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准确理解毛泽东思想?

2023-12-28 07:54:5127:27 4485
所属专辑:国际热点︱解读
声音简介

一、被看作神的毛泽东

2023年12月26日,是毛泽东诞辰130周年。谈起毛泽东,很容易让人产生神的感觉。

但是,毛泽东展示的很多“神迹”却是真实的历史。我们都很清楚毛泽东多次力挽狂澜,在危机关头拯救了党和军队。例如1927年的4·12反革命政变之后,共产党近乎于被杀光,采用武装斗争的南昌起义等也最终失败、队伍被打散。关键时刻是毛泽东带领秋收暴动的队伍上了井冈山,走出了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这事实上也是唯一的出路。

他一生4次被撤职,8次受到不公正的批判。失去他领导的井冈山第五次反围剿失败、湘江战役又遭受惨重损失,红军面临存亡之危后,在遵义会议上确立了毛泽东为核心的领导地位,他带领红军走完长征。

前不久与原军科院战略研究部部长姚有志将军交流时,他给我讲述的一些历史依然让我惊讶不已。

原来包括我在内的很多人可能会有感觉,毛泽东带领红军走完长征,就摆脱了国民党军队的围追堵截,到了陕北就进入了自己的根据地,相对就安全了,但事实上完全不是这样,此时红军依然处在生死存亡的边缘。

因为中央红军加上已经在陕北的,后来完成长征的红四方面军,也就3万多人。当时陕北的老百姓也就100多万,土地贫瘠。红军要面对的是国民党的东北军20多万、晋绥军20多万,还有中央军10多万。加起来有50多万绝对优势力量的包围,还是处在生死一线的境地。

为了解除这个危机,除了在军事上获得一些成功之外,毛泽东还在1936年到1937年这段时间,大搞统一战线。这是他一生写信的一个高峰时期,他这段时间写了1000多封信,忙的时候一天写8封。

写信的对象是国民党内团级以上的军政人士,社会各界民主人士,如宋庆龄、鲁迅等。他针对每个人的特点写的信可能都不一样,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宣传红军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主张。

1935年10月中央红军到达陕北,仅一年后的1936年12月12日就发生西安事变,促成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正式形成。这个事变的发生是偶然的,但也不完全是偶然的。

利用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经过艰苦的谈判,到1937年9月22日,到达陕北仅仅不到2年时,终于达成了第二次国共合作。中国共产党暂时解除了来自国民党军队完全绞杀的危机。但又面临日本军国主义侵略导致的亡国之危。当时的中国可以说危机是一个接着一个。

1949年新中国成立,第二年又遇到朝鲜危机,面对世界上最为强大的敌人,又是他力排众议力主出兵,终于为刚诞生的新中国打下一个相对和平的环境。这个大家都已经很熟悉。

二、毛泽东军事思想的神奇之处

有一个可能细究起来会让人感到特别不可思议的地方:毛泽东思想之所以立足,最根本的立足点当然是他的军事思想。建国前最重要的课题当然是要获得军事上的最终胜利。

如果没有这一条,其他方面都不足以使他具有这样的地位。但正是在军事上,在他展示出自己天才般的军事才能之前,其军事基础却几乎为零。

毛泽东在诗词、写作上成就极高是比较好理解的,因为他在湖南第一师范学校上学时学的专业是师范教育,专长是文史类。他创立过《湘江评论》,并作主编写过大量时事类的文章。

1924年2 月25日,中国国民党成立上海执行部,邵元冲任文书科主任,邵未到任前,由毛泽东代理文书科主任之职。1925年10月5日,国民党召开第111次中央执行委员会议,接受汪精卫建议由毛泽东代理国民党宣传部长。这些历史充分表明:毛泽东在文史宣传领域,无论是专业背景还是实际才能,早就是国共两党都一致公认的。

在此之前,他与军事稍有一点沾边的经历,是在1911年10月湖南响应武昌起义后成立了临时军政府,时年19岁的毛泽东仅在这个刚刚成立的湖南新军二十五混成协五十标第一营左队当了半年的列兵。可是,这段从军经历对他提升军事素养几乎没带来什么帮助。

因为他有文化,会写字,这在当时成员基本都是文盲的军队里非常“吃香”。当时他所在新军的首领把他当成了宝贝,做的基本上都还是文书类的工作,可以不用出操,也不用参加军事训练。当然,这对他理解旧军队帮助还还是很大的

