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管护之困:当上千只黑颈鹤的栖息,遇到两万名村民的生计

2023-12-22 18:32:0124:30 366
声音简介

在王化的印象里,黑颈鹤是一种“有点怕人”的动物,“人在干活时,它不敢落下来。”白天,它们多盘旋在山梁子上;入夜,它们才回到水域栖息。

王化今年58岁,他还是一个孩子的时候,就认识了黑颈鹤。他说,早年,有村民拿火药枪打鸟,而现在,通过政府多年宣传,他明白,如果伤害保护鸟类,轻则教育,重则“坐牢”。

王化生活在云南会泽黑颈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是这个区域内的20000多名原住居民之一。保护区管护局提供的数字显示,近年保护区的黑颈鹤数量逐年攀升,上一个越冬季的统计数字为1360只,占到全球的8.5%。

这个保护区是东亚至澳大利亚、中亚至印度候鸟迁飞通道上的重要越冬地和中途停歇地,当下正处于越冬季,黑颈鹤正陆续返回。近期,红星新闻记者走访保护区,从王化等当地村民的口中,听到的大多是“人鹤和谐共生”的故事。

但实际上,自2016年以来,会泽黑颈鹤保护区因“保护监管”不力,已被中央环境保护督察并通报批评多次。它最近一次被批评是在今年10月,据通报,2023年8月,云南省第二轮第三批第二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督察发现,会泽黑颈鹤保护区保护监管不到位,违法违规问题突出,存在生态安全风险。

《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条例》规定,“禁止任何人进入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区”,核心区和缓冲区,则禁止建设旅游设施及开展旅游活动。

对会泽黑颈鹤保护区而言,1000多只黑颈鹤要保护,20000多人也要在此生活。在现行法规体系下,它陷入另一种困境。

通报: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核心区、缓冲区内存在KTV

入冬时节,会泽黑颈鹤自然保护区内跃进水库湖畔,一些农户的农作物还没有收完。王化和妻子挥舞镰刀,赶在天气变冷前奋力收割。他们直腰休息时,听到几声有些嘶哑的“呱呱”声传来,这时他们知道,在青藏高原繁殖的黑颈鹤,已飞回这里过冬了。

王化是这里的一名原住居民,他说,大家已将黑颈鹤视作吉祥物,最近这些年,当地伤害黑颈鹤的事件,“基本没听说过”。但他不知道的是,这些年,他所生活的保护区,实际已经因为“保护监管不力”,被有关部门多次批评。

图据云南省人民政府官网

10月17日,云南省人民政府官网就通报了涉及这个保护区的一起生态环境保护督察事项。根据通报,2023年8月,云南省第二轮第三批第二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督察发现,会泽黑颈鹤保护区保护监管不到位,违法违规问题突出,存在生态安全风险。

会泽黑颈鹤保护区的问题,主要有三个。

第一个问题,是“整改打折扣,违规建房问题突出”。2016年,中央环境保护督察曾反馈指出“会泽黑颈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监管不力,核心区存在旅游民宿酒店等问题”,此问题本来应该于2017年12月底前完成整改,但会泽县人民政府直到2019年7月才对民宿酒店作出停业处理,截至本次督察进驻期间,该民宿酒店仍在对外营业。

2022年国家长江经济带再次披露曝光会泽黑颈鹤保护区核心区、缓冲区内存在19家餐饮和KTV等经营场所问题。会泽县长期监管不到位,整改措施没有对标对表、不严不实、避重就轻、大打折扣,违法违规旅游开发问题变本加厉,愈演愈烈。

保护区管护局提供位于核心区杨梅山村4组2021年新增自建房 图据云南省人民政府官网

此外,会泽黑颈鹤保护区内村庄扩建抢占生态空间现象突出。根据资料和现场督察发现,2020年至2022年,核心区、缓冲区内新增建筑点位254个,其中155个未经相关部门审批,特别是2022年新增点位51个中有39个没有审批手续,违规建房问题突出,未批先建、批小建大成为常态。

