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抗焦虑最好的办法,送给很累很累的你

2024-01-25 20:00:3111:32 10.4万
声音简介

最近老跟朋友聊到“选择”这件事情。


我说羡慕她35岁了还能义无反顾辞职读研,而现在自己工作生活一团乱麻、进退两难,是不是当初读个研就会好了。


可她却告诉我:

“你当年读了研,现在未必能活成这样。
以前我也以为考上研就好了,可读研远比我想象的难得多。
一晃三年即将结束,可面临的却是越来越糟糕的环境,毫无盼头。”

甚是唏嘘,原来人生每种选择都有局限,每条路都有遗憾。


选择了大城市的高薪工作,就只能背井离乡独自打拼;


选择了提供丰裕的物质条件,就只能缺席孩子的陪伴……


从年轻时的迷茫不安,到中年时的四处漂泊。


我们从未想过靠岸,可又在寻找彼岸的路上走了一遍又一遍。


等到了一定年纪,可能就会发现,其实,人生根本无“岸”可上。


上岸是一种短暂的状态 

没有永恒的岸


中考、高考、大学、考公、考研、工作、结婚、生子……


人们好像一辈子都泡在水里,于是我们总爱说:“上岸上岸!”


永远为了结果而忙碌着,习惯说着:

“等熬过这段,我就……”


可后来发现,考研难,没考上很难,考上了也很难;


找不到工作痛苦,开始上班了也痛苦;


单身找不到对象,结婚了又是一地鸡毛。


你看,生活就是这样不讲道理。


仿佛永无止境,无法通关。


想起小时候看的一部电视剧《第八号当铺》


剧里形形色色的人,灵魂千差万别,欲望层出不穷:


沈先生典当了自己的肾脏,换来了上大学的机会;


梁夫人典当了三个女儿的舌头,换来一个儿子;


白小姐用20年的生命,换来了如花似玉的美貌……


他们试图典当亲情、爱情、灵魂,以换取“更好的”人生。


可是人生中,很多事情都是“能量守恒”的。


上天给予你一样东西的时候,就势必会拿走另一种东西。


这种所谓的“成功”,不过是从一个水坑跳到另一个水坑。


我们永远无法上岸。


就算是上了理想中的岸,也不过只是浮岛,是冰山。


山的那边还是山,海的那边还是海,一时的快乐也不过是溺水后的喘息。


曾看到一句很火的话:

“人生,不是要等待暴风雨过去,而是要在暴风雨中起舞。”

深以为然,那些障碍和不美好,才是我们的生活本身。


凡事发生皆为成就,要么助你,要么渡你。


你不能等到生活不再艰难了才开始快乐,更不能等到某个节点到来了才开始好好生活。


很多事没有来日方长,把上岸当目标,只会错失当下的美好。


人这一生 

放过自己就是上岸



你是不是也曾有过一些“身不由己”的时刻:


得知同事升职加薪,开始后悔不该选这份工作,愈加不快;


看见别人被送礼物,扭头嫌弃自己选的小气老公,心生郁闷;


羡慕朋友的幸运机会,立刻哀叹自己的命运不济,郁结于心。


那些放不下的过往,看不开的烦心事,以及对未来过多的担忧,就像滔天巨浪,分分钟把人吞噬。


可人活一世,根本不必把别人当作“岸”,你只需活出自己。


听过一个小故事。


有个人终日闷闷不乐,于是跑去问禅师:

“大师,怎么才能让自己的心解脱呢?”

禅师不语,只是留他在这里自己参悟。


三天之后,禅师问他:

“领悟到了什么?”


这个人茫然地摇了摇头,然后禅师狠狠地用戒尺打了他的手掌。


第二天,禅师又来问他:

“这次领悟到了什么?”


此人依旧摇了摇头,于是禅师再一次狠狠地打了他的手掌。


等到第三天,禅师又抽出戒尺的时候,这个人缩回了手。


禅师说:

“你终于悟了,痛苦,是可以拒绝的。”

的确,这个世上所有能伤害到你的,其实都是你允许的。


没人能困住你,除了你自己。


就像电影《肖申克的救赎》中那句台词所说:

“真正困住一个人的,不是用钢铁铸就的牢笼,而是内心中耸立的高墙。”

反观现实中的大多数人,汲汲于房子、车子、票子,醉眼于功名利禄。


欲望越来越大,想要追寻的“岸”也越来越大。


可通往罗马的路不止一条,人生所谓“上岸”的路也远远不止一条。


只要你是开心的,那么这条路怎么走都没关系,就算不能一鸣惊人也没关系。


如果你想的话,三十岁也能重返校园。


每一个选择都无关对错,每一个岔口也都可以有新的选择。


就像樊登曾说:

“没有完美的决策,所有的决策到最后都可能会是遗憾的艺术。
你能够反思但是不要后悔,你可以在这个基础上学习进步,但是不需要过度地纠结。”

小时候觉得忘带作业是天大的事;


高中的时候觉得考不上大学是天大的事;


恋爱的时候觉得和喜欢的人分开是天大的事。


现在回头看看,那些难以跨过的山,其实都已经跨过了;


以为不能接受的,也都接受了。


一切都是你自己在选择,你可以选择做自己。


或戴面具做别人想要的“自己”,选择权永远都在你手里。


怕的是没有自己的定力,总是被周围的环境牵着走。


人这一生,只有向前看,才能跨越高墙,获得内心的宁静和满足。


也唯有放过自己,才能真正上岸。


不必等上岸

现在就是最好的时机


曾看到一句话:

