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宝岛失利后,苏军总结了三个没想到,最没想到的是遇到克星

2024-02-05 09:34:0210:16 696
声音简介

1969年,苏军多次入侵我珍宝岛,双方发生激烈冲突。然而屡次进攻,屡次失利,苏军最终都没有占到便宜。战后,他们总结教训说,有三个没有想到。

珍宝岛位于黑龙江省虎林县境内,历史上尽管有那么多不平等的条约,可珍宝岛始终是中国的领土,这一点没有任何争议。珍宝岛两头细小,中间宽大,从宏观上看类似于中国古代的元宝,所以叫珍宝岛。

珍宝岛原本是一个半岛,其北端和中国江岸相连,后经江水冲击,逐渐和大陆脱离,在1915年最终形成一个小岛。枯水季节,可以从大陆步行登岛。岛的东面和苏联隔江相望,相距约有400多米。

东北的冬天是很冷的,可以达到零下三四十度,珍宝岛的冬季非常漫长,江面冰封,冰层厚度可以达到两米以上,别说跑汽车了,就是装甲车和坦克车,也能畅通无阻。

苏军这次进攻,就是以华丽的坦克开道,在冰层上肆无忌惮前进。这就出现了他们战后总结的第一个没有想到,中国军队竟然在冰上埋了那么多的地雷。

不管什么车,都怕地雷。苏军有一辆T-62型坦克,就进入我们的雷区,履带被炸坏了,没有履带的坦克,就好比一个人在世上没有了钱,那真是寸步难行啊。

这种坦克是当时世界上非常先进的一款,它装备了115毫米口径滑膛炮,射速快,射程大,攻击力和摧毁力强。如今它动不了,苏军后期拼命地想夺回去,甚至向自己的坦克开炮,宁可把它炸毁,也不能让它落入中国军队手中。

结果适得其反,因为昼夜不停地轰炸,江面2米多厚的冰层也裂开了,坦克沉入了水中。后来,我军将它打捞上来,送入了中国革命军事博物馆,长期展览,作为苏军入侵我珍宝岛的罪证,也是珍宝岛反击战的战利品。

苏军还有第二个没有想到,那就是中国军队的反坦克武器居然那么多。你有军舰,我有鱼雷,你有轰炸机,我有高射炮,你有坦克,我有反坦克武器。

战斗打响之前,中国军队的前线司令员已经了解到苏军要使用T-62型坦克,前面说了,这种坦克非常先进,前钢板护甲厚度达20厘米,一般的炮火对它不起作用。

为了对付这种坦克,我们准备了两手,一手就是在冰层上埋地雷,另一手就是大量使用反坦克武器。阵地上反坦克武器的密度由之前的6个单位,增加到28个单位,增加了4倍还多。

真正做到了有备无患,严阵以待。苏军还有第三个没有想到。这就是中国军队居然隐蔽得那么好,他们进行了几轮炮轰,中国军队竟然安然无恙,并没有被他们的炮火摧毁。

战前,中国军队的前线司令员已经做了周密的部署,部队的火力必须严密伪装,各级指挥所和指挥员再向前推进一公里到一公里半。如此靠前,岂不是很危险?

不怕!这位司令员说,我会派小分队到适当的位置去“暴露”你们的指挥位置,当然这是迷惑敌人的假象。兵者,诡道也。实则虚之,虚则实之,把苏军彻底搞蒙。

苏军以为他们找到了目标,其实是假的,轮番轰炸之后,做了无用功,纯粹浪费炮弹。炮火打完了,他们就放胆进攻,却不料中国军队从隐蔽处杀出来,破坏他们的坦克。

有一位叫杨林的班长,指挥战士们用手雷和火炮,击毁苏军的一辆坦克和一辆装甲车。战斗中,他的左手负伤,右手有三根手指也被打断了。

即便是在这种情况下,杨林仍然坚持战斗,用血肉模糊的双手,继续操炮射击,又击毁了苏军的一辆装甲车。最后,这位可爱的班长被苏军的坦克炮击中,壮烈牺牲。

先隐蔽起来,然后实施近战,发挥我军的光荣传统,这也是那位前线司令员的好主意。坦克最怕近战,发挥不了它们的炮火优势了。那位前线司令员还想出了一个好主意:

采取几个战斗小组同时围攻一辆坦克的战术。坦克的火力再猛,也只能攻击一个方向,他们调转方向很慢。这是坦克的弱点,抓住这个弱点,我军从四面八方同时围攻,敌人的坦克顾此失彼,也就没有招架之力了。

因此,苏军一次次的进攻都被我军粉碎了。中国军队牢牢守住了珍宝岛,保卫了我国神圣的领土。苏军总结的三个没有想到,并不全面,也不完整。

毛主席说过,决定战争胜负的关键因素是人,而不是任何一样先进的武器。苏军压根就没有想到,他们遇到了一位怎样的对手,这位对手简直就是他们的克星,已经把他们摸得一清二楚。

这位对手,也就是中国军队的前线指挥官,沈阳军区副司令员兼参谋长萧全夫少将。

萧全夫是安徽金寨人,来自于大别山区,是徐向前带出来的兵。兵强马壮的红四方面军在徐向前的带领下,既勇猛无敌,不怕牺牲,又很有智慧,善于运用正确的战略战术。

在家乡,萧全夫担任过儿童团队长,14岁光荣入党。才14岁的孩子,就已经成为党员了,就已经开始经历战火的洗礼了。在鄂豫皖苏区,萧全夫担任方面军总部手枪队排长,在总指挥徐向前身边战斗。

那时候的萧全夫还年轻,跟随徐向前慢慢成长。到了解放战争时期,萧全夫已经成长为东北野战军的主力师长,又经过林彪的锻造,最终独当一面,担任了第46军军长。

抗美援朝战争打响,萧全夫统领第46军入朝作战,他又成为彭德怀的部下。徐向前,林彪,彭德怀,都是特别能打仗的元帅,萧全夫有幸先后跟随三位指挥风格不同的元帅,进步非常快。

在朝鲜战场,萧全夫迎战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打得非常顽强。停战谈判期间,萧全夫就驻扎在板门店附近。这个位置非常敏感,稍不留神就会擦枪走火。

智勇双全的萧全夫经受了考验。停战协定签字后,彭德怀司令员专门来到第46军前沿阵地视察,萧全夫这位军长得以近距离接触彭德怀,并和彭德怀留下了十分珍贵的合影。

他还送给彭德怀一些筷子,那是第46军的战士们用击落美军飞机的残骸做成的。把敌人的骨头捏在手里,这位军长很有气魄,很霸气。彭德怀欣然收下这份贵重的礼物。

从朝鲜回国后,萧全夫进入南京军事学院学习,他的老师中,有苏联教官。没想到老师教会了学生,学生打败了老师。毕业之后,萧全夫来到沈阳军区任职,成为陈锡联司令员的好助手。

六十年代,中苏关系恶化,没想到最终发展成激烈的武装冲突,冲突的焦点就在沈阳军区管辖的珍宝岛。慧眼识英才的陈锡联任命萧全夫为前线指挥员,他对萧全夫说:

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边界的一切就由你全权负责了。不要小瞧了这句话的分量。它代表着信任,支持,也赋予了萧全夫充分的灵活机动权。打仗如果不灵活,必败无疑。

萧全夫就摸准了苏军的弱点。比如苏军当时是按照条令作战的,所以萧全夫设置了很多迷魂阵,苏军反应比较迟钝,遇到突发情况还要请示莫斯科定夺。

这天萧全夫踏着积雪,来到了距离苏军哨所仅有500米的209高地。站在这个高地上,用望远镜看对岸,苏军阵地尽收眼底。战士们说这里很危险,劝他赶紧离开。

萧全夫反问道,怎么能离开?指挥员不到前线勘察地形,怎么打胜仗?随后他又淡然一笑说,放心吧,他们发现了也不敢开枪,他们得先请示莫斯科,来回一折腾,最快也需要半个小时。我们抓紧勘察,20分钟就够了。

果然,萧全夫勘察完敌情,20分钟后安全离开。他刚走,苏军的枪声就响起来了。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萧全夫把苏军摸得那么透,这仗还有打不赢的道理吗?