正常情况下,一个军事成就特别出色的将帅只会是以下几种情况之一:

出身军校,受过系统的军事培养和专业训练。简单说就是有个好文凭,这个情况非常多,也是最容易被人们所理解和接受的。

出身军事世家。这样从小开始就接受过军事知识的长期熏陶。

长期的军旅生涯。即使最开始没有接受过任何军事训练,也会在长期军旅生涯的实践中成长,一步一步通过战功提升成为杰出的将领。我军中有很多贫苦农民出身的将领,就是通过长期战争实践成长起来的。

无论在共产党的军队里,还是其他古今中外的军队里,以上几种情况的将领都有。国共两党的军队中,黄埔军校出身的杰出将领尤其多。周恩来是当年黄埔军校的政治部主任,叶剑英、聂荣臻是黄埔军校的教官。

另外也有像刘伯承这样可算是海归派的国外著名军校出身的杰出将帅,以及出身伏龙芝军事学院的李德这样的国外军事顾问。如果仅仅看军事专业上的基础,他们应该都远远超过毛泽东。但偏偏是军事专业背景几乎为零,以上情况都无法归类的毛泽东,成了让所有“专业和职业选手”都最后拜服的最杰出军事领导人。

正因为这一点在当时让人很难理解,所以,“历史选择毛泽东”的过程事实上极为艰难曲折。毛泽东与很多人都有过争论,连最初上井冈山与毛泽东会师的朱德最初也与毛泽东也有过很激烈的争论,对毛泽东的很多思想非常不理解。

最后大家是经过很长的过程,通过实践才逐步认同并接受了毛泽东,主动选择了他来领导中国革命。

毛泽东是湖南共产党的创始人,是参加一大的13位代表之一,的确有非常深厚的资历。但他却在相当长的时期内,是共产党核心里的边缘人物。在共产党发展的早期,除了陈独秀和李大钊,其他处于核心位置的较多是有共产国际背景的人物。

我们常说是遵义会议确立了毛泽东的核心领导地位,但真正的历史远远比这个简单的说法复杂得多。1928年6月18日至7月11日在莫斯科近郊五一村召开的中共六大党章里,就把中国共产党明确定义为共产国际的支部,必须绝对接受后者的领导。

六大党章的第一章原文全部内容非常简单:

“第一章名称

定名:中国共产党为共产国际之一部分,命名为“中国共产党”,为共产国际支部。”

“第三章 党的组织系统 组织原则......下级党部一定要承认上级党部的决议,严守党纪,迅速且恰当的执行共产国际执行委员会,和党的指导机关之决议。”

因此,作为一个支部的中国共产党召开的遵义会议,受此约束并不能完全重建最高领导层。

当时的遵义会议正式决议,从名义上说周恩来才是军事上的最高领导人,有共产国际背景的张闻天是党的最高领导人。毛泽东被选为常委,其军事上正式的名义只是辅助周恩来作决策。

但是,当时大家事实上在内心里已经默认了毛泽东是军事上的最高指挥者。周恩来和张闻天同样都是我党非常杰出的领导人,他们事实上是与毛泽东达成了默契,替他顶着党和军队最高领导人的帽子,把实际的领导权交由他掌握。

这个在古今中外人类社会的历史上都是极为罕见的。这种情况还不是短时间如此,而是一直持续了整整10年,直到1945年党的七大上,毛泽东才真正在名义和实际上都成为党和军事上的最高领导人。

此时共产国际已经于此前2年的1943年5月25日自行解散了。设想一下,如果共产国际还存在,七大该怎么开?七大党章该怎么写?毛泽东思想作为我们党的指导思想在七大上的确立是否还能这么顺利?这个很难想象。由此可见这个过程艰难曲折到何种程度,也充分体现了“毛泽东是历史的选择”这句话的厚重的内涵。

不仅仅在名义上如此曲折,在对毛泽东军事才能的认可上更是曲折。不仅在井冈山时期是如此,即使是在遵义会议期间,时任中央候补委员的凯丰就在会上几乎是带着嘲讽的口吻质问毛泽东,仅仅读了《孙子兵法》就能指挥打仗了?

