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音简介

自从仁爱礁事件之后,菲律宾就在美国的授意之下,频频在南海问题上挑衅中国,使两国关系一度剑拔弩张。不过,中菲之间并不是一直都像紧绷的弓弦一样。

早在二十年前,中菲就有过一段很长的蜜月期。而这段蜜月期的开创者不是别人,正是全球首位华人女总统——菲律宾第11任总统科拉松·阿基诺。

虽然科拉松·阿基诺已经于2009年去世,但是在菲律宾百姓以及部分中国人民心中,她的位置仍然无人替代。

那么,科拉松·阿基诺到底有何非凡之处,为何能在菲律宾复杂的政坛中脱颖而出?她为中菲关系又做了什么,为何能够在两国人民心中都留下深刻的印象呢?

清末动荡 举家迁菲

科拉松·阿基诺,出生于1933年,是菲律宾当地一个政治世家的千金。事实上,科拉松·阿基诺的身体里,流着华人的血脉。她的曾祖父许尚志,其实就是福建省漳州市鸿渐村的一个普通的渔民。

19世纪30、40年代,西方列强开始将侵略的目光对准孱弱的清政府,而当时中国的沿海居民,更是首当其冲成为了西方列强的骚扰对象,许尚志一家也深受其害。

然而,面对侵略者的骚扰,清政府却没有任何强硬的反击措施,只是放任沿海居民自救。怀着对清政府的失望,许尚志一家离开了福建漳州,准备前往菲律宾讨生活。

事实上,许尚志家族并非是唯一一户举家搬离的中国家庭,当时“下南洋”几乎成为了福建、广东等省份沿海渔民的优先选择。

而这些搬迁到南洋的中国渔民,为了顺利在当地生存下去,只能采用通婚的方式,与当地居民组成家庭。

只有这样,这些移民才不用被排斥在地方文化之外,也为他们后面的扎根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除此之外,这些中国移民还纷纷学习菲律宾当地的习惯和语言,有些人甚至特意将全家的名字,都改成了菲律宾风格,许尚志一家就是这样。

到了菲律宾,许尚志先将自己的名字改成了许寰哥,然后娶了当地人家的女儿为妻。之后,他又跟随妻子的家族,信仰了天主教。也正是从那之后,许尚志才真正在当地站稳了脚跟。

后来,他又在当地开始从事种植园农业,积累了一定财富。

根据当地县志记载,许尚志在菲律宾不仅有橡胶种植园,还开设了许多加工厂,一跃成为了当地首屈一指的富豪,风头之盛,连菲律宾当地人都赶不上。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有了一定的经济地位之后,许尚志开始谋求在地方事务中的发言权。恰好此时美国与西班牙之间爆发了激烈的冲突,而冲突的中心,就是菲律宾的归属问题。

为了成为政治新秀,许尚志只能在美西之间进行站队。好在,他对外界形势有着天然的洞察力。由于他为美国奔走呼号,因此当美方赢得对菲律宾的控制权之后,许尚志成为了美军眼里的红人。

背靠驻菲美军这棵大树,许家顺利成为了当地的政治家族。在许尚志的教育下,许家的二代三代都十分出色,从参议员、地方长官再到国会议员,许家后代的政治触角遍布菲律宾整个官僚系统。

到了科拉松·阿基诺这里,许家已经在菲律宾繁衍生息了第四代。

在曾祖、祖父和父兄的影响下,科拉松·阿基诺从小就展现出了极高的政治天赋。然而,真正让她下定决心步入政坛的,还是另外一个男人。

世家联姻 初涉政坛

13岁时,科拉松·阿基诺就被家人送到了大洋彼岸的美国。在美国期间,科拉松·阿基诺一直是孤身一人,这也养成了她独立的女强人性格。

学成之后,科拉松·阿基诺返回菲律宾,决定在马尼拉开启自己的政治事业。然而,父母却要求她与当时另一个政治世家的公子联姻,这个人,就是科拉松·阿基诺后来的丈夫——贝格尼诺·阿基诺。

由于科拉松·阿基诺一直接受民主自由的西式思想,因此她对长辈安排的政治联姻十分不满。但是胳膊拗不过大腿,最终科拉松·阿基诺还是妥协了。

然而令她意外的是,贝格尼诺·阿基诺身上并没有任何纨绔作风,为人温和但性格坚毅,平日里还嫉恶如仇,完全符合她对完美丈夫的要求。

因此,两人在婚后真正陷入了热恋。除了感情上十分合拍之外,两人在政治观点上也十分一致。彼时,贝格尼诺·阿基诺身兼参议员和自由党的总书记,是反对马科斯独裁统治的核心领袖。

为了更好的辅助丈夫,科拉松·阿基诺暂时放弃了自己的政治追求,将大部分精力放在了家庭之上。在30多年的婚姻生活中,科拉松·阿基诺与丈夫生育了四女一子,是菲律宾政坛有名的模范伉俪。

