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籍里的郑州丨佩六国相印、扮演谍中谍,战国纵横家苏秦的“戏精”人生

2024-01-09 17:39:0709:03 242
声音简介

战国时代,人才辈出,出现了众多优秀的谋臣策士,其中,苏秦以合纵促成各诸侯国联盟,执掌六国相印,身系六国兴亡,实为天下名士,显赫一时。

据《史记》等记载,苏秦是东周洛阳人,家住古轩里太平庄,即今洛阳市洛龙区李楼镇太平村一带。使我有洛阳两顷田,安能佩六国相印?这位在河南洛阳出生、周旋战国各诸侯国的纵横家,先用合纵之术保六国十五年安宁,后在齐国扮演谍中谍,最终遇刺重伤而死,用自己的“戏精”人生,搅动了战国时期的局势变幻。

引锥刺股,困境钻研合纵之术

苏秦年轻时到阳城与张仪、孙膑、庞涓同师鬼谷子。苦学三年,辞别先生,回到洛阳家中。后出游列国,以期谋一官半职。几年后,无望而归,妻不下机,嫂不为炊,父母不子,都讥笑他不治生产而逞口舌之利,舍本逐末。苏秦甚感惭愧,闭门不出,遍观所藏之书,伏案钻研《周书阴符》,当读书发困的时候,他就“引锥自刺其股,血流至足”,以此来使自己保持清醒,这也是成语“悬梁刺股”中“刺股”的由来。

一年后,苏秦揣摩出合纵连横之术,认为凭此可以游说当世君王。他首先将目标定在洛阳,但周显王并不信任他,后到秦国、赵国,依然碰壁。一番波折后,燕文公二十八年,苏秦来到燕国。

《史记·卷六十九·苏秦列传第九》记载苏秦游说燕文侯:“且夫秦之攻燕也,逾云中、九原,过代、上谷,弥地数千里,虽得燕城,秦计固不能守也。秦之不能害燕亦明矣。今赵之攻燕也,发号出令,不至十日而数十万之军军于东垣矣。渡呼沱,涉易水,不至四五日而距国都矣。故曰秦之攻燕也,战于千里之外;赵之攻燕也,战于百里之内。夫不忧百里之患而重千里之外,计无过于此者。”

苏秦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指出燕国的战略错误:担忧千里之外的秦国,却不担心百里之内的赵国。最后建议燕文侯合纵赵国,结为一体。燕文侯认为苏秦之言很有道理,允诺苏秦“如果能以合纵之计维持燕国安定,愿举国相报”。

游说六国,贤人在而天下服

战国早期,七雄并立,彼此旗鼓相当,相互制衡。到了战国中期,秦国厉行变法,锐意改革,兼并巴蜀,国强地险,而六国彼此消耗,七雄并立的均势格局自此被打破。苏秦正是洞悉到了这一客观现实,适时提出了以遏制秦国、维护七雄均势为宗旨的合纵战略。

战国形势图

游说六国时,苏秦有着高超的语言艺术。首先,献上一波“糖衣炮弹”,肯定对方优势,消解各诸侯国惧怕强秦的心理压力。比如他夸赞韩国地势坚固,军队几十万,且善于冶炼兵器;分析魏国地方虽小,但田舍密集,人口众多,车马奔驰,国势与楚国不相上下;指出齐国四面天险,兵精粮足,都邑临淄富有而殷实,人口众多等等。

紧接着,苏秦会指出其危机所在,分析危机产生的原因,为合纵战略做好铺垫。比如他向韩宣王陈述臣服秦国的弊端:侍奉秦国,秦必然要求割让宜阳、成皋,一旦同意,秦国就会变本加厉,土地有限,秦国的欲望无限,离灭亡之日就不远了。

提出问题只是开始,解决问题才是根本。优势和困境都分析完毕,苏秦适时捧出摆脱危机的行动纲领,即合纵战略。行动方案有两个,其一是以攻为守,六国联合起来,主动进攻,突破函谷关,深入秦国腹地;其二是当六国中任何一国遭到秦国攻击时,其他五国绝不能坐视不管,必须群起救助。