而事实上当时毛泽东连《孙子兵法》也没读过。对毛泽东军事能力的质疑持续过很长时间。甚至连毛泽东特别欣赏,也非常敬佩毛泽东的林彪在四渡赤水之战中,也对毛泽东的指挥产生了怀疑,给中央写信建议让彭德怀替换毛泽东来指挥。

这个并不仅仅是林彪一个人的看法,而是代表了一部分人当时的思想。因为四渡赤水之战中,毛泽东是不断指挥军队来回狂奔,战士们行军非常疲劳,实际打的胜仗又不是很多,当时又不能去解释为什么要这么看起来是漫无目标地来回折腾,所以有不理解的情绪。但这个战役最根本的战略目的,是为了让红军在十多倍于己的敌人重围中逃出生天,并不是为了打胜仗。

当年很多人不理解毛泽东的军事能力,也不能简单地说就是他人狭隘,的确是这个事情本身在当时的确是太令人费解了。

他不仅领导共产党的军队打败了在日本东京振武学校留学、黄埔军校的校长将介石,更是打败了美国西点军校的校长麦克阿瑟。更让人称奇的是,即使在他领导人民军队一再打败当时世界上一系列最强大的敌人之后,他在大量基本军事技术细节上依然可称为“不懂军事常识”!

之前军事基础几乎为零,一直就是不懂军事常识的毛泽东,在领导秋收起义并上了井冈山之后,其军事造诣几乎就是一夜之间一步登天,迅速从零飞升到极致。即使是说从战争中学习战争,成为一个优秀将领还可理解,怎么去理解转眼间就完成从零到亿万的转变呢?

所有原来就具备很高军事基础的我党将领也是在战争中学习战争,他们怎么就远远没有学到毛泽东那样的高度?天生就善长于打仗的人是有的,但毛泽东说他刚开始并不会打仗。

历史上天生会打仗的人,成为将才是有的,甚至成为帅才也是有的,可是军事才能高到毛泽东这种境界,根本无法用天生来解释。毛泽东超凡绝世的军事才能到底是怎么获得的?真有些像圣人一样在山洞里修炼了一段时间,突然间就开悟,通透了一切。但这个在科学上无法理解。

三、为什么要理解科学意义上的毛泽东

如果看毛泽东,我党和军队的历史,的确很容易把毛泽东神化,很多时候的确只有他一个人是对的。我的挚友中有很多人的确就是把毛泽东看作神。可是,如果我们仅仅从神的角度来看待他的话,意义是很有限的。

第一,如果他是神,那别人就只有崇拜的份,没法学了。如果只是崇拜,那就只是一个情感问题,而很难去研究和掌握他为什么成功的奥秘,也就不能对现代的人们有真正实际的帮助。最多就是把毛泽东的像挂在车上,希望他像神灵一样保佑自己的安全,给自己一个心理安慰。

第二,即使毛泽东自己,也不认为他100%都正确,也有很多他没认识到,没解决的问题。也并不是所有人都认可他,尤其是中国的对手。如果只是神话他,那就变成只是立场不同,无法有效解决这些问题了。

第三,今天的中国迫切需要解决以什么样的理念在世界上立足的问题。“北京共识”究竟是什么,理论自信的基础是什么,事实上根基就是毛泽东思想。但如果不能从科学的角度对毛泽东思想有系统严格的阐释和证明,其他国家的人更无法理解中国成功的底层逻辑是什么。

第四,过去对毛泽东的评价事实上都远远低估了。只有理解科学意义上的毛泽东,才能真正理解毛泽东在人类文明发展史上特别重大的地位和价值。至今为止,中国知识精英里依然被两个思维所束缚:一个是支部思维,另一个是普世价值思维。

对毛泽东思想的传统定义和说法是什么?

—— 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真理与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这么定义意味着什么?就是无论毛泽东做得有多好,无论毛泽东思想是什么,都仅仅只是一个支部的地位,都只是马列主义在中国的一个具体和枝节的体现,都只能是老大哥领导下的结果。

马列主义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但毛泽东思想只能适用于中国。这个定义显然非常清晰明了地体现了以上这样的含义。但现在老大哥早已经崩溃和分裂了,大量中国精英却依然深陷在“支部论”的泥潭中。

如果接受普世价值,那就无法解释今天的中国为什么会成功。灯塔都已经快熄灭了,大量中国精英却依然深陷在普世价值的泥潭中。

为什么我们自己民族伟人的伟大创造,一定要被放在低一个层级的位置?

