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戏曲·评剧全剧】西路评剧 花亭会(上、下)有声录音 .mp3

2024-01-12 11:56:4759:00 5.2万
声音简介
《花亭会》又名《夜宿花亭》、《玉镯记》。故事源出:明朝传奇本《珍珠记》。是西路评剧传统剧目。是著名演员筱麻红、刘艳霞的代表剧目。
高文举稳坐在书房中,忽然间想起家中的事情。舅父舅母家中把书念,张恩姐是我的好先生。念书念到龙虎日,大比之年我求功名。进京来文举身得中,中状元插花又披红。大街夸官路过文府,文通将我请在他的府中。酒席宴前提亲事,被迫无奈我依从。在文府陷住了高文举,与我那张恩姐不能相逢。盼恩姐盼得我肝肠断,想恩姐想得眼睛红,肝肠断来不见面,眼睛红来不能相逢,不能相逢。书房里面坐不稳,何不散闷花园中。高文举出了书房外,行走进了花园中。一进花园我留神看,许多的花草真鲜灵。这些花草我不爱,一心赶奔玉石花亭。高文举又把花亭上,上了八五十三层。用手开开门两扇,行走进了玉石花亭。
《花亭会》是西路评剧传统剧目。高文举进京赶考,得中状元。文丞相依仗权势,不顾高已结婚,硬逼他入赘为婿。文举身在相府,时时不忘前妻张美英,十分苦恼。张美英见高文举数年不归,千里迢迢进京寻夫;当得知他的下落后,便自卖自身当了文府使女,以伺机和丈夫会面。某夜,高文举独自来到花亭,美英装作扫地也来至此地,二人便商议脱离文府之法。
西路评剧由西路 莲花落十不闲演变而来,形成于1900年前后,被称为西路蹦蹦,始盛行于 玉田丰润(西部)、 三河宝坻香河平谷蓟县一带,并流动演出于京、津以及京西、京南、东北辽沈一带。
西路评剧兴起时,以“打地摊”或在茶园演出为主要形式。1912年左右,西路评剧在艺术上有了提高,曾去上海演出, 挑帘红即为当时赴沪演出的主角。但后来由于一些客观原因曾一度消沉。1958年,在中国评剧院挖掘传统“西路蹦蹦”时,正式定名为西路评剧。
西路评剧带有浓郁的京东特色,唱腔曲调奔放明朗并富有喜剧性,与唐山一带的东路评剧有着鲜明的区别。[1]  
自20世纪30年代东路评剧进入北京后,西路评剧就日渐式微,后来无专业表演团体,只流传有大悲调、小悲调、蛤蟆调等十几种唱腔,且传承人已经屈指可数。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天涯共此时A99

我妈特别爱听

听友457003130

特爱听、张淑贵、刘淑萍唱的西路评剧、怎么没有后续、恶人还没得到惩罚、

金蝶恋花_cm

百听不厌,真是经典

冀州君

大师绝唱,玉液琼浆,醍醐灌顶;誉满三江!

冀州君

经典呈现,历久弥坚!

猜你喜欢
经典评剧(全剧)

喜欢评剧的你一定会在这里找到你喜欢的曲目。持续更新中......................

by:听友6708190

中国戏曲艺术家唱腔选-评剧

1980年代,中国唱片社出版了《中国戏曲艺术家唱腔选》系列唱片、盒带。共100辑。其中评剧共七辑,收录了新凤霞(第5辑)、小白玉霜(第24辑)、筱俊亭(第47辑...

by:风云阁主fygz

评剧《秦香莲》全剧伴奏

锦州评剧院演出,秦香莲--林会新包拯---周立新陈世美--金汉书王延龄--郭玉清国太--刘辉皇姑--国艳秋韩琪--李继金...

by:听戏品戏

潮剧戏曲全剧精选片段

潮剧戏曲全剧精选片段,潮剧分享,潮汕戏曲文化传递。潮剧,因形成于广东潮汕地区而得名,俗称“潮调”、“潮音戏”、“白字仔戏”,明末已在闽南的诏安、云霄、平和、东山...

by:潮剧潮人戏曲

中国戏曲

中国音网七大子库之中国戏曲,涵盖了多种戏曲种类,有京剧、昆剧、越剧、黄梅戏、秦腔、川剧等大型剧种的各类有声文献。中国音网的内容依托于华韵档案馆自身收藏的10万余...

by:中国音网

戏曲大全|评剧名家名段

评剧,是流传于中国北方的一个戏曲剧种,是广大人民所喜闻乐见的剧种之一,位列中国五大戏曲剧种。曾有观点认为是中国第二大剧种。清末在河北滦县一带的小曲“对口莲花落”...

by:冠林数字出版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