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丨理想国丨04理想社会就是“猪的城邦”?——第二、三卷

2023-12-27 19:00:0013:38 1309
声音简介


上一讲我们说明了苏格拉底为什么要开始设想一种理想国家。他想设计一个“幸福国家的模板”,然后在这个国家当中找到有关什么是正义的解答,再把关于正义的定义运用到人的身上。在得到了正义的确切定义之后,才可以进一步判断,正义究竟是不是像色拉叙马霍斯和格劳孔兄弟讲的那样,让实践它的人吃亏遭罪。

至于这样安排的理由,到目前为止,我们只知道如下两点:第一,城邦或国家与个人是相似的;第二,城邦或国家比个人来得“大”,因此,相似的成分在城邦或国家当中被放大了,能够看得更清楚。正义作为其中的一个成分,也是如此。

对于当代的读者来说,这两个理由听起来可能会有些奇怪。所以,在这一讲,我们首先需要补充解释一下,为什么苏格拉底可以通过描绘理想国家来解决正义问题。然后,我们再来看看苏格拉底的理想国家是什么样的。


正义对所有人都是好的?

首先,我们需要记住苏格拉底要证明的目标,也就是正义不但对于他人是好的,对正义者自己也是好的。如果各方都得到了“好处”,用希腊人的话说,就是如果各方都得到了“善”,那么正义就会是一种给各方都带来好生活的品质。人们共同生活在一起,彼此关联,正义就是把他们连结成一个共同过上好生活的群体的纽带。如果真的是这样,那么正义的确就比不正义更优越。因为正义是双赢,而不正义只能是损人利己的。

所以正义让所有人都得到好处,这就是苏格拉底要论证的目标。那么,这种由正义连结而成的群体如果要满足自身的维持所需要的各种功能,使自己能够持续地存在下去,它就得发展成一个完整的、自足的组织,它就是城邦或国家。所以,苏格拉底的话题会转到国家。另外,如果我们用“幸福”这个词代替上面使用的“得到好处”、获得了“善”等等说法,那么我们就会得出一个结论:理想国家将是一个幸福国家,在这个幸福国家中,人人都得到了幸福。注意,苏格拉底强调的不是某一个特殊人物或某一个特殊阶级的幸福,而是全体城邦成员的幸福。一旦苏格拉底能够以正义为标准来建造出一个幸福的国家,那么正义的价值,就通过幸福这个标准得到了佐证。

总结起来说,苏格拉底的整个论证思路是这样的:他有一种有关正义的概念,然后以此为标准设计出一个国家形式,并证明在这种国家中所有阶层都得到了幸福(普遍的幸福);然后根据这种普遍幸福的状态,回过头来再次确认他的正义概念的合理性。做完了这些之后,他就能够把建设理想国家和个人的生活联系起来,向我们展示过一种正义的生活、做一个正义的人意味着什么,因为在这个正义国家当中生活就是过正义生活的形式。这就是为什么苏格拉底要从国家入手讨论正义,然后才转入个人的原因。

作了这样的补充解释之后,我们可以接着往下看,苏格拉底是如何建造并且建造了一个什么样的理想国家。


苏格拉底如何创造理想国?

苏格拉底当然事先已经有一个正义的概念。这样他才能在一开始就根据这个正义的概念来设计国家。不过,他是在进行具体的社会安排时,不知不觉地引入的。他需要从一些和对话者共享的前提出发。一个无可置疑的前提就是,人们需要满足基本的物质需求,以便维持自己的生存。由于没有一个人能够自己独自生存,所以他们需要互相帮助。这时,苏格拉底从物质生产的效率出发,提出了一种分工原理。当相互合作的人们彼此分工之时,他们的效率会是最高的。但是,苏格拉底没有在此停留,而是进一步把社会分工的一般原理,推到了逻辑极限,从而得到了一个更纯粹的合作规律,那就是,假如每一个人都根据自己的禀赋,从事一件他最擅长的工作,那每一个人都能把他的能力最大化,合作的效果将达到最佳。到这里,苏格拉底其实已经提出并开始运用他的正义概念了,那就是每一个人从事最符合他的禀赋的事情。我们也可以说,这叫做每个人做符合他的自然本性的事情。转化成具有伦理学意义的话,这就叫每个人都各按本份。这层含义要到国家建设完整之后才会完全显露出来。目前,它还只是一个具有技术意义的分工原则。

