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人永不为奴!果敢民族历史上是如何诞生的?他为何无法融入缅人

2023-12-15 08:11:2910:56 4356
声音简介

果敢族是缅甸联邦的一个民族,但果敢人的语言竟然与汉语一样。

果敢人不仅与中国人交流没有任何障碍,而且在文化习俗等方面,与中国也别无二致。

既然如此,那就说明果敢人与中国人,除了国籍上有差别,其他方面根本没有差别嘛!

可是,另一方面,果敢人又坚持与中国划清界限。

中国方面也从来没有说过,要把果敢纳入中国统治范围。

果敢民族为何会从中华民族中分离出去呢?分离出去后又为何仍然保持着高度的中国特色呢?

英国人搞的鬼

可以明确的是,果敢人中有很大部分,身体里都流淌着汉族,或者中国其他少数民族的血。

而且在这个民族形成之初,并没有果敢这个称呼,周围人就是把他们称作汉人。

果敢这个名字的来由,要从英国殖民者说起。

在清朝末期,英国人凭借强大的武力,打开了中国的大门,并且不断蚕食中国周边的土地。

原本臣服于清朝的附属国,开始纷纷转头臣服于英国了,缅甸就是其中之一。

缅甸与印度是邻国,当时的印度已经成为了英国侵略亚洲的大本营,缅甸首当其冲。

英军从缅甸南部开始征伐,一路打到与中国接壤的地方,也就是现在的果敢地区。

当地有一座科干山,英国人征服了这里后,就采用他们的命名习惯,把当地人称之为果敢人,其实就是“科干”二字的音译。

从那以后,不仅生活在那里的人改称果敢人,说的汉语也被改称果语,写的汉字也被改称果文。

总之,英国的目的很明确,就是要果敢与中国划清界限。

但实际上,也就是改个名字而已,果敢人无论从血缘上,还是文化上,都与中国有密不可分的关系。

即使是改变名字,很多果敢人都不愿意。

因为他们一直以来在中国管辖范围内,从来没想过有一天,会被划分到缅甸的领土内。

在果敢人看来,缅甸只是中国的附属国而已,而自己却是正儿八经的中国人,英国人这样划分,是反客为主,于理不合的。

但当时主管果敢地区的杨氏土司,从英国人那里得到了好处,所以坚定倒向了英国。

其实这也怪不得杨氏土司,因为这个土司政府对清政府的忠诚度本来就没那么高。

说难听些,就是墙头草,谁的力量最强,它就倒向谁。

其实杨氏土司也明白,英国人最多不过强迫他们改个名字,让他们完全与中华文化分道扬镳,那是完全不可能的。

要是不答应英国人的要求,那英国肯定会大动干戈,届时清政府又不可能出面帮他们,何必吃这个亏呢?

