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嘉大师证道歌题记

2024-02-15 10:38:2020:47 257
声音简介
《永嘉大师证道歌浅释》—这一部《证道歌》是中国一位祖师作的,他的名字是玄觉。这位祖师出自永嘉,‘永嘉’是地名,在中国温州(浙江省)永嘉县。温州地方的话,和福州话、宁波话、广东话一样有他们自己的方言,其他地方的人听了很不易懂。中国语言不统一,每个地方的言语和音声皆不同。这位大师四岁时,父母便送他到庙上出家,出家以后博览群书,因为四岁就出家,庙上特别请专人教他读书,所以他的学问非常有基础。因为他学问这么好,以后又专门用功修道,于是就开悟了。开悟之后,他不愿意自己独得法的利益,于是写成了《证道歌》来启示后人,令后人也懂得修行,认识真正的正法。
这位大师听说曹溪命脉—南华寺的六祖大师,是禀承释迦如来以心印心、耳提面命、口授心会,如此传承下来的衣钵心法,于是不远千里来亲近六祖大师,以求印证自己的见地。
他到达南华寺时,六祖大师正在上堂说法。于是永嘉大师穿袍搭衣,手里拿著锡杖,向法座右绕三匝,然后停在六祖大师的前面,振威一喝,大吼一声,也不叩头顶礼。
六祖大师对他说:‘出家人叫沙门,沙门必须有礼貌,所谓礼仪三百、威仪三千,你为甚么到这儿来?粗里粗气的,一点礼貌都没有?’
永嘉大师说:‘生死事大,无常迅速。’意思是说,用功要紧,那有时间行礼呢?那有时间管细节呢?没有时间讲究这些礼仪三百、威仪三千。因为生死这桩事比甚么事情都大,无常鬼不知甚么时候就来了,我那有时间来行礼呢?
六祖大师就说:‘何不体取无生,了无速乎?’说你为甚么不研究无生法呢?你为甚么不去明白无常迅速的道理呢?
永嘉大师说:‘体即无生,了本无速。’你不用说研究,研究也没有一个生死,明白也没有一个快慢,没有一个无常。
六祖大师说:‘你既然说体即无生,了本无速,谁当分别?’谁有这个意思来分别呢?
永嘉大师说:‘分别也非意。’分别也没有一个心念在。
六祖大师就给他印证说:‘如是!如是!’
永嘉大师听到已给他印证,于是展大具向他顶礼谢法,就要告假走了。
看他到这里来,只说了几句话就要走,于是六祖大师说:‘你为甚么这么快就要走?’
永嘉大师答道:‘本自非动,岂有速耶?’本来就没有来,没有去,有甚么快慢的?
六祖大师说:‘你真得到无生的意了。’
永嘉大师说:‘无生岂有意耶?’意思是说无生怎么还有个意呢?
六祖大师说:‘没有意,谁当分别呢?’谁又在这儿分别呢?
永嘉大师说:‘分别亦非意。’
六祖大师说:‘你是可以了,但是不要走。’
永嘉大师真正明白六祖大师给他印证,于是在南华寺住了一宿,一般人称这个经过为‘一宿觉’—住一宿就开悟了。这是永嘉大师去见六祖,六祖为他印证的一个公案。
后来有些卖弄学问的人,说《证道歌》是荷泽(神会)作的。你看永嘉大师和荷泽大师二位都过去了,他们自己本身并没有说这个歌是我作的,那个歌不是你作的,从来没有争过,后人就要这么多事,来蒙混视听、张冠李戴,弄出一些麻烦。实际上《证道歌》是永嘉大师作的,因为古人著作不一定留名,后人就吹毛求疵,故意扰乱视听,说是荷泽作的。永嘉大师的道德学问在当时是不可多得的,他的智慧辩才也是无人能比,因此他所写的《证道歌》非常好,又简单又明了,令人读诵起来,菩提心油然而生,智慧灯不期然而点起。
我到美国初讲《金刚经》,并没有留下笔记或注解,当时都是中国人听,听过就算了。以后讲《心经》,每个礼拜讲一句、二句,或三句为一段落,每一段落用八句偈颂来注解,即成《般若波罗蜜多心经非台颂解》。那时每个礼拜讲一次,因为平时人都忙,也没有人来听。我住在一个地下室,没有窗户,只有门,地方非常潮湿,也不见太阳、太阴或星星,在那里讲了《金刚经》。后来搬到萨得街,讲《心经》。接著就讲《永嘉大师证道歌》,我用文言写下解释,然后再讲解,后来有人把它写出来,就成为《永嘉大师证道歌诠释》。你们想知道我过去所讲的法,可以看《般若波罗蜜多心经非台颂解》,也可以研究《永嘉大师证道歌诠释》。
