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法建交60周年,听法国作家、“熊猫守护使”和学者讲述他们的中国故事

2024-01-23 18:50:4809:27 182
所属专辑:九派新闻
声音简介

1964年1月27日,中法发表联合公报,正式建立大使级外交关系,法国由此成为第一个与中国建交的西方大国。到2024年,中法已经携手走过一甲子的非凡历程。在两国即将迎来建交60周年之际,3名法国人,中法友谊的见证者和亲历者,讲述了他们与中国的故事。

法国作家:一颗西红柿,“心里从此有了中国”

索尼娅·布雷斯勒是一名作家,2005年获得哲学博士学位后,因对生活感到有些失迷茫,萌生了出去走走的想法。

“像所有年轻博士一样,我有点困惑。我的学术研究已经完成,但仍有很多问题没有得到解答,”她说。于是,这位年轻的认知主义学派学者决定打破一切“确定性”,决定一路向东,坐火车探索“到世界的另一头”。

从巴黎到莫斯科,又在莫斯科的夜色下,独自登上开往北京的列车。途中,她很少吃东西,“一份俄罗斯罗宋汤就够吃三天了。”布雷斯莱回忆说,同包厢还有两名中国女士。“有一天,她们给我一个好看的西红柿,招呼我和他们坐在一起吃饭,”布雷斯勒回忆道,她对这个友好的举动记忆犹新,她们相伴了一段旅程,直到在哈尔滨分开,是“她们向我敞开通向中国的门”。

布雷斯勒说,第一次中国之行后,“心里从此有了中国”。此后,她多次回到中国旅游。

2007年,布雷斯勒从成都搭乘飞机前往拉萨,只身沿着中尼公路去了西藏日喀则,也到了定日。5年后,她“回到”西藏,依旧沿着中尼公路,但这一次的旅行不似第一次的走马观花,她专门找了一个汉族翻译和一个藏族向导,花了大量的时间和当地的农牧民、艺术家、企业家、医生、教师、僧人等交流,全面地了解了西藏人民的生活。

“西藏发展很快,我要不断刷新记忆。”布雷斯勒说,第二次来西藏时,她发现交通和教育发生了很大变化,尤其是拉萨市城关区的社会福利院令她感到欣慰。

回到法国后,布雷斯勒写了一本西藏的书——《穿越西藏》。这之后《深入西藏之旅》《发现西藏》等有关西藏的书籍、研究著作陆续出版。为更好地出版自己的作品,2017年,布雷斯勒还出资成立了丝绸之路出版社。通过手中的笔,布雷斯勒激起了读者去真正了解西藏的渴望。

法国“熊猫守护使”:因大熊猫而认识真诚、友善的中国人

在法国生态部工作的热罗姆·普耶来自法国图卢兹,是大熊猫的忠实粉丝,他称自己与中国结缘源于儿时的一份礼物。“这一切都始于童年,当时我的父母送给我一只毛绒熊猫,”他说。儿时,有次路过商店橱窗,他一眼就看中了一个可爱的黑白玩偶,许下了圣诞心愿。

稍大一些,普耶开始收集“与熊猫有关的一切”,还从海外订购了英文版《卧龙的大熊猫》,那是中美科学家联合研究的著作。

17岁时,在巴黎万塞讷动物园,普耶与来自中国的大熊猫“燕燕”亲密“面对面”,那是他第一次见到真的大熊猫。1973年,中方送给法国人民两只大熊猫“燕燕”和“黎黎”,“黎黎”隔年因胰腺癌不幸去世。普耶知道“燕燕”年事已高,唯恐遗憾,努力说服全家驱车400多公里北上巴黎。至今,普耶仍记得一路上的兴奋,更忘不了见到“燕燕”时的激动。

2002年,在互联网发展初期,上大学的普耶在读书之余自建大熊猫资讯网站“panda.fr”,搜集分享资料,还结识了世界各地的大熊猫爱好者。这是当时最详细最完善的法语熊猫网页。2012年,中国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发起了“大熊猫守护使”评选活动,在来自世界各地超过100万的申请者中,普伊和另外两人赢得了这一称号。他认为,其中一部分要归功于他创建和管理熊猫网站的经验。

普耶说,他因热爱大熊猫而喜欢中国,因来到中国而认识真诚、友善的中国人。“中国人总是向我张开双臂,”普伊说。一次,普伊与他的翻译和司机一起游览了最早发现大熊猫的四川宝兴县。途中,三人都饿了,但没有餐馆,最后是当地的一位女士招待了他们,为其准备了牦牛火锅,“真的很好吃”。期间,他还听乡民讲起放牛偶遇野生大熊猫的事。