然而,政坛斗争错综复杂,一不小心就有丧命之忧。由于贝格尼诺·阿基诺领导的自由党,一直以来都致力于反对马科斯的统治,因此遭到了后者嫉恨。

尤其是当贝格尼诺·阿基诺宣布竞选总统之后,马科斯更是下达了政治通缉令,在全国范围抓捕贝格尼诺·阿基诺夫妇。

不过,由于两人背后有阿基诺家族和科拉松家族的支持,因此马科斯并未对二人产生实质性的伤害。为了政治避祸,两人只能带着孩子前往美国。

政敌的离开,致使马科斯家族更加肆无忌惮。他们收缩了独裁统治的范围,对老百姓进行全方位的政治和经济压榨。

虽然贝格尼诺·阿基诺身在美国,但是他的心却和国内的老百姓在一起。为了阻止马科斯家族,贝格尼诺·阿基诺做出了回国再次参选的决定。

得知这个消息后,马科斯家族再次动了杀心,他们派遣杀手躲避在机场附近,准备对刚下飞机的贝格尼诺·阿基诺进行暗杀。

就这样,一心为民的贝格尼诺·阿基诺,死在了政敌的枪口之下。

丈夫被害的消息传来之后,科拉松·阿基诺痛难自抑,然而,她知道除了伤心之外,还有一件更重要的事情去做。

国家慈母 南洋传奇

丈夫葬礼当天,科拉松·阿基诺看到有数十万民众前来吊唁。她意识到,自己不能就此消沉,丈夫是为了反对马科斯的独裁事业牺牲的,自己一定要完成他未竞的事业,这既是为了丈夫,也是为了这些眼含热泪的民众。

葬礼结束之后,科拉松·阿基诺不敢有丝毫的耽误。她立马组建了自己的竞选团队,并通过媒体之口,将自己要参选的消息透漏出去。

最初,马科斯家族并未意识到这件事情的严重性。他们认为,科拉松·阿基诺是一位女性,再怎么样也掀不起政治风浪。另外,与她的丈夫相比,科拉松·阿基诺鲜少处理政治事务,缺乏治理经验,总之马科斯并未认为科拉松·阿基诺会是一个威胁。

科拉松·阿基诺自然也知道自己身上存在的不足,不过,看着生活在水深火热中的民众,以及丈夫几十年来打下的基业,她认为坚决不能放弃。

为此,她首先在自己家族和丈夫家族间游走,得到两大家族的支持。之后,她又与美国政坛取得了联系,收获了驻菲美军的支持。

扫清了外部障碍之后,她开始在个人业务方面努力。从语言表达到政治主张,科拉松·阿基诺进行了全方位的改变,最后,竟然真的有了政治家的风范。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真正的竞选开始之后,科拉松·阿基诺以压倒性的票数,获得了老百姓的支持。而前期轻敌的马科斯家族,只能灰溜溜的走下政坛,接受政治上的清算。

而成功当选为菲律宾第一位女总统的科拉松·阿基诺,也没有辜负人民的希望。她首先对马科斯家族的非法财富进行了收割,将他们从民众中榨取的血汗,重新应用到了公共事业之上。

最重要的是,科拉松·阿基诺恢复了言论自由,改变了当时万马齐喑的政治局面,给了老百姓表达的机会和自由。活跃的政治生气,给菲律宾国内带来了生机,也加速了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国内的政治问题解决之后,科拉松·阿基诺又把视线对准了驻菲美军。

科拉松·阿基诺深知,马科斯之所以敢鱼肉人民,背后正是驻菲美军的撑腰。如果菲律宾一日不将他们赶出国土之外,那么菲律宾永远无法实现真正的独立。

经过艰难的谈判,1991年,科拉松·阿基诺签署了相关协定,将美国在菲律宾的两处军事基地,改成的本国的经济特区。

除此之外,科拉松·阿基诺还加强了与中国的合作。在任期间,科拉松·阿基诺更是多次前往曾祖父迁菲之前的鸿渐村,毫不避讳的在两国媒体面前说,“福建漳州,就是我们家族的根。”

在科拉松·阿基诺的努力下,中菲之间形成了良好的双边关系。

1992年,科拉松·阿基诺让出总统宝座。之后,她又以不同身份,活跃在政治舞台,为菲律宾的国家发展、东南亚地区的政治局势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2009年8月1日,这位传奇的女性走完了自己的一生。消息传出后举国悲恸,老百姓自发上街悼念这位“慈母”,众多政界人士也泣不成声。

结语

如今,马科斯家族的后代又重新登上了菲律宾的政治舞台,在南海问题上与中国频繁龃龉,将科拉松·阿基诺赶出国门的驻菲美军又迎了回来。科拉松·阿基诺创造的政治成果,现在正面临毁之殆尽的风险。

不过,在小马科斯的背后,我们也能看到西方某个大国的身影。不管怎么说,如果小马科斯仍然保持短视,背离科拉松·阿基诺正确的政治方针,难免会让家族和菲律宾重蹈昔日的覆辙。

由于平台规则,只有当您与我有更多互动的时候,才会被认定为铁粉。如果您喜欢我的文章,可以点个“关注”,成为铁粉后能第一时间收到文章推送。

喜庆_0f

沙发

回复@喜庆_0f
表情0/300
其他用户评论

葡萄柚味的果冻

不是驻菲美军帮她上位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