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吃一个鸡蛋,糖尿病风险增加60%?医学专家辟谣,说出实情!

2023-11-30 23:13:1603:51 8554
所属专辑:药师方健谈健康
声音简介

最近朋友圈有人在讨论近期发表在了《英国营养杂志》上的一项研究[1],该研究发现,中国人进食鸡蛋的量与成年人糖尿病的发病风险呈正相关,得出来如果中国人每天进食一个鸡蛋左右,可以使得成年人患糖尿病的风险增加60%,并且这种影响在女性身上比男性更加明显。

这个研究结果让一些糖尿病患者感到很恐慌,莫非自己的糖尿病就是吃鸡蛋吃的?糖尿病患者是不是不能吃鸡蛋了?

然而实际上,这个研究并不能得出吃鸡蛋会增加糖尿病的患病风险这个结论,那么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吃鸡蛋到底会不会增加糖尿病患病风险呢?

吃鸡蛋会增加糖尿病的患病风险吗?

目前并无足够的证据证明吃鸡蛋会增加糖尿病的患病风险。这个结论是没有足够科学依据的。

先从这个研究说起,这个研究是南澳大学与中国医科大学和卡塔尔大学合作进行的一项回顾性研究。是纳入了8458名成年的中国人进入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平均年龄为50岁,调查的时间是从1991年到2009年,通过建模来评估每人的鸡蛋消耗量,将其分为几组,然后发现相对于鸡蛋消耗低的组,鸡蛋消耗高的组出现糖尿病的概率更高,并且成正相关。

特别是每天吃50g(约为一个)鸡蛋的成年人比不怎么吃鸡蛋的成年人患糖尿病风险增加了60%。我们今天就根据这个研究来解释一下,为什么说吃鸡蛋跟糖尿病可能并无明确的关系。

(1)该研究仅仅只对鸡蛋和糖尿病进行单因素的分析,证据不足

这个研究选取的时间是1991年到2009年期间,1991年的人们其中能每天吃上鸡蛋的家庭条件相对也会比较好,饮食条件也可能相比较不吃鸡蛋的家庭条件也更好些。

随着这段时间我国居民生活水平大幅度的提升,很多朋友饮食不节制,肥胖、代谢异常、胰岛素抵抗也随之增多。

而饮食不仅仅只跟鸡蛋有关,还有比如高脂、高糖、高盐饮食的摄入增加,这些因素都应该进行分析,仅对吃鸡蛋和糖尿病的发病进行关联分析未免太过牵强。

(2)样本量不多,调查问卷数据真实性有限

8000多人的样本看似很多,其实相对于我国14亿人口的基数并不算多少。而且研究采取的是调查问卷的方式,还需要人回想自己平均一天吃多少个鸡蛋,这本身就存在记忆不准确、回答不认真等情况,都会影响结果的准确性。

(3)其他国家患病率与吃鸡蛋并不相关

而同一时间段的其他国家的鸡蛋消费量并没有像中国这样跟糖尿病有“正相关”的数据,比如欧洲的鸡蛋消耗量比中国高,但是糖尿病的发病率只有8%,中国是11%。

结语

对于一些研究结果,我们不要人云亦云。我们鸡蛋是一种优质食材,富含蛋白质、卵磷脂、脂溶性维生素,DHA等营养素,这些营养素并没有生理或病理的研究发现会破坏胰岛素的功能。不能仅仅只靠一个这样的研究就得出糖尿病患病跟吃鸡蛋有关的结论。想要健康,应该是合理全面的膳食搭配,不要过度吃也不要因噎废食,才能有一个健康的身体。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秋生_kd

前排报道

猜你喜欢
糖尿病怎么吃?

“甜蜜杀手”糖尿病,一旦得了是不能自愈、也不能痊愈。糖尿病的自我健康管理非常关键,那如何管理?李光老师将会教您,如何利用自然赋予人们的物质,来防病治病的方法,特...

by:营养医师调慢病

一天一个鬼故事

无限恐怖直击你内心惊悚你灵魂无限恐怖直击你内心惊悚你灵魂

by:笑雷频道

一天一个小故事

一天一个好故事,为3-12岁宝宝们,启迪心智,开拓思维!让宝贝们在精彩的小故事中体会快乐,茁壮成长!加油

by:嘟嘟珺主

一天一个好故事

宝妈温馨伴读,让孩子在故事中丰富想象,延伸思维触角,帮孩子在故事中理解成长,感受生活点滴。

by:fan_candy

一天一个好故事

这本故事对孩子们智慧的启迪,视野的开阔,心灵的美育将带来积极的作用,会促使他们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

by:安安的安心

一天一个小故事

两分钟的小故事,带给宝宝们一个奇思妙想的思维发展~一起来听听吧~两分钟的小故事,带给宝宝们一个奇思妙想的思维发展~一起来听听吧~两分钟的小故事,带给宝宝们一个奇...

by:你叫怪兽我叫啥_

一天一个好故事

孩子们喜欢听美丽动人的故事,这本故事集对孩子们智慧的启迪,视野的开阔,心灵的美育将带来积极的作用。本书由曾长清等人编著,河北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

by:cococs

《糖尿病怎么吃》

告诉你吃什么、怎么吃才能防治糖尿病!糖尿病说到底就是一种生活方式病,合理饮食,是治疗糖尿病的关键环节。任何一种糖尿病类型,任何一位糖尿病患者,在任何时间内都需要...

by:斌斌娃子

声音主播

158037037

简介:三甲医院主任药师,神经内科临床药师;2006年获中山大学药理学硕士研究生学位;任广东省药理学会合理用药委员会委员、广东省药学会科普委员会委员。2020年获得中国医师协会“感谢状”表彰;广东省药学会药学科普创作“优秀奖”;于《家庭医生》、《家庭医药》、《医食参考》等杂志发表数十篇科普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