1869年,法国传教士阿尔芒·戴维正是在宝兴见到被当地人称为“黑白熊”的动物。他的发现在西方世界引起轰动,宝兴因此成为世界上第一只大熊猫的科学发现地,被称作是“大熊猫老家”。

普耶说:“大熊猫将法国和中国联系在一起的历史比你想象的要久远。”他称大熊猫是“法中友谊的大使”。

法国学者:从“天外有天”,到“另一重天”

法国人诺贝尔·鲁兰是一名退休的大学教授。他初到中国是在1997年3月。香港回归倒计时中,他受邀访问香港城市大学法学院,一周七天开放到晚上10点的图书馆令他印象深刻。返回法国不久,同年4月,他又访问了北京、上海、西安等地。

两次短暂的访学让他意识到,“中国对西方的了解,远胜西方对中国的了解”。从此,中国再没有离开过他的视野。

鲁兰的专业领域是法律人类学。这是一门法学与人类学的交叉学科,学者沿着人类学的路径去研究法律在特定社会的具体实践。当身不能至中国的田野之中时,他就用特别的方法考察中国社会:读中国小说。鲁兰认为,好的小说可以直接传递中国社会的“鲜活画面”,比学术著作更“易读”,却也更“难懂”。陈忠实、王安忆、阎连科、姜戎、刘慈欣……鲁兰在中国作家的笔触间感知东方大国。

在鲁兰看来,近年来一些西方媒体的涉华报道偏颇失实,不能令人信服,“于是我偏要反过来,尝试展示中国积极的一面”。他选择把自己对中国的观察与思考集结成一本400多页的学术随笔,与更多法国人分享他眼中的中国。2022年10月,鲁兰的著作在法国出版,书名为《天外有天》,副标题可译作《中国与中国人:丰富我们的视角》。他告诉记者,特意选了这个中国成语,是希望读者能开眼看中国。

2023年秋,鲁兰时隔26年再访他笔下的“另一重天”。一个月的行程,他感受最深的是,“中国是多面的”。在上海“直指未来的高楼大厦丛林”间,他欣赏了古雅清丽的昆曲《牡丹亭》选段;在贵阳周边一处苗家村寨的传统氛围中,他体验了一把“加速强劲、乘坐舒适”的中国电动车……

作为人类学家,鲁兰自认是“多元文化主义者”。他说,只要西方能客观认识中国,就会明白,中西之间本没有必然的对立,反而在很多方面可以相互借鉴。

新的一年,鲁兰说,他计划再访中国。上次踏上中国土地还是20世纪末,“中国发生了巨变”,鲁兰说,这将是一次“再发现之旅”。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喵,没有找到相关结果~
暂时没有评论,下载喜马拉雅与主播互动
猜你喜欢
回听丨周年丨生日

一年仅两次的活动场~是想要留住每年的美好回忆.是与你的回忆

by:染柒七_

百思4周年直播回听

你不可错过的直播回听5.19小仙女首次直播合体庆生(麻麻终于记得给我过生日了,太不容易了)召唤神龙

by:百思女神秀

中法战争

中法越南战争前后的故事

by:怡安良子

中美建交亲历记

专辑简介:本书通过对尼克松首席翻译傅立民、哈佛汉学家傅高义、首任驻美大使柴泽民等10余位中美建交当事人的追访,通过第一现场讲述的方式,再现了中美两个大国从相互敌...

by:东_观沧海

构建交易系统

1、以全天候交易思想为指导,依据大类资产宏观周期轮动理论,探讨如何构建适合中国国情的证券和衍生品非线性险益平衡博弈系统。2、知道并不等于做到。在知道和做到中间,...

by:幻海諵譁

周年活动场

不定时更新励志鸡汤小故事...

by:_楚瞳_

三周年庆

Sing完美之声网络电台收听方式:下载多玩歪歪语音软件,安装注册后进入频道419183完美之声直播大厅。完美之声创立于2012年2月6日,是大学生自主创办的同志...

by:完美之声网络频道

如何构建交易系统

如何构建交易系统主要由三部分组成。①介绍了我理解的交易是什么?②分享了市场中的几种交易模式和交易风格以及他们之间的优缺点,我们应该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交...

by:趋势鳄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