“人生苦海无涯。
如果人生是为了上岸,你将有无数的岸。”

与其去追寻所谓的“岸”,不如学会在心中为自己建造一片大陆。


毕竟生活不在别处,不在岸上,而是就在此刻,就在脚下。


1. 不放弃学习,勇敢迈出第一步


成功的反面不是失败,而是什么都没做。


趁着还有想法,趁着还有想要的东西,还有喜欢的事情,去尽力、尽心。


没做过的事情要做一做,没去的地方要去一去,没有的东西要争取一下,才不枉来这人间走一趟。


村上春树29岁才开始写作,摩西奶奶58岁才开始持笔作画。


做想做的事任何时间都不晚,怕就怕你永远不敢迈出第一步。


先起跑再调整呼吸,先起飞再调整姿势。


没有人一开始就想明白,只有在走的过程中,你才能想明白。


2. 找到立身之本,坚持热爱


尼采曾说:

“人与树其实是相同的。


每当树愈想向光明和高处更接近一些时,它的根就越要向下、向泥土、向黑暗、向更深处扎进去。”


人到中年,怎么着也该有一技之长,一个愿意深耕的领域,沉下心来做事的心态。


真正优秀的人,不一定是高智商,而是他们懂得持续的力量,坚持深耕。


深耕自己的专业能力,内省深挖,刻意练习;


深耕自己的思维能力,读书思考,认知觉醒;


深耕自己的专注力,静下心来,厚积薄发。


3. 富养自己,先清理磁场再提升能量


苦难形形色色,所有人都沉浸在苦难的海里。


既然挣脱不了,不如学会自如地游泳,慢慢游,总能达到心中的“大陆”。


很多时候,抱怨什么,什么就会发生;


相信什么,就会吸引什么。


不如学会给自己营造一个积极的磁场,冥冥之中也会帮助我们屏蔽不幸。


新的一年,也别忘了认真对待自己,富养自己,学会净化磁场。


不理烂人、不缠小事、不扯过去、不记仇恨,生活才能焕发出新的生机。




人生在世,如尘埃,如浮萍,如蝼蚁。


唯有尽力过好当下,是我们最有把握的事。


也许你也在经历黑暗的日子,但你要相信,自己总会有出路。


有想做的事情,就告诉自己,现在就是很棒的时机,不必等上岸。


毕竟你的人生,才刚刚开始。


新的一年祝我们终将“上岸”,阳光万里。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黄越峰_a0

好好珍惜这个人生过程

林橙0200

素质提升,交流分享,精耕深耕,永续辉煌

汲成

不要没有目的的等待,时机不一定会主动来,不如就在焦虑中,趁还有期待,有些快乐,有些地方,有些美食,有些人,主动去见识一下,尽心尽力,不留遗憾。

实泉十美丶

再回首,轻舟已过万重山

猜你喜欢
告诉你成功的最好办法

本书内容包括了有自我实现道路上的阶梯、向着美好的价值前进、人内部倾向自我实现、自我实现源于自律、整合自我的方式、按“事实”这个行动向导做事、充分发展自己的“虎”...

by:骆青_

行动是解决问题最好的办法

好工作何来?对如何获得好工作,行动之前难免都会顾虑重重,但是方法总比问题多,最好的办法无疑是赶快付诸行动。

by:海湖浩

富爸爸遇到贵人相助最好的办法

遇到遇到贵人相助,最好的办法是成为贵人!欢迎您加入系统以及来实践吧!加v:18156921164财务自由,就是你理想的生活方式由你获得的被动收入来支付,当然每个...

by:财务自由之路_宁凤盈

富爸爸遇到贵人相助最好的办法

富爸爸遇到贵人相助,最好的方法!欢迎您加入系统一起来实践吧!加Ⅴ:18156921164财务自由,就是你理想的生活方式由你获得的被动收入来支付,当然每个人的理想...

by:财务自由小宁

富爸爸:遇到贵人相助最好的办法

富爸爸,财务自由,遇到贵人相助,最好的办法!欢迎你加入系统,一起来实践吧!加V:18156921164财务自由,就是你理想的生活方式由你获得的被动收入来支付,当...

by:小古董缘难得

治愈焦虑最好的方式

治愈焦虑最好的方式“焦虑最本质的原因,就在于,需求和真实拥有的无法一一匹配。才华撑不起野心,存款抗不过风险,整日抱怨空想却无力改变。”那如何才能走出焦虑?作家...

by:海霞煦时

富爸爸穷爸爸:遇到贵人相助最好的办法

想交流和进我们读书群的听友,加威:xun568666,请注明是通过什么途径了解到的播音)真正的财务自由是什么?财务自由,就是当你不工作的时候,也不必为金钱发愁,...

by:财务自由大勋

绘本有办法

尝试做一档播客每期一本绘本故事,每期一个主题和爸爸妈妈们一起透过绘本轻松愉快的聊一聊孩子世界的喜乐悲伤探寻一下孩子成长的秘密聊一聊育儿路上的故事不定期邀请一线教...

by:妙妙虎讲故事

三甲心理医生|如何对抗抑郁焦虑

三甲医院临床心理科专家教你如何对抗抑郁、焦虑、失眠~

by:心理医生老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