今天可以放心地说,我耗费一生精力所作的学术研究,就是要从科学原理上系统地阐明毛泽东思想以及毛泽东军事思想。这是《实验、测量与科学》,《超越战争论》两本专著真正的目的所在。我在给军校和其他人讲课时,主题就是“毛泽东思想的科学原理”“毛泽东军事思想的数学原理”。

这个努力应该说是很成功的,如果有任何公知想来反对毛泽东思想,没问题,各人有任何不同的感情、立场、观点都暂时放置一边,我们都表示尊重,但你先把数学公式看明白再说,所用的数学工具并不复杂。只要这一条一摆出来,99.9%以上的公知就全傻眼了。因为但凡能看懂数学公式的人,一定是相对理性的,不会轻易去简单地否定毛泽东。

这就是科学化所具有的绝对压倒性的强大力量。科学,是世界上唯一有共同认可标准的语言体系。我们用公理化的军事理论,把毛泽东军事思想全部用数学公式推导出来,从数学上系统和严格地证明了:毛泽东军事思想在一切方面都达到了最优化或接近最优化的程度。

他不是要获得战争的胜利,而是必须要以投入产出比、交换比、敌方资源转化率等等战争经济学的最佳量化指标,来获得神话般的战争胜利。因为如果不这样做,当年基础如此薄弱的红军,最好情况下也就只能是在一场接一场的纯军事胜利中最终走向灭亡。以少胜多、以弱胜强本是战争史上的偶然,但毛泽东军事思想却通过对战争规律最精深和系统的把握,把它变成了规律和必然。

战略上的以少胜多、以弱胜强,是以具体战争维里更加极致地追求以多打少,以强打弱来实现的。

正因如此,毛泽东的军事思想也是众多创业公司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发展秘籍。华为的压强原则等,正是毛泽东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等军事原则的突出体现。

只有这样角度的理解,才是真正有意义和价值的。只有重新认识到科学意义上的毛泽东,认识到他是伟大的社会测量学家和军事测量学家,才会清晰地理解到:毛泽东思想才是世界上最具普遍性,并且是所有国家知识精英必须一致认可的科学真理,因为其从一开始就是继承人类科学文明中最具普遍性的精髓,并将其发扬光大,推广到人类应用科学方法最困难的社会、政治和军事领域。

这样的努力并不止是要让崇拜毛泽东的人理解和接受毛泽东思想,而是要让不认同他的,反对他的,甚至仇视他的人,也不得不心服口服地接受毛泽东思想。

四、毛泽东思想的科学原理

毛泽东为什么能够获得“神迹”般的认识和超越常人的才能?事实上他不仅从来都没对其秘诀保密,反而一再地、竭尽所能地教育和传授其方法,就是实践和调查研究的方法。他在大量的文章中反复地强调这些方法的重要性,并且他本人亲自写过大量的调查报告。

《反对本本主义》。这是在写《寻乌调查》的同时写下的关于如何进行调查工作的方法性介绍,原文是《调查工作》。该文提出著名的观点:没有调查,没有发言权。这个话在其他文章中多次反复强调过。该文“七、调查的技术”一节,如果是实验和测量工程师看了都会拍案叫绝,这就是实验和测量的专业操作手册。

其中最后一条甚至要求做调查的人必须自己写调查记录。从这里人们就应清楚意识到,他在做这些工作时的投入程度和专业素养,如同实验室专业人员做实验一样。另外还有:

《实践论》

《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

《总政治部关于调查人口和土地状况的通知》

《关于农村调查》

《 的序言和跋》。

他的这个获得正确认识的方法是从哪里来的呢?也不可能是从天上掉下来,而是学习来的现代科学的基本方法。陈独秀等人领导的新文化运动提出了德先生和赛先生的口号,这个对当时中国的知识分子,包括毛泽东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但是,绝大多数人、甚至包括陈独秀本人也并没有真正理解到底什么是科学,当时的绝大多数人只是把这当作时髦的歌在唱。这个困难并不仅仅是因为学习能力的问题,而是因为西方文明本身就没有把这个问题解释清楚。

当然,一些基本的原则是很清楚的,就是现代科学是建立在实验和观察基础之上的。但即使对这些基本原则,当时中国的知识分子中真正理解的也很少。毛泽东是一个特别认真的人,他深刻理解了作为现代科学核心标志的实验原则。

