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时记忆里的北方春节

2024-01-31 09:30:5509:19 37
所属专辑:你过得还好吗?
声音简介

“大家好,欢迎收听由我制作的播客节目。我是静心悦纳,日常关注科技、国学、读书、旅游、生活等领域。” 本话题为投稿“龙里龙气过大年”创作活动,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前往创作中心参与投稿,赢取官方开运好礼哟!


论季节,南方的冬天是最舒适的,北方都数九寒天了,南方还是青山绿水,鲜花随处可见。北方的冬天就清冷的很,到处是枯枝败叶,冰雪漫天。或许正是因为这种环境上的巨大差异,北方人往往会非常重视过年。


虽然饺子做起来很麻烦,但北方人年夜饭的桌子上一定少不了热气腾腾的饺子,少了饺子就总会觉得少了很多的年味,除了饺子,北方的有些地区还会安排油炸糕、面条等。而南方人则习惯吃年糕、汤圆、八宝饭。不管是北方的油炸糕,还是南方的年糕,“糕”则寓意着“高”,期待来年能够步步高升。而饺子和汤圆,则是代表着一家人团团圆圆。面条则寓意着长长久久,八宝饭则寓意着招财进宝,所以有些地方把茶叶蛋当元宝,也是想着来年发财致富。餐桌上加一条鱼代表年年有余,来点糖果则期待新的一年生活能够甜甜美美。


除了主食,家里还会准备一些零食。当然,从前的零食不能和现在比。记得我们每年过年基本上准备的零食就是老三样:花生、瓜子、大豆,有时还会有糖果。所有的零食是不能随便拿着吃得,要拿出一大部分来招待拜年的客人,剩下的零食需要按人头平均分开,一人一份。


如果能赶上丰收年景,家里可能会杀一头猪,猪是自己家养的。但不是所有的肉都是给自己吃的,大部分的好肉都会“卖”给左邻右舍或同村的人,猪尾巴会送给杀猪的人,还有一部分会用来做大烩菜招待亲朋好友和帮忙的,剩下的猪头、下水什么的留着自己吃,偶尔也可能会留上十斤八斤的好肉等着自己慢慢吃。现在还能清晰地记得小时候的猪肉真是香啊!


不管是南方还是北方,只要是中国人,大多数地区都会贴春联。除非家里有什么特殊的事情,过春节时一定会在所有的房门两侧贴上长长的大红春联儿。春联儿一般会带有衷心的祝福或许下美好愿望,通常以5个字或7个字的居多。五在中国文化中寓意非常丰富,人有五体,面有五官,手有五指,体内有五脏,吃的有五味,琴有五声,诗有五言,……。当然诗也有七言的。五字或七字的对联更容易做到平仄协调,读起来朗朗上口,富有韵律感。你体会一下:“好年好景好运气,多福多寿多吉祥”,“一帆风顺年年好,万事如意步步高”,再来个横批,“新春大吉”、“吉星高照”等等。是不是顿时感觉增添了一些年的味道?


不仅要装饰门,还要装饰窗户。如果你身在北方,一定要整上几贴窗花,贴在玻璃上,或者窗格中间。窗花也是五颜六色的,图案也是多种多样,一只鸟在树枝上叫“喜鹊登梅”;两条龙再加个绣球就是“二龙戏珠”了;剪个牡丹花则是“花开富贵”;要是仙鹤加上松树就叫“松鹤延年”;如果图案像是稻谷粮仓之类的则叫“五谷丰登”;如果是条鱼呢就叫“年年有余”;如果是竹子什么的就叫“竹报平安”;如果剪了一个大柿子就叫“事事如意”;……。反正都是大吉大利的意思。


俗话说:“新人新年新气象”,过年就是在辞旧迎新。记得小的时候,不但是孩子们,有时候大人也会“穿新衣戴新帽”,从头到脚,从里到外全要换成新的。遇上本命年的,还要系上红腰带,或者穿上红内衣、红袜子。


对联儿是红的,内衣也是红的,噼里啪啦的鞭炮也是红的。“火树银花不夜天”,一到晚上12点,立马鞭炮声四起,此起彼伏,连绵不绝,响声震天。还有放礼花的,把整个天空装扮的跟白天似得,五彩斑斓,奇光异彩,繁华似锦。


我是一名北方人,小时候的记忆里家里穷,买不起大红灯笼。但是父亲很是心灵手巧,买几张大开的红纸,再用家里的铁丝编一个球形的框,糊上红纸,再点上一根蜡烛,把整个院子照得亮亮的。虽然是晚上,家家户户张灯结彩,灯火通明,映得个夜晚跟白天似得。


