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经》1882遍,解析《孝经》层次、大意和宗旨

2024-03-02 06:48:3315:17 23
声音简介
《孝经》1882遍,解析《孝经》层次、大意和宗旨
在邢昺的注解里讲到,整部《孝经》的层次、结构和大意。所谓行孝 “天子章”,讲天子之孝,诸侯、卿大夫、士人、庶民,这五种人行孝,都在“开宗明义章”中显现出来,称为开宗明义。“开宗明义章”之后就是“天子章第二”,疏文里面讲到,“言天子、庶人虽列贵贱,而立身行道,无限高卑。故次首章先陈天子,等差其贵贱以至庶人”。这就是说明“天子章”、“诸侯章”、“卿大夫章”、“士人章”、“庶人章”,它是列一个次第,虽然有次第,可是在行孝方面,立身行道方面没有限制高卑,尊卑,地位不同,都需要行孝。所以五孝,五章分别列出五种阶级的人如何行孝。社会各个阶层、男女老少、各行各业都需要行孝,不分贵贱贫富的。接下来是“次及‘三才’、‘孝治’、‘圣治’三章,并叙德教之所由生也”,“三才章”是第七章,“孝治章”和“圣治章”是第八、九章,这三章是讲德教之所由生,就是圣贤的德教从哪里出生的?从孝出生。
  底下第十章“纪孝行章”是叙述“孝子事亲为先”,如何事亲是行孝的第一个层次事亲,再有事君和立身。“与五刑相因”,“五刑章”跟它相搭配。讲到“夫孝始于事亲也”,是孝的第一个层次,这两章都是讲的第一层。“‘广要道章’、‘广扬名章’即先王有至德要道,扬名于后世也”,这两章是专门注解“开宗明义章第一”里头说的“先王有至德要道”,是“广要道章”。还有“广至德章”,都是注解“至德要道”的。“广扬名章”是讲到扬名于后世,立身,如何立身的。下文说“扬名之上,因谏争之臣,从谏之君,必有应感”,讲完“广扬名章”就讲“谏争章”,“谏争章”这是说君臣之间、父子之间都有一个道理,如果不符合道理,是可以进行劝谏,这是“谏争章”。必有应感,这是“感应章”,感应是君臣之间、父子之间,最后乃至天、地、人之间,都有感应的。“三章相次,不离于扬名”,所以讲到“广要道章”、“广治德章”和“谏争章”,三章合在一起,都是教我们如何行大孝,立身扬名的,“感应章”都是为了说明立身之道的道理。“事君章”,讲的“中于事君也”,是说明孝的第二个层次。
  讲完如何事亲、如何立身和事君以后,最后是“丧亲章,继于诸章之末,言孝子事亲之道纪也”,这个纪就是到了极限。“孝子之事亲终矣”,终就是终了,到了极限,这是父母去世以后,我们能够继续的祭祀,这已经是尽孝。

好!今天就到这里明天同一时间继续学习圣贤文化,开启人生智慧,提升生命能量!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喵,没有找到相关结果~
暂时没有评论,下载喜马拉雅与主播互动
猜你喜欢
孝經鄭學講解(孝经)

這是永曆壬辰,我在曲阜春耕園講課的錄音。後來望塵居滕琪先生邀三味書社的同學整理。主要是羅惠文同學、王豔芬同學、王習丹同學的勞動,滕先生、劉傳冬先生,和我,進行了...

by:明朝經學研習會

孝经

《孝经》是中国古代汉族政治伦理著作,儒家十三经之一。《孝经》是阐述孝道和孝治思想的中国古代儒家经典著作,历代儒客研习之核心书经。该书是孔子“七十子之徒之遗言”,...

by:故磊溪边

孝经

主播:卢妍妍妍未经同意,不得转载主播声音。《孝经》中国古代儒家的伦理著作。儒家十三经之一。传说是孔子作,但南宋时已有人怀疑是出于后人附会。清代纪昀在《四库全书...

by:卢妍妍妍

孝經

《孝經》是孔子與弟子曾參以問答方式闡述孝道及孝治意義的一本經書。《孝經》共分十八章,將社會上各個階層的人士,上自國家元首,下至平民百姓,分為五個層級,就各人的地...

by:HAPPY_sly

孝经

孝经《孝经》中国古代儒家的伦理学著作。传说是孔子自作,但南宋时已有人怀疑是出于后人附会。清代纪昀在《四库全书总目》中指出,该书是孔子“七十子之徒之遗言”,成...

by:易学成读书

声音主播

25688477

简介:大家好:我是北京市延庆区龙德传统文化培训中心的宋秀梅,中华文化是我们民族的“根”和“魂”。学史可以看成败,鉴得失,知兴替;学诗可以情飞扬、志高昂、人灵秀;学伦理可以知廉耻、懂荣辱、辨是非。学习圣贤文化,开启生命智慧,提升生命能量,增强文化自信,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