祛除湿热,这个思路一定要了解

2024-02-29 07:00:3224:29 2.3万
声音简介

《吴鞠通医案》·卷一·伏暑

乙丑(1805年)九月十六日 兴 六十四岁夏伤于湿,冬必咳嗽。况六脉俱弦,木旺克土。脾土受克则泄泻,胃土受克则不食而欲呕。前曾腹胀,现在胸痞,舌白滑,此寒湿病也。而脉反数,思凉思酸,物极必反之象,岂浅鲜哉!急宜戒恼怒,小心一切为要。

姜半夏(三钱) 飞滑石(三钱) 生苡仁(五钱) 杏仁泥(四钱) 旋覆花(包,二钱) 广郁金(二钱)茯苓皮(五钱) 白蔻皮(一钱) 白通草(一钱) 

水五杯,煮取两杯,渣再煮一杯,分三次服。

十八日 脉数甚,思凉,湿中生热之故。

飞滑石(六钱) 苡仁(六钱) 白蔻仁(一钱五分) 茯苓皮(六钱) 半夏(四钱) 广郁金(二钱) 杏仁泥(六钱) 黄芩(二钱) 白通草(二钱) 藿香梗(三钱) 枳实(一钱五分)

水八碗,煮取八分三茶碗,渣再煮一碗,日三夜一,分四次服。

二十日伏暑必夹火与湿,不能单顾一边。至服药后反觉不快,乃久病体虚不任开泄之故。渴思凉者,火也;得水则停者,湿也。

生石膏(六钱) 半夏(三钱) 炒知母(一钱五分) 杏仁泥(六钱) 黄芩(一钱) 白蔻仁(一钱)

煮三杯,分三次服。

廿二日 于前方内去蔻仁,加:

生石膏(四钱) 藿香梗(三钱) 炒知母(五分) 飞滑石(四钱) 白通草(一钱五分)

加入前方内,煮四杯,分四次服。

廿七日饮居右胁,不得卧,格拒心火,不得下通于肾,反来铄喉,故嗌干。

姜半夏(五钱) 杏仁(三钱) 小枳实(三钱) 茯苓皮(三钱) 香附(三钱) 藿香梗(三钱) 旋覆花(包,三钱) 广皮(二钱) 苏子霜(三钱)

煮三杯,分三次服。

十月初二日小便不通,于前方内加飞滑石三钱、生苡仁三钱、白通草一钱五分。前后共八帖。

初六日 小便已通,于前方内去滑石、通草、生苡仁,服五帖而全愈。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辛夷苍蒲

竟然又听到底了,哎,那只能就再重头听一遍了

马建华mjh

湿热证,先祛湿,后清热,知道了。

听友470088986

听了罗博士讲课 就不想再听其它的人讲中医了 感谢罗博士 辛苦了

AI小书童 回复 @听友470088986

真心感谢罗博士的精彩讲解,让我们有机会领略到医学大师的风采呀~小书童在鼓掌欢呼呢!

听友470088986

罗博士讲医学声音好听 娓娓道来内容选择堪称完美 名医医案经典有说服力 背景干净不像有些中医讲座叮叮咚咚音乐乱响影响听感讲座百听不厌 唯一美中不足的是最近更新的少了

猜你喜欢
祛除湿热|不生病的智慧

不生病的智慧关键在祛除湿热!

by:中医养生有道

健康养生|祛除湿热一身轻松

健康养生之祛除湿热一身轻松!

by:中医健康养生有道

湿热的风

日更5集,不定期爆更!订阅可以收到更新提醒哦~【内容简介】篇小说,不仅没有真实地反映现实生活,而且还注入一些不健康的毒汁,使它发生效力。在这个小说中...

by:山西春秋电子书

薛雪《湿热论》(《湿热条辨》条文46条)| 公版书

《湿热条辨》一卷,薛雪撰温病著作,撰年不详。薛雪,字生白,号一瓢,又号槐云道人,江苏苏州吴县。清·康熙二十年1681年--乾隆三十五年1770年,享年90岁。此...

by:王治皓频道

这个词,原来是这个意思!

笨蛋——原来并不笨上当——原来是上当铺典当下榻——原来是真的要把床放下来杜撰——真的是姓杜的在撰写吗?飞毛腿——是长满腿毛的腿吗?露马脚——露的为何是马脚?打交...

by:TS老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