我们要注意的是,这个从人的生活必需品开始从头建设的国家,起初还是一个围绕着物质财富、围绕着肉体生存而组织起来的社会分工体系,而且这个分工体系是纯而又纯的。它要解决的问题,是人的欲望的满足。所以,我们也可以称它为欲望的体系或需求的系统。这个系统有着自己的幸福状态。可以笼统地说,它是享乐主义的,只不过享乐的程度可能低一点或高一点,激烈一点或者平和一点。按苏格拉底的说法,它让它的成员们“身体健康,太太平平过一生,然后无病而终,并把这种同样的生活再传给他们的下一代”。

这样的生活方式被格劳孔开玩笑似地称为“猪的城邦”,里面能够享受的内容,则是“饲料”。“猪的城邦”是《理想国》中流传最为广泛的几个说法之一。它明显带有贬义。因为它照看的是人的身体或者说欲望,没有把人当作一种具有更高潜力的存在来对待。但是我们在读柏拉图的时候,不应该仅仅注意到这一层贬低的意思,以为柏拉图是个古代贵族,衣食无忧,所以对生产活动不屑一顾。虽然对劳动的鄙视确实是古代贵族社会的一个通病,但这里贬低物质生活不是目的本身;其真正的用意在于,人还有更高的生活追求。这一点,我们现代人也很好理解。现代人也大多被物质生活所累,以至于一生主要的时间都耗费在劳作当中。但我们许多人也同样意识到,赚钱然后对付吃穿住用各方面的需要,并不是自己的“终极追求”。只是当现实生存的压力让我们感到无力无望的时候,我们才可能转头认命,学会苦中作乐,把手段当作目的。所以,我们的心态其实和古人也有相通之处。


“猪的城邦”

回到“猪的城邦”这个说法,在《理想国》的书里,格劳孔和苏格拉底列举了许多“猪的城邦”应该有的东西,写的非常有趣,你听完这讲也可以去看看。这里我想强调它的几个特点。第一,“猪的城邦”不是物质生活贫乏的代名词。在其中,人们不是单纯的活着。相反,它完全可以成为一个发达的欲望社会。它甚至可以是人人富足的社会。人们的享受可以达到非常高级的程度,精致而奢侈。比如买名包、名表、名牌服装,吃名贵糕点,喝天价的茶或酒,这些都属于猪的城邦的生活方式。也就是说,如果柏拉图来到现代,见识了最发达的经济体以及它的消费主义生活,他仍然会把它当作“猪的城邦”。总之,所有本质上围绕着经济生产而组建的社会,无论发达不发达、奢侈不奢侈,都属于“猪的城邦”。而且,无论哪个国家,无论在何种发展状态,它的内部都必然包含着一个“猪的城邦”。

第二个特点就是,“猪的城邦”围绕欲望的满足设计,而欲望的满足有一个特征,就是它会扩张。人不但要单纯的活着,而且还要活得更好,更富足,更丰富,更有品质。在基本生活需求的基础上,人会在社会生活中发展出种类上和数量上都越来越多的新欲望。这种发展原则上没有限度。比如,一个小国家越是繁荣,就越会往外扩张,直到遭遇外部的抵抗而被限制在一个既定的范围之内。古希腊人有一个很有意思的看法,就是无限扩张的事物,在本性上是可疑的。比如赚钱的技术,本性上没有限度,有打破一切界限和壁垒的倾向,所以赚钱技术在各种技艺当中是被排在比较低的地位的。因为假如人们追求的欲望是会无限扩张的,那么这种欲望也就无法得到真正的满足。它永远会让人感到匮乏。当人们被这样的欲望支配的时候,他也就没法过上真正幸福的生活了。所以说,凡事都有个度。古希腊人就把节制当作四个最重要的美德之一。

“猪的城邦”的第三个特点,也是最重要的一点是,“猪的城邦”虽然名字难听,但它确实包含了一种关于幸福的理解。欲望的满足本身就是符合某一类人本性的幸福。苏格拉底并没有否认这种幸福,但他把这种幸福只是当作诸多幸福中的一种。他要挑战的观点是,人们只应该以这种幸福为唯一的标准来评判人们的生活。在色拉叙马霍斯和格劳孔兄弟提出的正义难题当中,其实暗含着这种唯一标准的前提。说正义之人生活不利,不正义之人得利,说正义是强者的利益,诸如此类的观点,都是因为只采用了一种单一的幸福标准而得到的结论。对于苏格拉底来讲,问题在于,我们应该有更丰富的幸福观;与这种以物质性的享受为中心的幸福相比,还存在适合其他秉性的人的更高级的幸福。


