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4.电视连续剧《黄河在咆哮》—民族主题

2018-02-12 20:47:3005:27 404
所属专辑:我的红色记忆
声音简介

2015我的红色记忆

    2015是特殊的一年,迎来了中国抗日战争胜利和世界反法西斯胜利七十周年。我也过了不惑之年,心智长成,更增了很多家国情怀。        

    年初,为一部电影《血色乳汁》作曲,后来还有一部电视连续剧《黄河在咆哮》,七月又是儿童剧《红星杨》,到八、九月创作大型音舞诗画《红色记忆》。时间不断被拉回到七十多年前,一个民族的悲壮重现眼前,血液被燃烧,心灵被刺痛,整个人都浸泡在红色之中。“记忆”常常变得模糊,几乎被当成了现实。                                  对于我,红色记忆并不完全来自史书上的数字、黄崖洞前的英烈和吕梁山头的烽火。而是我的父亲——一位亲身经历了那段苦难的红色政权的基层军官,给我童年时的口述。

    父亲18岁参军,从牺盟会到工人旅,到西北野战军,到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通讯学校,再到安东(现丹东)防空司令部,抗日、解放、剿匪、抗美援朝,红色军队最为艰苦的岁月里,他几乎参加了所有重大的战争。单枪匹马侦查敌情,带百十条枪突破日军一个中队的包剿转而成功伏击他的资重,草庄头歼灭日军扫荡队伍,保卫彭老总通过日军封锁线,带领尖刀连冒死冲过兰州铁桥,西北大漠与马家军血战……一桩桩惨烈的战争从父亲口中讲出,没有胜利的骄傲也没有牺牲的悲伤,一切都很平淡。讲述中,他还会撩起衣服指指身上的伤痕,告诉我这是哪场战争留给他的纪念。        

     “每次大的战争之前,只要有条件,一个连会在一起吃一顿饭,战争结束整编时周围却都成了陌生的面孔。”每每讲到这里父亲会有一些停顿,稍稍理一下思路,便会讲起他熟悉的哪个人是在这次战争中牺牲的。他说,和他同时参军的邻村的人有三个,他们都没有看到新中国。尽管他的语气依然那么平淡,但我知道,父亲对于那段历史的记忆是如何的刻骨铭心。        

    父亲生有五子,名字依次为“胜利援朝荣”。这大概算是父亲对红色的特殊记忆。

    父亲1916年出生,我生在1972年,我们相差了56岁。不曾想,我也育儿较晚,到我的孩子和我的父亲相差时,已经近百岁了。这一百年,红色中国从孕育、初建到发展,步履蹒跚、辗转反复,到今天算是一个现代国家的雏形了。大概也因此故,2015年的红色记忆显得尤为重要。我想,多年以后,2015也会在我的记忆中泛起红色。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喵,没有找到相关结果~
暂时没有评论,下载喜马拉雅与主播互动
猜你喜欢
电视连续剧编剧知识与技巧

本专辑是北京风光无限影视有限公司在原有的《电影赏析1000问》、《影视剧本创作指南》、《中外电影史》节目基础上,励精图治、精心打磨、最新推出的一档探讨电视连续剧...

by:斯皮乃尔梦伯格

红楼梦 电视连续剧歌曲集

《红楼梦》伟大的文学巨著,描写宝玉为轴心的爱情悲剧。提帚埋香冢的多情弱女子林妹妹;精干大气的探春远嫁,母女不舍亲情相追;叹香菱身世可怜,但始终不反抗;晴雯表现美...

by:红楼梦书迷

三十集电视连续剧《东哥传奇》文学剧本

一部几乎没有“你”、“我”、“他”等代词的剧作。明末满洲女真部落的传奇。全剧围绕着海西女真四部中的叶赫部、叶赫西城小格格东哥与汉人阿哥阿克顿之间青梅竹马的恋...

by:沐阳公

《公诉》一部热播、悬疑电视连续剧/剧情介绍

公诉剧情介绍:高材生检察官安旎(迪丽热巴饰)入职江城检察院后,面对众多棘手案件,在检察长的指导下,团结办案团队的检察官,与刑警队长何陆源(佟大为饰)为代表的...

by:峰銮19

电视连续剧《夜话八路军》第一季“孱师奋起”剧本连载

该辑为电视连续剧《夜话八路军》的第一季《孱师奋起》,共分为190讲。《夜话八路军》,是通过现代刚刚毕业的一对大学生的情感波折,女...

by:沐阳公

聆听连续

这个大叔,会用最治愈的声音,为你疗伤……

by:聆听连续

聆听连续

听连续大叔为你朗读感受从心底流出的治愈一步一步的爬进你的心灵慢慢的让你感受温柔连续导演、朗诵家、主持人、歌手曾任中国原创音乐电影《中国有个河南》总导演“...

by:闲时光工作室

幽默笑话连续剧

从前有座山,山上有座庙,庙里有个老和尚和小和尚。一天,老和尚对小和尚说:“我给你讲个故事,从前有座山...”小和尚打断他:“师父,这个故事我已经听五百遍了!”老...

by:帅小栋讲故事

国际之全球连续剧

VX:HardyBrotherLove公众号:哈迪哥哥微博/头条:Hardy外汇哥哥观念创造了界限,娱乐释放思想的源泉。基本面何必局限,不如我们一起想想...

by:Hardy外汇哥哥

声音主播

16017322

简介:王京荣,男,1972年生于山西平遥。研究生究生学历,北京大学访问学者,国家一级作曲,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中国音乐剧协会理事,山西省音乐家协会副主席,山西省首届艺术节评委,山西省学术带头人,山西省“四个一批”人才,第十一届中国艺术节、十五届文华大奖评委,国家艺术基金专家库专家。山西省政协委员,山西华夏之根艺术团团长。 作品获得山西省“杏花奖”、电视“飞天奖”、国家艺术基金资助项目、全国“五个一”、国家舞台“精品工程”、中国艺术节“文华新剧目奖”等各类奖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