雁阵行-卢彦

2024-01-05 23:27:2815:13 119
所属专辑:卢彦老师作品
声音简介

【沈阳市大东区作协会员“百名作家百村行”采风创作活动作品选登】202164期 总第225

小河沿 编辑部 沈阳市大东区作家协会 2021-10-1208:56 发表于辽宁

本期上刊作者:卢彦

沈阳市大东区作协会员“百名作家百村行”采风创作活动作品选登

编者按:

日前,沈阳市文联开展了“百名作家百村行”大型采风创作活动,活动主旨聚焦乡村振兴、迎接党的二十大召开,记录中国共产党在精准扶贫、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伟大实践,展示广大党员干部及人民群众的奋斗历程。沈阳市文联筛选出沈阳市100个村庄,由100位作家采取一人一村的方式,深入全市乡村一线开展采风调研,对沈阳市的乡村文化及扶贫成果进行实地采风取材。

接到市作协采访和写作任务后,大东区作家协会十分重视,安排区作协骨干作者刘丽茹、曲日光、雷宗甫、李忆锋、曹帅、卢彦、姚笑梅、刁宁8位作者,分别赴法库县大孤家子镇兴隆山村、依牛堡镇西拉马河子村、叶茂台镇庙台山村、三面船镇南团山子村、小桑林子村、包家屯镇腰达房村、丁家房镇大蛇山子村、秀水河子镇高三家子村共七个乡镇八个村屯,重点采访党组织标准化规范化示范村、民主法治示范村,巾帼美丽示范村,人居环境美丽示范村,产业村。区作协作者深入乡村村委会,田间地头,大棚内外,采访村委会领导,访问村民,认真收集资料,收获颇多。目前会员已全部完成采风任务,进入写作阶段。大家一致表示,按照市作协的活动要求,用充满感情的文字,谱写沈阳美丽乡村的风情画卷,勾勒沈阳乡村发展的巨大变化,保质保量按时完成写作任务。

《小河沿》微刊将陆续刊发大东区作协会员“百名作家百村行”采风创作活动作品。


 雁阵行

作者:卢彦 

   金秋九月是大地收获的季节,我们驱车前往辽北法库县大孤家子镇兴隆山村,去采访一位带领村民致富兴农的党支部书记。

        望着车窗外那一片片闪过的丰收在望的稻黍和乡村中特有的自然气息,我不禁从心底发出由衷地赞叹,二十一世纪的中国小康乡村社会是一幅多么美丽的图画啊,有谁会不为此陶醉呢?看到的一切都是人欢马跃生机勃勃的景象,清晨的薄雾和炊烟罩在村庄的墙头屋顶,一路上处处祥和安宁,叫人心旷神怡,目不暇接。

        车过大孤家子镇,拐向路边的乡道。

村路两旁的农家宅院青堂瓦舍,房前屋后花木扶疏,新规化的院墙整齐划一,处处显现着改革开放后新农村小康农家的富足和生机。


   兴隆山村文化广场

      村委会坐落在村子中央的休闲广场中,真想不到,在农家里舍的村中还能见到这样比起城市毫不逊色的游乐休闲之地。

园中花团锦簇绿树成荫,喜乐亭和回廊上坐着喝茶聊天的耄耋老人,看着这一切我仿佛走进了颐园茂林。

       三十年前我曾随母亲去法库农村探望乡下的姨妈,姨妈那满脸风霜的皱纹和家里低矮的土坯房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而眼前的一切怎能不让我震撼和赞许!

知道我们要来采访,大队党支部书记张兴志已经早早地等在队部的门前。张书记看上去有五十多岁,是一位朴实健壮的汉子,虽然话语不多,但从他那稳健务实的言谈举止上,我们感到了兴隆山一方水土掌门人的实在和机敏,就是这位令人敬佩的带头人,领着兴隆山村的一群党员、干部和全村社员大干、巧干,闯出了一条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发展富裕之路。

