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职场女性讲述:“爱上班”是职场剧美化,政府号召女性出去工作

2023-12-25 17:48:0915:50 612
所属专辑:九派新闻
声音简介

12月中旬的香港,午后26℃,中环街头的红绿灯发出“叮叮叮”的提示音。行人们在斑马线前静静地等着,等到绿灯一出现,他们大步冲向写字楼。几个西装革履的人在路边聊天,手拿一根烟或一杯咖啡。

港剧《新闻女王》热播后,人们总结,在香港职场剧和媒体的叙事中,女性总是以干练和独立的形象出现。但在一些香港女性看来,职场并不一定如此。

多位女性表示,香港的商业化程度高,生活节奏快,一些热爱工作的女性被迫选择单身。即便结婚,也要与丈夫一起负担家庭生活压力。但这里没有“35岁危机”,各行各业都缺人,业余生活无人干涉,也能保证个人隐私。

在得与失之间,香港女性做出了自己的选择。

香港中环。图/九派新闻记者 李沐曦

【1】“这里的扶梯都比别的地方快”

下午5点半,张伊伊的办公室变得空荡荡,只剩下几位同事收拾东西准备下班。办公桌上有几个卡通摆件和一瓶护手霜,灯熄了一大半,夜幕降临,窗外灯光璀璨。

她曾在北京从事金融工作,做到了总监的位置。后来,因为集团调动来到香港。每天早上,她7点多起床,半小时到公司。忙季她加班比较多,但加班不被认为是“卷”的重要指标。

“香港的商业化程度高,职场的人均水平较高,尤其从内地来此工作的人,相对来说比较优秀,大家水平都不差的情况下,肯定要比谁更勤奋、专业和专注。”

在香港生活10年,媒体人夏盐感受到了无形的压力。

“这里的扶梯和地铁都要比别的地方快。”她发现香港没有太多胖子,因为人们会走很多路,不知不觉中锻炼了身体。在上海,如果她不开心或工作累了,可以打车回家,但在香港,她一年也不会打几次车。因为即便只有几个地铁站的距离,打车费要上百元,“我怎么可能干这事,还是走路吧。”

她是80后,已经结婚生子,香港高昂的育儿、生活成本和房价让她感叹。她以前在上海媒体,常在办公室讨论选题,香港办公室则比较安静,同事不怎么聊天,更多是负责执行。

“压抑是香港职场的普遍生态,聊天就意味着你工作量不饱和、不太忙。”她叹了口气。

聊了二十分钟,她一直背着一个小包。“你要把包放下吗?”记者问。“没事,不太重,”她回。

在香港,学生考DES分数出来的那一刻,基本决定了毕业后能赚多少钱。夏盐说,分数高意味着可以读赚钱的专业。

“为什么香港的状元都去学医,他们可能会说为了治病救人,但现实就是当医生未来年收到可以到1000多万。”她进一步解释,律师和医生在香港都是越老越吃香,金融到了四五十岁可能被裁员。

在热播港剧《新闻女王》中,媒体人被镶上金边。但夏盐评价其“脱离生活”,因为香港传媒行业薪资普遍不高,而传媒专业的录取分数也很低。

“TVB自己的人都说,哪个做新闻的能这么有钱,他们采访更多是开面包车,不是宝马SUV,而且TVB新闻部近期就要裁员。”她说,剧中一些情节很不专业,比如主播在直播时威胁别人。

【2】“要么嫁给有钱人,要么不婚不育”

当然,更多的不满还是集中在薪资上。

夏盐说,在她所在公司,新入职的毕业生起薪是1.6万港币,凤凰卫视的起薪大概只有1.4万港元。她关注到一个薪水最高的职位是电台的英文主编,需要5-10年经验,月薪可到7万港币。

在定居香港的北京小伙李宇看来,如果要在这里寻求生活,而不是“活着”,至少得月薪2.5万港元,因为要花1万港元多租个30平的房子,有个较为舒适的居住环境。

他儿时随父母移居到香港,在英国硕士毕业后回港,目前在一家中资金融机构工作,“钱不多但稳定不累。”他评价这份工作时说,“外资收入高但可能会被裁员。”与“港漂”相比,他不用付房贷和房租,有一种松弛感。

张伊伊发现,印度、巴基斯坦的劳工来港后,男人出去务工,女人在家生孩子,十多口人生活在一二十平的空间。而她有朋友是富豪,住宅像“迷宫”。

香港大学香港人文社会研究所所长陈志武在2022年对媒体表示,他从耶鲁大学来香港大学六年,并没有看到香港社会阶级固化有任何松动的迹象。他希望这一届香港特区政府能够推动真正实质性的变化。