第二大问题,是“保护区核心区、缓冲区旅游活动屡禁不止”。督察组发现,部分民宿客栈直接挂上了“高大上”名字,有的民宿相当“低调”,表面上看无名无姓,实际上是穿上隐形外衣,对每个游客收费100多元即可吃住玩一天。同时,游客只需签订护鹤科考志愿者申请免责声明书获得“护鹤科考志愿者证”,即可随意进入保护区核心区、缓冲区观光旅游。

督察现场无人机拍摄位于黑颈鹤保护区核心区的念湖春客栈正在营业及护鹤科考志愿者证 图据云南省人民政府官网

第三大问题,是“饮用水水源地保护不力,存在水质安全风险”。位于会泽黑颈鹤保护区核心区内的跃进水库是会泽县城及大桥、迤车、五星3个集镇的饮用水水源地,但会泽县人民政府在开展饮用水水源地规范化建设中风险防范意识不强,各项保护治理措施落实不力。水库设立的禁止钓鱼、捕捞等禁令形同虚设,库区垂钓、撒网捕捞现象十分突出。

暗访:

“护鹤科考”创举行为遭禁止

会泽黑颈鹤保护区于2006年2月经国务院批准成立,地处长江上游金沙江支流的牛栏江流域,位于云南省曲靖市会泽县境内,主要保护对象为国家Ⅰ级保护动物黑颈鹤等越冬水鸟及其栖息的湿地环境。保护区由大桥和长海子两个片区组成,总面积12910.64公顷,其中核心区3930.79公顷、缓冲区4313.20公顷、实验区4666.65公顷。

会泽黑颈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图据视觉中国

通报指出,前述问题出现的原因,是曲靖市及相关部门、会泽县委、县政府对黑颈鹤保护区管理重视不够,对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反馈问题和国家长江经济带披露问题整改搞变通、打折扣,监管失职失责,导致违法违规问题长期未得到有效解决。督察组将进一步调查核实有关情况,并按要求做好后续督察工作。

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条例》,“禁止任何人进入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区”。通报披露,此前,游客只需签订《护鹤科考志愿者申请免责声明书》,获得“护鹤科考志愿者证”,即可随意进入会泽黑颈鹤保护区核心区、缓冲区观光旅游。

“护鹤科考”曾被云南会泽黑颈鹤保护区管护局视作创举。今年4月管护局曾对外宣称,多年来,管护局不断创新管护模式,在全国首设保护区宣教中心,对外来访客开展黑颈鹤科普宣教,引导访客登记成为护鹤科考志愿者,创新实施“把访客身份转变为志愿者身份、把生态观光行为转变为护鹤科考行为”的“两个转变”管护模式,“大大提高了访客的组织化管控力度”。

当下正进入黑颈鹤的越冬季,此次被通报批评后,保护区的相关管护措施是否已经整改?近期,红星新闻记者来到保护区进行了暗访。

会泽黑颈鹤保护区内的警示牌

在会泽黑颈鹤保护区,红星新闻记者看到多块“禁止进入核心区”的警示标语。此外,一些标语还提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区、缓冲区,禁止建设旅游设施及开展旅游活动。

在两处“外来人员劝导站”,红星新闻记者以科考名义,尝试进入某区域,但被值班人员阻止,劝导站张贴了一则会泽黑颈鹤保护区管护局“停止护鹤科考”的通告。

保护区“外来人员劝导站”

通告称,管护局决定自2023年11月1日起,全面停止会泽黑颈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护鹤科考活动。除原住居民外,禁止任何人进入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区。确因科学研究观测和调查活动需进入者,必须提请州林业和草原部门行政许可后方可进入。

冲突:

1000只鹤与20000多人

会泽黑颈鹤国家级保护区管护局局长肖良开介绍,会泽黑颈鹤保护区是云南省21个、全国474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之一。保护区有原住居民21400余人,其中在核心区1774户5900余人,缓冲区2984户10400余人,实验区1293户4700余人。“相当于每平方公里,原住居民就有237人。”