谈起《证道歌》,我一研究佛法时,就非常欢喜它,所以就把它读到能背得出。因为欢喜它,就把它做为我到美国来后第三次的法布施,为大家讲说。洛杉机这么多学生、青年人,研究《永嘉大师证道歌》是很需要的。这次有人问我讲不讲经,真是要我的老命,以前录音带比我现在讲的经不知好得多少。那时精神充足,身体也没有这么多病痛,讲法时很有毅力,也有一种创作的气派,所以讲出来的法,没有萎靡不振的样子,不会把人讲得想睡觉。你们为甚么还要我讲?有了录音带,我可以躲懒偷安了,可是这些弟子还是不放过我,所以又来催。今天我坐到座上,灵机一动,想起讲一讲《永嘉大师证道歌》也好,大家听了以后,都学著唱一唱《证道歌》,好令人听了早开悟。
‘大师’,怎么叫大师呢?大,因为他宏范三界,教化众生。师,即人天师表;又者,他以法为师,一切的佛法都是他所效法的,好像对师长一样;他又以法施人,以佛法来布施给一切众生,这也是师的意思。师就是一种榜样、模范、准则,一般人都应效法的,所以叫大师。
这位大师从四岁出家,便时时刻刻用功修行,寻师访道,所以《证道歌》里说:‘游江海。涉山川。寻师访道为参禅。自从认得曹溪路。了知生死不相关。’‘游江海’,就是各处寻访善知识;‘涉山川’,登山爬岭到名山大川,为著寻师访道,访友求明—访善知识,求明眼人来指导,所以说:‘寻师访道为参禅’,就是要了生死,为学参禅这个法门。‘自从认得曹溪路’,自从他明白曹溪这个向上一著,最后的心印法,‘了知生死不相关’,他就明白生死的问题,一点问题都没有了。
‘证’就是证得,也就是有所证明,证明道是可以证、可以修、可以行的。证,也是印证,就是证据之意。印证—修道的人自己开悟了,自己不能给自己印证,必须要找有道的高僧、大善知识、过来人来印证,这才可以证明。不能自称开悟了,证果了;若自己说自己开悟证果了,这叫‘未证言证,未得言得’,没有证果,自说证果;未得真正智慧,自说得到了,这在佛教里犯了大妄语,一定会堕拔舌地狱。因为这样,所以自己不能自立为祖师,必须要由明眼善知识和祖师来给你印证,才可以入祖师位。
‘道’,韩愈说得很有道理,‘由是而至焉是谓道’,从这儿走到另外一个地方,就是一条道路,可是他说的是人行的道路,我们现在讲的道是人修的道路。修这个道是要在里面修,而不是在外面修,所谓内圣才能外王,内里有聪明睿智,有圣人的智慧,外面才能教化众生。
中国有仓颉造字,仓颉是菩萨再来,他怎么会造字呢?因为他有天眼通,所以造中国字多数用象形,象形就是字与形相符。好像‘道’字,上边二点代表一个阴数,一个阳数,二点如把它一撇一捺,就是个‘人’字;要是一撇一捺中间分开,就成一个‘八’字;再要一撇短一点,一捺长一点,变成‘入’字,所以道字顶上二点就有这么多变化。现在这儿顶上二点代表阴阳,也代表人,人字分开了,分开为一阴一阳,二点下边再加一个‘一’字,这个‘一’字是怎么成的呢?无缘无故就有个‘一’字吗?‘一’字是从‘○’字化出来的,○字中间断了,伸开来就是一。上边二点也可说是○字断成二段,就变成一阴一阳,这‘一’里就包括阴阳,一字是○字变化出来的,然后又加上自己的‘自’,意为修道在自己。若和上面两点一横合在一起则为‘首’字,首就是人生第一件大事。首者头也,像头一样,最重要的是了生脱死的大事。了生脱死在自己,而不是到外面去找,不是向外驰求,所以自己要修行;首字旁边和下边加个‘走’字边,合起来为‘道’字。道就是要修行,修就要行—要实行,所以有个走字边,这是道的大概意思。
道字上面二点代表阴阳,也代表人的两个眼目,或两个耳朵,或两个鼻孔,这都是一种表法。不论眼睛、耳朵、鼻子,都在自己身上,所以不要到外面用功夫,要在里面用功夫。所谓道—外面有有形的道,里面有无形的道;有形的道是受生死的道,无形的道是了生死的道。永嘉大师写的《证道歌》,是了生死的道,这是每个人自性里面所应该修的道。
‘歌’是歌唱,他这篇《证道歌》不是用诗、文章、赋或词写出,而是用歌的型式写出来,可以用来唱的。唱歌做甚么?可以陶冶人的心性,令人提发本有的智慧,你能触类旁通,就能因这个歌的音声而悟道,这是永嘉大师的用意。
