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斯科恐袭哀与问

2024-03-25 01:57:2416:40 46
声音简介

恐袭、枪炮、废墟、流逝的生命……

战火带来的惨痛无比沉重

>>炮火

莫斯科遭恐袭致上百人死亡

音乐厅恐袭现场发现4套战术背心

500多发子弹、28个弹夹和2支冲锋枪

>>探问

谁发动莫斯科近郊恐袭?

俄:4名恐袭实施者被拘捕时试图向乌克兰方向逃跑

乌:否认与恐袭事件有牵连,指责普京试图把责任甩给别人

美:『伊斯兰国』是『唯一』责任方,乌克兰没有卷入

俄驻美大使:俄方正在调查,不要急于下结论

恐惧、勇敢、反击、保护……

勇敢的人们用微光给他人生的希望

>>勇敢

遭遇恐袭时他们挺身而出

小伙跳到恐怖分子身上反击救下数十人

15岁少年冷静疏散观众,拯救100多人

男子为救妻子打晕恐怖分子,救下数十条性命

>>祭奠

3月24日俄罗斯全国哀悼日

俄罗斯多地举行活动

恐袭现场人们献花悼念遇难者

如果子弹不因混乱野心出现

如果可以消除战争就好了

祈祷世界和平处处人间乐园

希望善意生长花香抚人心

俄罗斯首都莫斯科一家音乐厅22日晚发生恐怖袭击事件,俄罗斯侦查委员会24日说,恐怖袭击事件死亡人数已上升至137人。莫斯科州卫生部门24日更新的伤者信息中,暂未发现有中国人员。

3月24日是俄罗斯全国哀悼日,俄罗斯联邦政府大楼、俄罗斯国家杜马大楼、克里姆林宫降半旗,俄多地举行活动,悼念恐袭事件遇难者。

目前,各方围绕恐袭幕后黑手身份仍有不同说法,极端组织“伊斯兰国”宣称制造了这一事件,而俄方认为犯罪嫌疑人与乌克兰方面有关联。

据当地时间3月24日播出的“莫斯科·克里姆林宫·普京”节目介绍,俄罗斯总统普京将就莫斯科州音乐厅恐怖袭击事件召开俄罗斯联邦安全会议。

现场直击

全国哀悼日

俄罗斯民众悼念恐袭遇难者

24日是俄罗斯全国哀悼日,莫斯科阴雨绵绵,大量民众冒雨前往莫斯科近郊“克罗库斯城”音乐厅,悼念恐袭遇难者。

“克罗库斯城”音乐厅东侧莫斯科大环线公路上,前来悼念民众的车辆行驶缓慢。音乐厅外,民众有序排起数百米的长队,人们表情肃穆,有人祈祷,有人啜泣,还有儿童把自己的玩具留在现场。

“里都是一些普通人,还有一些是孩子,”莫斯科州居民弗拉基米尔说,“那些实施恐袭的人,应该受到最严厉的惩罚。”

在莫斯科市中心,克里姆林宫、俄罗斯国家杜马大楼等建筑降半旗。莫斯科市区街道两侧和建筑物的墙壁上,许多电子屏幕上播放着悼念遇难者的画面。

除了莫斯科,俄罗斯许多城市和地区都在24日举行了不同形式的悼念仪式。

在俄罗斯第二大城市圣彼得堡,市民在市内多处地点献花和点燃蜡烛,并向遇难者默哀。圣彼得堡市电视台等媒体的网站页面也被设置成了灰色,市政府、议会等政府机构降半旗,一些建筑上的俄罗斯国旗系上了黑丝带,以示哀悼。

记者驾车经过莫斯科市中心的新阿尔巴特大街时,看到一块长约数十米的巨大电子屏上显示着一句俄语:“俄罗斯总是在最艰难的考验中变得更加强大,现在也将如此。”