该保护区的设立,主要是为了保护197种鸟纲动物,其中最重要的正是黑颈鹤。黑颈鹤是全球15种鹤类之一,系我国特有物种,主要生活在青藏高原和云贵高原,是世界上唯一生活在高原的鹤。

作为我国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黑颈鹤曾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直到2020年7月,因近年各地保护得力,黑颈鹤数量增加,IUCN才将黑颈鹤从受胁物种名录中移除,濒危等级由“易危”调整为“近危”。

肖良开告诉红星新闻记者,全球黑颈鹤的数量,已由1996年的6000只,增长至当下的1.6万只。数字的增长,反映的是各地保护工作取得成效。会泽黑颈鹤保护区是东亚至澳大利亚、中亚至印度候鸟迁飞通道上的重要越冬地和中途停歇地,黑颈鹤来自青藏高原,数量从2019年的850只,增加到上一个越冬季的1300只,占到全球黑颈鹤的8.5%。

黑颈鹤是发现命名最晚、人们了解最少的一种鹤,它最为明显的鉴别特征,是颈部三分之一的羽毛为黑色。1876年,俄国博物学家、探险家尼古拉·普尔热瓦尔斯基在青海湖采到这种鹤的标本,发现它和世界上已经被发现其他14种鹤类均不相同,“黑颈鹤”从此被鸟类学界发现。

会泽黑颈鹤保护区管护局副局长周朝祥介绍,在当地先辈的口口相传及当地《地方志》中,均有关于“鹤”的描述,“因为人类对黑颈鹤的认识较晚,所以本地对鹤的记载没有标明是灰鹤还是黑颈鹤,但我们倾向于记载的黑颈鹤。”

会泽黑颈鹤保护区于1990年设立,当时为县级保护区,1994年晋升为省级自然保护区,2006年晋升为现在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周朝祥称,跃进水库修建后,逐渐成为候鸟理想的越冬地,一些候鸟甚至变为了留鸟。上世纪80年代,原会泽县城乡建设环境保护局一位姓周的老先生到水库考察,发现黑颈鹤数量多,这位老先生率先提出要以建立保护区的方式对它们进行保护。

当地官方人士告诉红星新闻记者,这个保护区最初的划线比较粗糙,“只是沿着跃进水库大致画了几条线”,而其中遗留下来的最大问题,是把大桥乡集镇区域划入了核心区,其他区域也与村庄高度重叠交织。《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条例》于1994年出台,依据该条例,会泽黑颈鹤保护区在黑颈鹤高水平的保护,与村民高质量发展之间,矛盾日趋激烈。

愿景:

建成为“国际示范样板”

就云南省生态环境厅的督察通报,会泽黑颈鹤保护区管护局局长告诉红星新闻记者,他总结为“大问题3个,小问题8个”。

2022年国家长江经济带向管护局反馈了核心区存在加油站经营、大桥乡政府大楼违建及核心区、缓冲区存在餐馆、KTV营业三个问题,对前两个问题,管护局当即进行了整改。红星新闻记者日前走访,看到大桥乡人民政府原办公大楼,张贴了多份“搬迁通告。”

位于保护区内的大桥乡人民政府大楼,目前已封闭。该大楼建设手续不全,此前被通报要求整改。

本次通报中,核心区、缓冲区存在餐馆、KTV事项再次被提及。肖良开解释,通报提到的核心区和缓冲区存在餐馆、KTV,是棘手的历史遗留问题。

自然保护区采取三线划线保护,即核心区、缓冲区、实验区。肖良开解释,受此前三区划线影响,大桥乡集镇所在地的部分建筑划入了核心区和缓冲区,但集镇系依据《城乡规划法》规划建设,本次通报后,管护局对该区域的经营场所采取分类处置,“证照齐全的合法经营,证照不全的立即停业”。

