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破山寺后禅院.常建

2024-03-08 22:40:4101:13 23
所属专辑:唐诗六百首
声音简介

题破山寺后禅院.常建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音。

他诗红人不红,写下一首出神入化的唐诗,中间两句千年无人超越



注释译文
词句注释
⑴破山寺:即兴福寺,在今江苏常熟市西北虞山上。南朝齐邑人郴州刺史倪德光舍宅所建。
⑵清晨:早晨。入:进入。古寺:指破山寺。
⑶初日:早上的太阳。照:照耀。高林:高树之林。
⑷竹径:一作“曲径”,又作“一径”。通:一作“遇”。幽:幽静。
⑸禅房:僧人居住修行的地方。
⑹悦:此处为使动用法,使……高兴。
⑺潭影:清澈潭水中的倒影。空:此处为使动用法,使……空。
⑻万籁(lài):各种声音。籁,从孔穴里发出的声音,泛指声音。此:在此,即在后禅院。都:一作“俱”。
⑼但余:只留下。一作“惟余”,又作“唯闻”。钟磬(qìng):佛寺中召集众僧用的法器。


白话译文
逐句 全译
大清早我走进这古老寺院,旭日初升映照着山上树林。
竹林掩映小路通向幽深处,禅房前后花木繁茂又缤纷。
山光明媚使飞鸟更加欢悦,潭水清澈也令人爽神净心。
此时此刻万物都沉默静寂,只留下了敲钟击磬的声音。

创作背景
破山在今江苏常熟,寺指兴福寺,始建于南朝,到唐代已属古寺。常建一生仕途不得意,常游览名山胜景以自娱。此诗是诗人游览破山寺后禅院时所作,具体创作时间未得确证。


作品鉴赏
整体赏析
这首诗题咏的是佛寺禅院,抒发的是作者忘却世俗、寄情山水的隐逸胸怀。诗人在清晨登破山,入兴福寺,旭日初升,光照山上树林。佛家称僧徒聚集的处所为“丛林”,所以“高林”兼有称颂禅院之意,在光照山林的景象中显露着礼赞佛宇之情。然后,诗人穿过寺中竹丛小路,走到幽深的后院,发现唱经礼佛的禅房就在后院花丛树林深处。这样幽静美妙的环境,使诗人惊叹,陶醉,忘情地欣赏起来。他举目望见寺后的青山焕发着日照的光彩,看见鸟儿自由自在地飞鸣欢唱;走到清清的水潭旁,只见天地和自己的身影在水中湛然空明,心中的尘世杂念顿时涤除。佛门即空门。佛家说,出家人禅定之后,“虽复饮食,而以禅悦为味”(《维摩经·方便品》),精神上极为纯净怡悦。此刻此景此情,诗人仿佛领悟到了空门禅悦的奥妙,摆脱尘世一切烦恼,像鸟儿那样自由自在,无忧无虑。似是大自然和人世间的所有其他声响都寂灭了,只有钟磬之音,这悠扬而宏亮的佛音引导人们进入纯净怡悦的境界。显然,诗人欣赏这禅院幽美绝世的居处,领略这空门忘情尘俗的意境,寄托自己遁世无门的情怀。
这是一首五言律诗,但笔调有似古体,语言朴素,格律变通。它首联用流水对,而次联不对仗,是出于构思造诣的需要。这首诗从唐代起就备受赞赏,主要由于它构思造意的优美,很有兴味。诗以题咏禅院而抒发隐逸情趣,从晨游山寺起而以赞美超脱作结,朴实地写景抒情,而意在言外。这种委婉含蓄的构思,恰如唐代殷璠评常建诗歌艺术特点所说:“建诗似初发通庄,却寻野径,百里之外,方归大道。所以其旨远,其兴僻,佳句辄来,唯论意表。”(《河岳英灵集》)精辟地指出常建诗的特点在于构思巧妙,善于引导读者在平易中入其胜境,然后体会诗的旨趣,而不以描摹和辞藻惊人。因此,诗中佳句,往往好像突然出现在读者面前,令人惊叹。而其佳句,也如诗的构思一样,工于造意,妙在言外。宋代欧阳修十分喜爱“竹径”两句,说“欲效其语作一联,久不可得,乃知造意者为难工也”。后来他在青州一处山斋宿息,亲身体验到“竹径”两句所写的意境情趣,更想写出那样的诗句,却仍然“莫获一言”(见《题青州山斋》)。欧阳修的体会,生动说明了“竹径”两句的好处,不在描摹景物精美,令人如临其境,而在于能够唤起身经其境者的亲切回味,故云难在造意。同样,被殷璠誉为“警策”的“山光”两句,不仅造语警拔,寓意更为深长,旨在发人深思。正由于诗人着力于构思和造意,因此造语不求形似,而多含比兴,重在达意,引人入胜,耐人寻味。
盛唐山水诗大多歌咏隐逸情趣,都有一种优闲适意的情调,但各有独特风格和成就。常建这首诗是在优游中写会悟,具有盛唐山水诗的共通情调,但风格闲雅清警,艺术上与王维的高妙、孟浩然的平淡都不类同,确属独具一格。


