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城市真正让生活更美好 (作者:王玉斌 张耀东)2023年第十二期

2023-12-21 16:50:0118:30 2019
声音简介

人民城市真正让生活更美好

——全国党刊全媒体上海采访活动综述

本刊记者王玉斌张耀东/文


上海是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地和初心始发地。2019年,习近平总书记在上海杨浦滨江考察时鲜明提出“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的重要理念,为新时代城市工作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2023年10月28日,全国党刊全媒体“沿着总书记的足迹:高质量发展看上海”采访团一行,深入奉贤、松江和杨浦三区,实地感受上海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弘扬伟大建党精神,秉承与践行“人民城市”重要理念的具体实践,目睹上海奋力书写新时代“人民城市真正让生活更美好”的崭新画卷。


  繁荣兴盛的文化让人民生活更丰富

文化是城市的根和魂。城市建设与发展离不开文化支持。建设现代化人民城市的重要目的,就是不断提升城市文化可持续发展的强大动力,不断提升亲和力和软实力,夯实城市文化底蕴,不断丰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


奉贤区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第一追求,立足“新片区西部门户、南上海城市中心、长三角活力新城”的发展定位,奋力走好“奉贤美、奉贤强”的高质量发展新征程。


文化魅力是无穷的,人文力量是强大的。奉贤区在上海率先启动新一轮新城城市设计,完成“十大片区”控规,着重以多元形式丰富公共文化服务供给,国家A类剧院——九棵树(上海)未来艺术中心、奉贤区博物馆、奉贤区规划资源展示馆、“上海之鱼”“海之花”市民活动中心、言子书院等一大批项目建成运营,以文赋能不断激荡发展力量,“十字水街、田字绿廊”的城市意象已初步呈现。


九棵树(上海)未来艺术中心位于上海市奉贤区金海街道三长村,处于奉贤新城中央生态林地核心区域,用地面积12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7.2万平方米,由全球领先的法国何斐德公司设计,于2019年8月建成,同年10月开启正式演出。


“过去这里是一片荒林,没有一点现代城市气息,与艺术更不沾边。”九棵树(上海)未来艺术中心讲解员刘亚然说,“现在这里已经是上海奉贤区具有代表性、地标性的文化综合体,是国内第一家A级人文生态综合剧院,也是南上海首屈一指的文化中心与艺术地标。”


建成4年来,九棵树(上海)未来艺术中心成为名副其实的“城市会客厅”,不仅在有重大演出时人声鼎沸,平日里也是休闲游憩的好去处。


秋日艳阳,暖风习习,艺术中心的“形象代表”九棵银杏树在灿烂的阳光下生机勃勃。家住附近的市民方女士带着1岁大的孩子在树下漫步:“这里有儿童集市、亲子舞台剧,活动丰富,场地也很大,是遛娃的好去处。旁边的‘上海之鱼’还有很多泡泡公园,我们也经常带孩子过去玩。”


艺术、人文、建筑,在这里得到极为具象的融合发展。“这一片,是可以容纳2000人左右的森林剧场。”讲解员介绍道,九棵树(上海)未来艺术中心的绿化率达35%。从高处俯瞰,树林掩映下的森林剧院如在画中,让人不自觉想要走入其中,感受自然与艺术交融的悠长韵味。


奉贤区委宣传部有关负责人说,九棵树(上海)未来艺术中心搭建世界级舞台、打造国际文艺殿堂,通过加强国际文化交流,促进东西方文明的互鉴,这是上海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的生动实践。


上海实践表明,繁荣兴盛的文化让人民生活更丰富。坚守中华文化立场,遵循中华人文法则,提炼展示中华文明的精神标识和文化精髓,必定会使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人文城市,以更加迷人的风采展现在世界的东方。