过去六年的生活经验让他感到,从香港社会普通家庭出生的年轻人,基本上没有任何可能变成下一个李嘉诚、李国宝、李兆基。

张伊伊对比了在北京、香港的工资与物价,得出的结论是,在北京生活得更舒服。“毕业时在北京的薪水为八九千,在北京20块一碗饭能吃得饱饱的,在这里吃个面包都不够。”她说,虽然她在香港的年薪为70-100万港元,“这个收入不能保证生活质量,只能算混口饭吃”。她有点羡慕一位广州的朋友调回了长沙,“不要太幸福”。

她之前住在香港岛的炮台山,一家人挤在80平米的80年代老房子里,月租4万港元,现在,她不再与家人居住,换到了50平的房子,但月租也要两三万港元。

她感受到,香港女性的择偶进入了两个极端,“要么嫁给有钱人生很多娃,要么不婚不育拼事业”,她周围有大把四五十岁单身的姐妹。在她看来,这是城市竞争白热化导致的,“内地大城市也有很多女性一直单身,她们是愿意的吗?谁不想家庭事业都好呢,只是生活压力大,没遇到合适的人。”

她认为,女性如今有了工作的权利,可以直接获取社会资源,不用靠结婚依附于男人,“这是一把双刃剑,男人可能变得更女性化,不肯承担责任,女人去承担职场的风险和压力,但是你成为了一个人”。

在寸土寸金的香港,女性的产假尤为珍贵。目前,香港女性生育享有14周法定产假,此前为10周。内地一线城市的产假则为158天到178天。

“10周的产假,意味着你伤口刚好就可以来工作了。你申请休更长的假,但大家都不休,你敢休吗?那说明你对公司不重要。怀孕期间雇主不能开除你,但生完孩子之后可以把你开掉。”张伊伊说。

12月7日,据《香港经济日报》报道,汇丰向香港员工公布新的假期安排,自2024年1月1日起,全职员工的带薪产假将从16个星期增加到20个星期,而带薪侍产假将由10天增加到40天。汇丰表示,此举是为了帮助员工在工作、家庭、个人生活之间取得平衡,同时提升汇丰的雇主竞争力。

“很遗憾,延长产假的公司能上新闻,是因为太少了。”10年前夏盐在上海媒体工作时,就可享有20多周产假,在香港她经常看到怀孕的女性还在商场柜台工作,“没办法,家里的生活要维系,丈夫的工作也不足够养活一家人。”

有调查显示,2023年亚太地区的女性高管比例达到32%,自2018年以来首次超过北美。汇丰今年的数据显示,香港女性高管的人数在38%左右,远超了亚洲其他地区。夏盐注意到,女性高管大多是不婚或离异,“女性照顾家庭多了,就是没办法升职。”

“如果你很focus工作,跟老板说不结婚不生孩子,不推辞出差,跟男人一样干苦力,能力又不差,自然有机会晋升。”张伊伊认为,女性在职场的话语权得靠自己争取。

近日,《新闻女王》总监制钟澍佳对媒体表示,港剧有不错的职场剧基因,有可能是因为“香港人特别爱上班”。这引发夏盐与周围朋友的抵触,“我们都疯了,香港人为什么这么努力工作?因为物价、房价高,生活艰难,地铁里大家都疲惫得不得了,是因为喜欢上班吗?”

香港。图/九派新闻记者 李沐曦

【3】“享受下班没人找的感觉”

在香港女性或主动或被动地成为“职场女强人”时,欧美正在流行“懒女孩工作”。

一份标准的“懒女孩工作”要能远程办公、薪资不错,非技术性岗位,做重复性劳动,绩效不需要努力就能达成,不需要与同事有太多互动。在社交媒体,一些女孩表示,已经找到了一份这样松弛的工作,也有男性希望获得这种职位。

95后女孩佳妮试图在香港找到一份这样的工作。她目前就职于香港四大会计事务所,可以远程办公,但不能做个“懒女孩”。

与打卡上班相比,她的下班时间并不清晰。每天上午10点工作,淡季工作到晚上七八点,旺季则会忙到十一二点。这样的工作量她有点吃不消。为此,她计划跳槽到虚拟银行做内审,大概会涨薪百分之十几。