名家点评
宋代洪刍:丹阳殷璠撰《河岳英灵集》首列常建诗,爱其“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之句,以为警策。欧公又爱建“竹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欲效作数语,竟不能得,以为恨。予谓建此诗,全篇皆工,不独此两联而已。(《洪驹父诗话》)[8]
元代方回:三四不必偶,乃自是一体、盖亦古诗、律诗之间。全篇自然。(《瀛奎律髓》)[8]
明代凌宏宪:胡元瑞曰:中二联,五言律之入禅者。(《唐诗广选》)[8]
明代胡应麟:孟诗淡而不幽;常建“清晨入古寺”“松际露微月”,幽矣。(《诗薮》)[8]
明代陆时雍:三四清韵自然。(《唐诗镜》)[8]
明代钟惺:无象有影,无影有光,是何物参之?(《唐诗归》)[8]
明代谭元春:妙极矣,注脚转语,一切难着,所谓见诗人身而为说法也。又云:清境幻思,千古不磨。(《唐诗归》)[8]
明末清初周珽:陆钿曰:读此诗,何必发禅家大藏,可当了心片偈,更妙在镜花水月。(《唐诗选脉会通评林》)[8]
明末清初邢昉:诗家幽境,常尉臻极,此犹是其古体也。(《唐风定》)[8]
明末清初黄生:全篇直叙。对一二,不对三四,名换柱对。有右丞《香积寺》之摹写,而神情高古过之;有拾遗《奉先寺》之超悟,而意象浑融过之。“薄暮空潭曲、安禅制毒龙”、“欲觉闻晨钟,令人发深省”,方之此结,工力存馀,天然则远矣。(《唐诗摘钞》)[8]
明末清初冯班:字字入神。(《瀛奎律髓汇评》)[8]
清代顾安:(增)“曲径”、“禅房”二句深为欧阳公所慕,免屡拟不慊。吾意未若刘君之“时有落花至,远随流水香”为尤妙也。(《唐律消夏录》)[8]
清代刘邦彦:吴敬夫云:自济北集粗豪之语以为初盛,而竟陵以空幻矫之,引人入魔。如“山光悦岛性,潭影空人心”,吟咏之家奉为金科玉律矣,不知诗贵深细,不贵粗豪,贵真实,不贵空幻。若悟二家无有是处,即已得是处矣。(《唐诗归折衷》)[8]
清代范大士:解人为诗,不横作诗之见于胸,随所感触写来,自然超妙,读此益信。(《历代诗发》)[8]
清代屈复:但写幽情,不着一赞羡语,而赞羡已到十分。次写景真,句法又活。(《唐诗成法》)[8]
清代徐增:“山光”二句,其气力全注射到合处也。此诗人皆称其中二联,而忽起合,何异拾却仙人,而反为扇所障也?(《而庵说唐诗》)[8]
清代吴煊、胡棠:欧阳公极赏此作,自以生平未能为。此即“唐无文章,惟《盘谷序》”之意。(《唐贤三昧集笺注》)[8]
清代卢麰、王溥:幽人逸笔,自是一种。三四逸,第六峭,前四一气转旋,不为律缚,结更悠然。(《闻鹤轩初盛唐近体读本》)[8]
清代纪昀:通体谐律,何得云古诗、律诗之间?然前八句不对之律诗,皆谓之古诗矣。兴象深微,笔笔超妙,此为神来之候。“自然”二字不足以尽之。(《瀛奎律髓汇评》)[8]
清代沈德潜:鸟性之悦,悦以山光;人心之空,空因潭水:此倒装句法。通体幽绝。(《唐诗别裁》)

作者简介
常建,唐代诗人。开元进士,与王昌龄同榜。曾任盱眙尉。仕途失意,后隐居于鄂州武昌(今属湖北)。其诗多为五言,常以山林、寺观为题材。也有部分边塞诗。有《常建集》。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喵,没有找到相关结果~
暂时没有评论,下载喜马拉雅与主播互动
音频列表
猜你喜欢
题破山寺后禅院 唐 常建

题破山寺后禅院作者:常建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qìng)音。注释1、[曲]:弯折。...

by:小巧小玲

题破山寺后禅院

题破山寺后禅院【作者】常建【朝代】唐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万籁此都寂,但余钟磬音。出自部编版八年级下《课外古...

by:拾年树自然创客

常建

常建(708年—765年),祖籍邢州(根据墓碑记载),可能是长安(今陕西西安)人[1],唐代诗人,字少府。开元十五年(727年)与王昌龄同榜进士,长仕宦不得意,...

by:假说真听

大名禅院

本书由主播月晴根据同名出版小说精心改编录制,欢迎关注订阅,谢谢

by:月晴读书

忻州-石径禅院

票价详情暂无适宜四季皆宜电话暂无简介哈喽,亲爱的游客朋友,欢迎来到石径禅院,它在山西省河曲县城东北25公里的石城村,创建于民国八年。石径禅院依山...

by:恋景旅行APP

厦门-石室禅院

票价详情暂无适宜四季皆宜电话暂无简介您好,现在在您面前的就是区级文物保护单位石室禅院,石室禅院历史悠久,在历史记载的修建年代中,宋、元和明、清、民...

by:恋景旅行APP

天津-大悲禅院

音频来源于链景旅行地址天津市河北区天纬路中段东北侧票价描述5元开放时间周二至周五9:00—16:30乘车信息暂无

by:恋景旅行APP

延安-万安禅院景区

音频来源于链景旅行地址陕西省延安市黄陵县双龙镇裕村票价描述暂无开放时间夏季:8:00—18:00,冬季:8:00—17:30乘车信息暂无

by:恋景旅行APP

蜀山剑侠传(破慈云寺)

一部玄想超妙,光怪陆离的神话巨著,小说以正道峨眉派为主,讲述了峨眉弟子学艺和斩妖除魔的经历,尤其以三英二云、七矮和四大弟子为主要的记述对象,这些人都是峨眉派的弟...

by:鱼猫说书

日常建筑学 | 这就是创新!

用创意拓展边界,用行动改变未来。《这就是创新!》是一档创意实战的播客,由日常建筑学出品,由郑宝宝(数字产业专家)和黄沛(设计媒体人)共同发起,持续关注小众品牌和...

by:日常建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