如果没有这点圆滑的觉悟,杨氏土司就不可能掌控果敢地区,长达三百多年。

大清都灭亡了,杨家还是果敢的土霸王,甚至直到现代,杨家还在当地有巨大的影响力。

杨家能在果敢地区屹立三百多年不倒,最应该感谢的就是清朝。

果敢民族的根在中国

虽然杨家和清朝的关系一般,甚至有时候还互相看着不爽,但杨家的地位确实是清朝给予的。

并不是杨氏为清朝立下了大多的功劳,恰恰相反,它给清朝制造了很大的麻烦。

清朝解决不掉它,只好给它个土司职务,允许杨氏高度自治。

杨氏土司的祖宗名叫杨高学,这个人大家估计都没听说过,但他的老板很多人都熟悉,就是南明永历皇帝朱由榔。

朱由榔这个皇帝一无是处,被吴三桂打得落花流水,跑到了缅甸境内。

但是缅甸同样得罪不起清朝,只好把朱由榔送回中国。

朱由榔就这样被吴三桂杀掉了,但他的部下却不愿意坐以待毙。

杨高学就带着这些人一起跑到科干山里,既不接受缅甸的统治,也不接受清朝的统治。

缅甸没有能力去剿灭这些人,清朝也不愿意为了这几个小虾米劳师远征。

那怎么办呢?清政府就想出了怀柔的办法,封杨高学一个土司职位,只要不对抗清朝,爱咋滴咋滴去吧。

杨高学得了清朝的圣旨,欢天喜地下了山,就在果敢地区住下了。

也就是说,明朝的遗臣是果敢民族最初的组成部分。

我们都知道,现在缅北大家族里有一个明家,其祖上就是明朝的旧部。

为了表示自己不忘明朝,所以才改姓了明。

但是明朝的旧部进入缅甸的人数很少,果敢可是有几十万人。

这些人都是在清朝时期,不间断地移居过来的。

有的是在中国境内犯了重罪,有的是为了逃灾避难,都三五成群来到了果敢。

当时的果敢,虽然说是高度自治,但名义上还是归中国云南省永昌府管辖,所以人口流动也不存在太大的困难。

就这样陆陆续续地,果敢地区渐渐从不毛之地,成为了人烟繁盛的所在。

到了清朝末年,虽说是不再属于中国地盘了,但缅甸也好,英国也好,实际都没有能力阻止果敢的对外交流。

到了中华民国时期,果敢土司政府仍然跟中国政府保持着关系。

甚至,到了抗日战争时期,果敢土司杨文炳还要重新回到中国。

当时,日本侵略者已经占领了缅甸全境,果敢自然也在日军兵锋之下。

日本人为了减少战斗损失,想要招降杨文炳,并开出了诱人的条件。

只要杨文炳愿意为太君效力,不仅保证他一辈子荣华富贵,还要帮助果敢实现独立。

有日本的扶持,果敢独立建国,既不用看缅甸的脸色,也不用看中国的脸色,这个条件不可谓不优厚。

但杨文炳虽然是土司,却对中国有着深厚情感,不愿意与日本同流合污。

而且此时的英国与中国达成了同盟,共同抗击日本。

杨文炳既是中国人的后裔,又做着大英帝国的土司,理所应当站在中英的一边。

趁着中英两国站在同一条战线上,他想推动果敢地区重新回归中国,为此,他还亲自到昆明去见蒋介石。

蒋介石非常高兴,还授予杨文炳一个少将军衔。

但可惜,英国方面始终不愿意松口,蒋介石也不愿得罪英国,所以回归之事无疾而终。

杨文炳也看出来,回归中国是不切实际的,所以抗战胜利后,他开始积极拥护缅甸政府。

果敢也正式成为了缅甸国的一个少数民族。

缅甸没有执行正确的民族政策

缅甸政府认为,杨文炳带领当地的果敢族抵抗日军有功,所以对其大加赞赏。

并且展开国家会议,将果敢族列为缅甸的少数民族之一,写入了官方文件。

自杨氏土司占据果敢以来,几百年来,虽然先后隶属于几个政权,但都没有得到过正式承认。

其实这也是因为,果敢地区实在偏僻,古代国家根本没有能力去管辖。

二战后,缅甸新政府成立,破天荒头一遭,将果敢正式纳入了自己的统治范围。

而中国方面的态度也耐人寻味,虽然果敢族里大部分都是汉人,但考虑到他们已经在缅甸生活了几百年,只得承认既定事实。

从此以后,中方再也没有追求过,对果敢地区的统治权。

这对缅甸来说是一个好消息,因为如果中国真地来争,缅甸还真不一定争得过。

首先,缅甸国力不如中国,要为了果敢爆发冲突,缅甸是凶多吉少。

其次,当时果敢大多数平民对中国的认同度,要远高于对缅甸的认同度。

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就能看明白,1950年,缅甸政府将果敢纳入统治范围后,给果敢民众每人发放一张身份证。

