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2年,刘的发言赢得七千人大会满堂喝彩,如今看,我们更错怪了教员

2023-12-16 03:56:0111:52 1.5万
所属专辑:学历史,听故事
声音简介

1959年至1961年,由于大跃进运动以及牺牲农业发展工业的政策,导致发生了全国性的粮食和副食品短缺危机,这次危机也就是新中国史上著名的“三年自然灾害”,又叫“三年困难时期”。

中央没有回避问题和困难,为了解决问题,克服困难,1962年1月11日至2月7日,中央在北京召开中央工作扩大会议,中央、各省、地、县四级主要负责人以及重要厂矿和军队的负责干部7118人参会,史称“七千人大会”。

这次大会共分为2个阶段,1月11日至29日是第一阶段,在刘代表中央作了书面报告后,大家进行讨论和提意见。然后,根据大家的意见集思广益修改报告,刘进行补充说明。

1月29日至2月7日是第二阶段,许多领导人发扬民主作风,带头进行批评和自我批评,教员于1月30日进行了自我批评,主动承担责任。会后,书面报告再次进行修改补充,形成第三稿。

“凡是中央犯的错误,直接的归我负责,间接的我也有份,因为我是中央主席”

七千人大会的主要目的是总结经验,统一认识,加强党内的民主集中制,以纠正“大跃进”以来工作中的错误,并切实贯彻调整国民经济的方针。

事实上,会后我们在经济和政治上进行了调整和改革,逐渐摆脱了低迷。老人家的自我反省和党内民主激发了党员和民众的热情,促使他们积极参与问题解决。

由于许多人是第一次到北京开会,当老人家出现在会场后,许多生平第一次见到老人家的人抑制不住激动的心情,使用热烈的掌声表达热爱之情。

老人家宣布会议开幕后,刘开始作报告,刘没有看书面报告,他几乎是脱稿讲话,纷繁复杂的数据从他口中准确说出。

他先是指出面临的困难,客观地说出了全国面临的严峻经济形势,然后分析原因后,大胆做出了一个结论:“三分天灾,七分人祸”。

大家听到这句话后,起初的反应是震惊,会场瞬间仿佛静止了,随后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持续了足足10分钟,连服务员都十分好奇是怎么一回事,忍不住偷偷跑到会场一探究竟。

客观地说,刘的发言确实精彩且振奋人心,如果没有大无畏的革命勇气和超乎常人的胆略,是说不出这个结论的。

当他的讲话被传递到下面后,有人评价,“刘把人心都拨热了”。刘的发言,表明了中央不虚伪、不粉饰,实事求是的作风。在听到国家真实的情况后,不仅没有让各级领导干部和群众泄气,反而增强了大家团结一心,战胜困难的勇气。

这是一次成功的盛会。然而,多少年来,一些公知们却拿来“西方的意识形态”对当时解决实际问题的做法贴上“左”的标签,误导许多人错怪老人家,险恶用心可见一斑。

如果我们真实了解那段历史,就会发现从郑州会议到七千人大会,我们一直在纠“左”,公知们却偏偏非要说是“左”的指导思想一直在指导实际工作。

其实,详细了解那段历史,我们就会发现:我们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远比我们想象的要伟大,面临的情况是异常复杂和困难。

当时,急需要解决的两个问题是粮食短缺和思想混乱。首先需要解决的就是思想混乱问题。当时在干部当中存在着“左”和“右”的思潮,教员希望干部们积极主动干事业,但也不希望为此向群众们施压强制,瞎指挥,因为这样做就违背了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初衷。

社会主义建设就像一辆马车,人民群众就像拉车的马,地方干部就像赶车的马夫,一些马夫拼命赶车,却不断鞭打拉车的马,而另一些马夫喊着车上的货太重,拉不动就不要拉了。这两种马夫都不是好马夫,第一种马夫就是所谓的“左”,第二种马夫就是所谓的“右”。

教员对“左”和“右”都不赞成,因为两种思潮都无法顺利解决粮食征购问题,这关乎亿万人的吃饭问题,马虎不得。

3年困难时期,一方面有自然灾害的因素,一方面则是地方干部瞎指挥的因素。为了解决粮食征购和调配的问题,中南局第一书记陶铸建议找省委书记、地委书记商量解决问题。

教员认为,地委书记要靠县委书记推动“三农”工作,干脆将各级书记召集在一起,讨论困难,解决问题,于是就有了规模空前的七千人大会。

教员从1959年4月以后就不在一线指挥了,退居二线了,按理说,很多问题与他关系不大,但教员说“三面红旗”的大政方针是他在一线定下来的,所以,他要负责任。教员做了自我批评后,为了给大家卸下思想包袱,还十分诚恳说了一番话:

“有什么‘气’,出什么‘气’,有多少‘气’,出多少‘气’,不管正确之‘气’,还是错误之‘气’,不挂账、不打击、不报复。”

为了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最大程度维护团结,教员表示不要追究地方干部及相关高级干部的责任。他还给大家指出了解决实际问题的办法。

首先,他指出要实行民主集中制。他指出瞎指挥就是因为广大干部脱离群众和实际造成的,第一书记的意见成了当地的政策指示,他强调民主不仅要在干部之间实行,更要面向群众开展。

