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次与基辛格见面的感悟:美国最后一位战略外交家

2023-12-01 04:00:0307:42 3565
所属专辑:国际热点︱解读
声音简介

11月29日,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逝世。这位在中国社会享有极高礼遇与美誉度的美国百岁老人的离逝,似乎预示着中美关系进入到更陌生、更激烈的深水区。真心希望两个大国的未来能够记住那些百岁老人的嘱咐:冲突则是灾难,合作即是万幸。

2023年11月29日,美国前国务卿亨利·基辛格去世。

出生于改革开放之后的人,可能对基辛格的世界历史贡献没有像老一代的那么感同身受。我只能从自己与基辛格亲历的五次交往中聊一聊切身感受。

2009年,还是记者的我受邀参加一场中美关系二轨对话。基辛格受邀参加,当时他已85岁,现在看来仍是年轻的。记得当时他的口音仍很清晰,语速仍较快。我窃窃地在茶歇时走上前自我介绍,问是否能与他合影。他欣然应诺,还顺便问我是哪个机构?如何看这次会议?让人顿时感受到这位长者的平易近人。

2009年,王文在一次中美二轨对话中与基辛格的合影。

当时,很多人都羡慕我能与基辛格合影,有朋友甚至说,这可能是他最后一次来中国,能有这次合影非常难得。没想到,后来基辛格来中国次数似乎更频繁。他在国际外交场与中美交往平台上的“不老常青树”的地位,已无人能超越。

2016年10月,他受邀来北京参加“京城国际论坛”,当天晚上,他专门提出要宴请几位新生代学者晚餐,于是,已转战智库圈的我有了第二次与他见面的机会。

当时,我在《美国的焦虑》一书中放入那张2009年与他的合影,并向他展示。他爽快地说,“你的新书有咱们的两张合照,你签名送我吧!”

2016年王文在北京与基辛格晚餐,他说:“你的新书有咱们的两张合照,你签名送我吧!”

在饭桌上,我很直率地告诉他,中国年轻一代对美国的看法恐怕与前一代不一样,或许没有那么崇拜美国。记得当时他边喝汤、边回应道,即使那样,也不能改变中美两国长期处于全球最重要大国关系的事实。当时的感觉是,这位长者已在思考着更长远的中美关系的未来了。

有了那次交往后,我与他助手建立了联系。2016年,在纽约彭博社举办的论坛上,再次遇到坐在邻座的基辛格。我主动过去问候,当时他已93岁了,竟很绅士地站起来,边握手边说“我记得你”,仍是满满的平易近人感。这很难让人对其不发自内心地佩服,也折射了这位堪称伟大的美国外交家穿透内心的人格魅力。

2016年王文在纽约再次见到基辛格,他说“我记得你!”

2017年9月26日,由中国人民大学和美国哥伦比亚大学主办、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和美国亚洲协会政策研究院承办“中美大学校长和智库论坛”在美国纽约市哥伦比亚大学举行。时任中国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要做主旨演讲。于是,我给其助手发了邮件,很快基辛格就允诺会来现场做主题发言。他的主题发言至今仍令人回味。

2017年基辛格出席人大重阳承办“中美大学校长和智库论坛”活动并做主题发言。

基辛格回忆了1971年、他48岁第一次访华时与周恩来总理的对话,他说,彼时的中国对他来说是个谜。伴随着后半生他近百次往返大西洋两岸,时至今日,中国的成就远远超乎他的想象,而中国对于他来说却不再是个谜。

中国国内的发展发生了深刻变革,其中有三大节点,毛泽东主席为中国带来了大团结,总设计师邓小平带来了改革开放,习近平主席提出了一个“中国梦”。他进一步指出,近年来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将中国与中亚、欧洲相连接,其意义深远。从太平洋到大西洋,亚太文明将深入联结。这也是他为什么坚持认为美国应当加入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当然,对此美国国内有不同的声音。

那次会上,他提出了中美关系的一个“天问”:中美互动会给世界带来哪些深刻影响?中美之间爆发冲突对全世界而言将是灾难,合作是唯一选择,无论如何世界潮流都会向前发展,我们别无选择。后来,他的这个立场在多数中美关键场合又重复了多次。

2018年8月底,在中美贸易摩擦不断升级的大背景下,我所在的机构受委托协调中美之间多家知名智库共同在纽约、华盛顿主办了数场中美智库贸易对话会,美国多位前副国务卿、前国防部长、前美国贸易谈判代表在内的十多位“部级”领导与数十位著名智库学者出席对话会,成为中美贸易战以来两国高端智库首次举行的大规模贸易专题对话。

