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势观察|常州破局,万亿之城升至25座

2024-01-19 12:01:0119:17 256
声音简介

2024年年初,正是各地上一年成绩放榜时刻。江苏省常州市率先自我披露:GDP迈入了万亿之城!

2024年1月15日“常州发布”上,常州市委书记陈金虎发表题为《万亿之城再出发 万众一心创未来》的文章谈到,“2023年,常州高质量迈入GDP万亿之城,这是城市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

随着GDP破万亿,常州成为中国内地第25座跻身GDP万亿俱乐部的城市。不一样的是,常州创造“以最少人口实现万亿GDP的历史纪录”。

常州何以能?未来向何方?从常州正在召开的“两会”及当地主要领导透露的信息来看,万亿新征程上,围绕“国际化智造名城,长三角中轴枢纽”的城市定位,以“新能源之都”为破局抓手,常州正找回一度失落的自我。

江苏常州,地标建筑现代传媒中心大厦外立面彩灯炫目。图据IC photo

01挺进万亿之城

2022年,我国内地24座GDP万亿之城分别为:上海、北京、深圳、广州、重庆、天津、苏州、武汉、成都、杭州、南京、青岛、无锡、长沙、宁波、郑州、佛山、福州、泉州、南通、合肥、西安、济南、东莞。

2023年,谁最有机会成功跻身GDP万亿之城?早前,坊间预测的“种子”选手是:江苏常州和山东烟台。

进入2024年1月中旬,常州率先放出GDP破万亿的消息。如今,该消息被进一步证实。

几乎所有主政者都把“GDP破万亿”视为城市发展的标杆性事件,并由此认定自身处于新发展的征程和节点上。此后,城市不断比较自身每跨越一个万亿GDP所需的时间长短,以此衡量城市发展的后劲。重庆如此,广州亦然。

最近,重庆、广州都相继宣布自身在2023年GDP破3万亿元的消息。

随着城市经济体量增大,其创造每万亿GDP时间也在缩短。广州2010年GDP首次破万亿;随后8年,即2018年,广州闯过2万亿大关;此后用5年,即2023年,广州GDP挺进3万亿俱乐部。重庆2011年GDP开始实现破万亿,2018年破2万亿,2023年破3万亿。

跳出广州和重庆,从更大区域观察发现:GDP总量方面,多年来,广东和江苏都是以“大哥”和“二哥”的实力相随。此前,两地万亿之城都是4座。这回,随着常州跻身“万亿俱乐部”,江苏拥有苏州、南京、无锡、南通、常州5座万亿之城。广东则持续保持深圳、广州、佛山、东莞4座万亿之城。

和其他万亿之城比,常州最大的亮点在于:常州是人口最少的万亿之城!

常州市政府官网披露,2022年常州GDP是9550.1亿元,2022年末,其常住人口为536.62万人,人均GDP为17.8万元。

人均GDP17.8万元——这在江苏省排名第四,但放到广东,其排名第二,仅次于深圳。

由此可见,常州人均GDP走在全国前列。事实上,不仅是常州,这也是江苏诸多“万亿之城”的共同亮点。

“我们追风赶月、奔赴山海,推动常州成为全国人口最少、地域面积较小、人均水平较高的万亿之城,综合实力位居全国同类城市前列。”常州市委书记陈金虎谈到,“常州走出了一条实体支撑、自立自强、内外兼修、融合均衡、勠力同心的奋进之路,实现了综合竞争力、资源集聚力、区域辐射力、发展影响力的大幅跃升。”

“常州创造了一个以最少人口实现万亿GDP的历史纪录。这无疑是中国经济从量变转向质变的典型样板,是高质量发展的最好诠释和生动案例。”2024年1月16日,南京大学长江产业经济研究院常务院长刘志彪接受红星新闻采访时谈到,“常州能取得这样的成绩,主要是多年来坚守实业,深耕实体经济,注重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结果。”

另从2022年数据看,常州GDP当时在全国城市排名第25位,人均GDP在全国排名第10位。

江苏常州,晴空下的地标建筑行政中心“双子楼”。图据视觉中国

02一个产业改变一座城

江苏发展史上,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江苏南部,即苏南一直发展较好,苏州、无锡、常州更是“苏南模式”典型代表。

据刘志彪介绍,常州是老牌工业城市,也是“苏南模式”发祥地之一。20世纪80年代,常州第一个崛起为全国“工业明星城市”,赢得“全国中小城市学常州”的美誉。

“以占江苏省4%左右的土地面积,常州曾一度创造全省一半的生产总值和税收收入!”刘志彪说,当时常州取得的辉煌主要得益于实体经济较强,其覆盖纺织、轻工、机械加工等行业,且地方特色鲜明的工业体系也初具规模,同时其还拥有荷花牌灯芯绒、常柴牌柴油机、东风牌手扶拖拉机、红梅牌照相机等一批享誉全国的产品。