本来禅宗这个法门是离言说相,没有甚么可说;离心缘相,心里想都想不到;离文字相,没有文字可写。既然如此,为甚么永嘉大师没事找事做,写出这首《证道歌》来?岂不是多余的?不是的,他虽明知禅宗离言说相、离心缘相、离文字相,扫一切法,离一切相,一法不立,可是还要用言语歌词来表露它,以便接引不懂的人,令他由歌颂上引起兴趣,可以说是抛砖引玉,用心良苦。所以不需要说的,他也说;不需要写作,他也要写出这首歌,来鼓励大家发菩提心,这是他的用意。
本来修行是连言说都没有的,又怎会有歌呢?既然没有歌,又怎会有歌中的解释、诠释,这岂不是多余的?可是我见永嘉大师不怕麻烦,多此一举来接引众生,我也就不自量力,不顾自己的孤陋寡闻,以管窥天,用少知少见的见解,多造一个赘疣,写出很简单的注解,这是我写《永嘉大师证道歌浅释》的动机。
这歌唱起来令人有一种开悟的感觉,很顺口的,也很容易念,不论大人、小孩、男的、女的,都很容易会念。我头一次遇到这篇歌的时候,欢喜得不睡觉也不困,不吃饭也不饿,甚至没有衣服穿也不管了。我就这样天天唱它、念它,不知不觉地也就能背出来。可是我讲了以后,一般人是不是像我这样地高兴呢?当年在三藩市讲《证道歌》时,没有人这样子注意,没有人高兴得不吃饭、不睡觉。由此可知,每个人的根性不同,有人喜欢读这部经,有人喜欢读那部经;有人说这部经说得好,有人说那部经说得不好。这都是错误的观念,佛所说的经典,没有那一部谓之好,那一部谓之不好。佛所说的法都是第一的,都是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
如果我们能以求世间法的心来求佛法,不必全分,只要有求世间法的一半诚心就够了。你看世间求名求利的人,天天计算怎么可以得到名,得到利,名利双收,怎么可以出风头,又怎么可以令人相信我。他们求财色名食睡,于自己所欢欢的世间法,无所不用其极;同样地若求出世间法,能这样念兹在兹,寤寐思惟来计划,你说怎么会不成道业?怎么会不成佛?就因为一般人,求世间财色名食睡五欲的心很积极,而修行则没有那么恳切,没有那么虔诚,虽然也拜佛、念经、听经,但是,总而言之,没有求世间财色名食睡那样不顾一切,所以我说有一半的诚心就不得了啦!各位想一想,人们天天上班,只有万佛圣城的人上班没有代价,是真正抱著牺牲的精神为佛教服务。世间人上班,那一个能不求代价义务上班?找一找!若是求出世间法,有求世间法那种诚心的一半,那就用不完了,见到世间人这种情形,我不由得有所感触。
‘浅释’,即显露出来,把道理说得更浅显、更清楚一点,令人一看就容易懂,并不是高谈阔论,只是管窥之见、蠡测之智(好像用竹管子看天,以蚌壳来测度大海的深浅一样),来解释《证道歌》。
《证道歌》是一个修行的方法,我们若是能依这个方法去了解、认识,也可以证道。这首歌的命题若按天台七种立题而言,是人法立题,永嘉大师是人,证道歌是法,以法来证道。
在中国大丛林里,常有人打斋供众,打斋是请大家吃饭。有时居士请居士到斋菜馆吃饭,虽然也是请人吃饭,但没有供佛及僧,在道场里请斋是供佛及僧。三宝是福田,供佛的功德不可思议,供法、供僧也如是。我们学佛法的人不要贪口味,在中国大丛林里,菜饭都是很清淡的,油盐不多,菜式更是简单。平时没有人打斋供众,就是清菜淡饭,修行人不贪美味,减轻食欲,遇到有人打斋供众便不同。打斋供众有罗汉斋,这是最普通的,和大锅菜饭差不多,比平时的菜料好一点而已;再来是如意斋,那就是斋主多出一点供养金,如意斋就是随心如意,吉祥高兴,也是打斋供众,和大家结法缘;最上等的是上堂斋,上堂斋是要请住持法主上堂说法,这堂佛事,在丛林里非常重要,所有庙上住的四众弟子都要参加这仪式。所说的法语,说完了要写在一块揭示牌上挂出去,或一个半月,或一星期,若是有人天天供斋,就天天换。上堂说法时很热闹,道场钟鼓齐鸣,然后为斋主——功德主说法,现在只将名词和意义说给大家听。因为今天本来有人要供上堂斋,但供上堂斋要多一点人,出家人要多,方丈和尚要有拂尘、拄杖,好几种法宝都要带齐,上堂给大家说法。金轮圣寺从来没有人上堂说过法,所以今天没有预备好,不能做这堂佛事,等下次来,如果有人还有兴趣,可以奉行这个仪式。
