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2、解密篇:岳母刺“尽忠报国”是伪历史

2024-03-22 21:41:1706:38 68
声音简介
岳母刺“尽忠报国”是伪历史
“孟母三迁”“岳母刺字”,这些都是民间流传下来的小故事,有很深的教育意义。不禁让人觉得,凡是一心为国的大英雄,都必然有一位深明大义、知书达理的母亲。那么,岳飞的后背上是否刺有“尽忠报国”四个大字呢?如果有,真的是岳母亲手刺上去的吗?
很多史书都对岳飞背后的刺字有记载。首先来看《金佗稡编》卷九《遗事》中的一段文字:“先臣天性至孝,自北境纷扰,母命以从戎报国,辄不忍。屡趣之,不得已,乃留妻养母,独从高宗皇帝渡河。河北陷,沦失盗区,音问绝隔。先臣日夕求访,数年不获。俄有自母所来者,谓之曰:‘而母寄余言:为我语五郎,勉事圣天子,无以老媪为念也。’乃窃遣人迎之,阻于寇攘,往返者十有八,然后归。先臣欣拜且泣,谢不孝。”
而在《宋史·列传第一百三十九》中描写岳飞被审问的时候提到的:“飞袒而示之背,背有旧涅‘尽忠报国’四大字,深入肤理。”“深入肤理”说明“尽忠报国”四个字已在岳飞背后多年,结合上面一段古人留下的文章,岳飞的母亲要求他为国家效力,其间托人转告,勿念家中老小,并未提及刺字一事。转而到了岳飞被审问,背上的尽忠报国就已经“深入肤理”,刺字的时间上首先出现了疑问。
其次,就刺字这件事而言,岳飞之母虽深明大义,但毕竟只是一名村妇,中国自古讲的是“女子无才便是德”,不要说刻字,可能连字都不识。对于刺字这门手艺,也不是谁都可以的,这一点从《水浒传》中就可以得到证实。《水浒传》第七回中说道林冲要被在脸上刺字发配充军的时候,有这样的文字“唤个文笔匠刺了面颊”;第十一回说到杨志被判刑的时候也提及“唤个文墨匠人刺了两行‘金印’,迭配北京大名府留守司充军”。可见,刺字这件事的确不是谁都会的。
那么岳飞背上“尽忠报国”四个大字到底是谁刺上去的呢?明朝末年,冯梦龙所撰写的《精忠旗》一书给了我们确切的答案。书中第二折“岳侯涅背”就告诉我们岳飞背上的字到底是谁刺上去的。后人摘录出这样的文字:
生说:“张宪,你把刀来在我背上深深刻‘尽忠报国’四字。”生“解袍露背介”,末说:“怕老爷疼痛。”生怒介,说:“唉,我岳飞死且不惧,怕甚么疼痛?”末说:“既如此,小人大胆动手了。”作刻介,末说:“刻完了。”
生说:“与我以墨涅之。”末应涅介,外与生穿衣介,末说:“老爷固然立志报国,何苦忍此疼痛?”生说:“张宪,如今为臣子者,都则面前媚主,背后忘君,我今刻此四字于背上呵,唤醒那忘主背君的,要他回顾。”
这里的“生”指的就是岳飞,而末指的就是张宪,也就是说,岳飞背上的“尽忠报国”并不是他的母亲刻上去的,而是张宪刻的。刻这四个字的目的也不是像后人流传的那样,是岳母为了时刻提醒岳飞要尽忠报国,而是岳飞要给背主忘君的人敲一个警钟。
而岳母刺字的传说则是直到康熙五十三年(1714)《如是观传奇》的问世才出现的。这本书中第一次出现岳母为岳飞刺字的情节,说岳母刺字是为了提醒岳飞要时刻记得助君主击退胡酋,并且这时已将先前的“尽忠报国”讹传为“精忠报国”。
此后清朝与岳飞相关的各个版本的书籍都会以此为鉴,添加岳母刺字这一桥段,场面描写也是越来越具体,越来越激昂、悲壮。自此,岳母刺字的故事就这么被大家误传开来。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猜你喜欢
嘉代往事-岳母被打

嘉代继续上演自己的精彩人生,江湖不是打打杀杀,江湖本是人情世故,故事来源贺集,请大家多多支持,感谢!

by:文青伴侣

解密中国大案3|北大硕士虐杀岳母|青岛官场扫黑风暴

【解密中国大案系列】丁一鹤用纪实文学的方式记录中国法制进程的一些片段,《解密中国大案(3)》所展示的案件都在北京和全国产生过一定影响,有的案情也通过各种传播渠...

by:一路听天下精品

解密

《解密》是2014年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出版的长篇小说,作者是中国作家麦家。

by:潇潇暮雨_oz

大案解密

各类刑侦案件深度解析讲述一桩桩血案背后的来龙去脉听真实故事品百味人生

by:第五街的梧桐

测字解密

中华神秘文化测字术

by:iyana

解密美国

旅美十六年,我看到的美国,和你眼中的不一样

by:解密美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