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有灵犀一点通

2023-12-05 11:04:5507:04 51
所属专辑:诗词吟唱夏复秋
声音简介
读诗,就应该读这样的诗
01
第一首:风
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

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摘自李商隐的《无题》

李商隐笔下的“无题诗”,实在太多,并且都很隐晦,很难猜透他是写给谁,或者想要表达什么。当然,这也正是李商隐诗句的魅力所在。

不过这首“无题”却是例外,抒情的部分很鲜明,基本可以判断就是写给一位歌女的。当时李商隐刚刚获封秘书省校书郎,应酬会比较多,适逢有朝臣举办夜宴,李商隐应邀前往。

然而酒兴正浓时,上朝的更鼓就敲响了,他不得不去秘书省报到,开始一天的工作。可李商隐又不舍酒宴上与自己心灵相通的歌女,于是就写了这首诗:隔座送钩春酒暖,分曹射覆蜡灯红。嗟余听鼓应官去,走马兰台类转蓬。

所以李商隐笔下的“风”,是香风,言情之作。


02
第二首:花
花开不并百花丛,独立疏篱趣未穷。

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

出自郑思肖的《寒菊》

郑思肖这首诗是铭志的,时南宋刚刚灭亡,郑思肖不肯仕元,故辞官浪迹草野,因此借菊之高洁喻自己的气节。

他的名字甚至都是后改的,因为繁体字“趙”是宋代的国姓,而“趙”中含肖,所以“思肖”是思念故国之意。不仅如此,郑思肖平时坐着,都是面朝南方,这就是文人风骨。

“梅兰竹菊”是花中的四君子,常常被用来借寓一个人的操守,但在众多咏菊的作品中,郑思肖这首却很特别,尤其是后联两句,更是千古经典。

人是得有自己的坚持,这样才能被人所敬重。


03
第三首:雪
只知逐胜忽忘寒,小立春风夕照间。

最爱东山晴后雪,软红光里涌银山。

出自杨万里的《雪后晚晴》

写下这首诗的时候,杨万里已经致仕还乡,回归吉水故里。

当时南宋朝廷要对货币进行改革,用纸币替代铜钱,杨万里上书反对,觉得这样会使物价失衡,于是遭到朝臣弹劾。

杨万里一气之下,就回家养老去了,后宋宁宗多次复召,还给他升了官加了爵,杨万里都没有再回去。首先他和陆游、辛弃疾一样,都是主战派,但朝廷不思北进,他也是对朝廷彻底失望了。

下野之后的杨万里,生活过得很清闲,把人生的许多事也都看透了,开始享受田园生活。他笔下的《小池》,也是作于人生晚年。

而这首诗,则是杨万里描写雪景的,意境优美,比喻生动,画面感非常强烈,在冬季读来,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韵味,尤其马上就要到二十四节气的“小雪”了。


04
第四首:月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出自王安石的《泊船瓜洲》

宋神宗熙宁八年,公元1075年,王安石复相,继续推动革新。但当时他已经心力憔悴,元祐派人士不遗余力地阻挠变法,甚至连曹太后、高太后都跟宋神宗哭诉,说王安石乱国。

而这首诗,就是作于王安石赴京的路上,在瓜洲泊船小憩时。当时王安石已经55岁了,知天命而势难为,本来变法是一件利国利民的好事,而因触及到权贵利益,总是无法顺利推行。

尤其是,两派之争十分凶险,不知道什么时候自己就会再次被罢官,甚至有牢狱之灾,因此思乡情就更甚。

还有更重要的一点是,此时他的王雱(pāng)已经卧病在床,令他十分挂念。

因此,次年王雱病逝后,王安石就主动提出了致仕,告老还乡了。


王安石是北宋真正的“孤勇者”,就连欧阳修、司马光、苏东坡父子、范纯仁都和他做对,反对推行变法,但他力排众议,从来没有退缩过半步。

如果变法能够成功,也许北宋就不会在40多年后就灭亡了。

所以王安石这首诗,不仅仅是思乡之作,也有很深的历史意义,值得我们把它读透,解析得更加清楚。

以上四首“风、花、雪、月”诗,每一首都有自己独特的创作背景,我们读诗不能囫囵吞枣,需要知道诗词背后的故事,这样才能理解得更深。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喵,没有找到相关结果~
暂时没有评论,下载喜马拉雅与主播互动
音频列表
猜你喜欢
一点灵犀|一梦江湖情缘广播剧

《一梦江湖》手游情缘广播剧《一点灵犀》一点灵犀,无关男女,2020年1月爆笑来袭,多人精品广播剧倾情演绎游戏中的情缘故事,有笑点,有温情,更有大槽点!欢迎订阅...

by:NJ早安酱

一点一点说再见

缘分不够别逞强,柴小C最新单曲《一点一点说再见》全网发布暌违两年,独立唱作人柴小C在今年4月发行了新专辑《时间会说话》后,6月再携新单曲《一点一点说再见》和你...

by:华语音乐

一点感悟一点心

Ta们的智慧,一直滋养着芸芸众生。使我们的灵魂得以抚慰,让我们在纷繁的日子里,获得安宁。最终帮助我们更好地活下去……

by:一声一界

管理一点通

管理是科学还是艺术?管理的目的是什么?要如何有效管理?为何同一套管理模式有人成功有人失败?管理可以标准化且放诸四海而皆准吗?不管人的职位也需要懂得管理吗?所有答...

by:7su4zi2nw9ofzmbog0xl

论文一点通

大家好,我是于老师,具备15年的论文写作和发表经验,专注于论文写作干货输出,多角度论文写作思维、论文项目操作手法、内部群入口,微信号:bigsea12...

by:于老师讲论文

心灵一点通

话人生哲学,道人生感悟,说哲学故事,读励志美文。

by:怒剑之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