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受诗中景,回味唐诗骨子里的忧愁

2024-01-15 21:35:1805:48 53
所属专辑:唐诗鉴赏辞典
声音简介
碧涧驿晓思 唐 · 温庭筠

香灯伴残梦,楚国在天涯。
月落子规歇,满庭山杏花。

碧磵驿所在不详,据次句可知,是和诗人怀想的“楚国”相隔遥远的一所山间驿舍。诗中所写的,全是清晨梦醒以后瞬间的情思和感受。

  首句写旅宿者清晨刚醒时恍忽迷离的情景。乍醒时,思绪还停留在刚刚消逝的梦境中,仿佛还在继续着昨夜的残梦。在恍忽迷离中,看到孤灯荧荧,明灭不定,更增添了这种恍在梦中的感觉。“残梦”,正点题内“晓”字,并且透出一种迷惘的意绪。不用“孤灯”而用“香灯”这种绮丽的字面,固然和诗人的喜作绮语有关,但在这里,似有暗示梦境的内容性质的意味,且与全诗柔婉的格调取得统一。“香灯”与“残梦”之间,着一“伴”字,不仅透露出旅宿者的孤孑无伴,而且将夜梦时间无形中延长了,使读者从“伴残梦”的瞬间自然联想到整个梦魂萦绕、孤灯相伴的长夜。

  次句忽然宕开,写到“楚国在天涯”,似乎跳跃很大。实际上这一句并非一般的叙述语,而是刚醒来的旅人此刻心中所想,而这种怀想又和夜来的梦境有密切关系。原来旅人夜来梦魂萦绕的地方就是远隔天涯的“楚国”。而一觉醒来,惟见空室孤灯,顿悟此身仍在山驿,“楚国”仍远在天涯,不觉怅然若失。这真是山驿梦回楚国远了。温庭筠是太原人,但在江南日久,俨然以“楚国”为故乡。这首诗正是抒写思楚之情的。

  “月落子规歇,满庭山杏花。”三、四两句,又由心之所系的天涯故国,转回到碧磵驿的眼前景物:月亮已经落下去,“啼夜月,愁空山”的子规也停止了凄清的鸣叫声;在晓色朦胧中,驿舍的庭院正开满了繁茂的山杏花。这两句情寓景中,写得非常含蓄。子规鸟又叫思归、催归,鸣声有如“不如归去”。特别是在空山月夜,啼声更显得凄清。这里说“月落子规歇”,正暗透出昨夜一夕,诗人独宿山驿,在子规的哀鸣声中翻动着羁愁归思的情景。这时,子规之声终于停歇,一直为它所牵引的归思也稍有收束,心境略趋平静。就在这种情境下,诗人忽然瞥见满庭盛开的山杏花,心中若有所触。全诗也就在这但书即目所见与若有所感中悠然收住。对这景物所引起的感触、联想和记忆,则不着一字,任凭读者去寻味。这境界是美的,但似乎带有一点寂寞和忧伤。其中蕴含着一种愁思稍趋平静时目遇美好景物而引起的淡淡喜悦,又好像在欣喜中仍不免有身处异乡的陌生感和孤孑感。碧磵驿此刻已经是山杏盛开,远隔天涯的“楚国”,想必也是满目春色、繁花似锦了。
跟随本期唐诗,走进悠长的唐诗情愫,在唐温深厚的文墨中,探觅古时诗人的灵魂之旅。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喵,没有找到相关结果~
暂时没有评论,下载喜马拉雅与主播互动
猜你喜欢
唐诗中的旅游

浩瀚的中国古典诗词蕴含着丰富的旅游元素,是旅游发展的宝贵财富。特别是诗词中的“旅游看点”,从旅游的视角对古诗词作全新解读,产生“以诗引景,以景论游”的感受。

by:中国旅游出版社

唐诗中的成语

以源于唐诗的成语引出诗歌创作背后的故事在诗人的命运沉浮中重现大堂绚丽画卷和变幻风云寓文学常识、历史文化于亲切通俗的叙述之中好懂、易记、妙趣横生

by:葛三舅

唐诗中的山西

唐诗中的山西-用唐诗感知山西的美,感知山西的文化魅力

by:老家山西在等你

唐诗中的爱情

唐诗是中华文化中绚丽的瑰宝,而爱情,则是千古流传的永恒话题,唐代诗人们对爱情的憧憬,向往,渲染吟唱,无一不透露着爱情的无限魅力,那些诗句中散发出来的火热,柔美,...

by:我爱小老鼠儿

从唐诗中了解诗人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从诗中了解诗人

by:零雨_其蒙

诗中之舞|唐诗|宋词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轻盈的彩云在天空中幻化成各种...

by:十分有声

唐诗中的千古名句

那些惊艳了岁月的千古佳句,那些我们耳熟能详却不知道它究竟出自哪里的著名诗句,在这张专辑中“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

by:主播栩栩

唐诗中的人生五味

人有五味,人就活着。诗有五情,诗就永恒。

by:华力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