20世纪90年代以来,常州在开放型经济发展方面滞后,经济发展速度开始减慢,GDP逐渐被苏州、无锡甩开,甚至一度被民间戏称“苏锡无常”。

对此,江苏官媒曾公开谈到,说“苏锡无常”对常州来说并不公平,因为,“尺有所短寸有所长,行政区划、人口基数、经济体量等因素不同,简单拿来比较,结果必然不太客观。”但当地官媒也承认,“常州在经济总量上弱于苏州和无锡,是不争的事实。”

以2022年数据看,苏州2022年GDP约2.4万亿元,无锡1.48万亿元。彼时,常州距步入万亿之城还有约450亿元差距。但这一切随后在改变,常州发展加速。

刘志彪说,进入本世纪初特别是近十年来,常州守住制造立市、实业强市的初心,将“自主创新”确立为发展第一方略,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不断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壮大实体经济,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终于迎来城市发展的新辉煌。

当下,因新能源产业发展迅猛,近两年更是呈现出爆发的发展态势,常州也新晋成为“动力电池之都”。“一个产业便可以改变一个城市的命运!”上海社会科学院研究员钱运春说,在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领域有这样说法,即“世界看中国,中国看常州”,这显示出常州在中国乃至全球新能源动力电池领域的实力。

此后,与动力电池相关的光伏产业、新能源汽车、充电设备、新能源储能设备的研发等一系列产业链在常州培育并形成竞争力,这也成为常州打造“新能源之都”的底气所在。

航拍位于常州金坛区的蜂巢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部的行业首家车规级AI智能动力电池工厂。图据视觉中国

2022年常州官方披露:新能源汽车整车制造、动力电池、光伏行业产值分别增长204%、125%、36%,对规上工业产值增长贡献率超90%,预计全年新能源领域产值超过5000亿元……彼时,钱运春就断言:“从这些数据看出,新能源产业应该是年度增幅最大的产业,也可能成为对万亿GDP目标贡献最大的产业。”

2023年1月7日,常州市市长盛蕾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回顾2022年时提及,“2022年全年,常州整车产销超34万辆,整车、动力电池产销量均占全省一半”。锚定2023年目标时,她提到,“常州2023年地区生产总值增长目标为5.5%,其中,新能源领域产值超6000亿元,新能源板块市值突破5000亿元”。

回报超过了预期。2023年,常州新能源产业产值达7500亿元左右,整车产量超68万辆——是2022年的两倍,有力推动常州跨入万亿之城。

2024年1月16日,盛蕾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披露:预计2023年常州市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8%左右,迈上万亿台阶。

报告还显示,常州2023年实现一般公共预算收入680.3亿元,增长7.7%,其中,税收占比高达86%、全省第一;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8%,增速连续21个月保持苏南第一。

03为什么是常州?

据刘志彪介绍,常州新能源汽车产量占全省二分之一,动力电池产销量占全国五分之一、全省二分之一。

这背后和比亚迪、理想等新能源汽车的支撑有重要关系。常州日报近日推出的“奋进万亿的常州之变”系列报道中谈到:在全国乃至全球新能源汽车业绩最突出的“比亚迪”和“理想”,不约而同扎根常州,树起常州新能源整车制造的新标杆……此外,作为新能源汽车“心脏”,动力电池生产有32个主要环节,常州覆盖其中31个,产业链完整度高达97%,居全国首位。目前,常州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企业有3400多家,基本形成新能源汽车生态圈。

江苏常州比亚迪新能源汽车销售网点。图据IC photo

“常州新能源产业不是一个企业,而是一个赛道,在全国具有领先地位,已经形成了‘发储送用’新能源产业闭环。”上海社会科学院研究员钱运春说,其中新能源发电、新能源存储、新能源输送以及新能源利用领域,甚至已占据产业制造高点。

围绕新能源汽车、动力储能电池、光伏等风口产业,按照“发电、储能、输送、应用”等四个环节领域,常州正极力打造“新能源之都”。《2023胡润中国新能源产业集聚度城市榜》显示,常州新能源投资热度集聚度蝉联全国第一。

人们的疑惑在于:新能源产业缘何偏爱常州?对此,当地一些公职人员在接受红星新闻采访时,用“赌对了”来对此轻描淡写。不过,中共洛阳市委政策研究室2022年12月30日在其微信公众号上刊发一篇题为《中航锂电改革发展经验对洛阳发展“风口”产业的启示》的文章中,以“中航锂电”为例,对这家起步于洛阳却发展壮大于常州的企业,进行深入剖析并得出这样的结论:这暴露出洛阳在抓“风口”产业上与先行地区存在的差距。

“中航锂电”即中航锂电科技有限公司,这是2009年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和中国空空导弹研究院瞄准当时“风口”产业——动力电池而共同发起设立的企业。

