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岁男子,以为风湿病,结果查出肝癌晚期!提醒:这里疼别大意

2024-03-07 22:29:4303:49 409
所属专辑:药师方健谈健康
声音简介

风湿病在生活中困扰了很多人,特别是人到中年。风湿病发作的时候是最痛苦的,让人疼痛难忍,面对风湿很多人会选择贴膏药来缓解疼痛。但是不是所有的疼痛都是因为风湿引起的,不要把疼痛误判为风湿。

42岁王先生肩膀痛以为是风湿病,医院检查诊断肝癌晚期!

王先生今年42岁,是一位出租车司机,最近感觉肩膀疼痛,认为是长期开车引起的风湿病,于是就开车去医院打算开点药,再贴张膏药缓解下疼痛,继续开车赚钱。到医院后医生做了检查后,看王先生面色发黄,巩膜也发黄,建议他再拍个CT检查下肝脏。

在经过检查后,王先生果然是肝脏出现了问题,被确诊肝癌,这对于王先生就像晴天霹雳一样,怎么也想不到。王先生很郁闷,为什么会患肝癌呢,我平常就开出租车,有没有其他的不良嗜好。平常也没有什么疾病,就是可能因为长时间外出导致的肩膀疼,这些应该是常见的风湿病啊,怎么患上肝癌了呢。

在经过询问后,王先生平常开车很辛苦,经常没日没夜的跑,王先生在开车时比较喜欢喝些功能饮料,再加上经常熬夜,王先生的肝脏早就受损伤了。之前王先生右肩膀疼痛,刚开始认为是过度的劳累引起的风湿,贴贴膏药就好了,就没有太当回事。结果这误认为是风湿,耽误了肝癌最佳的治疗时间。

肩膀疼痛怎么区分是不是肝癌呢?

肩膀疼如果是肩周炎和风湿病引起的话,症状比较明显,疼痛感比较强烈。但是如果是肩膀疼并且伴有整个胳膊都不舒服,疼痛感不是很强烈,乏力感比较明显的话,应该是肝癌引起的疼痛了。这就要及时的去医院进行相关的肝脏检查。

肝脏远离疾病,平时要保护肝脏,这几件事要做好

1:饮食健康

饮食健康——少吃高油脂高盐分的食物

经常吃一些油炸油腻、辛辣刺激的食物会增加肝脏的分解负担,这些高油脂的食物中富含脂肪和盐分,容易引起肝脏的损伤,降低肝功能,这些食物生活中要少吃或者不吃。在生活中要多吃水果蔬菜,这些可以帮助肝脏代谢分解,减少肝脏损伤。

2:多吃富含维生素的食物

维生素对身体非常有益的,也是人体重要的营养成分,可以帮助肝脏排毒。肝脏在分解代谢时会消耗很多的维生素,所以要及时的补充身体中的维生素,可以多吃些像小米,禽肉,绿色蔬菜,新鲜水果这些富含维生素的食物。

3:多吃富含优质蛋白质的食物

肝脏的修复是离不开蛋白质的,蛋白质可以增强肝功能,减少肝脏受损,增强人体的免疫力。所以生活中应该多吃一些富含蛋白质的食物,例如:瘦肉,牛肉,鱼肉,鸡蛋,牛奶等。

4:养成好的生活习惯

不好的生活习惯对肝脏的损伤是很大的,有时候这种伤害是不可逆的。

生活中的不好习惯有熬夜,晚上不睡,早上不起、吃重口味的宵夜等,严重的影响肝脏健康,应该及早地改掉这些不好的习惯。

保护肝脏还有一点很重要:控制情绪,不乱发脾气,保持开朗愉悦的心情。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喵,没有找到相关结果~
暂时没有评论,下载喜马拉雅与主播互动
猜你喜欢
自以为

别被你的“自以为”打败年少时,我们总会说自己已经长大了,成熟了,但随着年龄的增长,阅历变多,回头望,却发觉,这些也不过都是自以为的“长大”、“成熟”罢了。别总被...

by:华语音乐

习以为常

有些事总说不出来,就是为了避免伤痛。----------------------承泽唱片公司:承泽DJMUSIC团队唱片类型:录音室专辑发行公司:承...

by:DJ尤咏慈

何以为父

一个男人成为父亲,会发生怎样的改变一个男人成为父亲,会对他的伴侣产生什么影响一个男人成为父亲,会对这个男人与他自己父亲的关系产生什么影响

by:大河_1989

何以为父

一个男人成为父亲,会发生怎样的改变?一个男人成为父亲,会对他的伴侣产生什么影响?一个男人成为父亲,会对这个男人与他自己父亲的关系产生什么影响?

by:旺棋棋shelley

无以为家

日本作家酒井顺子是较早提倡单身主义的女性之一,曾以《败犬远吠》引发热议,使得“败犬”(指大龄未婚女性)在日本成为新兴词汇。大约二十年后的这部新作中,她依然坚持单...

by:toread_jxj

以为的声音

碎片时间里的声音记忆,仿佛看到了曾经那个努力的自己穿梭在深夜里,不知疲倦!

by:莫莫无畏

我以为我是佛

共享专辑均为纯文学类,感兴趣的朋友可细听。

by:一相邻

风湿、类风湿|中医骨病解析

“寒者热治,热者寒治,寒热夹杂,以通为治。”风湿、类风湿的调理,一定离不开这16个字-------雨晴老师当我们面对,晨僵、乏力、关节肿痛、畏风怕寒,屈伸不利...

by:风湿骨病说中医

声音主播

158337043

简介:三甲医院主任药师,神经内科临床药师;2006年获中山大学药理学硕士研究生学位;任广东省药理学会合理用药委员会委员、广东省药学会科普委员会委员。2020年获得中国医师协会“感谢状”表彰;广东省药学会药学科普创作“优秀奖”;于《家庭医生》、《家庭医药》、《医食参考》等杂志发表数十篇科普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