萧全夫早就做足了充分的准备。他的上面还有英明的陈锡联司令员,背后是强大的祖国。当发现苏军增兵时,萧全夫用专线把电话打到了北京,接通了正在北京参加九大的陈锡联司令员。

萧全夫说,敌人增兵,我准备再调一个团上来。陈锡联当即批准。作为萧全夫的顶头上司,陈锡联不仅能打仗,而且情商很高,他后来进入最高权力中枢,主持了军委的日常工作。

苏军遇到了这样的对手,焉有不败的道理?

当战斗告一阶段,萧全夫汇报了战果,陈锡联第一时间向周总理汇报,周总理十分高兴地称赞说,这个萧全夫打得不错嘛。随即他又变得十分严肃地指出,程咬金三板斧,他这才两板斧,千万麻痹不得。

萧全夫不是一个人在战斗,他的上面还有水平更高的陈锡联,还有谋事缜密滴水不漏的周总理,还有伟大领袖毛主席。他们都是苏军的克星。

1980年,萧全夫调任乌鲁木齐军区司令员,从东北到西北,他始终处于对阵苏军的最前沿,死死克住敌人。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喵,没有找到相关结果~
暂时没有评论,下载喜马拉雅与主播互动
猜你喜欢
珍宝岛自卫反击战

珍宝岛自卫反击战,是中国人民解放军边防部队在珍宝岛击退苏联军队入侵的战斗。1969年3月2日,苏联边防军侵入珍宝岛,袭击中国边防部队巡逻人员,打死打伤6人。中国...

by:田园山水城

中苏珍宝岛自卫反击战

这是一部书写红色记忆的读物,《共和国故事》虽为故事,却与戏说无关,为了让年轻人,特别是青少年永远铭记共和国这段不朽的历史,特地录制本专辑。

by:凡夫俗子_S

我在宝岛长大

【内容简介】普通人讲述的大时代故事台湾60年巨变30年亲眼见证一位“宝岛一村”村民呈现的台湾市井生活长卷描绘台湾老百姓生活中好玩有趣、让大陆同胞好奇的方方面...

by:秋莟

声生不息·宝岛季

《声生不息·宝岛季》是由洪啸工作室制作的以台湾金曲为内容的歌唱类节目。长沙和台北两地同时进行录制,借以年代为线索,全面梳理台湾特色的“中华音乐编年史”。内容来源...

by:喜团团

金门战役失利与登步岛之战受挫

有任何疑问,欢迎留言或者私信反馈,本人会及时更正。同时也欢迎订阅点赞收藏转发~制作不易,欢迎5星好评~【内容简介】1949年10月24日,金门战役正式打响,...

by:雷锋做事不留名

珍宝岛事件 | 1962-1969中苏边界之战实录

有任何疑问,欢迎留言或者私信反馈,本人会及时更正。同时也欢迎订阅点赞收藏转发~制作不易,欢迎5星好评~【内容简介】珍宝岛自卫反击战是中国人民解放军边防部队在珍...

by:雷锋做事不留名

解放军发动珍宝岛自卫反击战|寸土不让

1969年3月2日,我国边防巡逻工作人员正在珍宝岛上照常巡逻,却突然遇到迎面而来的苏联军队,他们连续5次围攻我军,并毒打中国边防战士,我军此前多次忍让,这次终于...

by:涵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