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音简介

希腊伪史论在最近两年在社交平台上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传播。本期节目我们会聊一聊这种看似荒诞不堪的理论在说些什么,为什么会在各国历史上反复出现,让我们产生怎样的担心。我们作为历史爱好者,又能在这样的浪潮中,如何“丧事喜办”,增进我们对于历史的理解。


《边角聊》是一档跨界的谈话类播客节目,希望从“边角”出发探寻“本质”,让“闲聊”变得“有料”。欢迎在各大播客平台搜索“边角聊”订阅收听。另外,我们已经开通了“赞赏”功能。有兴趣的听友不妨通过赞赏的方式支持我们继续更新,谢谢大家!


-本期参与者-

姜源 aka 小P(知乎:姜源)

郑诗亮(微博:PomBom,豆瓣:PomBom)

沙青青(微信公众号:13号埋立地、小红书:Sha-13号埋立地)


-时间轴-

2:20 伪史论都说了些啥;

5:30 反驳伪史论的“核心人物”

7:30 火箭专家反驳水洗煤理论:《“学术义和团”的胜利》;

10:30 太阳底下无新事:人类文明起源于俄罗斯?成吉思汗是源义经?

13:30 伪史论的动机探究:我爹比你爹强;

16:10 最新的学术发现:西方科学来自于《永乐大典》;

18:00 古老的学术成果:康熙朝的西学中源;

19:40 “怎么会有人认为《荷马史诗》是信史啊?”木心、余秋雨:“正是在下。”

24:40 情同此理:制造雅利安人神话;

29:10 推荐《错引耶稣》这本圣经研究辨析的有趣作品;

33:00 要讲七分真话,《希腊伪史考》如何制造信息差;

39:30 伪史论和疑古学派的区别在哪里?

45:00 如果把舆论战放到舆论战高度,阁下又该如何应对? 

48:45 文科专业研究者搞起伪史论更离谱;

54:30 学术研究范式还是反动学术权威;

59:30 为什么我们担心伪史论的负面影响?

1:03:20 分享一则回应“伪史论”的标准答案

1:08:10 “你既然看了黑子的篮球,不如去学着看看NBA吧”

1:13:00 可以反驳微积分,但是要先学习九九乘法表


-延伸资料-

《错引耶稣》,[美]巴特•埃尔曼著,黄恩邻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3

《西方古典学术史》, [英] 约翰·埃德温·桑兹著,张治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

高峰枫,《“学术义和团”的胜利》

《新约正典的起源、发展和意义》,[美]布鲁斯 M·麦慈格著,刘平、曹静译, 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 

《圣经正典》,[英]弗雷德里克·菲维·布鲁斯著,刘平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 

《神祇、陵墓与学者》,[德] 策拉姆著,张芸 、孟薇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8

王纪潮,《施里曼的荷马史诗考古》


-音乐/素材-

《边角聊》主题曲

G弦上的咏叹调(巴赫)-演奏:施冰岚(琵琶) 江昊(大提琴)

-制作-

剪辑制作:沙青青

节目统筹:伯樵

发布运营:肖文杰、Lambda  aka  码农 

Logo设计:华盛

-互动联系-

网站: leftovertalk.fm

邮箱: leftovertalk@gmail.com

小红书:边角聊

Twitter: @leftovertalk

商务合作:yuanzhigao_0@126.com


成均耆英

中国的文献。《汉书》艺文志,《隋书》经籍志,都列的明明白白。出土的银雀山汉简,马王堆汉简…等等,都可充分印证。其中,郭店楚简的《老子》是战国早期的文献,可以传世版本对看。

回复@成均耆英
表情0/300
其他用户评论

soongxy

这个评论区比较真实地反映了简中的文明程度

成均耆英

历史领域。系统、连贯的历史记载,只有中国有。从尚书开始,到左传,史记,一直至今。而且中国的历史,还可以和出土文物,互相印证。从甲骨文,青铜器,竹书纪年,睡虎地秦简等等。这种严格的记录和印证,确实是独一份的。西方的历史记载,本身是不连贯,不系统的。要和出土文物印证,也很难做到。以中国史的标准看西方,很难不怀疑。

13_s1jhv 回复 @成均耆英

夏朝也没有任何文字证据,玛雅更没有任何文字证据,那么考古如果只能依靠文字证据,夏商周断代史可以收摊了。

六文钱_r1 回复 @成均耆英

卧槽,伪史论哪都有啊我先来,伪史论猴子

成均耆英 回复 @成均耆英

中国的文献。《汉书》艺文志,《隋书》经籍志,都列的明明白白。出土的银雀山汉简,马王堆汉简…等等,都可充分印证。其中,郭店楚简的《老子》是战国早期的文献,可以传世版本对看。

特级厨师小谢

听完这一期想到了韩国,简直是一个伪史当正史的地方

稚嫩的元老 回复 @特级厨师小谢

讽刺的是韩国是有很好的正史传统的,但是因为高丽实录、朝鲜实录尊崇儒家思想,不符合民族主义,现代韩国史学界喜欢在小说里找历史

美妙生活2007

小剧场(4) 2024年1月26日,晴。 今天是在家里听的《边角聊》。没想到在家里一堆杂事儿,一期75分钟的节目被我数次按下暂停键。 最近一直在娱乐,也没怎么看书。不记得听到哪个段落了,忽觉惭愧。于是我去看了看自己的书柜,才发现好些书都处于长期吃灰的状态。 我把平时听的播客大致分为两类:一类是比较严肃的,听的时候会很认真,有时听完了还得写一写听后感;另一类就是不用动脑子,就像看爽剧一样。听过就算,不求余味。 但我一直没有想好要把《边角聊》放到哪一类里。不过,在听完《边角聊》第60期之后,我规规矩矩的坐在书桌前,看了两个小时的哲学书。 只是,在看完书之后又觉得亏了。都周末了还要学习吗?于是,就又去娱乐了......

kykyky

希望能就伪史论的主要论点提出驳斥并举证,节目基本是在嘲笑学术义和团

边角聊leftover 回复 @kykyky

节目里其实反复提及举证责任的问题

当前评论用户
TA的其他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