永嘉大师四岁出家,就学习经律论三藏法,对天台教有深刻的研究。他俗家姓戴,这位大师可说未染世缘,没有到社会磨炼过,他是很精纯的,纯洁无染,所以做出的歌词,言言真实、字字珠玑,不像一般注解或写作,絮絮叨叨的,因为他没有染污,所以纯洁清净。《证道歌》既浅显又深奥,文辞没有令人不懂的地方,可是道理非常奥妙,佛法大意都表露无余。一九六五年十二月七日开始讲《证道歌》时,我先写了十四句偈颂,发愿以最恳切至诚的心来解释歌词。
宣化清净身口意 皈命顶礼佛法僧
乃至十方三世佛 过去现在未来中
诸尊菩萨摩诃萨 西方东土历代祖
古往今来贤圣灯 惟愿三宝垂加护
启我正觉转法轮 见闻精进证不退
倒驾慈航救同伦 一切众生皆灭度
还我本来法性身 觐见威音古慈亲
‘宣化清净身口意’,我们的业是身口意所造出来的,身业不清净,容易造业;口业、意业不清净,也容易造业。身业容易犯的是杀盗淫,意念所犯的是贪嗔痴,我们平时想是想非,听是听非,或参杂在是非的场合里,都是贪嗔痴。所谓‘是非场,绝勿近’,是非的场合绝对不要去接近;‘邪癖事,绝勿问’,人家说是是非非的问题,不要去问怎么回事,你去问正是受不清净业所趋使,因为‘口开神气散,舌动是非生’。
天地给我们身体、灵性,是叫我们正当地做,不是叫我们到这里尽做些不合法的事。学佛的人应该回光返照,看看自己天天做些甚么,是不是在佛教里争名争利,争出风头,争第一,争权夺利?若是这样的话,简直不配做个佛教徒;佛教徒要卑躬折节,不争、不贪、不求、不自私、不自利、不打妄语,如果我们能做到这六大宗旨,才是真正的佛教徒,才是意业清净。
口有四业:绮语、妄语、恶口、两舌。绮语是专门讲男女之间淫秽的话,引人想入非非;或者专门讲损坏佛教名誉的话,令人对佛教徒有不良印象。像‘你看他学佛好几年了,态度仍是盛气凌人,不可一世的样子,学甚么佛!’我们天天学佛法,如不在这个地方下一番功夫,真是对不起佛教,一定要痛下针砭,自己给自己治一治贡高我慢、嫉妒障碍,种种毛病。这种病不去,始终在佛教里是个大障碍,不能出三界,所以身口意三业非常重要。妄语,人人容易犯,不知不觉就打妄语,说假话。恶口,就是骂人,讲粗话,甚么话粗鲁难听,就讲甚么话,很毒的,所以叫恶口。两舌,就是一个人有两种面孔,对张三说李四的是非;对李四讲张三的是非,把张三、李四讲得水火不容,制造出矛盾来,然后坐山观虎斗,桥上看水流,看你们鹬蚌相争,他好渔翁得利。所以在讲经前,我要清净自己的习气毛病,使身也清净,口也清净,意也清净。所以说:‘宣化清净身口意’。
‘皈命顶礼佛法僧’,我一心皈命三宝—佛宝、法赛、僧宝。
‘乃至十方三世佛,过去现在未来中’,乃至横遍十方世界,竖穷三世—过去世、现在世、未来世,三世的诸佛我皆皈敬。
‘诸尊菩萨摩诃萨’,十方所有菩萨中的大菩萨,我也向他们皈命顶礼。
‘西方东土历代祖’,也顶礼西方的历代祖师,和东方历代祖师。
‘古往今来贤圣灯’,这些古往今来的圣贤,有如照世明灯似的。
‘惟愿三宝垂加护’,注解这部《证道歌》之前,我至诚祈求尽虚空、遍法界,十方三世无尽常住,一切佛法僧三宝加护我,令我有解释《证道歌》的智慧。
‘启我正觉转法轮’,开启我正知正见,令我明白《证道歌》的道理。
‘见闻精进证不退’,令见到《证道歌》的人,听到《证道歌》的人,或见到《永嘉大师证道歌浅释》的人,都能勇猛精进,依法修行,证得念不退、位不退、行不退这三不退转。
‘倒驾慈航救同伦’,再倒驾慈航,回来娑婆世界,救苦难的有情众生。
‘一切众生皆灭度’,使所有众生皆得灭度,离苦得乐,证得涅槃妙心。
‘还我本来法性身’,返本还原,令我恢复本有的佛之法性身。
‘觐见威音古慈亲’,朝拜最初的威者王佛,一切众生最古的慈悲之父,让我们大家一起去见威音王佛去。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喵,没有找到相关结果~
暂时没有评论,下载喜马拉雅与主播互动
猜你喜欢
证道歌佛偈集(永嘉大师证道歌等)

