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体育时评:体育“饭圈化”当休矣

2023-11-28 08:08:0103:41 751
声音简介

新华社贵阳11月27日电全红婵再次刷屏!在日前进行的2023年全国跳水锦标赛女子10米跳台决赛中,陈芋汐夺冠,全红婵获得亚军。赛后有观众现场质疑裁判,网上各种版本的“黑幕”更是层出不穷,引发网民关于体育“饭圈化”的热议和抵制。

11月22日,广东海印队选手全红婵和上海队选手陈芋汐在全国跳水锦标赛女子10米台决赛后谈笑风生。新华社记者肖艺九摄

“饭圈”现象起源于娱乐圈,其显著特征之一就是“爱豆”必须无往而不利。一旦“爱豆”的表现没有达到预期,一些人就会认为,必有“黑幕”,一些非理性的声音会瞬间甚嚣尘上。“饭圈”的另一个显著特征则是侵扰他人隐私。

体育“饭圈化”存在已久。此前,樊振东、王楚钦和杨舒予等知名运动员曾公开呼吁抵制这一现象。这一次,作为全红婵的师兄,跳水奥运冠军何冲也批驳“全红婵被压分”的说法,表示“饭圈化的思维和言行十分可怕”。

体育“饭圈化”对体育项目的推广和运动员的成长而言,有百害而无一利。首先,公众的关注点发生偏移,对于运动项目本身的关注减少,只聚焦场外情况发出莫须有的恶意猜测,不利于运动项目推广和可持续发展。其次,给当事运动员以及相关人员造成困扰,增添思想负担和心理压力,降低自我反省和学习的能力,长此以往不利于提高竞技水平和良性竞争。更深层次的危害则是打击了我国蓬勃发展的体育事业,社会各界努力打造的“公开、公平、公正”以及“道德、风格、干净”的赛事环境被视而不见。

10月29日,樊振东在2023世界乒乓球职业大联盟法兰克福冠军赛中。新华社记者张帆摄

当前,刹住体育“饭圈化”之风,为体育事业发展营造风清气爽的舆论环境十分必要。

竞技体育的魅力所在就是难以预知结果,拼的就是不到最后一刻决不言弃的坚毅品质。作为看客,我们每个人有支持和喜爱某位运动员的权利,但这种支持和喜爱应该出于理性,且有一定边界,要学会理性看待运动员的表现和输赢。

运动场上没有常胜将军,运动员正是通过一次次的成功和挫折考验,不断汲取经验教训,继续前行。我们希望运动员在面对纷繁复杂的外界言论时,能守住初心、保持“人间清醒”。

在互联网高度发达的时代,运动员很难做到“两耳不闻窗外事”,外界的过度追捧和盲目讨伐,容易让人产生错误认知。一些平台在类似事件中应及时采取措施,防止相关话题的传播和发酵,不能“作壁上观”坐收流量红利。

两年前,中国奥委会曾经发布声明,号召社会各界尊重运动员个人权益,理性追星,避免不当言行,坚决杜绝“饭圈”乱象向体育领域蔓延。

作为体育爱好者,我们应尽可能提供更多正能量的“阳光雨露”,助力运动员“茁壮成长”。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喵,没有找到相关结果~
暂时没有评论,下载喜马拉雅与主播互动
猜你喜欢
新华社 夜读

夜读是一种境界,一种情境,一种情调,是寻求自己跟自己内心对话的一种方式。在这喧嚣复杂的社会中,我们每天忙忙碌碌,留给自己的时间少之又少。留给自己一点时间吧,让自...

by:新华出版社

新华社评论员

权威解读治国理政,共同思考时代进程

by:美好相随2023

和新华社一起聆听长江

她,从雪山走来。她,向东海奔去。她,哺育各族儿女。她,挽起高山大海。她,用磅礴的力量,推动新的时代。《卜算子·共饮长江水》、《念奴娇·赤壁怀古》《早...

by:新华社

和我一起读课文里的新华社名篇

《焦裕禄》《刘胡兰》《黄继光》《登上地球之巅》……这些课文你是否还记得?这些选自新华社名篇中的课文,穿越时空,把风起云涌、波澜壮阔的时代画卷展现在人们面前。和...

by:新华社

2022 | 新华社带您听两会现场声

新起点,新使命。这场春天的盛会汇聚亿万人民的智慧与共识,传递更加强大的信心与力量。2022,全国两会新华社带你去听现场声。听懂两会,读懂中国!

by:新华社

人民日报·新华社|夜读精选

精选有思想的文章,聆听主旋律,聚集正能量,每日精进,终身成长。甄选人民日报等权威平台高质量精品文章,和乐于精进的您共勉。

by:战士_RZ

半月谈 新华社 人民网|申论范文

聚沙成塔,滴水穿石!每天更新,助您上岸!朗读者:阿甘:平平无奇申论最低分79.5。皮克斯:绝对不要看眼睛里的郁金香。猫哆哩与玫瑰糖:一生所求,爱与自由。

by:阿甘伴读

人民日报·新华社 | 每日夜读精选

每天一点生活思考,关注热点,指明方向,成长励志。向阳而生,逐光而行,心有暖阳,何惧沧桑!

by:鹇音

守望:与新华社记者共同“感知中国”|政治

【内容简介】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各项事业发生了历史性变革,也面对着许多新的挑战。新华社记者响应习近平总书记“做党的政策主张的传播者、时...

by:电子工业_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