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部“十八禁”,让人失望

2023-11-29 22:03:0110:30 105
所属专辑:局外人看电影
声音简介

看完《涉过愤怒的海》,我有一种说不出的难受。

但看到很多人夸是“今年最佳国产片”,我又忍不住怀疑:难道是我的审美问题?

但想了几天,我更加确定——它不值得那么高的赞誉。

至少,作为一部现实主义题材的电影,它本该具有的批判性,其实是顾左右而言其他的。

当然,我不否定这部电影的突破:比如说对暴力与仇恨赤裸裸的呈现,以及在视听语言上的极致与放飞。

当然,还包括了对原生家庭,对“父权”的批判,也让很多人得到了共鸣。

在“父母皆祸害”成为越来越多年轻人隐秘心事的今天,敢于把这句话堂而皇之地拍出来,浓缩为老金被吊死那个镜头——即使只是作为女儿的梦境出现,也足够大胆。

但即使有这么多优点,仍旧无法掩盖它的缺陷与软弱。

这部电影最大的问题,就是创作者自以为是、迂腐傲慢。

01

老金爱不爱女儿?

首先在老金到底爱不爱女儿这个点上,就是拧巴的。

电影前半段,看到老金得知女儿惨死后,折磨自己,痛哭流涕,并且疯狂地为女儿复仇,谁都会觉得老金是爱女儿的。

否则谁会冒着命也不要的风险,非要亲自杀死凶手?

但为了反转的合理性,导演又非常显眼地留下了各种老金其实不爱女儿的细节:

面对女儿遍布刀痕的遗体,听到女儿死前曾和多个男人发生过性关系,老金忍不住吐了;

女儿最后一通打给老金的电话,老金称没听到声儿就给挂了,但实际,他手机显示着未接;

把女儿被三个男人亵渎的视频给女儿闺蜜看,只为了找这三个男人算账——当时车上还有一位男司机,而老金却丝毫不顾及女儿的隐私;

之后他又把同一段视频给李苗苗的母亲景岚看,只为了说明自己复仇行为的合理性;

在这里,周迅饰演的景岚也直接点出了导演想说的话:

“你根本不爱你女儿,不然怎么会把女儿的这种视频给别人看?”

当然,还包括老金根本不知道女儿谈恋爱了;

和日本警察说:在我们那小岛,谁都知道小娜是我女儿,女儿死了,我不成了笑话?

还有,反转之后,为了继续解释是老金“害死”女儿的合理性,密集呈现的那些片段:

当老师告诉小娜,爱是双向的,让她用“爱”造句时,小娜想了半天,想不出来,只说出一句“爱,没有”。

还有老金对女儿的各种疏忽,比如用毛巾给女儿退烧,却差点把女儿闷死,还说女儿皮实。

所有这些“罪状”,确实都可以证明老金根本不爱女儿,只把女儿当成自己的附属品。

但问题是,这和老金豁出性命地为女儿复仇又是互相矛盾的。

你很难想象,一个连女儿谈恋爱了都不知道,女儿从小到大这么多异常表现,即便存在心理疾病也从来没有察觉的父亲,当他发现女儿死了,会完全改变以前的人生轨迹。

生意不要了,生活不要了,甚至连性命也不要了,只为了给女儿复仇。

当然,你可以强加解释说,老金的复仇既是为了女儿的死,也是为了自己被剥夺了“当爹”的权力。

但这样的解释,仍然偏离正常人的生活经验。

现实中爱女儿的父亲很多,不爱女儿的父亲也有很多,但像老金这样,既爱女儿到命都不要地为她复仇,又不爱女儿到对她没有一点了解,是不正常的。

其实,在同名原著中,老金的行为逻辑,要更为顺畅——小娜就是李苗苗所杀,老金也确实爱女儿,所以老金为女儿复仇的动机,就更为合理。

但电影为了最后的反转,把两种全然不同的父亲,强行塞进了老金这一个角色身上,难免会让人觉得别扭。

02

没有正常人

而没有一个正常人,也正是这部电影最大的问题。

正如网友的评论所说:“两个家庭,凑不出半个正常人”。

电影为了制造复仇的戏剧性冲突,最后又要把这种冲突扭转成原生家庭的内部矛盾,给每个人物的个性都加了非常强的设定,这让电影里的每个人看起来都像“疯批”。

李苗苗就不用说了,妥妥一个反社会人格。

小娜的缺爱导致的扭曲也让人大为震惊,已经超出了常见的心理疾病范畴;

还有李苗苗的母亲景岚,愿意为儿子做所有事,帮他脱罪,但就是和儿子没有半点沟通。

最让人不可理解的是,在这么严重的事情上,她连问一句“人是不是你杀”的这种基本交流,也完全没有。

但凡景岚问过儿子这个问题,也不至于到无法收拾的地步。

还有李苗苗的父亲李烈,他对儿子的感情也是超出正常人的理解。

从最后的反转来看,他是恨儿子的,甚至为了能亲手杀了儿子,整天盯着老金,只为了知道儿子的下落。

为了解释这种恨的合理性,电影又同样安排了许多铺垫和解释:

包括李苗苗“害死”了奶奶,也就是李烈的母亲;

害得李烈和第二任妻子所生的女儿,终身瘫痪;

还有最后那个带有腐蚀性液体的恶作剧玩具。

所有这些,都只为了铺垫李烈有足够多的理由恨儿子,但恨儿子到想亲手杀死儿子,这还是一个正常的父亲吗?

