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接刀,理财越理越少,这届中产的钱还能去哪?

2023-12-16 04:50:4111:24 94
所属专辑:爅爅有闻
声音简介

花儿街参考 · 出品

作者 | 林默

1

一代投资传奇查理·芒格走了,或许是觉得A股股民还不够感同身受地沉痛,也一并带走了大盘3000点。

朋友圈里一片哀叹声,作为中产理财的标准配置,这年头,谁还没有一个绿得发慌的股票账户,不敢看,不敢动。

微博上,网友们更是自发开展了股票账户亏损比惨大赛:

有官媒劝大伙儿,别太在意3000点得与失,它只是个整数。

A股著名大V李大霄老师更是早就语重心长地告诫过大家:跌破3000点不要太过恐慌,要处理好家庭关系。“要互相支持,不要互相指责”,生活要比股票重要,身体要比股票重要。

道理都懂得,就是不容易做到。

毕竟,打从今年六月跟大伙一起当了散户,连久经各种修罗场,一向泰山崩于前不变色的胡锡进老师,面对A股时的情绪都变得不是那么稳定了。

网友观察总结了老胡的散户心路史:

6月——“正式成为股民老胡,入金10万”

7月——“大红大喜的日子”

8月——“老胡补仓30万”

9月——“老胡总亏损扩大到一万八”

10月——“总浮亏达到4万”

11月——“我不卖,别人怎么割我韭菜!”

12月——“谁该为股市负责!”

你要说老胡炒股到底还是萌新,但专业资深到如上市公司高管,也被逼得在朋友圈“哐哐撞大墙”:“股票这个跌法,一遍遍刷新我的认知底线”。

2

股市一片风霜雨雪,中产们的钱还能去哪儿?

楼市也早已今时不同往日。

我的一个朋友最近已经不敢给房东的朋友圈点赞了。

她是暂时返租住在自己卖出的房子里。3月份,楼市小阳春的时候,房东喜气洋洋地买下了这套房。然鹅谁也没料到,楼市行情会那么快由春入冬。

尽管各地接连出台“认房不认贷”、降低首付比例等利好政策,但依然拦不住房价下行的步伐。

国家统计局发布的10月份70个大中城市二手房价显示,只有杭州、三亚环比上涨,涨幅分别为0.5%、0.1%,西安房价环比持平,其余67城全部下跌,下跌城市数量创2014年10月以来新高。

从前一线城市核心地段房产是中产们的投资理财信仰。但现在这种信仰也正在崩塌。

朋友卖出的这套房子的小区同户型,现在的市场价已经比双方当时的成交价砍去了20%。

她一边忍不住嘚瑟,自己这一把稳准狠的抛售足够在朋友圈里吹好几年了。

但庆幸之余,将心比心,可以想象,她点的每一个赞都将是在房东的伤口上来回蹦迪。

面对对方巨大的资产亏损,现在,她交房租都交出了一种亏欠感。

但不是凡尔赛,我的这位朋友依然面临着西西弗斯式的烦恼:虽然成功逃顶楼市,但回过头来还得面临开头的这个问题:卖房后到手的这一大笔钱该放在哪?

打拼了这么多年,本来想得好好的,卖房款到手后就全买成稳健的银行理财,以后就能稳稳地靠利息躺平了。

但现在,曾经“稳健”的银行理财也不稳健了。

《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指导意见》正式实施后,买银行理财也像买股票和基金一样,投资者需要自负盈亏。随着银行利率持续下调,股市在3000点附近挣扎,国债收益跌进2字头,楼市跌跌不休,今年以来银行理财也普遍净值波动加大,净值下跌、收益缩水,甚至一些中低风险的产品也开始亏损。

豆瓣的fire小组上也一片哀鸿遍野,曾经令中产们羡慕,已经躺平过上靠存款吃利息日子的先行者们,突然也有了坐吃山空的危机感,频频开始仰卧起坐。

有人琢磨着如何节流,有人已经开始想要不要搞点副业。

更多人在一起集思广益:现在这个大势之下,还能把钱放在哪儿,才能保证资金安全?

