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士5年未升副教授转岗后勤 高校人事考核这么卷了?

2024-03-14 01:47:5510:58 53
声音简介

近日,一张《太原师范学院引进和稳定高层次人才管理办法》引进博士研究生“非升即转”的截图在多个平台引起了广泛关注,许多人认为,博士达不到晋升标准就转为后勤、保卫系统,是对人才的浪费,也有网友认为,这种“非升即走”的方式会给青年学者带来沉重的科研压力。

高校“青椒”“非升即走”“非升即转”,网友表示,博士毕业都这么卷了吗?

对此,刚工作的青年教师小孙表示,高校越来越卷,考核指标越来越高,青年教师因此背负着沉重的科研压力。

太原师范学院规定

博士5年未升副教授转岗后勤

华商报记者注意到,有媒体发现这张截图是太原师范学院早在2021年6月17日就在官网发布的引进和稳定高层次人才管理办法。

办法规定,太原师范学院“全职引进的高层次人才在我校的最低服务期为8年”。“引进的博士研究生来校工作满五年,如未能晋升副教授,本人需服从学校安排转到后勤、保卫等服务保障岗位。”

据澎湃新闻报道,该校一名教学单位工作人员表示:“学校以及院所层面还会有进一步对人才支持的方案。”

但3月12日,记者通过太原师范学院官网查询,已无法查询到此条管理办法。记者多次联系太原师范学院,电话无人接通。

记者注意到,今年3月6日上午,太原师范学院召开人才工作领导组会议,研究讨论2024年人才引进计划。人才工作部、人事部负责人分别汇报了2024年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博士引进计划。与会人员围绕人才引育工作进行了深入讨论,通过了2024年人才引进计划。这也从侧面证明,太原师范学院正在进行新一轮的人才引进计划商讨,而此前的人才引进计划是否会进行调整,还需等待太原师范学院的官方信息。

对此,陕西某高校教授告诉记者,太原师范学院的管理办法,并不是硬性要求所引进的博士研究生必须当上副教授,否则就转为后勤、保卫等服务保障岗位,“文中所表达的意思,是满足副教授任职条件就行。”

国内多所高校呈现“非升即走”趋势

青年教师称面临巨大科研压力

高校老师“非升即走”“非升即转”并不是一个新鲜话题,太原师范学院“非升即转”的规定却为何瞬间引起网友的热烈讨论?

近年来,国内高校为吸引高端人才,纷纷出台引进政策,高薪、福利和经费。但与此同时,学校也面临着并非所有引进人才都能在聘期内完成相应教学工作、取得一定科研成果的问题,这使高校感受到相当大的压力,因此将类似“非升即走”“非升即转”变为激励青年教师甚至副教授产出成果的一种重要考核制度。

有网友表示,并不是高校“非升即走”让人感到新鲜,而是如今越来越严苛的考核制度已经由“985”“211”重点高校逐渐扩大至地方普通高校。很多普通高校并没有良好的科研基础,对于青年教师的考核指标却越来越高,青年教师也因此背负着沉重的科研压力。

2020年12月,教育部等六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加强新时代高校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指导意见》,强调加快高校教师编制岗位管理改革,提出高校可采取多元化聘用方式自主灵活用人,实施岗位聘期制管理,进一步探索准聘与长聘相结合等管理方式,落实并完善能上能下能进能出的聘用机制。

作为我国公立高校聘用改革的方向,“非升即走”的人事聘任制度近年来已经逐渐在国内各高校推行普及。中国-上海合作组织国际司法交流合作培训基地助理研究员何柳曾在《“非升即走”制在我国的实施现状及完善路径研究》一文中提到,我国多所研究型大学推行“非升即走”制度改革的总体方向是正确的,有利于提升高校学术产出,促进人才流动,改善近亲繁殖的学术生态,构建学术思想多元化网络;同时也产生了“重科研、轻教学”、片面追求科研量化与即时效益、科学精神与学术创新受损等一系列问题。

记者注意到,今年年初,哈尔滨工业大学发布最新文件,规定新聘副高岗位教师需签订6年期限合同,6年内未晋升正高将面临转岗或不再聘用。这意味着,即使是副教授也可能面临着“非升即走”的状况。

此外,以西安交通大学新闻与新媒体学院人才引进要求为例,该学院人才引进第七条“考核”中就提到:“讲师准聘期满,须参加聘期考核和副教授岗位聘任考核评议,通过者聘任为副教授。特别优秀者,可提前申报副教授岗位。未完成合同任务或未通过副教授岗位聘任考核评议者,终止聘用。”

