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醒:关于胶囊的3个错误用法,一定要避免

2024-01-02 22:43:1604:15 1359
所属专辑:药师方健谈健康
声音简介

几乎每一个成年人,都有吃过胶囊药物的经历,但是真的每个人都知道胶囊用药的禁忌吗?作为临床药师,笔者发现很多人还不完全清楚胶囊服用的禁忌,甚至有些患者因为错误服用胶囊药物而付出生命的代价!

胶囊剂型的药物在日常用药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主要分为硬胶囊和软胶囊两类。有些药物因为对食道和胃粘膜具有刺激性、口感发苦或易挥发等特点,需要使用胶囊封装来确保其安全性和有效性。胶囊为药物提供了保护,同时方便药物的携带和贮藏。

今天,笔者就来聊聊关于胶囊的三个常见错误用法。

1.不能热水送服

这一点非常重要:千万不能用热水送服,很多人因为怕冷或者用药习惯,经常使用热水服用药物,但是对胶囊剂型,这样做是错误的,应该使用温水服药。胶囊一般由明胶加辅料制成,热水会溶解明胶,造成胶囊的软化或破坏,不仅极易使其粘在喉咙或食道里,对消化道造成损伤,同时会导致药物提前释放,影响药物的吸收和疗效。

2.不能随意打开服用

有些人可能会觉得胶囊太大,不易服用,选择打开胶囊,只服用里面的药物粉末。但是,这种做法是错误的。打开药物不仅会影响药物的疗效,还可能带来安全风险。胶囊在药物释放和保护药物成分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打开胶囊会破坏药物的结构,导致药物过早或过快释放,从而影响疗效。

以奥美拉唑肠溶胶囊为例,奥美拉唑是一种弱碱性药物,在胃中很容易被胃酸破坏,影响疗效。如果去掉胶囊直接服用,保护作用消失,药物失效,对病情没有任何帮助。因此,为了确保药物的疗效和安全性,我们应遵循正确的用药方法,不要打开胶囊直接服用药物粉末。

笔者曾经遇到一个令人唏嘘不已的案例:患者老王患高血压,在家觉得吃降压药胶囊很难吞咽,就自行把硝苯地平缓释胶囊和拉贝洛尔碾碎并混在食物中服用,而硝苯地平缓释胶囊是一种经过特殊设计的药物剂型,其目的是在一定的时间内缓慢释放药物,以维持稳定的药物浓度在体内。

当这种口服缓释药物被研碎后,它的缓释特性遭到破坏,服用后会导致药物在短时间内释放过多,在人体内的生物利用度迅速升高,使患者出现严重低血压的副作用,而合用的拉贝洛尔又抑制了心率的代偿性增高,出现心动过缓伴低血压,最终引发死亡。

3.不能躺着服用

许多人会觉得躺着用药更舒适,但是,躺着服用胶囊时,会增加胶囊与食道的接触面积,导致在食道中停留的时间过长,增加胶囊破裂的风险。应该站立或坐着,同时略微低头服用胶囊,因为胶囊相对较轻,如果躺着或仰头服药,胶囊会飘在水面上,导致无法咽下去。

站立或坐着服药可以减少胶囊在食道中停留的时间,降低胶囊破裂的风险。同时,也避免了药物过早或过快释放的情况发生。例如治疗骨质疏松的胶囊药剂,腐蚀性较强,服用时在食道停留时间过长或粘到食道里,会对食道黏膜造成严重灼伤。所以,一定要站着服用,并且服后不能立即躺下,保持直立,同时饮用大量的水,使药物快速到达胃部。

结语

虽然胶囊剂型的药物在生活中经常使用,但它的正确使用方法我们仍需了解和掌握。只有按照正确的方式服用胶囊,才能确保药物的疗效和安全性。如果你对如何使用胶囊还有疑问或不确定的地方,一定要及时咨询医生或药师!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喵,没有找到相关结果~
暂时没有评论,下载喜马拉雅与主播互动
猜你喜欢
爱的提醒

一念行者的博客,请自行百度搜索!...

by:爱的奇迹口袋

爱的提醒

一首歌的时间一句爱的提醒

by:艺桥工作室

桃子同行航班~提醒文~公告提醒

桃子建立的同行群的提醒文,每日公告里提醒,建议经常回听,加深潜意识印象!

by:嘎嘎棒棒哒

提醒幸福

大家好,欢迎订阅【喜马有声书】我是微微意儿,一位可以和您畅聊的播客。在本档专辑中,将会为您:倾情奉献纯美短篇小说,来提醒您不要忘记幸福让震撼心灵的华彩美文,...

by:微微意儿

老子的提醒

以文化修身,以国学养性一部揭示人生真谛、处世方法、养生智慧的古典哲学名著。老子以哲学的方式探究人生问题,从人生存的社会的社会环境和自身修养方面,对人的生存本原、...

by:未央_安宁奶奶

提醒幸福

这张专辑制作的意义很简单,就是选最好的美文,用温暖的倾诉,陪伴您度过每一个难眠的夜晚…

by:聆听私语

提醒幸福

《提醒幸福》,暖暖著

by:秋语秋色

提醒幸福

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生命故事,就像一棵大树上的每一片树叶各不相同,这一刻,不用思考,只要用心感受,我对你的珍惜和陪伴!

by:化云卿

声音主播

158337046

简介:三甲医院主任药师,神经内科临床药师;2006年获中山大学药理学硕士研究生学位;任广东省药理学会合理用药委员会委员、广东省药学会科普委员会委员。2020年获得中国医师协会“感谢状”表彰;广东省药学会药学科普创作“优秀奖”;于《家庭医生》、《家庭医药》、《医食参考》等杂志发表数十篇科普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