这在《史记·苏秦列传》有详细介绍:当秦国进攻楚国时,“齐、魏各出锐师以佐之,韩绝其粮道,赵涉河、漳,燕守常山之北”。当秦国进攻韩、魏时,“楚绝其后,齐出锐师而佐之,赵涉河、漳,燕守云中”……

有理有据,方法可行,各诸侯国纷纷认可了苏秦的合纵御秦说,接受合作。于是苏秦为纵约长,佩六国相印,合纵的形成使秦兵十五年不敢出兵函谷关。

当时,苏秦的名望达到了顶点。《战国策》中称,“天下之大,万民之众,王侯之威,谋臣之权,皆欲决苏秦之策”。苏秦也被称为贤人,时人称“贤人在而天下服,一人用而天下从”。

车裂于市,间谍生涯至此终结

秦国虽不敢派兵东出函谷关,却一直在努力破坏六国联盟,比如与齐国、魏国联手,一起攻打赵国等。后来,秦国又与燕国联姻。齐国则趁燕国有事,攻占了燕国十座城池……没过几年,六国联盟便名存实亡了。

苏秦不得已,决定前往齐国,为燕国要回十座城池。他对齐王说:“燕国已与秦国联姻,您攻占燕国的城池,不但会惹怒燕王,还会惹怒秦王,这不是为齐国招祸吗?”齐王忙问怎么办,他说:“只要将城池归还燕国,就皆大欢喜了。”

齐王忙将城池归还燕国。然而,燕王听信谗言,对苏秦起了疑心,认为他不够忠信。苏秦为自己辩解,忠信只为己,进取是为天下人。如果自己不进取,怎么会将老母撇在洛阳家中,而跋涉千里去为燕国要回城池呢?

打消燕王的疑虑后,苏秦又到齐国任客卿,找机会削弱齐国。公元前284年,他在齐国被人刺杀,临死前设下一计,让齐王散布消息说他是燕国的间谍,并将他“车裂于市”。齐王照计行事,诛杀了凶手。

苏秦死后,他为燕国破坏齐国的大量事实被泄露出来,苏秦游走多个诸侯国的间谍生涯终于曝光。

苏秦死后的故事缺少历史记载,现存的苏秦墓有六七处之多,分布在今天的洛阳、巩义、淄博等地,确切的位置仍需新的考古资料予以佐证。

史书记载苏秦是东周洛阳轩里人。据考证,轩里即今洛阳东郊太平庄一带有一座苏秦墓,直径大约28米,高约6米。据村人说清末民初时占地十余亩,墓前有石碑、石人、石羊等,现均已不见。其二是巩义苏秦墓,苏家庄位于巩义西南部,庄南原有“三苏冢”,传说为苏秦及两位弟弟之冢。今存一冢苏秦墓,高约15米,周长约80米。

从一介草民到佩六国相印的纵横家,苏秦的一生充满传奇。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喵,没有找到相关结果~
暂时没有评论,下载喜马拉雅与主播互动
猜你喜欢
典籍里的古今

从典籍里的历史出发,在古今中外的历史谜团和有争议的历史事件中,探索人文地理,风土人情,文学艺术的沿革,给人以启迪………

by:黄鹂呢喃

典籍里的中国

《典籍里的中国》央视综艺。这里的朗读都是微信公众号《典籍里的中国》里面的文章。古代典籍:历史著名典籍,介绍,地位等等。人物传记:包含历史名人,包括古代,近代以及...

by:哆啦KJ

典籍里的中国

写给孩子的国学经典,轻松读懂典籍里的中国!你知道吗?鬼谷子曾经被禁了两千年!后汉书作者是个脱稿狂!周易是秦始皇最喜欢的课外读物!论衡作者是辩论赛王者级选...

by:边读书边跑步的蜗牛

典籍里的中国(一)

故事化讲述60部典籍,全方位国学启蒙

by:梨落书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