文章称,2015年,中航锂电决定大幅提升产能,在洛阳基地启动了三期项目建设,在江苏常州设立控股子公司。但到2016年底,中航锂电在产品上仍以商用车为主,对即将爆发的乘用车市场缺少预判和准备。2017年,国家对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进行大幅调整,商用车补贴大幅下降……受此影响,中航锂电装机量呈现断崖式下跌,2017年、2018年连续出现大额亏损,不仅自身陷入严重困境,还将母公司拖入退市警告。

这种背景下,2018年初,常州市金坛区在对中国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发展前景进行深入分析后,决定通过资本运作一举“抄底”中航锂电,并推动企业深化改革,最终助力这家企业走向行业发展巅峰,该企业最终于2022年10月6日在港交所上市,完成从濒临破产到风光上市的绝地反击。

常州市动力电池产业集群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常州具备了哪些能力?洛阳市委政策研究室的文章认为,先行地区更加具有抢抓产业“风口”的敏锐性和主动性:整个重组过程一气呵成,彰显了金坛区敏锐的“风口”判断能力、娴熟的资本运作能力、果敢的战略执行能力。

此外,文章谈到,中航锂电总部落户常州市金坛区后,金坛区通过各种手段持续作价增资,目前累计投入已经超过50亿元,彰显了与企业共同进退的决心。

为什么是常州?钱运春对此分析主要有四点,即厚实产业基础、强有力政策支持、后发优势和产业领军人物带动。

一百多年前,常州就是中国近代民族工商业的重要发祥地。改革开放之初,常州“第一个崛起”为全国“工业明星城市”,创造了“中小城市学常州”的辉煌。钱运春介绍,随后,常州主导产业可以不停调整的底气,就是经济长期发展所形成的产业基础、大量成熟的产业工人,以及不断创新的企业家精神。

江苏常州,新能源电动汽车在光储充一体化能源站充电桩附近充电。图据IC photo

政策方面,早在2010年,常州就发布《常州市振兴五大产业行动计划实施细则》,科技创新专项资金对骨干企业上年度新建的创新平台进行奖励,其中就包括新能源产业。此外,考虑到常州没有985、211高校,也没有国家级科研院所,新能源要走科技创新之路,困难不小。为此,常州把目光投向国内外科研院所、高等院校,以此搭平台、引项目、聚人才。

提及常州市金坛区从河南洛阳引入中航锂电一事,钱运春谈到金坛区的后发优势:因为发展相对较慢,拥有较为丰富的土地资源,能为一些大型企业投资提供生产用地。

除新能源领域,常州工业门类齐全、产业链完整,41个工业大类中常州有37个,产业体系完备程度高,拥有规上工业企业5700多家,其中40%是装备制造,这一优势在全国同类城市中最齐全,其智能制造装备产业更是入选首批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2023年,常州市高企数量净增1040家,有效高企数量达到4720家,增幅达到28.3%,位列全省第一。

不过,相比深圳和苏州等发达城市,常州还缺少“巨舰”企业。刘志彪认为,常州要顺势而为,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集群,还需前瞻布局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突破储能、氢能、先进碳材料等关键领域。

“蝶变升级传统产业,裂变发展新兴产业,前瞻布局未来产业!”唯有这样,常州的稳健发展才能成为常态,也才能找回一度失去的荣光。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喵,没有找到相关结果~
暂时没有评论,下载喜马拉雅与主播互动
猜你喜欢
破局

人与人之间的差距,从表面上看是智商、情商和运气的差距,但实际上是格局的差距。放大格局是获得成功的重要前提,对人一生的发展至关重要。想要看到更大的世界,就要努力...

by:白露画雨

破局

【内容简介】乱世的棋盘中,每个人都是棋子,利用,欺骗,忠心,热血,爱与恨的交织,冰与火的碰撞。末世中的枪与玫瑰。廖毅将归于何处?【作者/主播简介】作者:村长助理...

by:食野大叔

商业破局

一个企业要想稳步地不断向前发展,就需要掌握一套方法。本书就提供了这么一套方法。

by:sunny学习分享读书会

认知破局

怎样突破能力、视野和人脉?收听本书,走进张琦老师的世界…..

by:A瑕不掩瑜

认知破局

你的认知高度,决定你的成长速度

by:蓝豆豆1976

营销破局

营销的很多方法,轻松易懂易上手

by:探金时

破局思维

大家好我是主播王莉莉,喜欢我的可以关注weibo“破局思维掌门人”我们每个人终将会在生活和职场打拼很长一段时间,而生活和职场总会有些小技巧,希望这个专辑对大家有...

by:王莉莉plus

商业破局

企业的推动战略,战略推动管理,管理推动市场,市场推动营销,营销推动利润,利润推动效率,效率推动竞争,竞争推动增长,增长推动发展,发展推动创新,创新推动企业企,企...

by:我是玉瑶

声音主播

10.2万212.2万

简介:红星新闻是成都传媒集团致力打造的一款聚焦热点新闻的主流新兴媒体,这里是真相与思想的交汇之地。 这里聚集了中国优秀的调查新闻记者,拥有真知灼见的评论员;国内国际有价值的新闻,红星新闻都会冲在第一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