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月 李白 [唐代]

2024-01-13 20:18:0700:38 37
所属专辑:古诗文朗读~诗
声音简介
玉蟾离海上,白露湿花时。
云畔风生爪,沙头水浸眉。
乐哉弦管客,愁杀战征儿。
因绝西园赏,临风一咏诗。

这首诗通过对“山上月”和“水上月”的描写,形象地表现了月光的位置和环境,营造出一种明媚舒畅、迷离幽静的境界,并从音乐声联想到边塞征战士卒对家乡的思念。此诗语言清新,意境清幽。
这首诗并非严格的五言律诗,但已经非常讲究对仗和修辞。中间两联“云畔风生爪,沙头水浸眉”和“乐哉弦管客,愁杀战征儿”对仗相当工整。此诗意境清幽,由月亮引出乡愁,是自古以来众多文人骚客所追捧的创作思路。因此,在中国,月亮早就和家乡绑在了一起,有月亮的地方,就会有思家的人。李白的诗,月亮有月亮的皎洁美,山水自然有山水的清新美。

译文
月亮从天边升起,渐渐地离开了海面,此时白露正沾湿了花瓣。
风吹得云朵散乱,像云朵生出了爪子,沙洲水冷致使寒气沁湿眉毛。
歌吹弹唱娱乐了人们,却使得征战的士兵想起远在天边的家乡。
想起这些我不再西园里赏月了,面对此情此景,吟诵出这首诗。

注释
玉蟾:指月。传说月中有蟾蜍,故称。
湿:此处是沾湿的意思。
畔:旁边,边侧。
风生爪:意谓风吹得云朵散乱,像云朵生出了爪子。
沙头:沙滩边,沙洲边。
弦管:指管、弦两种乐器。此处泛指歌吹弹唱。
愁杀:谓使人极为忧愁。杀,同“煞”,表示程度深。
战征儿:征战的士卒。
西园:指铜雀园,在文昌殿西,故称。
临风:当风,迎风。

创作背景
这首诗大约作于唐玄宗开元三年(公元715年),当为李白存世诗歌中写得最早的一首诗。写这首诗的时候,李白正居住在四川故乡。安旗《李白全集编年注释》记载:“此诗及以下四首,约作于本年(指开元三年)前后。李白时居故里清廉乡(一作青莲乡),其地唐时属剑南道绵州昌明县,五代以后改为彰明县,今属四川江油县。”

作者简介
李白(701年-762年) ,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省秦安县),出生于蜀郡绵州昌隆县(一说出生于西域碎叶)。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据《新唐书》记载,李白为兴圣皇帝(凉武昭王李暠)九世孙,与李唐诸王同宗。其人爽朗大方,爱饮酒作诗,喜交友。李白深受黄老列庄思想影响,有《李太白集》传世,诗作中多为醉时写就,代表作有《望庐山瀑布》《行路难》《蜀道难》《将进酒》《早发白帝城》等。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1885996xlky

李白笔下的月亮是有声命力的。是千姿百态的。是有阴晴圆缺的,代表了爱情,代表了思念,记录了乡愁,见证了人间的烟火。温暖着我们的心。

猜你喜欢
唐代 李白 诗词集|安莲

唐代李白诗词集by安莲感恩各位善知识

by:安蓮

李白

李白——《清平调词三首》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by:洞庭烟雨

李白

李白(701年—762年12月),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

by:惺惺相惜8

李白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by:lie流伶

李白集

李白诗文集

by:我行其嘢

李白诗

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by:文几方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