影响最深刻的是,我陪同傅莹、朱光耀、何亚非等多位资深前辈到基辛格在纽约的办公室拜访,他的办公室窗台上放满了许多自己与中国领导人的合影。那次,他坐在中间,我们侧坐两旁,屋内气氛非常好,但屋外中美博弈已非常激烈了。

我直言不讳地向基辛格核实,国际互联网上有许多关于您怂恿俄罗斯与美联手对抗中国的建言,是真的吗?他没有生气,而是笑着回应,请一定要代我告诉所有人,假借我说话的谣言很多,请一定要多看我的书。看上去,他对那些谣言是淡然的。

此后,新冠疫情期,我所在智库又举办过两次中美智库对话活动,基辛格都同意在线上视频发言。看得出来,他对中方的诉求多是有求必应。正如很多学者所认为的,中美关系的稳定,恐怕是基辛格一生的最大财富。

2020年人大重阳承办“相互尊重、信任合作——把握中美关系的正确方向”中美智库媒体视频论坛。时任国务委员兼外交部长王毅出席会议并作主旨发言。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作主题演讲。

此后,新冠疫情期间,我所在智库又举办过两次中美智库对话活动,基辛格都同意在线上视频发言。看得出来,他对中方的诉求多是有求必应。正如很多学者所认为的,中美关系的稳定,恐怕是基辛格一生的最大财富。

在网络上,对基辛格有不少微词,见仁见智,但仅从个人层面看,至少两点是后人难以逾越的。一是他在世界政坛影响力的“超长待机”,让世人见证“长期主义”理念不仅适用于生活、投资、经济,也能在政治场上适用。

二是他的个人魅力。从世界历史角度看,每个人都是渺小的,基辛格也不除外。但用100年时间去展现自己在世界两个最重要国家以及两国社会的影响,恐怕后人难以超越。从中美关系史的角度看,基辛格肯定是不可或缺的人物,甚至可以被称为美国最后一个战略外交家。

11月28日,巴菲特半个世纪的搭档芒格去世。另一位百岁老人、美国前总统卡特据说也在弥留之际。

一位位在中国社会享有极高礼遇与美誉度的美国百岁老人的离逝,似乎预示着中美关系进入到更陌生、更激烈的深水区。

真心希望两个大国的未来能够记住这些百岁老人的嘱咐:冲突则是灾难,合作即是万幸。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喵,没有找到相关结果~
暂时没有评论,下载喜马拉雅与主播互动
猜你喜欢
基辛格作品集|基辛格百岁沉淀作品大合集!

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百岁沉淀的智慧结晶,涵盖过去与未来、中国与世界……在《人工智能时代与人类未来》一书中,来自政府、企业和科技界的三位思想家——外交家基辛格、谷歌...

by:中信书院

基辛格论中国

《论中国》是美国前国务卿、“政坛常青树”亨利·基辛格*一部中国问题专著。他以一位资深外交家和思想家的独特视角,分析和梳理了中国自鸦片战争以来的外交传统,从围棋文...

by:东篱村居

基辛格的白宫岁月

本书所涉及的时期是国内分裂和国际动荡的时期。在这段时期中,美国进入了这样一个世界,在这里我们不再处于支配地位,但仍然拥有巨大的影响。

by:我是车来车往

基辛格越战回忆录

用亲历者的身份审视越南战争,讲述停战的台前幕后,几方博弈,最终实现结束越南战争

by:方洁琼

基辛格 重建的世界

基辛格博士是战后美国对外政策的主要设计者,迄今仍是美国外交政策的重要影响人物。《重建的世界》奠定了基辛格外交战略思维的基础,基辛格此后的研究和外交生涯致力于将其...

by:康拉德阿登纳

基辛格《大外交》(完)

读的第四本书,又是一部世界外交经典,此书特别厚,不知道何年何月才能读完,不过这本书翻译得很好,读起来通顺不拗口,不像我之前读《大国外交1814-1914》,明显...

by:逍遥法外_19

基辛格眼中的世界秩序

近一年多来,乌克兰乱局,卢布危机,日元欧元暴跌,美军撤出阿富汗;而同一时间中国也频繁出手——东盟自贸区的建立,中美洲运河开凿,一带一路高调推进,亚投行创建……世...

by:东篱村居

基辛格传记-名人传记系列

亨利·阿尔弗雷德·基辛格(HenryAlfredKissinger,1923年(癸亥年)5月27日-),德国犹太人后裔,美国著名外交家、国际问题专家,美国前...

by:彭城观月

基辛格谈基辛格|百岁外交传奇人物| 外交、大战略和领导力的省思

这是百岁外交传奇人物亨利·基辛格首部且唯一的口述史著作,面对资深外交官和亲密助手温斯顿·洛德的辛辣提问,对话精妙而富有深意。作为理查德·尼克松的国家安全事务助理...

by:译文有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