或许是导演和编剧也想不出,最后如果李烈真的见到儿子,他会怎么做,儿子又会怎么做,最后应该是谁动手,谁被杀死。

所以,他们非常偷懒地用一场意外,生生“写死”了李烈,笨拙而生硬地避免了这场全员“疯批”的戏最后无法收场。

如果是一部类型片,倒也没什么不可以,但问题在于,这部电影恰恰是一个反类型的现实主义题材。

从导演的采访来看,他也有非常强烈的现实关怀,希望引起人们对原生家庭的反思。

但是,由于片中所有人物,导致观众很难代入,也很难有所反思,只会把这电影,和电影中的人当成一种“奇观”来欣赏。

谁都觉得,这电影批判的不是自己。

任何一个父亲都会觉得:我比老金强多了,我还是非常关心女儿的;

任何一个富裕阶层的父母也会觉得,我教育孩子的方式还挺成功的,至少咱孩子比李苗苗强太多了。

作为一部批判父权、批判原生家庭的电影,它实际上没有批判到任何人。

悲剧诞生的更复杂的原因,在这里也被再次忽略,所以,一切都是无效的。

就好像导演自以为对着“父权”和“有毒的”原生家庭挥出了一记铁拳,但实际上它打在了空气中。

03

阶层矛盾的消失

《涉过愤怒的海》软弱的另一方面,体现在对阶层矛盾的完全忽视。

作为一个被富二代“杀了”女儿的父亲,老金的愤怒是“精准调控”的——

完全只针对李苗苗本人,而对他父母对付自己的各种手段,包括他们所处阶层的种种特权,没有任何意见和愤怒。

作为一个无权无势的渔民,老金的复仇方式,只有“光脚的不怕穿鞋的”这种豁出去的勇气,和本能的暴力。

但对景岚来说,他们却有的是办法帮儿子逃脱罪责:

他们在山中有一栋度假别墅,可以用来藏儿子,还有一把猎枪,给儿子防身。

他们可以动用警察来拖住老金,把老金送入牢中,从警察和他们的对话中,也可以看出他们的关系显然不一般。

景岚可以打几个电话,就搞定儿子的签证和护照,在儿子涉嫌杀人的情况下,仍然可以把他送出国外,即使一辈子不回国,也完全不用担心养不起儿子。

但面对景岚的各种手段,受害人父亲老金,“精准”地只恨李苗苗一个人,对他的父母,对他们背后所代表的阶层的种种特权,毫无怨言。

哦,对了,老金唯一一次对公权力生气,是打了一顿日本警察。

嗯,这气生的也很安全。

当然,这种对阶层矛盾的完全忽视,原因众所周知,似乎也无法强求。

但是,电影最后把对“父权”、对“原生家庭”批判的矛头,又精准对准了老金这个一无所有的底层,而对养育出了李苗苗这样一个反社会分子的李烈、景岚夫妇,却似乎轻轻放过了。

从这个角度来说,电影的批判性就更显得软弱。

它对“父权”的批判也仅仅停留在对“父亲”这个角色的批判,还是最无权无势的那个父亲,而忽略了“父权”中“权”字,也就是更为关键的“权力关系”。

这种权力关系不仅仅停留在家庭内部,更体现在社会结构中,上位者对下位者的特权与倾轧,对后者权利与生命的漠视。

这种漠视,正如景岚对老金一开始所说的那句“你砍不到他的”,所体现出来的傲慢,才是更为根本的社会现实。

而由于种种原因,《涉过愤怒的海》完全无视了这种社会现实。

这种强风格,弱内容的电影,如果是年轻导演来拍,我完全不意外。

但,如果是曹保平来拍,抱歉,我无法接受。

往期文章:还有比它更烂的吗?

微信&微博:局外人看电影

顺手点赞|在看,谢~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喵,没有找到相关结果~
暂时没有评论,下载喜马拉雅与主播互动
猜你喜欢
贾载明讲《姓谱新话》这部书

这个新包括哪些方面?首先是立场新。现在有很多人,在社会主义时代编修家谱或族谱,依然站在旧时代的立场,从用语到文字的使用,印制排版的方式依然照搬旧时代的模式。人到...

by:贾载明

唐史通俗演义(听唐史这部就够了)

李氏先祖在隋朝末年纷乱局面中得以保存实力,一举赢得天下。太宗李世民对大唐帝国的建立更是众所皆知,在弱势的反对下顺利取得帝位,并开创了贞观之治。其后更有史无前例的...

by:亭姗

贾载明讲《海子金庸论谈及其他》这部书

本书收入《海子诗歌评论》《金庸小说评论》《谈诗的内韵与外韵》《学诗偶感(三题)》《诗的滋味与韵味》《文贵有生气》《论诗的自然美》《诗的形象美与音乐美》《黑格尔论...

by:贾载明

十八

词:王胜勃曲:王胜勃唱:大圣乐团发行日期:2019-8-19...

by:华语音乐

十八

我从小就立志要走不同的路每天从早到晚都要读不同的书...

by:华语音乐

做人十八项修炼

追寻生命意义,实现人生价值伴随张鹤立校长在“老师好”平...

by:鹤立之声

十八楼

歌曲名称:十八楼作词:马智勇作曲:陈硕子演唱:陈硕子...

by:华语音乐

十八行诗

十八行诗,原著江姝婼

by:凌霄广播剧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