3

3000点下要不要冲一把股市?害怕接的不是盘,是刀子。

要不要学咱们父母,老老实实搁定期?从前嫌定存利率低,但眼瞅着存款利率还能一降再降。6月初,银行5年定期存款利率下调15个基点至2.5%,9月初,又降至2.25%。

有人当起了存款“特种兵”,打着飞的到处去找相对高利率的存款产品。但这只对大额定存有意义,对于绝大部分普通打工人来说并不现实。

三年前朋友聚会的时候,大家都还在热火朝天地聊怎么五花八门地搞钱,但现在,聊来聊去都是这些类似的话题。

从前搏一搏,单车变摩托的创业暴富梦已经远去。

这一届中产为之努力的,是稳定。渴盼稳定的健康,稳定的工作,稳定的收益,以及稳定的未来。

“稳”字同样也成为当前政策“主旋律”。最近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定调了2024年经济工作,强调“明年要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

在这样的时代情绪之下,从前并不热门的储蓄型保险产品的优势凸显了出来。

很多人曾经一听保险,就自带了三分抵触情绪。

但在发达国家,保险其实一直是中产家庭财富配置的重要组成部分。疫情后很多人的保险意识上来了,纷纷配置上了医疗险、重疾险、意外险,给人身健康和安全兜了底。

今年以来,给储蓄“兜底”的增额终身寿险也越来越为中产理财所青睐。

我身边不少朋友,一问起才发现,原来不少已经悄无声息地买了增额终身寿险产品。在小红书和豆瓣的“fire生活小组”、“丧心病狂攒钱小组”、“投资理财小组”里,网友们同样讨论得热火朝天。

增额终身寿险是一种保额可以不断增加的终身寿险,它不仅有身故保障,并且随着人年龄的增长,保额和现金价值每年也会有一定幅度的增长。

假如现在30岁,年交10万,交3年,合计交费30万,保额按照每年3.0%复利递增。那么40岁时保单的现金价值将达到38万元左右,60岁时保单现金价值增长超出一倍,达到了69万元左右,73岁时保单现金价值将超过100万元。

简单地说,增额终身寿险是一种保障,也是一个稳妥的理财工具。

有着逆行业周期、刚性兑付特性的增额终身寿,是当前市面上为数不多可选的价值增长型产品。传统型增额终身寿,能够提前锁定未来几十年预定利率、把收益写进合同100%兑现,让资产增值不受利率波动下行的影响。

敲黑板,在这个充满不确定性的时代里,增额终身寿险提供了一种难得的“确定性”。

还是国家法律法规保障的那种——根据《保险法》规定,增额终身寿险与国债、银行存款一样是刚性兑付的。

而相比国债和银行存款,增额终身寿险同样优势明显:前者难买而且收益率也在下降;后者不仅利率下调趋势显著,且仅保证50万内存款的绝对安全。

特别是下面这些需求场景,尤其适合入手增额寿:

一是子女成长。为子女储备教育金,可以随时取用,方便快捷。

二是养老规划。退休之后每年领取补充养老金,直接提高退休生活品质。

三是婚前财产规划。婚前投保并缴清保费,这部分资产就属于婚前的个人财产,离婚时不会被分割,起到隔离婚姻风险的作用,增值部分也归个人所有。

四是财富增值和传承。财富指定传承,受法律保护,无税费成本,专属资产,提高私密性。

有人也会说,市面上保险公司那么多,各种增额终身寿险产品让人眼花缭乱,不知道怎么选。

这儿推荐一种无脑买入法——直接上支付宝。大部分人都知道把闲钱放在支付宝的余额宝里可以让钱时时增值;更进阶一点会利用支付宝去买债券基金、指数基金;但只有高端玩家才知道,还可以在支付宝里买储蓄型保险。

