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确裁判规则,为解决彩礼纠纷兜底

2024-01-19 08:55:0105:24 184
声音简介

近日,最高法发布《关于审理涉彩礼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

很长时间以来,彩礼纠纷是婚姻家事争议中的难点问题,因其一方面涉及法律规定,另一方面涉及各地习俗,再加上现实情况各异,使法院裁判常常处于两难境地。实践中通常遇到的问题是,双方当事人处于法律婚或事实婚的情况下,要求返还彩礼,司法如何裁判,以及根据何种因素裁判,法律规定尚不明确。

此次司法解释,可以简单概括为:领证+共同生活,原则不还,但共同生活时间短+彩礼数额高,可酌情处理;没领证+共同生活,可酌情处理。至于如何酌情处理,司法解释明确:根据彩礼数额、共同生活及孕育情况、双方过错等事实,结合当地习俗,确定是否返还以及返还的具体比例。

详细拆解这些酌定因素,可以发现明显考虑到了相应的现实情况——彩礼数额过高且不予返还,易导致家庭因婚姻返贫,且产生了年轻人结不起婚等次生问题,明确上述因素并确定具体数额是法律对给付彩礼一方的救济。

比如生活及孕育情况,就是从事实婚角度所做的规定,即双方并未办理结婚登记,但已经共同生活了很长时间,甚至有了孩子。对于这种事实婚,法律天平更倾向于女方,是为了保护女性权益。值得一提的是,司法解释的征求意见稿规定的是“孕育子女”,尔后改为“孕育情况”以涵盖终止妊娠等情形,完善了司法保护。

司法解释还将习俗作为考量因素,这符合民法典确立的基本精神,即习惯也是民事法律的渊源之一。民法典在多个篇章明确,在法律法规没有规定的情况下,习惯可以作为认定行为人意思表示的判断因素。

此次涉彩礼司法解释沿用这一思路,体现了我国法律的进步。最高法在对该司法解释的说明中也特意指出,个案千差万别,亦无明确的法律或习俗概念界定除父母以外的抚养人员与相关亲属,实践中,如出现有其他人员代行父母职责的这一特殊情况,可以基于习俗,将实际给付或接受彩礼的人员作为共同原告或共同被告。

彩礼在我国的历史源远流长,有着很深刻的背景,如今已经成为影响青年婚育与家庭生活质量上的关键因素。在最高法发布的典型案例中,一起标的为18.8万元的请求返还彩礼案就已经被法院认为“数额过高,事实上造成较重的家庭负担”。虽然尚不知该案事发地,但对比媒体报道的其他案例,18.8万元并不算高。比如,中部某县一名村民说,同村一户人家娶媳妇,不算置办婚宴酒席、购买金银饰品等,仅彩礼就22.8万元;赣北地区一村民说,这些年我们这儿彩礼一路上涨,从十多年前的8.8万元涨到18.8万元,再到28.8万元,如今一般都是38.8万元。

在大众对社会气候的感知中,甚至有出现城市彩礼和农村彩礼倒挂、发达城市与欠发达城市彩礼倒挂的现象。也就是说,经济发展水平和居民可支配收入越低,彩礼就越高。而即便是家庭条件较好,受限于“彩礼高就是嫁得好”等传统观念,也要把彩礼水平提得很高。另外,男女比例失衡隐忧也逐渐显现,彩礼在此种社会背景下也有被进一步推高的风险。

面对复杂的社会现实,需要有更精细的法律方案。近年来,从《民法典·婚姻家庭编》,到涉彩礼纠纷典型案例,再到最新的司法解释,司法正在逐步为妥善解决彩礼纠纷提供裁判规则。要强调的是,破解高价彩礼,法院起的作用是保障和救济,再加上一点倡导。在解决争议的层面,司法尽了最大努力兜底,而在此之外,彩礼定价所涉彩礼观念问题,观念又与收入水平、传统习俗、性别议题、社会保障深度挂钩。为这些前端问题寻求解决方案,超出了法律本身,需要更深入的社会变革。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喵,没有找到相关结果~
暂时没有评论,下载喜马拉雅与主播互动
猜你喜欢
2024版裁判规则

2024年最新的陕西劳动人事争议典型案例的裁判规则汇总和解读

by:兰军伟律师

《公司法》裁判规则

朱建超律师广东金桥百信律师事务所公司法律部...

by:朱建超商事律师

执行异议之诉裁判思路与裁判规则

执行异议之诉,是2007年《民事诉讼法》第227条所确立的一项新制度,故,其裁判思路与裁判规则亦即司法方法方面的研究非常薄弱,这本《执行异议之诉裁判思路与裁判规...

by:龙元富律师

民商法裁判规则精选

一、精选最高法院裁判观点、裁判理由、裁判规则;二、精选法院公报、典型案例的裁判要旨及规则。三、精选法院会议纪要、裁判指引、意见等。法律裁判规则律师

by:刘伟郑州律师

保全与执行裁判规则解读

保全与执行裁判规则解读李舒唐青林吴志强著

by:深圳杨律师

企业用工风险防控与裁判规则

微信公众号:启盛讲唐同步更新ing

by:听友74122012

执行异议之诉裁判规则理解与适用

认真学习法律知识,维护个人合法权益

by:流云小驻

天同码.中国民诉裁判规则(工程卷)

内容出自蒋勇、陈枝辉编著的《中国民事诉讼裁判规则.天同八部.民事.工程卷》。为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中国民事裁判要旨和精华之用。向裁判者致敬!

by:江南律师

劳动人事争议裁判规则和实操指引

劳动人事争议裁判规则实操指引

by:xl_6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