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质量发展调研行】郑州CCD:化为城市肌理的文化之窗

2023-11-30 08:55:0108:21 132
声音简介

新时代 新征程 新伟业

高质量发展调研行

CCD:化为城市肌理的文化之窗

——郑州西大门“四个中心”隆起精神高地

文化是一种情怀。作家、社会活动家冯骥才说,唤起年轻人对文化的热爱,重要的是教育,但这个“教育”不是指课本,因为“文化最重要的是体验”。

在郑州西区,就有这样一片体验郑州城市文化、感受郑州文化脉动与力量的“中央文化区”——晨曦微露,奥体中心塑胶跑道上晨练的人们用奔跑唤醒了睡梦中的城市;风和日暖的午后,徜徉博物馆、美术馆的观众纷至沓来;待暮色降临,灯火通明的郑州大剧院如“艺术之舟”神采奕奕如约启航;而撒欢儿在“郑州眼”边露营帐篷间隙里的孩子,早把这柔软的草坪当成等待探索的“百草园”……

9月19日,2023微博文化之夜在郑州大剧院举行 见习记者 王梦瑶 摄

生活在这座城市的人们惊喜地发现,坐落在郑州中央文化区的“四个中心”,在大型赛事、高端论坛、文物特展、美术交流、演唱会等各项活动持续不断的“营养输送”下,如今已经成为融入郑州市民生活、化为郑州城市肌理的文化之窗。

享受文化的“深度”

连日来,在郑州美术馆举行的“行走河南 读懂中国”文艺作品展作为2023中国黄河文化月压轴活动,吸引了众多关注的目光。这个集文学、美术、书法、摄影、短视频和民间文艺于一体的综合性文艺大展,展出主题展览文艺作品近500幅,包括美术作品118幅,书法作品57幅,摄影作品173幅,短视频10个,民间艺术及非遗类作品若干,多个艺术门类作品同场并置,突破传统界限,相互辉映、相互激发,多角度、多层次讲述中原文化故事,在郑州掀起了一股艺术风潮。

资料图

今年国庆假期,来自四川、湖南、新疆等地的年轻大学生和来自巴基斯坦、乌干达、孟加拉国的留学生,在郑州博物馆参加了市文物局组织的“博物馆漫游”体验活动,他们以博物馆漫游的形式,探索郑州城市的文化底蕴,在博物馆里感受着郑州这座城市的活力与魅力。

“这次在郑州博物馆参观的感觉非常好,拉近了我们和博物馆的距离。”一名来自南阳的大一新生坦言,博物馆是一个城市历史的缩影,逛博物馆能收获不一样的城市体验。经过此次“漫游”,这批特殊的观众对郑州好感飙升。参与活动的大学生创作视频近百条,传播量过300万人次。博物馆这一有魅力、有特色、有活力的城市文化空间,为人们了解、欣赏、融入郑州,打开了一扇快捷的“传送门”。

郑州的悠久历史、厚重文化以及蓬勃发展态势,更是为艺术家提供了创作灵感。同样在郑州CCD享受城市文化生活的还有设计师小施,每次美术馆“上新”,他都会第一时间和同学一起前来观摩,漫步在排列整齐的画作前,品味着一位又一位艺术家传达的艺术哲思。

资料图

除了轮番上新的演出、展览,高规格论坛也为CCD增辉:包含文化集市、主题论坛、颁奖盛典等多种文化活动形式的“微博文化之夜”9月19日在郑州大剧院、郑地奥体建国饭店等地举行,吸引国内文化名人、博物馆代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业界学者、多领域微博大V等200余位嘉宾参与。活动通过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在多个文化领域展开深层次传播和交流,着力凸显郑州文化传承影响力,为郑州打造了一扇文化外宣窗口。20多个话题登上热搜主榜,100多个话题登上同城热搜榜,相关话题总阅读量超33亿人次,充分彰显了“天地之中、华夏之源、功夫郑州”城市品牌。

资料图

在“让中华文明生生不息”——2023微博文化之夜主题论坛上,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考古学会理事长王巍,中国文物学会会长单霁翔等多位国内知名专家学者、作家以文化为纽带,创新搭建起中华文化的超级传播场,为市民奉献精彩的文化盛宴。参与此次活动的《百家讲坛》主讲人魏新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在这里感受到郑州对文化的重视和诚意:“越是经过时间沉淀,越是了解郑州,人们就越会发现,这座城市不仅充满活力,而且历史悠久、底蕴厚重,有着中华民族最深厚的文化烙印。”

体察城市的“温度”

入夜,奥体中心广场上一家连着一家的摊位挂出星星点点的灯,氤氲出“人约黄昏后”的轻快与浪漫;与这片人间烟火交相辉映的,是丹水大道上等待散场观众的出租车、公交车闪烁的尾灯,红彤彤一片如“花市灯如昼”般热闹非凡。同时,为演唱会延长营运时间的地铁蓄势待发。

