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第二十一课

2024-01-31 10:07:4006:39 36
所属专辑:姐姐
声音简介

20240131今又是阴雨天,就像我们的情绪一样时常晴雨不定,又像我们的聊天,说到好的就哈哈笑,说到不好的就一声叹息然后出汗,呵呵,也蛮好的,太阳还日出日落呢,何况人呢,我们前面学过:“缗蛮黄鸟,止于丘隅”,“知其所止,可以人而不如鸟乎?”连小鸟都知道要找一个安全的地方栖息,难道我们人连小鸟还不如吗?哎呀,还真不一定,也要看什么鸟呢,那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真不是我们能比的,看来任何笃定都会有所偏颇,学无止境啊。所有的意见都是拙见,不必当真。呵呵。
好吧,赶紧继续一起学大学第二十一课:
“《诗》云:‘乐只君子,民之父母。’民之所好好(读号音)之,民之所恶恶(读雾音)之,此之谓民之父母。”《诗经·小雅·南山有台》里边讲,“乐只君子,民之父母”,就是这个快乐的君子是“民之父母”。他做到了什么呢?他做到了“民之所好好之,民之所恶恶之”,老百姓喜欢的事情,他也喜欢,老百姓厌恶的事情,他也厌恶,这才叫作民之父母。《南山有台》是一首宴乐诗,就是大家在欢宴的时候和庆贺、夸赞国君的时候所唱的歌。

然后“《诗》云:‘节彼南山,维石岩岩。赫赫师尹,民具尔瞻。’有国者不可以不慎,辟则为天下僇(录)矣。”这来自《诗经·小雅》当中的《节南山》。“节”是高峻的样子,“节彼南山”就是说这个南山高高地耸立。“维石岩岩”是说山石巍峨巉(读谗)岩,看着非常有压迫感。然后“赫赫师尹”里的“师尹”指的有可能是周幽王时期的辅佐大臣太师尹氏。周幽王当时偏心,宠爱褒姒,所以想把皇位传给伯服(就是褒姒的孩子)。按理说,师尹作为高层管理者之一,应该出面劝止这件事情,因为随便地变动太子(太子又没有犯错)是一件非常危险的事,但是师尹没有劝阻,没有出手做自己该做的事,进而导致西周灭亡,周幽王被杀。地位这么显赫的师尹,在那么高的位置上,“民具尔瞻”,“瞻”是看的意思,这句话是说老百姓都在看着你。就是曾子讲的“十目所视,十手所指”,就在这儿体现了。

“有国者不可以不慎”,作为一个掌管国家的人,不可以不慎重。“辟则为天下僇矣”,假如这个掌管国家的人偏心、偏私,做事不公正,有可能会被人民诛戮。所以你会发现,《大学》里边的政治态度不是一味地做奴才,而是和《孟子》有点像,就是如果治理得好的话,老百姓可以跟从你一块儿过得好;如果治理得不好的话,老百姓也可以起来推翻你。

“《诗》云:‘殷之未丧师,克配上帝。仪监于殷,峻命不易。’道得众则得国,失众则失国。”这是《诗经·大雅·文王》当中的诗句,内容是文王所说的话。“殷之未丧师”这句话有两种解释:一种解释说“师”是军队的意思,就是当殷商还没有失去自己的军队的时候,它是“克配上帝”的,是能够匹配上帝的天命的。但这样理解好像不对,变成了一个唯实力论的观点,这样理解的话,它就变成了一个纯粹的实用主义者的角度的观点。另一种解释更常见,说“师”指的是民众,就是当殷商没有失去民众支持的时候,它是“克配上帝”的,依然享有上帝的使命。“仪监于殷”这句话里的“仪”就是“应该”的意思;“监”是“看”的意思,就是借鉴。应该干吗呢?应该借鉴殷商灭亡的教训。“峻命不易”,“峻命”就是守住自己宏大的使命,这是很不容易的一件事。

“道得众则得国,失众则失国。”“道”在这儿指治国之道,就是你治国之道如果能够“得众”,能够让更多的老百姓愿意跟你一起合作,那么你就能够拥有这个国家。如果你的“道”本身是“失众”的,那么你就会“失国”。“道”为什么就能够决定“得众”和“失众”呢?因为一个国家也是一个生命体,一个生命体一定有它内在生长的逻辑,如果这个内在生长的逻辑是正确的,那么这个生命体就会不断地增长,然后合理地扩张。
但是如果这个逻辑本身是坏的,那就会导致王朝“短命”,就比如秦、隋、元,这些中国历史上比较“短命”的王朝。这些王朝共同的核心特点就是在国家治理的层面上出现了问题,没有能够调动社会的各个阶层广泛地参与到国家的建设当中来,而是要么独裁,要么施行严苛的等级制度,要么横征暴敛,最后“失众则失国”。
好吧,就到这里,祝福美好。

小土雨

一小鸟能玩转整个天空真令人羡慕

回复@小土雨
表情0/300
其他用户评论

a蔷薇

妹妹 说的真好,我们的心情就像这天气,晴雨不定,,今天股市又是大跌,暴跌,心情被跌的藏无可藏,唯来你处来,静静心,安安神,认真的耹听你的大学,学习你的学习定力,争取把自己管理的更好。祝福美好

小土雨 回复 @a蔷薇

哈哈哈,何以解忧,唯有读书

a蔷薇

“知其所止,可以人而不如鸟乎?” “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 认认真真的样子,俏皮而有趣,不失童真,

小土雨 回复 @a蔷薇

一小鸟能玩转整个天空真令人羡慕

梓谦谦

讲述感满满,赞一个

当前评论用户

36231

简介:世事一场大梦,向死而生尔

TA的其他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