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查称:日本人对中国的好感度逐年下降?日本厌恶中国的底层逻辑

2024-01-10 21:28:0512:43 1662
声音简介

要用两个词概括中日两国关系,想必“复杂”、“曲折”再合适不过了。究其原因,既有历史和文化因素,也有国力变化和国际形势因素。

相比于官方关系显示的略带含蓄,民间的反馈似乎来得更简单。比如,日本每年都会做调查,结果发现:日本民间对中国的好感度逐年递减。

日本人为什么厌恶中国?这个问题回答起来似乎就不那么简单了,这里面既有政府影响,也有民众心理作用……

要追溯这其中的缘由,还要从以往的历史渊源说起。

日本人越来越厌恶中国?

根据日本内阁一年一次的外交民意调查活动,对中国有好感的日本民众数量大体呈递减趋势。

自从中日关系正常化以来,日本民间对中国有好感人数最多的时候是1978年,比例是多少呢?六成多。此后比例逐年下降。

到1992年明仁天皇访华的时候,比例下降到五成多。到了1995年,比例又降到四成多。之后也是不断下降。

那么,问题来了:日本人为什么越来越厌恶中国?要回答这个问题,就不能单纯看数据了,还要结合两国官方交往的大背景展开分析。

因此,答案就不那么简单了。

1978年前后发生了什么事情?

日本决定对华援助。日本政府很早就成立了一个项目,叫政府开发援助,就是ODA,专门负责对亚洲国家进行经济援助。

1979年日本宣布通过这个项目对中国进行经济援助。这个时候,中日关系正处于所谓的“蜜月期”,双方奉行友好合作。

1992年前后发生了什么事情?中日综合国力出现新变化。1985年之后,日本经济高速发展,不过这是泡沫经济“吹”起来的虚假繁荣。

短短4年,泡沫经济就破了,经济开始出现严重衰退。而另一边的中国呢?坚定不移坚持改革开放,经济发展蒸蒸日上。

这个时候,日本开始重新定位对华关系,把“友好合作”变成了“合作竞争”。

1995年前后发生了什么事情?

日本还处在衰退期,经济还没有恢复。中国经济增长达到了10%,开始向大国行列发起冲刺。中日之间综合实力出现明显的变化。

可以看到,在日本对中国好感度下降的背后,是中日国力的此消彼长。

到了2005年,影响日本民间对中国好感度的不稳定因素突然多了起来,都有什么呢?

官方交往影响民间态度

2005年之后,中日两国关系因为政治摩擦频发而开始降温。

先是日本在历史问题上一改之前的低调淡化,突然变得强硬,频繁踩红线,又是修改历史教科书,又是参拜靖国神社,引起中韩强烈抗议。 这个时候中日关系可以用“不和”来形容。

2010年,中日两国的国力发生逆转,中国实力超过日本。

从这个时候开始,日本改变了“淡化历史、搁置争议、密切经济”的既定战略,开始频繁在历史和领土争端问题上,高调强硬表态,中日关系持续降温,开始出现紧张态势。

两国民间好感度都出现下降。

领土争端主要是围绕钓鱼岛展开的。

先是出现两国渔船相撞事件,日方不顾反对,强行抓捕中国船员,并单方面宣称钓鱼岛是其领土,会按照其国内法律进行审判。

此举激起了中国举国上下一致愤怒,民间人士纷纷发起“保钓”行动。

之后,日本右翼势力在其国内大肆炒作,蛮横指责中国,中方进行反制,两国部长级以上的互动暂停。这个时候,日本民间对中国的好感度下降到两成多。

到2012年,日本国内上演了以购买钓鱼岛的方式将钓鱼岛国有化的戏码,中国立即采取反制措施,宣布对钓鱼岛实施常态化巡岛监测,以宣誓主权。

两国关系直接降至冰点。此时,日本民间对中国的好感度不到一成。

可以看到,日本民间对中国的好感度,一方面受政府行为影响,另一方面受国内教育和媒体的影响,尤其是右翼势力的煽动。

关于钓鱼岛问题,有人专门对日本人进行过态度调查,发现民间绝大多数是站在日本这边的。

理由是虽然钓鱼岛跟中国距离近,但一直都是日本实际控制,而且日本国内几乎所有的学校、报纸媒体都说钓鱼岛是日本的。

至于历史问题,日本政府和右翼势力的影响就更明显了。

政府一直是淡化处理,实际上就是回避,最典型的就是修改历史教科书,以及在靖国神社供奉战犯,而右翼势力则无所不用其极地进行歪曲历史,美化侵略战争。

毫无疑问,这对日本民众的影响是巨大的。很多战后成长的年轻人,对于侵略战争都缺乏完整的认识,因为信息不完整。

历史课本轻描淡写,避重就轻,老师补充的也不尽相同,到了右翼媒体那里,战争摇身一变成了为国家而战的正义之事。

所以,多数日本民众根本无法认清历史真相,因为缺乏认识历史的有效途径。他们每年会去靖国神社参拜,已经把这个行为看作是爱国行为,并且没有任何历史负担。

这是日本政府想要的效果,但在中韩这两个邻国看来是不可接受的。

此外,日本民众对中国普遍存在矛盾心理,这种矛盾心理在中国崛起之后越来越明显。都有哪些呢?