日新月异的科技让人民生活更精彩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是人类社会进步的动力,引领人们面向未来探索、追求卓越,不断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建设现代化人民城市的重要目的,就是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勇于创新驱动,通过使用智能化、数字化、网络化的产品和服务,让人们方便快捷地获取信息、沟通交流、娱乐休闲、学习成长,以科技服务让人民生活更精彩。


“松江要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推动与长三角周边城市的分工合作,不断提升产业能级和水平。”2007年8月,时任上海市委书记的习近平到松江考察时指出。


松江区牢记殷殷嘱托,启动并全力推进面向长三角的G60科创走廊建设。2016年,1.0版“G60上海松江科创走廊”正式起锚;2017年,2.0版“沪嘉杭G60科创走廊”长风破浪;2018年,松江、嘉兴、杭州、金华、苏州、湖州、宣城、芜湖、合肥九城携手,3.0版“长三角G60科创走廊”扬帆远航。从“浦江之首”到“太湖之滨”,从钱塘江岸到巢湖之畔,一廊串九城,一体共发展。


2019年5月13日,中央政治局会议审议通过《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提出“依托交通大通道,以市场化、法治化方式加强合作,持续有序推进G60科创走廊建设”,标志着长三角G60科创走廊,从秉持新发展理念的基层生动实践,上升为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的重要平台。2020年11月3日,国家正式印发《长三角G60科创走廊建设方案》,明确建设中国制造迈向中国创造的先进走廊、科技和制度创新双轮驱动的先试走廊、产城融合发展的先行走廊,到2025年,基本建成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科创走廊,成为我国重要创新策源地。


“依托上海具有全球影响力科创中心定位,科创云廊发挥G60九城市科技和产业战略优势,勇当科技和产业创新开路先锋。”长三角G60科创走廊规划展示馆讲解员与大家分享了长三角G60科创走廊一路发展的脉络。


经过7年建设、两次升级,2016年启动于松江的G60科创走廊,如今已上升为“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的组成部分。这些年来,在长三角G60科创走廊牵引下,松江实现了跨越式高质量发展。“十三五”期间,地方财政收入年均增长12.4%,GDP绝对值年均增长10.5%;2023年,规上工业企业数跃至上海各区第一。九城对全国的贡献度加速提升,GDP从1/16上升到1/15,市场主体从1/18上升到1/15,高新技术企业从1/12上升到1/8,进出口额占全国1/8。


展示馆内,“一体化”和“高质量”是关键词,“科技”和“产业”随处可见。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高端装备等七大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汇聚了豪威半导体、移远通信、科大智能、复宏汉霖、海尔智谷、清华启迪等诸多先进制造业企业。


展示馆内,一项项“硬核”成果闪耀在大家面前——“松江”号“G60”号卫星成功发射,加快实施“G60星链”计划。开展两院院士走进G60科创走廊活动,设立长三角首个跨区域科技成果转化基金,全球先进集成电路单晶硅晶体生长系统、ALD光伏工作母机、TP1600涡桨发动机、生物节律紊乱体细胞克隆猴、“魂芯二号A”、量子通信等重大科创成果持续涌现,实现“卡脖子”领域新突破,创新成果专题列入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大型成就展。


科技创新硕果累累,最主要是得益于党建创新。松江区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上海基层党建要“继续探索,走在前头”的殷切嘱托,探索把党组织建在经济最前沿、最活跃的产业集群上,围绕服务创新链、服务产业链,推动科技创新、党建创新,将党的政治优势、制度优势转化为产业发展的优势。


2018年以来,先后组建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等18个产业集群党组织,在集群企业职工群众中发挥政治核心作用,在集群企业发展中发挥政治引领作用,形成了“龙头带动、项目推动、条块联动”的工作机制,探索出一条符合松江产业发展实际和基层党建工作特点的产业集群党建新路径。


和谐优美的环境让人民生活更幸福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城市是人集中生活的地方,城市建设必须把让人民宜居安居放在首位,把最好的资源留给人民。建设现代化人民城市的重要目的,就是用最优的环境供给服务人民,让人民在城市生活更方便、更舒心、更美好,真正看得见江水奔腾和蓝天白云,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幸福感。


