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孔子哲学传统之继往开来

2024-03-13 13:01:1010:59 23
声音简介
孔子哲学生命之本质何在?就是“仁者,人也”,“人能弘道”。孟子承继孔子哲学而以本心良知之普遍立法而道“性善”,提出“尽心知性知天”而立道德的形而上学之规模。用牟先生的话说,就是:自律道德、道德的形而上学。宋明诸家,究竟谁是儒家之本质,标准即在于此。用阳明的话说,就是“此心之天理”,“本然之良知”(《传习录》中,《答顾东桥书》,第137条)而已。
孔子哲学传统堪称为“基础哲学”,作为人性之根、社会之本,乃在于它是奠基于人类理性成熟之学。人类哲学史中有着各色各样的流派,不过,唯独确立基础哲学,各形各色的学派才能在基础哲学之共同根基上各显姿彩,相互辉映,不致流为主观意见。拙著《孔子哲学传统--理性文明与基础哲学》旨在论明:孔子哲学传统堪称基础哲学。
孔子哲学传统是奠基于人类理性成熟之学。它彰显着华夏理性文明之光辉,以此区别于印欧语系的文明。孔子哲学传统乃系一个对宇宙怀着道德目的之终极关怀的传统,而根源上区别于各种只关注个人彼岸终极依托的信仰。
西方主导的现代物质化社会,倡导成心以为人之言论行事的基本原则,以个人的意欲、利益、权力相争为社会唯一动力,就是以“罔之生”为人性、社会奠基。由之而使人的生活世界失序,人心不安,社会不太平。如果人们开始意识到要走出族群撕裂之困局,那么,我们除了理性地回到每一个人共同的孔子哲学传统,从一直滋养着我们的民族生命之源头活水寻找生机,难道还能有别的出路吗?虽然在族群撕裂、意识形态控制社会、放于利而行之原则大行其道的今日世界,要讲孔子哲学传统必定十分艰难,然而,除了走这条道路,以便将一切人凝聚成一个健旺向上、自由公义的道德伦理共同体,我们实在无路可走。
我们需要让自己有时间冷静下来,理性地思考:到底人类需要并有能力为自己制定一个怎样的共同目标?如果这个目的是公义的社会及人类和平与福祉,那么,我们迟早会明白到,
主导今日世界的西方式现代化,令人类远离和平与福祉的共同
目标。我们终究会认真思索人性之根、社会之本,并且认识到要走出西方主导的现代文明的困局,必须从文明化转进至道德化。我们所致力要建立的现代化不能建基于“人只为自己存在的权利”,以“放于利而行”为基础原则;而是要奠基于“仁者,人也”,“人能弘道”的哲学原则上。孔子哲学不应该被理解为历史上的孔子一个人的思想系统,而必须恰当地认识到:它是由华夏古文明含蕴的理性内核生长出来的,并且在“为往圣继绝学”的历史进程中展现为一个作为人生之根和社会之本的哲学传统。孔子哲学传统指示的是一个道德的预告的人类史。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喵,没有找到相关结果~
暂时没有评论,下载喜马拉雅与主播互动
猜你喜欢
《孔子传》第四章/第四节:去鲁适卫

在鲁国政坛,孔子从中都宰做起,到小司空,再到大司寇,最后“行摄相事”一路推行自己的政治方略,可谓游刃有余,一帆风顺。但由于“堕三都”一事,令季桓子警惕起来,他猛...

by:妙巴

《孔子传》第二章:三十而立/第四节苛政猛于虎

孔子三十五岁到齐国,在齐国待了一年多的时间,又回到了鲁国。原来是小个子(不足六尺)的齐国老臣挤走了高个子(九尺六寸)的孔子。

by:妙巴

廿四节气

介绍我国的传统节气。

by:常安_be

孔子为何成为孔子

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子姓,孔氏,名丘,字仲尼,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人,祖籍宋国栗邑(今河南夏邑),中国...

by:每一日都在喜雅

【书岛】林语堂智慧合集,收录孔子的智慧、老子的智慧,传统哲学

林语堂不仅是凭借《京华烟云》提名诺贝尔文学奖的文化大师,也是“两脚踏东西文化,一心评宇宙文章”的语言天才,更是幽默风趣的人生智者。他说“人生在世,还不是有时笑笑...

by:影子兵

孔子

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子姓,孔氏,名丘,字仲尼,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人,祖籍宋国(今河南),中国古代思想...

by:冰瑶_2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