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绘画缺失主体性和原创性

2024-02-24 15:05:4006:11 151
声音简介

近年来,伴随着人机交互工具的出现,我们迎来了人工智能技术革新的时代,尤其是人工智能在艺术领域的应用,更是带来了人工智能背景之下的艺术危机——艺术创作的边界该怎么确立?艺术作品的原创性如何判断?

我认为,虽然AI绘画在技术层面有重大的突破,但在创造上却有其限度。AI自始至终是技术,是工具,AI绘画作品不是艺术作品。

用AI绘画工具制作的梅花“九九消寒图”。制作:李世奇、孟扬

AI绘画作品的生成机制是基于数据的算法,由设计者来设置其生成机制的模型,AI绘画工具从一种大数据的算法与分析中找出某种艺术的规律性,生成算法和交互,再经由对于图式的概括、提炼、分析和综合,进一步生成图像。从艺术创造的层面而言,这类艺术生成只能停留于绘画的再现与模仿的层面,尚不能上升到创造的层面。

如果进一步分析,会发现AI绘画工具是基于对艺术史已有的图式、风格、绘画语言的模仿,通过机器模型来进一步分析这些艺术品的风格和图示,而后进一步通过神经网络的方法来模仿,所有这些都有一个前提:其生成原理是基于对已有的艺术家风格的模仿。在这一过程中,AI绘画可以复制、剪裁、修改、分析、拼贴、挪用、再制、阐释、互动、反馈,所有这些都只是停留于模仿,导致的直接结果是AI绘画的图式复制化、题材标签化、作品同质化等等。

用AI绘画工具制作的梅花“九九消寒图”。制作:李世奇、孟扬

应该说,AI绘画工具俨然成为一个巨大的数据库,存储于云端。从生成机制来看,当下AI技术不但能够复制旧有的艺术作品,而且随着AI绘画技术革新迭代,AI绘画程序已经可以基于关键词的参数来生成艺术作品。尤其是近来大热的AI绘画模型工具,操作十分简单,使用者只需要输入一些关键字的参数,就能通过AI算法生成相应的图像。在这一生成过程中,使用者可以任意选择不同的艺术家和艺术风格,诸如达·芬奇、凡·高、毕加索、达利等,可以在不到一分钟的时间里在线生成。此外,这些工具还可以识别镜头与摄影术语,显示其强大的快速生成图像的功能。低门槛、操作简便、快速生成、模仿高超,所有这些都使得这类AI绘画工具“破圈”,恍若进入“人人都可以是艺术家”的时代,进而陷入了“AI绘画是不是艺术”的巨大争议。但是,从本质上而言,这些AI绘画程序终究都是工具,缺失了艺术家的主体性和艺术作品的原创性,只是技术革新所带来的程序迭代而已。也就是说,AI绘画工具自始至终都是技术。

用AI绘画工具制作的年画。制作:徐宝娟

AI的技术革新无异于另一场摄影技术所带来的技术革新。如同摄影基于成像技术的可复制性,AI是基于算法的无限复制和无限繁衍。因此,AI绘画只是对已有艺术风格的重现和复制,缺失原创性,只是技术、科技和艺术相融合的媒介,尚未上升到艺术的层面。AI尚未生成艺术家的“主体性”,没有独立的感知、意识和情感,缺乏真正的人类生活的经验。所有这些都使得AI绘画与真正的艺术是有隔膜的。

用AI绘画工具制作的龙形图案。制作:徐宝娟

艺术从其诞生起,就承载着人类的思想深度和情感力度。艺术的原创性的轴心总是围绕着艺术家的心灵和精神。无论AI技术如何革新,时代如何变迁,艺术的本质却是永恒的,真正的艺术所承载的是艺术家独特的生命体验,是艺术家生命情感的记录。笔者至今仍清楚地记得观看凡·高的《向日葵》所带来的心灵颤动,向日葵就是凡·高的肉身和灵魂,凡·高非常懂得把握笔触的节奏和韵律,那躁动而颤抖的笔触就是他生命激情的燃烧,那些看似静物的向日葵恍若一张张人脸,表达为生存而奋斗的主题,给人以强烈的灵魂震颤。你可以感受到他的绝望、孤独、痛苦、挣扎,以及热爱,金色的向日葵凝结着凡·高炙热的生命之光。

总之,AI绘画也许可以引起视觉的狂欢,却无法带来心灵的颤动。人工智能也不可能取代人类艺术家,因为它无法代替艺术家去思考、体验与共情。虽然我们身处一个技术加速的时代,但是技术的迭代永远处于变化之中,其有效性是暂时的、有限的,问题的关键在于如何坚守艺术的精神特质、艺术家的主体性和艺术作品的原创性。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喵,没有找到相关结果~
暂时没有评论,下载喜马拉雅与主播互动
猜你喜欢
什么是主体性?

日更5集,不定期爆更!订阅可以收到更新提醒哦~【内容简介】《什么是主体性?》由法国存在主义哲学家让-保罗·萨特1961年12月在罗马应葛兰西学院之邀...

by:世纪文景电子书

缺失的一角

一个圆缺了一角,它一边唱着歌一边寻找那失落的一角。有的角太大,有的又太小,它飘洋过海,历经风吹雨打,终于找到了与自己最合适的那一角,它们组成完整的圆,但是圆却发...

by:红袖子131914

缺失的历史课

在这里你将听到历史课上听到不到的历史知识!!“以史为鉴”这是一句名言。在这里你将听到或者学到历史课上学不到的知识。在这里你或许将学到受益终身的人生哲理……

by:大伟爱嘚嘚

整体性与隐缠序

玻姆教授在本书中发展了一种量子理论,这理论把存在作为一个未破缺的整体(包括物质与精神)来处理。

by:自然阳光1969

价值论——一种主体性的研究

是“文化大革命”那个荒唐的年代,触发了李德顺同志探索价值论问题的动机。用他的话来说,价值问题就是平常所说的“好坏问题”。什么是好,什么是坏,对这个问题的错误答案...

by:启辰说过要听话

群体性孤独丨湛庐阅读

你是否也熟悉这样的场景:家人在一起,不是交心,而是各自看电脑和手机;朋友聚会,不是叙旧,而是拼命刷新微博、微信;课堂上,老师在讲,学生在网上聊天;会议中,别人在...

by:湛庐阅读

中国人的集体性格

内容提要总体而言,世界是一个巨大的村落,各个族群(或国家)就是家庭,户型结构便是制度(伦理/法律),而主人的德性则是国民性。因此,国...

by:龙河闻评道

情感盲区—弥补我们缺失的爱

当我们期待从自身以外的世界获得幸福感和满足感,以弥补我们缺失的爱时,我们就陷入了情感盲区,默认爱等同于被爱。其实不必怀着被爱的期待去寻寻觅觅,因为每个人的生命里...

by:舜子朗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