杳杳寒山道 寒山 [唐代]

2024-02-11 20:26:3200:46 31
所属专辑:古诗文朗读~诗
声音简介
杳杳寒山道,落落冷涧滨。
啾啾常有鸟,寂寂更无人。
淅淅风吹面,纷纷雪积身。
朝朝不见日,岁岁不知春。

寒山诗语言明浅如话,有鲜明的乐府民歌风,内容除用形象演说佛理之外,多描述世态人情,山水景物。诗风幽冷,别具境界。这首“杳杳寒山道”,很能代表他的风格。
诗的内容,写寒岩左近高山深壑中的景色,最后见出心情,通篇浸透了寒意。诗一开始就把读者带进一个冷森森的境界,顿觉寒气逼人。次联写山中幽静,用轻细的鸟鸣声反衬四周的冷寂。三联写山中气候,用风雪的凛冽写出环境的冷峻。尾联结到感受山幽林茂,不易见到阳光;心如古井,不关心春来秋去。前七句渲染环境的幽冷,后一句见出诗人超然物外的冷淡心情。
这首诗除了用景物渲染气氛、以气氛烘托心情这种传统的表现手法之外,使用叠字是它的特点。通篇句首都用叠字,是不多见的。由于使用叠字,增强了它的音乐美。借助于音节的复沓,和谐贯串,一气盘旋,并借助于形式上的划一,把本来分散的山水、风、雪、境、情,组织成一个整体,回环往复,连绵不断。

译文
寒山道上一片寂静幽暗,冷寂的涧边一片幽僻寥落。
这里常常有鸟儿啾啾地啼鸣,却空虚冷清罕见人烟。
风淅淅沥沥刮向我面门,雪纷纷扬扬洒落在我身上。
我身处其中天天见不到阳光,年年也不知道有春天。

注释
杳杳:幽暗状。寒山:始丰县(今浙江天台县西)天台山有寒暗二岩,寒山即寒岩,乃诗人所居。
落落:寂静冷落的样子。
淅淅:象声词,形容风声。一作“碛碛”。

创作背景
寒山是贞观(一说大历)时代的诗僧,长期住在天台山寒岩,诗就写刻在山石竹木之上,盈六百首,现存三百余首。此诗为其中一首。

作者简介
寒山(生卒年不详),字、号均不详,唐代长安(今陕西西安)人。出身于官宦人家,多次投考不第,后出家,三十岁后隐居于浙东天台山,享年一百多岁。严振非《寒山子身世考》中更以《北史》、《隋书》等大量史料与寒山诗相印证,指出寒山乃为隋皇室后裔杨瓒之子杨温,因遭皇室内的妒忌与排挤及佛教思想影响而遁入空门,隐于天台山寒岩。这位富有神话色彩的唐代诗人,曾经一度被世人冷落,然而随着二十世纪的到来,其诗却越来越多地被世人接受并广泛流传。正如其诗所写:“有人笑我诗,我诗合典雅。不烦郑氏笺,岂用毛公解。”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1885996xlky

这个叠字的运用,简直了!顿时有唱歌的感觉,情感加倍。

猜你喜欢
寒山

寒山(生卒年不详),字、号均不详,长安(今陕西西安)人,寓居浙东天台山70多年,逾百岁过世。唐代著名诗僧。出身于官宦人家,多次投考不第,后出家,三十岁后隐居于浙...

by:假说真听

寒山诗注

每每想起寒山的诗歌就如在清冷的冬季早晨,雾气未散,寒露凝结在树林的草木、苔藓和石阶上。鸟雀初醒,寂静无人。凌冽清爽的空气使人呼吸间精神澄澈。所以,我一直想找机会...

by:扎扎木

寒山诗全集

寒山诗僧。姓名、籍贯、生卒年皆不详。早年周游四方,30岁后,长期隐居于台州始丰县(今浙江天台)翠屏山。其地幽僻寒冷,暑天亦有雪,故又名寒岩,因自号寒山子。与台...

by:寬奇

寒山拾得诗

过去经常去天台山,寒山子静修的山洞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2023翻出存书,启动此书寒山和拾得诗的朗诵和鉴赏。

by:洺萩茶话

寒山大师传

寒山长安(今陕西西安)人,寓居浙东天台山。唐代著名诗僧。出身于官宦人家,多次投考不第,后出家,三十岁后隐居于浙东天台山,享年一百多岁。因遭皇室内的妒忌与排挤及佛...

by:秦汉墨书

苏州-寒山寺

音频来源于链景旅行地址枫桥路西端票价描述20元/人次开放时间全天乘车信息1、苏州火车站过来,(“打的”约15元)公交线路如下:324路来凤桥或何...

by:恋景旅行APP

寒山诗集(完结)

唐贞观著名高僧:长住天台山客岩幽窟中。与拾得、丰干皆隐栖天台山国清寺,故称“国清三隐”。寒山好峰谤唱偈,没有篇句,即题于石间树上。寒山诗有鲜明的乐府...

by:补桐书屋

寒山拾得诗三百首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寒山拾得诗赏析》寒山与拾得均是唐代贞观年间的著名诗僧。在佛门中,寒山被视为文殊菩萨的化身,拾得为普贤菩萨的化身。语言直白浅近,晓畅自然而禅趣...

by:八月桂花沁园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