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别!国宝级大师辞世!

2024-01-25 10:53:0407:42 1940
声音简介

记者从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获悉,1月24日上午,著名历史学家、中国人民大学教授、清史研究所名誉所长、清史编纂委员会主任、北京市文史研究馆馆长戴逸,因病医治无效在北京逝世,享年98岁。

编纂“第二十五史”的清史泰斗

“清史是我的专业,我将毕生的精力贡献给它。可说是寝于斯,食于斯,学于斯,行于斯。清史是我的理念之归宿,精神之依托,生命之安宅。”戴逸曾说。

戴逸被学界誉为清史学科开创者之一。他勤于笔耕,著作等身,据不完全统计,他个人撰写或主编的著作有40余部,代表作包括《中国近代史稿》《简明清史》《一六八九年的〈中俄尼布楚条约〉》《乾隆帝及其时代》《履霜集》《语冰集》《涓水集》《繁露集》《当代学者自选文库•戴逸卷》《18世纪的中国与世界》《清通鉴》等,发表文章800余篇。

更多人知道戴逸,是因为他接续了传统“二十四史”的第二十五史——《清史》。戴逸是中国当代少有的贯通清代前后期历史的清史研究大家。他把清史放到世界背景下思考、讨论,学术视野开阔。从1978年起,戴逸用7年时间主持编写了70余万字的《简明清史》,厘清了清代历史的主要线索。

2003年1月28日,清史编纂工程正式启动,戴逸受命担任清史编纂委员会主任。在纂修过程中,他还注重培养出一批优秀的中青年清史专家。2018年,12卷本《戴逸文集》在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

戴逸说:“如果说清朝的功绩,总要提《四库全书》《明史》,说明朝时又总要提《永乐大典》《元史》,说宋朝总要提《文苑英华》《太平广记》,修《五代史》《唐史》。我们子孙后代看21世纪最大的文化工程是什么呢?我认为编纂《清史》可以算一项!”

戴逸在书房

笔耕不辍,史海泛舟

戴逸生长在江苏常熟,常熟渊薮的人文,为戴逸奠定了为文为史的深厚根基。小时候的他总是不辞劳苦,跟着父亲走好几里路,去铁琴铜剑楼里寻访书香。等到戴逸上学之后,有了零花钱,他就把所攒的钱全用来租书、听书。《东周列国志》《三国演义》《水浒传》《说岳》《封神榜》《西游记》《杨家将》……都是他的心头好。

但也可能是把精力、时间都花在所谓的“闲书”上了,戴逸小时候成绩并不好。

戴逸小时候成绩并不好。小学期末,好几门不及格,险些没毕业。后来考初中,因为基础太差,名落孙山。戴逸真正对求学产生兴趣,是在一场变故之后。彼时,日军铁蹄肆虐神州大地,少年的家乡也遭到狂轰乱炸。

戴逸一家逃难到了上海,无学可上的他渐渐和身边的孩子逐渐没了话题。他不想就这样无所事事下去。

从那以后,他发奋图强,考上了苏州中学,而后初入交大、重考北大,走上了辛勤且艰苦的求学之路。

少年时战争的阴云在戴逸的心头萦绕了很久。有一次,戴逸读到了一本叙写解放战争史的读物,深受启发,他生出了创作的冲动。

戴逸想的是,用通俗的演义体裁写一本抗日战争的简史。这时候,他小时候读的大量的“闲书”派上了用场。

那时候,戴逸刚满23岁,他收集了大量的资料,思考并写作,常常奋战到深夜。

在写作时,戴逸的热血喷薄,耳畔时常回荡着《义勇军进行曲》《松花江上》《大刀进行曲》的旋律。

过了一个多月,他就写下八回约四万字,内容从“九一八”写到“七七事变”,家国情怀流淌在笔尖。

这本《中国抗战史演义》写了两年,于1951年3月正式出版。这部书后来一版再版,成为洛阳纸贵的畅销书。这是他学术的起跑点。

戴逸与中学同学的合影

1956年,在中国人民大学任教的戴逸开始利用课余时间写作《中国近代史稿》。教学任务很重,戴逸付出了大量的精力,通宵达旦都是家常便饭。1958年,《中国近代史稿》第一卷由人民出版社正式出版。

这本书也成为了年仅32岁的戴逸的首部代表作。

满腔炽热家国情怀

虽为大家,但戴逸一贯谦逊,他待人宽厚,平易近人。清史编纂委员会的成员们开会时,戴逸有几次提出一个想法,副主任们纷纷反对,戴逸并不生气,而是始终坚持学术民主,鼓励大家发表意见。清史研究所教授杨念群写道:“与先生受教论学,如书院中师生之间坐而论道,切磋辩难,洵洵有古风焉。”每次有新著面世,戴逸还会为后辈亲笔题书,并工整盖上赠书印章。

除此之外,令人钦佩的还有戴逸炽热的家国情怀。20世纪60年代之时,珍宝岛事件发生不久,戴逸以中俄尼布楚条约为课题,怀着强烈的民族感情,以冷静客观的立场写成《一六八九年的中俄尼布楚条约》一书,为中苏谈判提供了有力的历史依据,也开创了清朝边疆史研究的先河。“南海仲裁案”发生之时,戴逸特别嘱咐在《清史·边政志》中设海洋篇,要把清代对南海诸岛及相关海域行使主权和管辖的历史讲清楚。戴逸对清政府的边疆治理问题格外重视,多次叮嘱专家有关边界条约签订史实的叙述一定要准确,表达了他对国家领土主权的强烈关注。

“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戴逸先生用一生的执着坚守编纂《清史》的史学追求,用一生的无私肩负“国之大者”,用一生的心血支撑起人们对他的称誉——清史泰斗。

来源:北京日报微信公众号、“中国人民大学”微信公众号、现代快报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喵,没有找到相关结果~
暂时没有评论,下载喜马拉雅与主播互动
猜你喜欢
看国宝

国宝启蒙书,了解伟大祖国的历史如果有版权问题,请私信

by:唇间暧昧

国宝之灵

《梦幻西游》手游X陕西历史博物馆国宝守护有声剧

by:网易梦幻西游手游

甘国宝

说书人:陈春风中国曲协会员,市曲协常务理事,福州市创新评话艺术团团长。从师三十年,25岁时师承叶神童。省市汇演历获一等奖,市擂台赛获金钹奖,省大选赛获最佳演员奖...

by:虎纠之声

鉴定国宝的“国宝”——史树青传

日更5集,不定期爆更!订阅可以收到更新提醒哦~【内容简介】他,博览群书,征史探源,博中有专,学养深厚;他,为人谦和,提携后,宽厚仁爱,藏而不私。他的...

by:江苏人民出版社电子书

国宝大全

所有国宝的故事书,请听这些国宝的知识哦

by:妞妞和你一起长大

传国宝匣

感人的故事

by:玄幻道人

国宝传奇

国宝文物,见证历史,承载辉煌灿烂的文化!

by:steelcotton

国宝传奇

中国历史源远流长,从远古一直到近现代,先辈们给我们留下了地球上唯一一个没有断绝过的历史文化传承。先民们披荆斩棘留下来的石刀石斧;三代辉煌时期留下来的精美青铜器;...

by:以史为鉴说

声音主播

10万212万

简介:红星新闻是成都传媒集团致力打造的一款聚焦热点新闻的主流新兴媒体,这里是真相与思想的交汇之地。 这里聚集了中国优秀的调查新闻记者,拥有真知灼见的评论员;国内国际有价值的新闻,红星新闻都会冲在第一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