日本民众的矛盾心理

总结起来,日本民众对中国的矛盾心理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

一是对中国文化的纠结。从隋唐到宋代的几百年时间里,日本一直是中华文化的学习者,追随者,仰慕者。

中华文化影响着他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从文学艺术,到建筑风格,再到生活起居,那个时候,日本人对中华帝国是敬佩的、谦虚的、礼貌的。

元朝之后,中华帝国屡遭少数民族入侵,日本人对中华文化产生了变化,谦虚不足,傲慢有余。

到了近代,中国逐渐沦为列强肆意欺压的软柿子,日本人开始向西看,根本不把中华文化不放在眼里了。

可是,看看那些文化古都,中华文化的影响无处不在,就连他们吃饭用的筷子都是从中国学去的!纠结心里可见一斑。

二是对中国崛起的纠结。经历了一百多年的积贫积弱,新中国开始为国家富强和民族复兴而努力奋斗,经过几十年的不懈努力,终于实现经济腾飞,国力增强。

但日本人还想象着近代时期那个任人欺压的旧中国,那个他们看不上眼的旧中国。即便抗战中国胜利了,他们也只承认是被美国和苏联打败的。

到了现在,即使是中国崛起已成事实,很多日本人还是认为,中国的崛起是基于人多地多才实现的。总之,他们还是不愿意承认中国已全面赶超日本的现实。

三是对中国国际地位提升的纠结。

二战后,日本在美苏冷战的格局中获益良多。一方面理由美国的支持大力发展经济,一跃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另一方面在美国的鼓励下活跃在国际舞台上,国际地位空前提高。

但落后的中国是联合国常任理事国,这让日本人很吃味。

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不断提升,国际影响力不断扩大,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这让日本人心里严重失衡。

有人做过调查,日本民众对中国的国际影响力认可度不到一成。足见日本人心里的纠结。

四是对中国的社会主义制度纠结。

日本很早就接受了西方资本主义制度,这让它在近代不仅免遭西方列强瓜分,反而成为其中一员参与瓜分别国,到了现代它成了带着发达光环的西方国家。

一直以来,日本人都认为资本主义制度是最高级,其他制度都不行。

结果,新中国走社会主义道路,照样成功了,不仅超过了他们,而且成为国际公认的大国。这让日本人原本坚定的心,变得不那么坚定了。

很显然,日本民众的这些矛盾和纠结心理,再加上政府和一些右翼势力的影响,他们对中国的评价有失客观,甚至出现误解。

结语

近年来,日本成了美国遏制中国的前沿阵地,日本政府成了美国围堵中国的重要棋子。

日本政府配合美国,不断在台海和南海挑事,意图制造事端,牵制中国。期间,有关中国的负面消息屡见不鲜,这对日本民众又是不小的影响。

日本政府的心思不难猜:利用协助美国遏制中国的机会,换取军事解套,进而实现国家正常化。这是一个危险的信号。没有对历史进行深刻反省,再次拥有强大军力,历史悲剧很可能会重演。

对此,我们一方面要密切关注日本政府行动,及时采取应对措施,

所以对于“日本人对中国的好感”的这份调查,你有什么看法呢?

作者:本草纲目

编辑:夜雨声烦

参考文献:

邢晓婧.在日本,为何“Z世代”对华更有好感[N].环球时报,2023-02-01.

方华.当下中国在日本民众心目中的想象及跨文化传播启示[D].华侨大学,2021.

李中建,孙根年.中日关系、国民好感度及对旅游互动的影响[J].浙江大学学报,2019,46:493-502.

由于平台规则,只有当您与我有更多互动的时候,才会被认定为铁粉。如果您喜欢我的文章,可以点个“关注”,成为铁粉后能第一时间收到文章推送。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喵,没有找到相关结果~
暂时没有评论,下载喜马拉雅与主播互动
猜你喜欢
中国乞丐调查

现代社会的多元化带给人们很多选择的空间,过去我们的社会主流总是认为乞丐是自甘堕落的一个群体。经过这次调查采访,除了对乞丐背后各种不同背景的了解,...

by:每一日都在喜雅

日本人眼中的中国

精选热点新闻,标准发音,标准语速,是练习听力和培养语感的不错选择,适合日语专业的学生,日语爱好者和准备日本语能力测试及出国留学等。播出时间:每天20:00前作者...

by:新知日语课堂

中国看守所调查

《中国看守所调查》两年多走南闯北的深度采访,倾听200多名在押人员的绝望——希望——重生,实录100多名监管民警的坚守——救赎——大爱,揭秘大墙之内认罪伏法...

by:醉山恋

中国黑社会调查

探秘黑帮江湖,解读黑帮历史反黑电视剧《狂飙》正在热播,剧中的高启强作为一个白手起家的黑社会老大,受到了大家的关注。那么,中国的黑社会到底是什么样的呢?欢迎收听由...

by:听友42145162

AI导读 | 中国调查史

调查研究是对客观事物完整的认识过程,是连接理论与现实的桥梁。其研究方法在社会学、经济学、政治学等社会科学研究以及市场研究和政府决策中的广泛应用,这使得对中国的调...

by:AI导读

中国单身女性调查实录

本书是作者吴淑平在长期的调整中采写的一部当代单身女性的生活实录。采写人物全部为单身年轻女性,以生活在北京、上海、深圳、广州、成都等城市的女性为主,共选取26位具...

by:晓帝播讲

美国人眼中的中国人和日本人

书籍信息:西方人眼中的东方世界内容重点:用旁观者的眼寻找被忽视的美主播介绍:业余读书爱好者,我读了你有听了吗?推荐人群:喜人文爱好

by:力肽

V调查

大家好!我是VO。欢迎来到V调查,这是一个讲故事的频道。欢迎大家提供有趣的内容或题材,也欢迎大家提出宝贵的意见或建议,可以帮助频道做得更棒。希望大家喜欢这个...

by:凯莉和她的朋友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