       我们通过张书记的介绍,知道了兴隆山的自然情况和往昔的日子。

       兴隆山全村320户,1000多口人,地少人多,没有其它什么独特的农业三产优势。过去仅靠3000多亩耕地土里刨食,大家过惯了“早上扛锄头,下晚回炕头,一日两餐饭,常年算粮油”的日子。村民的年人均收入长年徘徊在四、五千元的状况。        

       十届三中全会后,改革开放的春风吹绿了祖国的城乡大地,也同样给兴隆山村带来了希望和改变的生机。怎样让全村快速发展,让村民脱贫致富,是全村人的愿望和期盼……

       2013年,45岁的共产党员张兴志被全体党员推选为兴隆山村党支部书记,他走上了带领全村人追求幸福、发家致富的领导岗位。

       面对着上级领导和全村人的信任,张兴志既感到光荣也深知肩上担子的沉重。从小在这片土地长大的张兴志,为人忠厚朴实能干。他既是家里的顶梁柱,也是兴隆山一代充满理想和报负的当代农民。他思考的不单单是家里的几亩地,而是全村男女老少1000多人的衣食住行。

       上任后的日子里,张兴志带领党支部和村委会的干部走遍了村子里的田间地头,进行实地考察,到村民的炕头和屋檐下促膝访谈,倾听村民们的意见和诉求。

摸排走访后,张兴志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全村地少人多靠天吃饭,有个旱涝灾情便没了保障。经济的迟滞,观念的落后,使兴隆山村人心涣散,年轻人纷纷离家出走到外地谋生,剩下的村民人心不齐,村里常有村民纷争和矛盾发生,村容和村貌更是拿不上台面……

      认清了村里的现况和利害,张兴志并没有被困难吓倒而退却,而是更加坚定了带领全村人改变家乡面貌迎难而上的决心。

            打铁先要本身硬。他先把全村的党员发动起来,让党员队伍这根脊梁的先进带头模范引领作用来发动大家,挺起了村中的参天大树。

针对村中的现状,张兴志和村委会带领党员和骨干群众抡起了“改变现状、树立目标、集中规划”的三板斧,在兴隆山村率先搞起了村容村貌的改造工作,制定了村民文明公约,开展“建设新农村,发展新产业,培养新农民”的文明村屯创建活动。并提出要求村民做到的党员要先做到的口号,一场以改变家乡面貌和思想观念转变的战斗在兴隆山村热火朝天地打响了。

          在党员带头、村民思变、全村齐动的声势下,党支部、村委会又布署开展了全村“最美庭院五星级评定”活动。将各家各户房前屋后和村路设计等改造的具体目标落实到人头、炕头,结合村民文明公约制定了奖评制度。这场兴隆山改天换地的行动焕发了全村人的活力,锻炼了党员队伍的先锋作用,使村民们看到了前进方向,增强了信心和凝聚力……

      看吧,兴隆山变了,整齐划一的农舍院墙代替了各家残破的门楣;清洁笔直的村路代替了泥泞的土道沟漕;门前的鲜花和院内的果树代替了房前屋后的垃圾和乱堆的柴垛……

 

幸福的农户老人在休闲广场亭榭中

      兴隆山变得美丽和谐,孩子们在乡道上欢快地奔跑,老人们在休闲广场的亭榭中喝茶聊天。兴隆山变得户户明堂瓦舍,园田丰沛,一个靓丽崭新的兴隆山村展现在村民面前。战斗中的兴隆山党支部取得了村民的信赖,村民们干劲足了,观念变了,人心齐了。

       高飞的大雁不会停下自己的翅膀,创业人的胸怀不会小胜即安。

张书记和自己的党员团队带领着全村人向更高的目标迈进。在开局顺利的情况下,进一步加强党建工作,夯实乡村治理根基,明确基层党组织任务,成立党群服务心、村务监督委员会,设立意见箱广开言路,让村民提建议献良方,并制定村干部廉洁自律规定,开展正风肃纪凝聚民心活动,在全村上下形成了党员带群众骨干帮贫弱的共同致富奔小康的局面。

             70多岁的老党员朱恩富老当益壮,事事带头,成为全村改造和乡村致富的模范党员示范户。他不但自己率先垂范,还在扶贫济困共同致富的行动中出钱出力帮助弱势乡亲,受到了大家的称赞。

