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音简介

近日,网传“3名初中生霸凌同学并将其杀害”的消息引发关注。

据媒体此前报道,3月13日,河北省邯郸市肥乡区张庄村委会书记证实,学生王某某被杀害属实,公安部门已将3名嫌疑人抓获。此外,肥乡区公安局相关工作人员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案件正在处理中。”

而从媒体报道披露的案件细节中,嫌疑人老到的行为与幼小的年龄形成了强烈反差,在网上引起了希望加大对未成年人犯罪惩处力度的呼声。

对此,北京吴少博律师事务所吴少博律师表示,“本案中,3名加害者是否需要负刑事责任,需要看杀人时的年龄”。他介绍,根据我国刑法,年满16周岁即应对所有的刑事犯罪承担刑事责任。而14周岁以上、不满16周岁的,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应当负刑事责任;对已满12周岁不满14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罪,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情节恶劣,经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追诉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判处死刑是不可能的”,吴少博说,“对于未成年人来说,负刑事责任的时候,有个基本原则,就是我们刑法明文规定不满18周岁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同时我们的刑法第四十九条也明文规定,犯罪时不满18周岁的人不得适用死刑”。

最高检发布的数据显示,2023年,全国检察机关共批准逮捕未成年犯罪嫌疑人2.7万人,不捕3.8万人;对未成年犯罪嫌疑人决定起诉3.9万人,不起诉4万人。而且,近年来,我国未成年人恶性犯罪案件时有发生,有相当一部分因为年龄的问题,并没有受到严厉惩罚。

未成年人保护的相关法律,旨在保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有时候确实没有保护到良善的孩子,反而成为了未成年人加害者的“护身符”,吴少博认为,“这种情况需要改变”。

其实,我国立法机关也在顺应未成年人犯罪形势变化,于2020年12月通过《刑法修正案》,将刑事责任年龄从14岁降到12岁,规定已满12周岁不满14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罪,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情节恶劣,经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追诉的,应当负刑事责任。“正是这一次立法调整,让本案的3名未成年犯罪嫌疑人,有了更大的被追诉可能”,吴少博说。

不过在信息时代下,未成年人获得信息的渠道以及参与社会活动的年龄越来越早、程度越来越深。吴少博表示,“说白了就是在一些不良信息的干扰下,未成年人越来越早熟,这种情况下,我国立法机关还需要不断去研究在保护和打击之间实现平衡。”

除此之外,他认为,未成年人犯罪的原因通常包括家庭环境的影响、学业压力、同龄人的负面影响等,这些因素可能导致未成年人产生反社会心态和犯罪观念,为了预防和减少未成年人犯罪,家庭、学校、社会应共同发力,提供稳定的成长环境、加强法治教育、关注未成年人的心理需求,并给予必要的帮助和引导。同时,政府应加大打击力度,建立完善的预防和处罚机制,并推行未成年人法制教育和心理辅导,提高未成年人对法律的敬畏感和自我约束能力,这样才能尽可能杜绝减少悲剧的发生。

恭囍自己发大财

应该以此事件为契机,重修未成年法 建议改成 先判死刑 等成年那一天 立即执行死刑

回复@恭囍自己发大财
表情0/300
其他用户评论

岁月静好_obz

不应该在有年龄限制了,这种蓄意杀人的就应该严惩,必须严惩

听友96040750 回复 @岁月静好_obz

这个父母不承担责任吗?太无语了

苍天笑688

不杀,受害人家属早晚得杀这仨小孩儿。

杏黄色的万代兰族 回复 @苍天笑688

日剧《告白》,了解下,跟这起事件类似,以杀制杀,母亲为儿子复仇。

周晨_no

不枪毙,留着以后危害社会啊

15013811580

该先坐牢到成年,成年一过,第二天枪毙

杏黄色的万代兰族 回复 @15013811580

对,你说了我所想。

听友412088969

这种人应该把他们拉去游街,让大家共同羞辱他们和他们家人,不然怎么以儆效尤,一定要有一个非常严厉的惩罚才能起到制止这些恶性事件的发生。

当前评论用户

002

简介:我就是我 不一样的水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