说完这三个特点,你肯定也感觉到了,“猪的城邦”作为一个城邦国家,肯定是不完整的。它还需要进一步补充新的功能。从刚才讲过的“猪的城邦”的第二个特点,也就是从欲望的满足有扩张性出发,“猪的城邦”会向更大的规模扩展。苏格拉底于是继续为它添加“饲料”,直到这个“猪的城邦”的边界与其他城邦相遇。这样就产生一个问题:它或者为了更大的所谓的“幸福”而去抢占其他城邦的地盘和资源,或者为了防止其他城邦来抢占自己而需要保卫自己。于是,“猪的城邦”就需要进化,办法是给它加入一个新的阶层:护卫者阶层。根据同样的原则,护卫者阶层也一样是“专业化”的武士阶层。这时,理想国家的建设就遇到了新的问题。

首先,假如护卫者阶层与它所要保卫的“猪的城邦”秉性相同,分享同样的幸福观,也就是通过满足自己不断扩张的欲望,来获得幸福,那么这个握有武力和权力的阶层,就会成为一个与民争利的强者阶层。他们在履行保卫职责的时候,也会展开对民众的掠夺。这天然地就破坏了“护卫者”的功能。权力自然而然会成为腐败的根源。这意味着,“猪的城邦”虽然必然会扩展,必然会引入新的社会阶层和不同于生产的社会功能,但这不等于它会自我超越,进化到新的境界。

其次,要想引入“护卫者”阶层,同时能够让他们恰当地履行护卫的职责而不是掠夺社会,还需要克服一个基本的难题,那就是护卫者必须同时具备两个相互矛盾的性格,也就是他们必须同时是刚烈的和温柔的、善于使用暴力的又是爱好和平的。苏格拉底用“狗”来比喻他们。你看,之前谈论的是猪,现在谈论的是狗。狗对主人友善,对陌生人凶悍。如何做到这一点呢?苏格拉底说,必须对他们进行特殊的教育。两种对立的性情同时在一种人身上并存,这只有通过教育获得知识才有可能。

因此,接下来,苏格拉底就开始讲述他对城邦护卫者阶层的教育问题。我们下一讲继续这个话题。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花开富花

这里也很好看吧……不过

黄叶满天

老师讲得环环相扣层层递进。“比如买名包、名表、名牌服装,吃名贵糕点,喝天价的茶或酒,这些都属于猪的城邦的生活方式。”

猜你喜欢
理想国丨柏拉图丨人生哲学

政治学,教育学,伦理学,哲学等多个领域【内容简介】柏拉图在《理想国》中以故事为题材,叙述苏格拉底到贝尔斯祷神,归途被派拉麦克邀往家中,宾主滔滔谈论起来。两人的辩...

by:我是小橘FM

理想国丨柏拉图代表作丨西方哲学的源头

内容简介《理想国》是柏拉图创作的哲学对话体著作。全书以苏格拉底之口,通过与其他人对话的方式,设计了一个真、善、美相统一的政体,即可以达到公正的理想国。书中讨论...

by:_天空之程_

理想国

本书是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重要的对话体著作之一,又译作《国家篇》《共和国》等,共分为十卷,一般认为属于柏拉图中期的作品。内容涉及柏拉图思想体系的各个方面,包括哲学...

by:先读

理想国

从今天开始,每周四上午11:00,Peter为大家分享《理想国》。本次分享预计为6次(6周):1,古希腊城邦时代介绍;2,苏格拉底与柏拉图生平与哲学思想的概述;...

by:Peter的人文之旅

理想国

柏拉图在《理想国》中以故事为题材,叙述苏格拉底到贝尔斯祷神,归途被派拉麦克邀往家中,宾主滔滔谈论起来。两人的辩论从各个角度暴露奴隶主阶级的哲学思想、政治思想、艺...

by:小花的姐夫

理想国

英国哲学家怀特海曾说过“两千年的西方哲学史都是柏拉图的注脚”。《理想国》是苏格拉底学生柏拉图作品总集《对话录》的一部分。以苏格拉底和友人格劳孔、阿得曼托斯、色叙...

by:薄云轻风

理想国

书名:《理想国》著:【古希腊】柏拉图译:谢善元内容简介:柏拉图式西方文化三位主要奠基人之一【其他两人是苏格拉底(他的老师)和亚里士多德(他的徒弟)】...

by:知音385915685

理想国

无论是研究西方哲学,抑或探究正义,均不能绕过柏拉图的《理想国》

by:龙元富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