主的影响力却未见消减,与禅门僧人、方外道士过从甚密,兼采佛道之修养,壮浪纵恣...

by:欧阳楚懿

苏轼十讲

苏轼:中国人的“人类灵魂工程师”

by:非常态读书

苏轼词传

人生得意时,要读一读苏东坡;人生失意时,更要读一读苏东坡。因为:一生沉浮,一路坎坷,他却道:“也无风雨也无晴。”

by:K的阅读房

苏轼词传

一生沉浮,一路坎坷,他却道:“也无风雨也无晴”。得意时淡然,失意时泰然,顺也苏轼,逆也苏轼,凡事莫向外求。

by:我播我乐刘建安

苏轼词传

人生得意时,要读一读苏东坡;人生失意时,更要读一读苏东坡。一生沉浮,一路坎坷,他却道:“也无风雨也无晴。”一张琴,一壶酒,一支笔,云间写诗,田里踏歌,烟雨平...

by:熙熙_雨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