2019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上海杨浦区滨江公共空间考察,在这里提出了“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的重要理念。“无论是城市规划还是城市建设,无论是新城区建设还是老城区改造,都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总书记殷殷嘱托。


“人民城市”,由此成了上海的高频词。近年来,杨浦区始终牢记嘱托,坚持把最好的资源留给人民,用最优的供给服务人民,努力建设属于人民、服务人民、成就人民的美好杨浦。黄浦江45公里滨江岸线、苏州河42公里公共岸线相继贯通,沿岸市民经历了从“沿江不见江”到“近水更亲水”的巨大变化。大力实施“美丽家园”建设,2022年全面完成二级旧里以下房屋改造,3年来共为2.9万户居民改善了居住条件,老百姓有了更高品质的生活空间。


杨浦滨江,百年“工业锈带”变身百姓“生活秀带”,市民、游客近悦远来;浦江对岸,30年开发开放,阡陌农田里崛起一座功能集聚、要素齐全的现代化新城……


杨树浦水厂所在的滨江段,被联合国称为“世界仅存的最大滨江工业带”,繁花绿树间一座名为“人人屋”的党群服务中心映入眼帘,量血压、看地图、休憩乘凉……居民游客们惬意进出、怡然自得。


“以前这里都被工厂包围,没办法享受江景。”在附近居住几十年的许辛声老人一度望江兴叹。两年前,浦江45公里岸线全线贯通,还江于民,成为市民争相打卡的网红地。许辛声第一时间报名到“人人屋”当志愿者,给游客讲述这里的变迁。


上海这座国际化大都市,一面要在国际竞争中“与强的比,向高处攀”,对标国际最高标准最好水平;一面念念不忘营造人民品质生活的“小确幸”,誓要做到“绣花般精准精细”,加快打造成为人人向往的魅力之城、未来之城。


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雄安时明确指出:“我们可不是为了一个漂亮新城,而恰恰建新城是为了老百姓过上更好生活。”


纵观人类发展史,许许多多城市或为神祇而建,或为君主而建,或为机器而建。只有中国共产党人才鲜明提出:始终把“城市为人民而建”作为价值追求。始终坚持人民至上,是“人民城市”重要理念的价值出发点和落脚点,体现的是中国共产党矢志不渝的“民本”追求。“人民城市为人民”就是中国共产党坚持人民至上价值追求的鲜活话语表达,必将指引中华大地的每座城市成为属于人民、服务人民、成就人民、造福人民的城市!



【制作团队】

值班统筹:丁艳 | 主播:汪勇

剪辑:张文哲|审听:江淮杂志

编辑:小果| 审核:丁艳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喵,没有找到相关结果~
暂时没有评论,下载喜马拉雅与主播互动
猜你喜欢
城市“惠”生活

欢迎收听《城市“惠”生活》节目,请关注“喜马拉雅FM重庆站”哦!

by:听房FM

我和我生活的城市

你喜欢你生活的城市吗?我们生活的城市总是让我欢喜让我忧,你的欢喜在什么地方,又忧在什么地方?来听听小伙伴们都是怎样评价自己生活的城市的吧!

by:易洁儿

阅读让生活更美好

合景上海区域深阅读4.0美好有声,迭新出发。阅读不止一种形式,我们邀请品牌挚友作为美好荐书人,甄选好书,将深度阅读、深度思考、深度生活的主张融入其中,凝练成精读...

by:合景上海区域

有机让生活更美好

一起传播有机功德无量

by:杭凯正念生活

阅读让生活更精彩

提升阅读能力,让自己每天成长一点点,欢迎大家和我一起阅读,我是金清凤

by:金清凤

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十九大提出要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使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实现这一目标的难点在哪?从哪些地方发力可以解决问题呢?

by:喜马拉雅小红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