他称,该集镇处于跃进水库的东南角,而黑颈鹤的夜间栖息地,处于跃进水库西北角的杨梅山地段,故集镇上人们生产生活不会对黑颈鹤的栖息造成影响。

保护区核心区被多次点名要求停业的某乡村民宿酒店,多次违规顶风营业。本次通报后,保护区管护局局长肖良开上门贴封条

本次通报还着重提到了核心区内一家乡村酒店顶风营业的问题。管护局解释,该酒店系外省人投资建设,2016年就被中央环保督察,但酒店仍偷摸违规经营。在本次云南省第二轮第三批第二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督察后,保护局局长肖良开还带人上门贴了封条。

对于云南省生态环境厅通报的村庄扩建抢占生态空间的问题,红星新闻走访发现,当地部分农家的确在打地基盖新房。

部分村民介绍,就算确有改善生活条件的需要,他们现在也只能“拆旧盖新”,在原址建设。管护局解释,近年部分原住居民在脱贫攻坚期盖了新房,而自2019年之后,保护区内没有一栋房子属于招商引资建设。

在大桥乡,大部分旅馆饭店喜欢以“黑颈鹤”概念为经营场所命名。“念湖黑颈鹤山庄”工作人员介绍,冬季是当地生意最好的季节,因为黑颈鹤都到这里过冬,游客以外地居多,平常这里没有客人,所以当地做生意的时间,也就那么“两三个月”,此次整顿,乡镇上大部分旅馆饭店被要求歇业,具体开业日期尚不确定。

黑颈鹤和其它候鸟在念湖湿地越冬 图据新华网

黑颈鹤所栖息的跃进水库,“念湖”是近年被网民赋予的另一个充满诗意的名字。肖良开说,保护局的目标,是用10年左右的时间,把保护区建设成为云南一流、中国示范区、国际示范样板。

2月2日是“世界湿地日”,在今年的世界湿地日中国主场活动上,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公布,云南会泽念湖湿地等被列入《湿地公约》的“国际重要湿地”名录,“念湖”也成为云南省时隔19年后,唯一新增的一块国际重要湿地。

求解:

《自然保护区条例》已公开征求意见

《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条例》规定,保护区内保存完好的天然状态的生态系统以及珍稀、濒危动植物的集中分布地,应当划为核心区,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进入。核心区外围可以划定一定面积的缓冲区,只准进入从事科学研究观测活动。

会泽当地官方人士介绍,当地测算过,如若将会泽黑颈鹤保护区内原住居民外迁,需要的资金超过40亿,“我们没有合适的搬迁新址,资金上更是无法承受。”

而在会泽管护局副局长周朝祥看来,黑颈鹤“离不开人”。如离开人类的活动,黑颈鹤会失去食物来源,某些保护区采取的投喂方式,可能导致黑颈鹤野性丧失。

“但由于历史原因,我们的一些原住居民被划定在保护区的核心区范围内,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条例》,这些原住居民的生产生活必定受到影响,最终造成我们的‘管护之困’”周朝祥说。

保护区三线示意图

红星新闻记者调查发现,事实上,三区划分所造成的困扰,早在三年前就引起过国家层面关注。

2021年11月22,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办公室在官网刊发的一份复文【“关于加快科学推进国家生态功能区自然保护地优化整合工作,助力乡村振兴的建议”复文】提到,2020年2月,该局联合自然资源部印发了《关于做好自然保护区范围及功能分区优化调整前期工作的函》,明确了自然保护区优化调整和分区管控规则。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工作本着应保尽保、应划尽划、实事求是的原则,着力解决自然保护地内各类矛盾冲突。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称,针对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和现实问题,确保整合优化后自然保护地监管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兼顾保护和发展,该局还同步推进了《国家公园法》《自然保护区条例》等法律法规的起草和修订工作。

