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大宗师7 孟孙才居丧,梦觉

2024-03-13 15:37:2902:58 43
声音简介
颜回问仲尼曰:“孟孙才〔216〕,其母死,哭泣无涕〔217〕,中心不戚〔218〕,居丧不哀〔219〕。无是三者,以善处丧盖鲁国〔220〕,固有无其实而得其名者乎〔221〕?回壹怪之〔222〕。”仲尼曰:“夫孟孙氏尽之矣〔223〕,进于知矣〔224〕,唯简之而不得,夫已有所简矣。孟孙氏不知所以生,不知所以死,不知就先,不知就后,若化为物〔225〕,以待其所不知之化已乎〔226〕!且方将化,恶知不化哉?方将不化,恶知已化哉?吾特与汝,其梦未始觉者邪〔227〕?且彼有骇形而无损心〔228〕,有旦宅而无情死〔229〕。孟孙氏特觉〔230〕,人哭亦哭,是自其所以乃〔231〕。且也相与吾之耳矣〔232〕,庸讵知吾所谓吾之乎〔233〕?且汝梦为鸟而厉乎天〔234〕,梦为鱼而没于渊。不识今之言者〔235〕,其觉者乎,其梦者乎?造适不及笑〔236〕,献笑不及排〔237〕,安排而去化,乃入于寥天一〔238〕。”

译文】

颜回请教孔子说:“孟孙才这个人,他的母亲死了,哭泣时没有眼泪,心中不悲戚,居丧时也不哀痛。这三个方面都表现不好,却因善于处理丧事而名扬鲁国。难道真会有无其实而有其名吗?颜回一直觉得奇怪。”



孔子说:“孟孙才已把丧事办得很完善了,超过了已知道的了。只有再简化不得的,难道还有所简化呀。孟孙才不知道人之所以生,也不知道之所以死;不知道生和死那个在先那个在后;假如死后变为物,其期待仅是那些自己所不知道的变化而已!况且方在出现了变化,怎么知道不再变化呢?方在没有变化,又怎么知道已经有了变化呢?只有我和你,还是处在梦中没有觉醒呢!况且他仅惊叹死亡损害了形体,却无损于他们的精神,犹如精神的寓所朝夕改变而精神并不死亡。孟孙才特别明白,人们哭他也跟着哭,这就是他如此居丧的原因。况且人们交往总得通过人的耳目,又怎么知道我的所谓我是什么呢?而且你梦中变成鸟便振翅直飞蓝天,你梦中变成鱼便摇尾潜入深渊。不知道今天说话的,是醒着的人,还是在做梦呢?感觉到舒适却来不及笑出声音,显露出笑容却来不及排解心意,心思顺应自然的按排而忘却变化的身体,就可进入到寂寥虚空的天合一了(道是不受时空限制的存在,天是道所创生的存在。你是时空限制的存在,天也是时空限制的存在,与天合一,与虚空合一,並不是与道合一。虚空的天不是道,人,物仅是道在时空环境中的一种展现。人死了,失去躯体的枷锁,失去时空的制约。如果还有你存在,与道还是合一不了的。只有死去时,连你的精神也失去了,你不存在了,才能回到道中去。道家修成道的观念值得商榷。“齐物论”所说的“物化”和庄周与胡蝶是有分别的观念是值得重视的。物化是道演化变化成物,没有说物化的结果是回到道中去。——译者)。”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喵,没有找到相关结果~
暂时没有评论,下载喜马拉雅与主播互动
猜你喜欢
禅说庄子 大宗师 冯学成

冯学成先生,1949年出生成都,20岁在四川江油当知青的时候认识了著名的禅师和武术家海灯法师,并经其举荐参学于本光法师。后来更师从离欲老和尚、遍能老和尚、佛源老...

by:丙林感悟国学之美

庄子 逍遥游 齐物论 大宗师

北冥有鱼,其名曰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齐谐者...

by:丝丝小草

郝老师|跟着庄子学《庄子》

《庄子》一书中大多数文章都希望以逍遥的态度来解答人生的困惑。庄子笔下有许多脍炙人口的寓言故事,即使过了千百年,这些故事读起来依然幽默风趣,充满了智慧和独到的见解...

by:郝老师的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