她从香港大学本科毕业后进入“四大”。工作6年,已经做到经理级别,目前月薪6万多港元,收入可以覆盖住她在香港的开支。她购置了一套35平米的房产,每月还3万港元房贷,其他生活开销在1.5万港元左右。

她喜欢香港的天气、人与人的边界感,与内地一线城市相比,这里没那么拼,还能提供更高的薪水。作为有内地背景的“港漂”,她自觉在大湾区有一种很被需要的感觉。

“由于地理位置、语言和文化上的差异,香港有一个小门槛,这反而导致香港没内地那么卷,感觉北京办公室的同事比较辛苦、卑微,待遇也没我们好,同级别的薪水要打个5-7折。”

工作了6年,佳妮到现在都不知道一些同事的年龄、婚育状况,面试时简历上也不会写这些信息。夏盐认为,香港通勤时间比较久,大家很享受下班了没人找的感觉,“我们一些香港同事,下班了联系他,要第二天才回你。”

她的父母在内地有退休金,负担不重。但她认为,如果以后结婚生子,不确定能否维持现在的状态。她希望可以找到一起定居在香港的伴侣,“现在一个人很难想得很远”。

没有35岁年龄危机,夏盐感到踏实。她在39岁时找到了目前这份工作。“香港才700万人,各行各业都缺人,政府在号召释放家庭劳动力,创造条件让女性出去工作,不要绑在家里。”她说。

张伊伊还在犹豫是否要在香港长居,她打趣道,“如果能身家过亿,我就留下来”。李宇算过一笔账,要在香港养老,最好有5套房,“以房养房”才能确保晚年生活无忧。

“香港福利超级差,低税换来的是低福利,北欧或加拿大高税就有高福利,没有退休金、养老金都是后顾之忧,”夏盐说,“我们有强积金,但非常少,很难支撑退休后的生活,而且香港人很长寿”。

联合国发布《人类发展报告》显示,香港人均预期寿命达85.5岁,已连续7年蝉联全球最长寿地区榜首。香港中文大学医院行政总裁冯康介绍说,香港人口的持续老龄化,给香港经济和整个医疗卫生体系带来了严峻挑战。

佳妮没想那么远,“如果在香港养老不现实,就带着这里挣的钱回内地也挺好”。

入夜的维港,吹着徐徐的海风。行人们驻足在K11商场的圣诞树前。这棵星光闪闪的15米迪奥圣诞树,在社交媒体走红。每逢圣诞节,香港各大商场使出浑身解数装扮圣诞树。“香港的圣诞树都这么卷!”一位游客感叹。

几位打工人独自坐着,或看着维港发呆,或刷着手机。在周五晚上,他们选择了独处,让海风能吹散一天的“班味”。

香港维港。图/九派新闻记者 李沐曦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喵,没有找到相关结果~
暂时没有评论,下载喜马拉雅与主播互动
猜你喜欢
女性在职场

节目素材均来自于哈佛商业评论出品的《Womenatwork》,自制中文音频为了让更多华语女性更直接地了解原文内容,在职场中更好地保护自己,为女性权利、地位、...

by:精怪_xyz

身为职场女性

你是一个专注细节的人吗?为了进阶,请你抓大放小,不要过分的在意细节。你的人缘好吗?为了进步,你一定要学会“利用”好人缘。你是一个能协调各个部门的“联络官”吗?你...

by:美业小雅

身为职场女性

女性事业进阶与领导力提升

by:雅杰读书

职场女性必读丨成功女性故事

《柔软却有力量》是职场女性必听的一本书,其中作者讲述了备受崇拜的诗人建筑师林徽因,时尚界女神王微微等女性在人生职场中经历的低谷与颠峰的故事。女性的力量是每一位独...

by:东风沐春

女性朋友在职场

生活总有许多的麻烦和不如意,不管是爱情,亲情,不管你是在和朋友交往的时候,还是在一个家庭中的相处,还是你在职业中的烦恼,你需要一股清泉注入你的生活,你会发现其实...

by:欣容_bw

修炼女性职场芭蕾

职场如险地,需踮脚前行。被这个速食年代折磨的职场女人,想在职场从容,必须要学会跳职场的芭蕾。。。。本书主治以下症状:入职初期的不适应症;入职两三年的困惑迷茫症;...

by:不可思议的女孩

职场女性的华丽转身

职场上什么样的女性会受到欢迎?这是一个很具有讨论价值的问题。安鹏老师,将从职场女性需要具备的基本素质,以及女性如何在职场中实现自我价值的路径,如何塑造一个职场当...

by:职场老顽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