比如说支付宝上这款由长城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承保的安稳盈·增额终身寿2.0版。这是一款入选蚂蚁保金选的头部收益产品,其收益超过了95%的同类产品。

长城人寿作为国资控股保司,其实力与抗风险能力不言而喻。再叠加支付宝大平台,双重信誉与实力的加持之下,投保者妥妥地可以把心放在肚子里。

这款产品将3.0%预定利率写进合同,不受未来几十年市场利率波动影响,100%保证领取。眼下绿得发慌的股市就不提了。相比5年期2.25%的定存利率,优势非常明显。同时也不用担心跟理财一样,利率波动,甚至发生亏损。

丰俭由人,投保方式灵活。100元起投,还可根据不同需求选择每月投/每年投/一次性缴清3种缴费方式,可选连续投3年/5年/8年/10年。如果手头宽裕更推荐一次性缴清,除了手续更为简单快捷,保单内投保金额越多,能够越早享受复利增值,收益也会越多。

举个例子,30周岁的长先生,有50万闲置资金,一次缴纳安稳盈,到79周岁时,保单现金价值能够达到203.46万元,可以一次全部领取。有了这笔钱,晚年生活品质那肯定是杠杠的。

再譬如25周岁的李女士,选择的是每个月交三千元,交8年,这种投保方式压力小,但以少积多,合计交费28.8万元。她可以根据自己的人生规划,灵活制定拿回计划:譬如在40周岁减保领取3万元做微调,48周岁减保领取8万元作为孩子的大学费用,60-62周岁每年减保领取9万元,让老年生活品质可期,到了99周岁退保可领取81.33万元,把这笔钱留给子女,总计可领取119.33万。

上支付宝搜索【增额寿】,看看哪款产品更适合你,挑选合适的增额寿产品吧。

年底支付宝平台还有限时福利:一是安心豆抵扣保费,最高抵扣金额从平时的200元提高到了500元;二是搜索增额寿进入安稳盈投保页,即可获得88元意外保额券;成功投保即可再获得2888元意外保额券。

小手赶紧动起来~

姆们在这儿也不得不提醒一句,市场利率持续下调是大势所趋,3.5%增额终身寿已成为时代背影,未来增额寿产品的预定利率再次下调的可能性也很大。

一句话,上车要趁早。

贪财好色的花儿街致力于为大家带来更有价值的阅读。原创转载请注明来源花儿街参考、作者,侵权必究。

往期热文· 推荐

点击下方图片即可阅读

后台回复「好色」获取有颜色内容

点在看的人怎么吃都不会胖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喵,没有找到相关结果~
暂时没有评论,下载喜马拉雅与主播互动
猜你喜欢
投资理财&股市分析

《格局财商2019》一年50次精品财商课通过5大模块帮你建立商业思维的底层逻辑财经知识的认知格局信念价值观的成型塑造

by:Corbie2000

今日股市|木子说投资理财

本专辑主要以每日简评大盘指数为主,大盘指数作为中国股市的加权,对绝大部分个股影响很大,重个股轻指数仅局限于大盘稳定的基础之上,因此,对于大盘的研判,更加重要

by:木子话故事

理财 投资 股市| 思投社财经解读

背景:毕业于北京大学,原《财经》杂志资深金融调查记者|超15年金融行业,连续两年荣获新浪财经年度精选导师视角:金融行业内部人+媒体观察者双重视角新闻,对金融...

by:思投社董小姐

理财

基金、股票、房产、小白到精通,金融市场要闻解析

by:听友57592128

理财

跟着投资总监,学会投资理财!站上高人的肩膀俯瞰股市的起伏。1.解密资本市场:从小白入门、到资本市场完整解读、到股市历史发展及变迁,站在投资总监的视角,带你...

by:听友46869201

理财

分享好书,提升认知

by:读书历史1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