青年党员王全立在全村创建文明村屯的工作中,组织力量创办了文艺演出队,编排村民广场舞等健康向上的文娱活动,丰富的文化生活使兴隆山村充满了欢声笑语,他也成为了全村宣传教育精神文明的带头人。

        精神的飞跃拓宽了兴隆山人的视野,带动了全村致富创建和谐中国社区的热潮。

结合村里地少人多,农业形态单一的弱点,党支部和村委会主动联系各种渠道,利用靠近乡镇的有利条件,组织村中有能力的村民农闲时外出劳务打工创收,并在村中大力发展养殖业和园田经济创收创利,使全村的年人均收入上升到了万元以上。

       张兴志书记和党支部带领着兴隆山村民走上了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村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小康之路。

兴隆山村变了,变化最大的是兴隆山人的创业之心和宏观理念。

汗水和奋斗带来的一定是丰收和喜悦,兴隆山党支部连续七年被评为县“基层先进党支部”和“沈阳市党组织建设百强先进村”,兴隆山村也先后被法库县评为“文明村镇”、被沈阳市委、市政府命名为“文明村”。


  作者卢彦(左一)与村委会领导合影

      采访中我们知道,兴隆山没有停下前进的脚步。张兴志书记和他的党员战友们正在全市开展的深入乡村建设、促进邻里和谐创建中国农村新社区的工作中制定兴隆山的长远规划和蓝图。

         夕阳西下,晚霞正红。

我们告别了张书记,告别了美丽和谐的兴隆山村。蓦然,耳边响起了一首老歌的旋律——

 群雁高飞头雁领,书记带领我们大步走。

群众心中的主心骨,发家致富的好带头……

         前进中的兴隆山人和带领村民致富奔小康的张兴志书记和党支部何尝不是这样呢!

         我们祝福兴隆山的每一寸土地和村民更加富足美好,祝福张书记和他带领的党员雁阵在三辽大地的家乡上展翅高飞。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喵,没有找到相关结果~
暂时没有评论,下载喜马拉雅与主播互动
音频列表
猜你喜欢
太行深处王金庄李彦国

太行山深处王金庄的老农民李彦国的故事简介讲涉县必有王金庄,讲王金庄必有悠久的历史故事,在王金庄特有的石头民俗、民风、民生文化传播中,有一位半农半师,土得掉渣的小...

by:初遇小屋

太行深处王金庄李彦国

讲涉县必有王金庄,讲王金庄必有悠久的历史故事,在王金庄特有的石头民俗、民风、民生文化传播中,有一位半农半师,土得掉渣的小老头,犹如当年的愚公,乐此不疲地写作,凭...

by:艺窝海棠剧社

太行深处王金庄李彦国

太行深处有一个村王金庄,王金庄有一位名叫李彦国的人,他是一位退休的乡村教师,又是一位精通各种农活的农民,他也是一位写出了几本书的作家。他为家乡的申遗工作不断努力...

by:叶落云菲

太行深处王金庄李彦国

这是一部由李彦国老师和从容小主共同编写的作品,为了让大家听到这部优秀作品,我们艺窝海棠剧社特意再设置这个专辑推广给大家听阅

by:有余艺窝海棠剧社

告诉世界我能行~卢琴

相信面对孩子的成长,每一个父母都是如履薄冰,战战兢兢,希望孩子健康阳光茁壮的成长,又担心找不到好的方法,在教育孩子的路上事半功倍。孩子成长需要面对的50个问题,...

by:轩妈妈读书

百鬼夜行 阴(京极夏彦)

本系列的背景设定为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的东京,作品中出现各种离奇事件,且这些事件都看似与妖怪有关联。最终这些事件都由“京极堂”中禅寺秋彦解决。作品内富含民俗学(鬼...

by:素秋千倾

鲜花的废墟—安达卢斯纪行

作者:张承志,中国当代屈指可数的拥有坚定信仰、始终坚持鲜明的文学个性的作家之一。祖籍山东济南,1948年秋生于北京,回族。1968年清华附中毕业后,在内蒙古乌...

by:有只鸽子叫红唇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