1921年,他在湖南组织新民学会期间,学习讨论了大量西方各种不同的思想和理论,其中包括共产主义、无政府主义,罗素主义,特别是“实验主义”。

因此,毛泽东在建党之前就特别充分地理解了科学认识方法的核心和本质,并且特别严格认真地接照这种科学方法去认识中国和世界,尤其是认识当时最迫切需要的战争规律。

需要注意的是,毛泽东在其论述中都多次特别提到“科学实验”。在他大量讨论认识的文章中,把实践定义为生产活动,社会活动和科学实验。这也是直到目前为止的党的理论文件与中国学术界普遍采用的说法。在西方或其他国家政治家的词汇中,极少提“科学实验”这个概念。

但是,到底什么是科学实验,其规范要求是什么,如何将其普及到一切领域?对于这些最基本的问题,不仅西方学术界没有充分的研究,中国学术界也几乎无人深入涉及。不仅是没有调查研究,没有发言权,没有正确的调查研究,也没有发言权。那如何才能进行正确的调查研究呢?这个是涉及到实事求是真正有效落地的重大课题。

科学实验的真正目的是获得科学的测量数据,因此,更本质的东西就是科学测量。科学始于测量,一切科学的概念必须可测量。一切科学理论必须接受测量的终级检验。这是一切自称为“科学家”的人都必须绝对接受的最高圣典、绝对前提、基本规矩。调查研究就是社会科学领域的测量与实验。我们可以对比一下其他科学领域权威学者的论述:

没有测量,就没有科学 —— 门捷列夫。

没有测量,就没有管理 —— 彼得·德鲁克,现代管理学之父。

没有测量,就没有改进 —— 六西格玛质量管理圣典。

如果你不能用测量数据说话,就请闭上你的嘴,因为你没有资格称自己是科学。—— 开尔文勋爵。这与“没有调查,没有发言权”完全一致。

“你对于某个问题没有调查,就停止你对于某个问题的发言权。……许多的同志都成天地闭着眼睛在那里瞎说,这是共产党员的耻辱,岂有共产党员而可以闭着眼睛瞎说一顿的吗?

要不得!

要不得!

注重调查!

反对瞎说!”

毛泽东是科学发展史上第一个将实验和测量方法全面系统地引入社会政治和军事领域的人。他是伟大的社会测量学家、军事测量学家。只有认识到科学的毛泽东,才能真正理解毛泽东本人、毛泽东思想和毛泽东军事思想。

他写过的定性分析的调查报告有:《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论十大关系》等。这些一般人比较熟悉,并且比较容易理解。

但是,最能反映毛泽东科学认识功力的是其定量分析的调查报告。主要有八万多字的《寻乌调查》,出版于延安时期的《农村调查》收录的多个调查报告,尤其是《兴国调查》。最早期的调查报告有《中国佃农生活举例》。这本书是毛泽东1926年在湖南湘潭西乡“与佃农张连初君会谈之结果”,是现存的毛泽东最早的一篇关于农村调查的报告,并于1927年由农讲所出版。

遗失的定量分析的调查报告就有7个之多,对象包括湘潭、湘乡、衡山、醴陵、长沙、永新、宁冈等地的调查报告。

毛泽东对自己的作品,与调查报告有关的最为珍视。他说:“失掉别的任何东西,我不着急,失掉这些调查,使我时常念及,永久也不会忘记。”

《寻乌调查》等是存世的作品中最能体现毛泽东科学认识方法的。这些工作量极为浩大繁重,没有任何人要求他一定要去做,组织上也没有安排,他是自己主动耗费巨大的心血甚至自己花钱去完成这些工作的。

这些作品可能较少人会去读,读了可能也不是太理解,不是说里面内容看不懂,而是很可能不理解为什么毛泽东如此地醉心于写这样读起来“枯燥无味”的东西。

因为一是相关的资料绝大部分的确因为时代的变迁已经过时了。二是里面较少观点,基本都是客观调查资料的收集整理,这样一般人读完了也可能不知道该如何理解他为什么要花那么多时间精力做这个事情。这些就是最专业的测量学工作。

这篇调查报告就是当时寻乌的行政区划、全部人口2684人每一个人的分类统计,交通状况,所有经济形态的数量、价格,所有经济品种及生产贸易情况,大量人员的个案调查资料,税收、文化、教育,能反应当地生活状况的民谣......简单说,就是关于寻乌的国民经济统计,甚至比现在的国民经济统计报告还要详尽得多。即使如此,他对这个报告的细致程度依然感到不满意。