实际上,老人家其实告诉了民主集中制的实行方法,是先让群众充分发表意见,收集群众的意见,理清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抓住问题的关键,再由干部集体讨论研究,最终形成统一决策,然后再反过来告知群众,我们听取了大家的意见,现在准备这么干,大家看能否理解我们的方针政策。

其次,老人家指出阶级问题。他主张既要“反左”,又要“反右”,因为这两个都不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尤其要注意那些扛着红旗反红旗的人。

再次,教员指出三年困难时期的乱象,主要就是干部们的三个原因造成:一不下去做调查研究,二不借鉴苏联已有的成功经验,三不听专业领域的专家意见。

还有就是认知的问题。教员指出干部们要学会动态看待问题。他指出要学习苏联以前的成功经验,但是后来被修正主义篡权,有些校验和做法就不能照搬照抄了,我们要探索出一条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

最后,教员强调一定要注意团结。他认为必须要让干部,尤其是人民群众能够充分发表意见,不能打击报复。他特别强调,不能随意捕杀,不能给别人抓辫子,戴帽子,打棍子。

对犯过错的同志,他主张要采取宽容、宽大的政策,有意愿、有能力的,要让他们继续工作,发扬民主团结的精神,最终要达到统一思想。

教员主张之前的错误处理的情况,可以平反,可以赔礼道歉。当时的一线领导在会上说“所有人都可以平反,唯彭不能”,原因是“同某些外国人在中国搞颠覆活动有关”。

当然了,这个“原因”的历史背景十分复杂,牵涉到中苏关系的变迁,彭在对外交往中的一些事情,总之,就是多方面因素导致的,但绝不是某一个人的故意为之。

公知们一味信奉西方教科书上的说辞和逻辑,认为是领导们强调主观意志,违背经济规律,是造成当时国民经济上不去的原因。

按照公知们的认知,当时困难时期就应该解散人民公社,让市场来决定出路。殊不知,公知们一贯都是嘴上功夫厉害,拉到实事上一筹莫展。

当时的实际情况是什么呢?外部苏联逼迫我们还外债,帝国主义严密封锁我们,我们内部财政赤字,既没有外援,也没有资本,既不能进口,也不能出口。我们只能靠自己自力更生,但是我们当时真的是很穷。

虽然很穷,但是当时从上到下,没有任何人想“躺平”,也没有任何人想回到以前任人宰割和欺辱的日子,上至国家领导人,下至普通民众,都愿意“站起来”有骨气、有尊严地活着。

所以,我们才愿意勒紧裤腰带支撑“两弹一星”的研究投入;牺牲农业加速工业化的原始积累?维持住苏联因为抗美援朝给我们的军重装备线;组织群众修建8万多座水库;供养赤脚医生来进行农村合作医疗……

如果按照利己主义者公知们的误导,解散人民公社,实行市场经济,任由个人主义泛滥,让市场来调配资源。

且不说穷得叮当响的新中国能不能快速地就过上“诗与远方”的日子,一盘散沙的情况下,一穷二白的新中国将无法完成任何一项伟大创举,也就不会有后来改革开放的辉煌。

另外,外部强国也会趁机扑上来,我们哪还会有太平日子,今天的幸福也将不复存在。

人民公社是符合当时的实际情况的,当时的历史背景下,集中所有力量才能办大事,才能奠定发展的坚实基础。教员及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治国理政智慧是远超我们普通人,公知们的认知是非奸即坏,我们更应该警醒才对!

向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致敬,向伟大的教员致敬!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1385366lbkc

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

北纬39度_hf

说好的不打击不报复呢

1382922kcbh

现在能做到吗?

听友30252447

公知都是些什么东西?

听友30252447

好文章,讲的也很好!也向您致敬!愿全国多一些向您这样的人!

猜你喜欢
发言

【内容简介】“作家梁晓声是中国文坛的常青树,他开了知青文学创作的先河,出版的一系列文学作品,深刻地展示了知青群体的痛苦与快乐、求索与梦想,真诚地礼赞他们在逆境中...

by:音飞扬

晕导的划水发言

这是一个完全输出个人观点的专辑,请理性收听。我们每个人对这个世界都有不同的理解,或许没有人可以做到全面思考,只愿我的不全面正好可以填补你的不全面。

by:陈昀晕导

像高手一样发言

解决不会说、不敢说,说不出,不知道怎么说的问题

by:cch618

少年要发言-全球少年分享观点

您是少年吗?我们不论年龄,只看心态!这里是全球青少年热点讨论基地!听友群请加wx::xiyulansha洛杉矶AM1300中文广播电台每周播出《少年要发言》。探...

by:北美主播蓝沙

陈昀晕导过期发言

不听也没什么,都是我个人发表的早期音频,观点可能已过期。这里不会再更新了,新的音频视频会发在新的专辑里。此处完结留个念~

by:陈昀晕导

脱稿讲话与即兴发言

不怯场,不冷场,有气场,能控场口头表达能力速成秘诀一个平时只会念稿的人,看起来口才很好,但并不能说明这个人表达能力很强。倘若还能在脱稿的情况下自然而流畅地讲出来...

by:阿富汗村姑

脱稿讲话与即兴发言

脱稿讲话是个人魅力的集中展示。无论是在严肃的工作场合,还是平时的聚会活动中。发言讲话用脱稿的方式才会让听众更愿意接受。本书不仅有适用于脱肛讲话的理论基础,更有具...

by:03105606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