永嘉大师,法号玄觉,字明道,俗字姓戴,于唐高宗麟德二年(公元665年),诞生在永嘉(今温州)。少年出家,与南岳怀让、青原行思等同列禅宗六祖慧能门下,成为著名的五...

by:李蔓青

永嘉大师证道歌宣化浅释

永嘉大师证道歌宣化上人浅释

by:觉当下

永嘉大师证道歌一诵读+诠述

开示于灵泉禅寺等。【一】《永嘉大师证道歌》诠述(总序1~116)【二】《永嘉大师证道歌》精华(总序117~176)【三】禅宗《十牛图》解析(总序177~200)...

by:瀞竺

月映千江《永嘉大师证道歌》讲记

释常空讲述桐桐诵读部分章节因宗教内容无法上传非专业朗读者,如有错误,请多多包涵

by:Qkiwi

宣化上人释《永嘉大师证道歌》编录

《永嘉大师证道歌》唐慎水沙门玄觉撰君不见。绝学无为闲道人。不除妄想不求真。无明实性即佛性。幻化空身即法身。法身觉了无一物。本源自性天真佛。五蕴浮云空去来。三毒水...

by:随缘能得自在

《永嘉大师证道歌》圣严经典 | 心经、金刚经、佛教、佛经、佛学、经典、修心、国学

《永嘉大师证道歌》(又称《永嘉大师行者歌》)是中国佛教历史上著名的诗歌之一,由唐代佛教高僧永嘉大师(665年-713年)创作。这首歌以丰富的修行经历和深刻的佛法...

by:圣严法师佛学智慧全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