资料图

“郑州CCD奥体中心开放运营后,看演出就方便多了。”市民费先生表示,仅今年他就看过岳云鹏相声、伍佰演唱会,每当有演出活动,公交、地铁都会延长运营时间,让他们这些绿色出行的观众感到特别温暖。

11月18日,“尾号920”张碧晨2023演唱会郑州站在奥体中心上演。多彩的霓虹灯点亮天际,聚光灯下的舞台歌声袅袅,伴随着光与音的协奏,往日安静空旷的CCD被散场的人群填满,不远处的地铁10号线正在等待着他们的到来。

据悉,从10月20日起,郑州地铁10号线一期将延长运营服务时间,从郑州火车站开往郑州西站方向末班车时间延长至23:00;郑州西站开往郑州火车站方向末班车时间由22:00延长至22:25。即便是演唱会结束,人们依然能体会到郑州地铁“送你回家”的温暖。

资料图

在这个初冬,郑州大剧院迎来运营3周年的演出盛典。38台55场剧目轮番上演,给郑州带来了火一般的热情,而在2020年至2023年运营期间,郑州大剧院4个剧场3449个座位在1095个日夜里,用1200余场演出见证了近百万人次的人生轨迹在这里短暂交融,使得这里不仅成为情绪的释放地,更是多元文化的碰撞、纵深地带。方寸舞台,丰盈着城市的表情,展示着世界的温度。

伴随人生的“长度”

开演前提前到场、存放好个人物品、检票入场……今年6岁的依依别看年龄小,看演出却非常“老练”,在妈妈的带领下,她对《匹诺曹》《小马过河》《少年孔子》等儿童剧如数家珍,艺术的种子,在这个孩子的心里悄然生根。

舞台下掌声雷动,舞台上话剧演员鞠躬谢幕,这种表演结束后还依依不舍的情愫,是25岁的观众雪苹从未体验过的。随着黎星工作室出品的舞蹈剧《火车站》的表演结束,雪苹向谢幕的演员意犹未尽地频频挥手:“下次演出,我还来看!”

“脸谱花艳映丹霞,梨园弟子舞翩跹”遇见穆桂英、姜桂枝、七奶奶……豫剧马派弟子谢彦巧领衔主演的《穆桂英挂帅》《花枪缘》《花打朝》即将在2023年末到2024年初等待着热爱戏曲的观众。

儿童剧在这里伴随着孩子们成长,歌舞剧在这里触动青年人的灵魂,在时间的坐标轴上,还有合唱、戏曲等不同类型的演出滋养着中老年观众——不同年龄段的人,都能在这里享受到精神的愉悦。

无论是舞台艺术、文物珍宝还是美术作品,多样的艺术形式在CCD遍地开花。在文化的浸润下,城市才会有内涵与韵味,充满活力与生机。如今,郑州中央文化区正在托举着“四个中心”将新文化、新形式、新生活播撒在属于郑州人自己的精神高地上,潜移默化,绵延不绝。有美好相伴,与诗意相拥——这样一种生活,不在远方,就在我们身边。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喵,没有找到相关结果~
暂时没有评论,下载喜马拉雅与主播互动
猜你喜欢
金融高质量发展

金融是国民经济的血脉,是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金融活,经济才能活;金融稳,经济才能稳。我们该如何准确理解金融高质量发展,加快从金融大国向金融强国迈进,为...

by:中信书院

5G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

2019年被称为5G商用元年。6月6日,工信部向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广电发放5G商用牌照。10月31日,三大电信运营商共同宣布5G商用...

by:杜玉河

高质量发展引发人才争夺战

各地为了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纷纷“使出大招”,但你知道“人才争夺战”的背后究竟为了什么吗?

by:喜马拉雅小红花

《质量型发展》-项润/著

本书是作者在15年经营管理,20年300多家特大、大、中型企业管理咨询实践,文化建设和质量思考的基础上形成的,其中有三大突出特点:1.摆脱传统聚焦产品的狭义质量...

by:三心草国际

新时代经济如何高质量发展?

2018年中国经济发展都有哪些新变化?新时代中国经济的发展又将路在何方?快来学习一下吧!

by:喜马拉雅小红花

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

本书为《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做好“十四五”规划编制和发展改革工作系列丛书》中的一本。本书分五章,分别阐述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共建“一带一...

by:中国计划出版社

对标创新模式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

本专辑贯彻管理为经营服务,主要推出卓标咨询M1-M9管理精髓,通过对标创新模式,为企业发展提供定制式管理咨询与培训服务。M1-M3基础管理:M1:目标管理、M2...

by:管理赋能壹号

老柏调研室

铭记历史,我们不能忘记。一个人的见识和谋略,可以从熟读历史中得到发展关注我,每天带你了解更多的历史故事。

by:念念的小兔牙

机构调研

现已开通喜米团——投研院,欢迎加入交流。以后会优先发在收费专辑《专属调研纪要》中,多余部分会发在此张专辑,望周知。

by:交易猿论财经

机构调研

机构调研纪要电话会议纪要专家交流会

by:价值趋势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