“这个调查有个大缺点,就是没有分析中农、雇农与流氓。还有在“旧有土地分配”上面,没有把富农、中农、贫农的土地分开来讲。”

如果要问最喜欢和最欣赏的毛泽东作品是什么?对这个问题的回答不同,反应了各人关注点的差异。如果是诗词,可能是艺术感强的人;如果是《实践论》《矛盾论》,可能是喜欢哲学理论的人。

如果问我最喜欢他的作品是什么,我会毫不犹豫的回答《寻乌调查》和《兴国调查》。我认为,如果不是特别喜欢这两个作品,尤其没读过并能看懂这两篇作品的人,是很难真正理解毛泽东思想的。

为什么毛泽东要以社会测量学家的标准和要求来写这样的调查报告?假设你要去建设长江的水利设施,如果手头上没有长江多年以来的水文资料,任有天大的本事,也不知道该如何进行工程设计的。

因为毛泽东有大量对中国社会测量学研究的雄厚基础,他带领红军到了任何一个新地方,只要他稍一考察,就知道能在这里新招多少红军,到哪里去能搞到补给。其他人却有可能是两眼一摸黑。你有船模完备的测量数据,推进器大量测量数据的图谱,才能进行船舶的工程设计;有芯片的完整测量数据,才能以此为依据设计电路......所有领域真正科学的方法基本原理全都是一样的。

毛泽东只是把这套科学的方法严格地推行到了社会、政治和军事领域。

不要去谈什么言论自由、真理面前人人平等。从政治上说真理面前人人平等是指人人都有去作调查研究,去学习,去追求真理的政治权力。但如果你没有按科学的方法去作调查研究,没有去学习,那样的结果根本就不是什么对错的问题,闭上你的嘴,你根本就没有说话的资格,没有你言论的自由,任你有什么头衔地位也都没用。

这个基本点,一切科学家都会认同的,并且这是判断一个人是否有资格被称为科学家最基本的入门标准。没有调查研究,并且是正确的调查研究,只能是“瞎说”。

言论自由,真理面前人人平表面看起来好象很公平,但事实上必然导致的结果是劣币驱逐良币。谁都可以随便瞎说,那就越是什么都不懂,敢说、尤其敢大声理直气壮瞎说的人声音最大。地位更高、头衔更大、粉丝量更多、资本更雄厚、控制了媒体的,当然就更有自由,更能瞎说。

因此,如果没有客观的,以实践的、正确的调查研究、规范的实验与测量为基础的终极真理标准,就不可能有真正的公平和平等。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猜你喜欢
毛泽东军事箴言 毛泽东选集 | 解惑毛泽东是如何打仗的 | 毛泽东军事思想精髓

这既是一部厚重的军事历史文化著作,也是一部比较权威的毛泽东军事思想的通俗解读著作。《毛泽东军事箴言》一书从毛泽东大量的军事论述中精选40多句最有代表性、最震撼人...

by:温酒故事汇

毛泽东自述|毛泽东

毛泽东说:在这个时候,我的思想是自由主义、民主改良主义、空想社会主义等观念的大杂烩……但是我是明确地反对军阀和反对帝国主义的。到了一九二零年夏天,我已经在理论上...

by:天天都在封狂

毛泽东与长征|毛泽东如何从逆境走向成功

本专辑由主播崇田书场整理播出,全网独家播出。该专辑从中国共产党成立到与国民党合作,直到为什么合作破裂。毛泽东领导秋收起义失败后创建井冈山根据地,再到创建中央苏区...

by:崇田书场

毛泽东诗词与毛泽东选集

愿我的声音,让您百听不厌。

by:黑色的眼睛FM

毛泽东

毛泽东(1893-1976),马克思列宁主义者,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华人民共和国主要缔造者和领袖,毛泽东思想的主要...

by:涛涛清竹

毛泽东是如何克敌制胜的

毛泽东之所以能够战胜中外强敌,是因为他拥有党的建设、武装斗争和统一战线三大法宝。是因为他像安泰离不开大地母亲一样紧紧依靠人民群众,是因为他善于思考,总能看到真理...

by:天下书盟精品图书

学习毛泽东思想

学习毛泽东思想,增长本理论水平,提高运用理论解决问实践问题的能力。

by:雨润心田z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