这么隆重热闹,一定是少不了各路神仙参与的。传统上,人们相信灶神会在每年的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日升天,向天庭报告家庭成员一年的善行和恶行。因此,在灶神升天之前,家庭会进行祭灶,用糖瓜、水果、酒食等供品来供奉灶神,以甜言蜜语来封住灶神的嘴巴,希望他在天庭说好话,带来来年的好运。记得小时候这一天,父母会将麻糖和水果糖供奉到灶台上。


在除夕之夜,家庭会再次举行祭灶仪式,迎接灶神归来,这被称为请灶神。请灶神的仪式包括摆放供品、烧香、燃放鞭炮等,以此表达对灶神的尊敬和感激。


除了要供奉神,一般还要祭祖。邀请祖辈们回家过年,这也是表达后代子孙们的孝心。


拜年其实是很讲究的,先去哪家亲戚后去哪家亲戚顺序不能反,时间也不能搞错。一般的地方应该都是初一给家长拜年,主要是父母长辈。到了初二通常是给叔叔、婶婶、姨姨、舅舅拜年。初三以后才可以到亲朋好友家里拜年。小时候给亲戚拜年是要磕头的,不能对着人磕头,要双膝跪在灶前磕头,一般需要磕三个头,一边磕头一边还要念叨“给爷爷奶奶拜年,祝爷爷奶奶身体好,来年万事如意,……”。后来,慢慢得也就没人磕头了,改成了双手揖礼或者鞠躬,再送上几句祝福的话。现在好像就更淡了,见了面一句“过年好”可能就敷衍过去了。晚辈给长辈拜完年,长辈一般都会送上压岁钱。八九十年代的时候,大多都是给上几分钱或者几毛钱。压岁钱是不能胡乱花的,要不然会被父母训斥。小的时候我很听话,一般会把积攒下来的压岁钱用来买些纸、笔之类的学习用品。有的家长也会在过一晚后“代为保管”。


“初一肥,初二瘦,初三、初四照原旧”。意思是,初一家里吃得最好,初二吃得会比初一差一些,到了初三、初四年就快过完了,吃得和平常差不多了。不过现在人们大多都富裕了,别说初三四,平日也跟过年似的,啥时候想吃就啥时候吃。过去家里穷,一般家里能“挥霍”个三五天就不错了。


越是短暂,就显得越是珍贵!小时候总觉得过年时间太短,每当父母说“年过完了”的时候,总想着再多过几天。


春节是团圆的时刻,春节是辞旧迎新的时刻,春节也是促进关系、增进感情的时刻,同时它也是满怀期待的时刻。愿你在新的一年里收获更多的幸福和快乐!


非常感谢大家收听。如果你对该话题有其他的见解或看法,一定要在评论区加入我们的讨论~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喵,没有找到相关结果~
暂时没有评论,下载喜马拉雅与主播互动
猜你喜欢
上古传说|儿时记忆里的故事

《中国文学百科》是一部全景式展现中国文学历史的大型百科丛书,它将中华5000年辉煌灿烂的文学成就加以综合整理,直观的展现在读者面前。《上古传说》是其24卷中的第...

by:穿貂的猴

儿时记忆中的动漫歌曲

是否记得儿时的歌曲

by:九零经典

重生农家媳|勾起儿时的记忆

【内容简介】江敏上辈子选择了做富裕人家的媳妇,斗公婆、斗丈夫、斗小三,一辈子汲汲营营,这辈子,她选择了不同的人生,白胖媳妇的农家生活,种田、养娃,且看八十年代的...

by:肖肖丫_小草昭昭

一起唤醒你的春节记忆

二十三,祭灶官;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磨豆腐;二十六,去割肉;二十七,杀只鸡;二十八,蒸枣花;二十九,去打酒;三十儿,捏鼻儿(饺子);初一儿,撅着屁股乱作揖儿...

by:真知不道呀

北方啊北方

离开的,可能还会回来。走远的,无法再次相见。北方是北方,也是我的“北方”。故事太长,歌词太短,没有办法讲述全过程,但是总有一天会有一个音频,来唤醒这段可能已经尘...

by:华语音乐

城南旧事 儿时最珍贵的记忆

每天10分钟,听儿时的柳絮纷飞,百蝶穿花

by:Karen小怪物

春节中华民俗大赏春节民俗大赏春节民俗大赏春节民俗

春节民俗大赏春节民俗大赏春节民俗大赏春节民俗大赏春节民俗大赏春节民俗大春节民俗大赏春节民俗大赏春节民俗大赏春节民俗大赏春节民俗大赏春节民俗大赏春节民俗大赏春节民...

by:产业地产章伟

儿时试音

喜马有声书试音专辑。

by:毒舌说书场

春节

新春歌曲推荐

by:歌单精选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