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穿校服“肿”成“小面包”,形式主义的外衣就该脱掉

2023-12-27 13:24:0103:05 165
所属专辑:广东头条
声音简介

天气寒冷,孩子们的校服该怎么穿搭成了困扰家长们的一个问题。“校服必须外穿学生肿成轮胎人”“穿上校服变法式小面包”等成了网络热议话题。对此,广东、福建、浙江等地近日陆续明确:保暖最重要,不要强制学生穿校服。(据10月26日《中国青年报》)

寒冷天气,本身衣服会穿得比较多,再在外面套件校服,就会显得累赘。由于校服通常并不保暖,冬天裹在身上既起不到多少御寒的作用,穿成“轮胎人”“法式小面包”后,又不美观,还会造成不便,这时的校服可以说是成了“包袱”,那就不如卸下“包袱”,让学生轻装上阵。


A校服该怎么穿搭.jpg
冬天校服外穿的样子(图源:中国青年报)

明者因时而变,一些学校注意到“校服外穿”的麻烦后,提示不得强制要求学生统一穿校服,不得要求学生必须将校服(园服)穿在外套外面,这就体现了从实际出发的精神,是面对寒冷天气的着装需要做出的适时改变,合情合理,体现了对学生的关爱,透出以人为本的情怀,也避免了将校服刻板化和形式化。

校服作为一种行走的校园文化符号,能增强对学校与自己身份的认同感。校服在国内刚兴起时,绝大多数将其默认为是运动服,可见,校服最初注重的是功能,以便于学生上体育课或参加学校活动。后来,一些校服的设计趋向多元与个性化,在款式和配色上也有了较大改观,形成校园的一道风景。

A校服该怎么穿搭1.png网友质疑冬天校服外穿(图源:中国青年报)

不过,校服也衍生出某种形式主义的要求,诸如必须穿校服进校园,有的还借机乱收费,“天价校服”“丑校服”也时有报道。来自2018年的一项抽样调查结果显示,国内校服的公众满意度低于30%,“千校一服”“面口袋”等问题较为突出。

如何让校服成为学生所喜欢的服装,而不是成为穿在身上的“包袱”,经常引发讨论。除了校服的款式要让学生接受,穿着要求同样要考虑学生的感受。既然冬天将校服套在衣服外面显得怪怪的,既没有实用功能,又不美观大方,如果还是要求照穿不误,那就成了形式主义,变成了机械式的执行校服管理工作。


A校服该怎么穿搭2.jpg也有学校不强制穿校服(图源:中国青年报)

因此,面对寒冷天气,提示学生与家长不必“校服外穿”,这是脱下了形式主义的外衣,值得肯定。学校管理工作就是要因时而变,诸如,常有没到上学时间不让学生进校的报道,也有没到放学时间不让家长进校接学生的报道,不管外面天气是否恶劣,学生与家长都得在校门外等候,这就是一种形式主义的要求。

寒冷天气不强制学生穿校服,这是放下了“整齐划一”要求的形式主义。对学校管理中的各种形式主义外衣,该去除的就要去除。少些形式主义的束缚,大家的工作与学习能更轻松愉快。

来源 | 极目新闻

编审 | 郑宗敏 谢宛亭(实习生)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喵,没有找到相关结果~
暂时没有评论,下载喜马拉雅与主播互动
猜你喜欢
从校服到婚纱

江湛北在莫以澜的生命里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在她人生最黑暗的年月里——他是她的微光。身边的人,谁都知道优秀又低调的江湛北,只对莫以澜一个人好。这份宠爱被莫以澜藏...

by:关我p事啊

穿越冬天去夏天

小编认为,冬天出去玩,要么去最冷的地方,感受最冷的冬天,要么去最热的地方,在冬天过几天夏天的生活,好像吃了后悔药一般开心。详细内容不简介,快点戳进来收听,哈哈哈...

by:口袋导游App

冬天的诗

写给冬天的诗和文字

by:结子青莲

冬天在等谁

冬天什么最难?我的意识里起床最难。有期待,又想过上好日子,那美丽的时光啊,冬天温暖的床和被子成了我的借口,于是产生了很多联想,为自己助力加油。

by:萌趣音

品味冬天

拥红泥小火炉,饮绿蚁新醅酒,读关于冬天的诗,品味冬天的意境。

by:盐店掌柜

声音主播

8万238.7万

简介:羊城晚报创刊于1957年10月1日,是新中国成立后办起的第一张大型综合性晚报,是广东省委主管主办的省级党报,深耕岭南,辐射全国至海外,曾有百万级发行量。2003年羊城晚报位列全球日报发行量20强。如今,羊城晚报已经发展成为集报纸、网站、客户端为一体的全媒体传播平台,2020年融合传播力指数综合得分在所有省级报纸中排名第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