“非升即走”规定的普及,也让“青椒”们面临着越来越大的科研和工作压力。陕西某211高校教授告诉记者,学校并没有明确的考核期内“非升即走”要求,但是有三年的考核期,设定若干指标,如果无法完成,就不续聘了。该知情人士表示,听说从去年开始,考核期指标也有所提升,至少要拿到一个教育部课题。“高校青年教师现在不容易,教育部课题和社科课题只能二选一,也就是说每年只有一次机会。论文发表对青年教师也不友好。”

对于“青椒”目前的工作现状,一名高校青年教师表示,根本不存在进高校当老师就能躺平这一说法。他表示,评职称的考核制度不仅要看课时量,更要看项目、文章和专著,各项指标让新进校的青年教师感到压力非常大。“想评职称但条件不够,评不上又没办法通过考核。”至于评不上职称就要走人这一做法,该青年教师表示,有些学校并没有那么残酷,但近年来也有部分学校存在几年内评不上职称就走人的情况。

该高校教授也表示,从个人角度来看,“非升即走”制度并不能全怪学校,产出成果还是需要有规定,不然大家都不干活,也不行。但大家普遍忽视了一个问题,评选副教授的标准是否合理?只有合理的评选标准才能符合“非升即走”这个制度。

>>专家观点

“非升即走”更多聚焦于科研工作

地方本科院校应主要开展好本科教学

“非升即走”制度是否合理?

对此,21世纪教育研究院院长熊丙奇介绍,“非升即走”起源于美国大学实施的一种教师管理和评价制度,目前国内高校都在引进这种做法,且多为双一流高校。“现在已经延伸到了一些地方高校。”

熊丙奇表示,这项制度本身没有问题,但从“非升即走”“非升即转”的具体考核办法看,高校更多聚焦于科研,希望通过这一规定,迫使教师努力申请课题、做项目、发表论文,尽快达到晋升职称条件。

但目前国内的现状则是青年教师在学校没有科研条件的情况下,还要出成果、写论文,这就会导致青年教师急功近利。博士毕业已经28、29岁,如果面临“非升即走”的问题,和目前社会不招聘35岁以上的青年教师产生冲突,这也会让教师出现焦虑心理。

熊丙奇认为,实施“非升即走”,从学校招聘和人才管理、考核来讲,是一系列的问题,并不是单纯的达不到考核规定就离开教师岗位。

尤其对于地方本科院校来说,这样的晋升考核指标,其实与学校的办学定位不一致。地方本科院校应该以开展好本科教学为办学定位,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培养相应人才。教师就算是做科研,也应该是进行和技能人才培养相结合的应用型研究,并破除唯论文、唯职称评价倾向。

陕西省社会科学院副研究员、社会热点专家王晓勇则认为,科研工作是一个基础性很强,同时又需要创新、不停深挖前沿、持续跟踪的工作,必须根据科研工作的特点制定相应的评价机制。“非升即走”考评制度却要求立马出成果,会让很多投身于基础研究、长期研究的科研工作者有压力。

王晓勇说,不同行业有不同的工作方式,有的工作需出一个定时定量的计划表,但有些工作不能限定太多。 华商报记者 郭蓉 实习生 孙舒蕾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喵,没有找到相关结果~
暂时没有评论,下载喜马拉雅与主播互动
猜你喜欢
博士后教授带你一起学奇迹

学习带领人是山东大学(双一流A+985+211)生命科学学院研究生导师、博士后、美国纽约大学医学院访问学者、《细胞:一个和谐的社会》一书的作者时永香教授。科研方...

by:心视点

怪博士与妙博士

妙博士与来的怪博士他们会发生许多事情。你们知道吗?这一次我就带着你们来研究这个故事。

by:故事h1点了吗

刘博士讲糖尿病(未整理)

本专辑主要是刘峰博士从医以来中医知识和经验的总结精华,浓缩为“刘博士讲中医”系列课程传播出来,让更多人受益。刘峰博士近期于中国石油中心医院启动糖尿病足等相关临床...

by:刘峰博士讲中医

怪博士与妙博士丨完

怪博士與妙博士的神奇发明,希望大家多多支持。

by:地球真神奇123

教授与年轻人

从教授和年轻人的故事里,你可能不会得到一个显而易见的答案,却能从中看到现象背后的本质联系,重新思考前行的方向。

by:毓见未来

教授与年轻人

“冷山大学”里的高冷教授“荒白”与痞子少年“秦子”,一对“被命运绑在一起”的师徒,30场关于宇宙、历史、人生、自我等宏大命题的认知思辨之旅。若你曾思考一些旁人很...

by:OK南波万

123阅读~怪博士与妙博士

怪怪镇有个怪博士,专门发明各种新奇的东西;妙妙城也有个妙博士,脑子里都是特别的新发明:“天气随身包”到底能把天气变成什么模样?“电梯”除了能载人,还有哪些特殊功...

by:浅浅讲故事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