但没想到,只有一万多人前来领证,还不到果敢总人数的零头。

即使在中国主动承认果敢为缅甸领土的情况下,缅甸依然没有把果敢治理好。

缅甸政府高调派遣军队进入果敢,强行改变当地人民的文化氛围,想要尽快将果敢族同化。

结果,遭到了果敢当地民众的激烈反抗,地方武装蜂拥而起。

缅军不得不退出该地,而果敢地区也迎来了无休止的内斗。

缅共游击队、各大家族等势力是你方唱罢我登场,至今都没有消停。

而几十年来,缅甸政府也始终没有消化这块地方,果敢族依然保留着浓烈的中华文化气息。

果敢族是缅甸众多民族中人数最少的一个,缅甸政府都搞不定,更不用说别的了。

不仅各个少数民族都拥有独立的武装,连缅甸政府内部都有严重的分裂倾向,政府与在野党矛盾重重。

归根结底,是因为果敢没有实行正确的民族政策。

果敢族虽然脱离了与中国关系,成为了缅甸民族的一份子。但缅甸政府应该一视同仁,不应该区别对待。

尤其不应该为了维持主体民族的优势,去恶意打压少数民族的优秀文化。

想要让果敢人真心认可自己的缅甸国籍身份,就必须给予他们足够的关怀。

如果缅甸政府做不到这一点,不要说果敢人不能与缅人融合,甚至将来还可能走向分裂。

结语

国籍只是身份的象征,并不是民族文化的象征。

所以,即使果敢人民成为了缅甸的国民,他们依然可以传播中华文化。

中华文化是优秀文化,缅甸政府应该理性看待,不应采取极端措施。

缅甸政府与果敢人民打好交道,同样有利于与中国的合作交流。

果敢应该成为中缅交流的桥梁,而不是阻碍。

现在的果敢因为充斥着战火和犯罪行为,而成为令中国比较担忧的地方,这就阻碍了中缅之间的交流。

缅甸政府应不遗余力地稳定果敢形势,为中缅合作奠定和平环境。

由于平台规则,只有当您与我有更多互动的时候,才会被认定为铁粉。如果您喜欢我的文章,可以点个“关注”,成为铁粉后能第一时间收到文章推送。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喵,没有找到相关结果~
暂时没有评论,下载喜马拉雅与主播互动
猜你喜欢
笑谈两汉人物

这是中国历史上大一统王朝中持续最久的王朝,也是一个熔铸了华夏民族文化基因的王朝。这个王朝封狼居胥、燕然勒功,不仅有“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的霸气宣言,更有张骞“...

by:史壮宁

以历史人物为镜|两汉人物

.刘邦、项羽二人之区分,在忍与不忍二者之间,刘邦能忍故得天下,项羽不能忍故失天下。.韩信这个人,有取天下之术,而无取天下的器宇。这从年少时游荡,不容于南昌亭...

by:杏仁色的奶茶姜

雪域求法记:汉人喇嘛口述史

邢肃芝,是一位二十世纪上半叶,中国大动荡年代亲身参与了汉藏两地错综复杂的历史演变的枢纽式人物。他出生于1916年,9岁皈依佛门,少年时边接受了严格正规的佛学教育...

by:窝头酥

英语自述 | 疫情中的武汉人

武汉人现在过得怎么样?听他们用亲声讲述。

by:英语资讯广播

果敢的活法|焦虑年代帮你做果敢、清醒、反脆弱的自己

讲述9个关于果敢而活的故事,给你一份面对糟糕人生的反击清单!这本书讲了9个故事。第一个故事,关于历史上唯一一个自愿进入奥斯威辛集中营的人。这一定是你听过的最有...

by:莱茵FM

城市声音|武汉人居生活实录

武汉是一座什么样的城市?这些标签或许是我们的共识:楚文化,南北交融,码头故事,火炉城市……生鲜热辣的城市生活,也许由来已久,让我们从这些老街区开始追寻老城生活的...

by:释然的小格局

《江山风雨情》崇祯-最后一位汉人皇帝

该剧以明末清初为背景,描写了以大明、大顺、大清三国鼎立的争霸传奇,朱由检、李自成、爱新觉罗·皇太极三大帝王逐鹿天下的故事,暗示农耕文明的衰落。十七世纪的中国,正...

by:山姆剧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