该函提到,经过60多年建设,我国自然保护区在保护生物多样性、保存自然遗产、改善生态环境质量和维护国家生态安全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部分自然保护区范围划定和功能分区不够科学合理,与其他自然保护地交叉重叠,历史遗留问题较多,管控措施针对性操作性不强,各种矛盾冲突尖锐,迫切需要对自然保护区范围及功能分区进行一次优化调整,同时对各类自然保护地进行整合优化。

该函披露,经初步统计,仅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就有城市建成区29个,建制乡镇建成区531个,人口约400万,耕地146万公顷,其中永久基本农田92.8万公顷,永久基本农田与生态保护红线交叉重叠,原住居民生产生活与保护管理矛盾突出。

该函要求完善功能分区,将自然保护区功能分区由核心区、缓冲区、实验区转为核心保护区和一般控制区,而《自然保护区条例》中,也同样使用了这种划分方法。《自然保护区条例》由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研究起草,去年8月至9月,该局曾就该修订草案向公众公开征求意见。会泽黑颈鹤保护区管护局长肖良开表示,他们提出的改变三区划分的历史局限性等建议被引用。

保护区景色 图据新华网

红星记者比对发现,草案将涉及原住居民生产生活的砍伐、放牧、捕捞、采药、烧荒等人为活动不再列入禁止性规定,而对自然保护区保护管理有较大影响的围填海、开发区建设、房地产开发、高尔夫球场建设、风电和光伏开发等活动列入禁止性规定。

“我们诚恳地接受督察批评,并且已经提交了整改方案。这并不单单是我们一家的历史遗留问题,我们的建议是,此前的三区划线不符合当下的实际,今后或可对保护区实施分类、分时段保护,这样的话,我们的困境,也就迎刃而解了。”肖良开说。

红星新闻记者 刘木木 实习生 张娜 发自云南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喵,没有找到相关结果~
暂时没有评论,下载喜马拉雅与主播互动
猜你喜欢
伊春-凉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音频来源于链景旅行地址伊春市带岭区北约25公里处票价描述门市价:25.0元开放时间8:00-17:00乘车信息暂无

by:恋景旅行APP

湘西-小溪国家自然保护区

票价详情30元适宜四季皆宜电话暂无简介亲爱的游客朋友您好,欢迎您来到小溪国家自然保护区。在小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中生长着大片亚热带低海拔常绿阔叶原始...

by:恋景旅行APP

拉萨-拉鲁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票价详情暂无适宜四季皆宜电话暂无简介游客朋友,今天咱们要参观的是拉鲁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保护区位于西藏自治区首府拉萨市城区西北角,区域平均海拔3...

by:恋景旅行APP

延边-雁鸣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音频来源于链景旅行地址吉林省延边市票价描述暂无开放时间全天乘车信息暂无

by:恋景旅行APP

白城-镇赉莫莫格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音频来源于链景旅行地址吉林省白城市镇赉县票价描述暂无开放时间8:00-17:00乘车信息暂无

by:恋景旅行APP

岳阳-东洞庭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音频来源于链景旅行地址湖南省岳阳市君山区票价描述暂无开放时间暂无乘车信息暂无

by:恋景旅行APP

南平-武夷山国家自然保护区

音频来源于链景旅行地址武夷山市、铅山县交界处票价描述160开放时间08:00~17:00乘车信息车经武夷山风景区、武夷山大峡谷、进入武夷山自然保...

by:恋景旅行APP

北京-通榆县向海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音频来源于链景旅行地址暂无票价描述暂无开放时间暂无乘车信息暂无

by:恋景旅行APP

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卧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地址游客朋友,现在我们所在的地方就是万人坑了。万人坑附近一片荒野,拨开荒草进入坑中,就可以看到坑底全是白茫茫的骨灰和零乱的碎骨。轻轻挑起上层的泥土,便露出大量...

by:恋景旅行APP

百色-金钟山黑颈长尾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音频来源于链景旅行地址百色市隆林各族自治县票价描述暂无开放时间8:00~18:00乘车信息暂无

by:恋景旅行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