致敬勇士

他们挺身而出

用无与伦比的勇气救人

在这起恐袭事件中,多位民众挺身而出反击恐怖分子或保护他人。

小伙跳到恐怖分子身上反击

救下数十人

3月23日,俄罗斯电报账号“Baza”采访到恐袭亲历者埃琳娜。她说,现场有一名年轻观众跳到了恐怖分子身上,夺走了恐怖分子手里的枪并用枪托打对方,救了数十人的命。埃琳娜称,当时已有几个人倒在了舞台上。多亏这名男子的行动,数十个人得以逃出大楼。她还表示,不知道这位英雄是否还活着,因为在她离开大厅后,那里再次响起了枪声。

15岁少年冷静疏散观众

拯救100多人

恐袭事件中,一位在衣帽间做课余兼职的15岁少年,于晚8时听见枪声。由于大批观众拥堵在已关闭的出口前,少年便带领100多名观众通过狭窄通道逃出建筑。该少年说:“我知道当晚音乐厅有约6200人,如果我离开,将有数百人死亡。”目前,俄罗斯国家杜马家庭保护委员会已提议奖励这位少年。

为救妻子打晕恐怖分子

救下数十条性命

据俄罗斯商业咨询报报道,一名男子向“俄罗斯24”电视台记者讲述了他在现场赤手空拳制服一名枪手的过程。

男子称,为保护妻子,他徒手按住了恐怖分子的枪并将其打晕。后来他才意识到,这一举动拯救了数十人的生命。随后,俄罗斯联邦侦查委员会表示,该机构主席已下令提名该男子接受嘉奖,并称赞他用积极果断的行动拯救周围人的生命,“表现出无与伦比的勇气”。

谁发动的恐袭?

俄驻美大使:不要急于下结论

莫斯科22日晚发生的严重恐怖袭击事件,导致重大人员伤亡。极端组织“伊斯兰国”宣称其阿富汗分支制造这起事件。

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发言人阿德里安娜·沃森发布声明说,“伊斯兰国”是这起事件的“唯一”责任方,乌克兰没有卷入。

俄罗斯驻美国大使阿纳托利·安东诺夫24日说,在俄方正在调查是谁发动莫斯科近郊音乐厅恐袭时,不要急于下结论。

美国白宫新闻秘书卡里娜·让-皮埃尔23日谴责恐袭事件并哀悼遇难者,强调“伊斯兰国”是共同的敌人、必须将其击败。就让-皮埃尔的言论,安东诺夫说:“俄罗斯相关机构有能力查出这起恐袭事件的组织者。我认为今天没必要急于下结论……这种工作需要安静。”

美联社援引沃森的话报道,美方3月初同俄方分享了恐怖分子预谋在莫斯科发动袭击的信息。俄罗斯卫星通讯社援引安东诺夫的话报道,美驻俄大使馆早些时候向在俄美国公民发出预警,提及极端分子可能会在音乐会等人员密集场合发动袭击,但俄驻美大使馆没有收到任何通知。安东诺夫说,美国和俄罗斯共同打击恐怖主义的联系已遭破坏,而这并非俄方过错。

安东诺夫说:“我总是提醒美国人,在2001年时,我们的总统是第一个伸出援手表示愿意提供帮助的人。”

联合国分管反恐事务的副秘书长弗拉基米尔·沃龙科夫接受俄罗斯卫星通讯社记者采访时说,恐怖主义没有任何正当理由,“必须严厉惩罚”在莫斯科近郊音乐厅发动恐袭的“非人类”。

沃龙科夫说,联合国秘书长安东尼奥·古特雷斯强调了加强国际合作应对恐怖主义的重要性。在联合国安理会即将举行的会议上,与会人员可能会讨论莫斯科近郊恐袭事件。

乌克兰干的?

泽连斯基发视频否认

针对当地时间22日发生的莫斯科恐袭事件,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当地时间23日在社交媒体X上发表自拍视频声明,指责俄罗斯总统普京“正试图把责任甩给别人”。

泽连斯基称:“在莫斯科发生的事情很明白,普京方面正试图把责任推给别人……他们总是把责任推给别人。他们来到乌克兰,烧毁我们的城市,然后试图指责乌克兰。”

他还指责称:“把成千上万的恐怖分子带到乌克兰境内,对我们发动战争,却对自己国家发生的事情毫不关心。普京没有关心他的俄罗斯公民并向他们发表讲话,反而沉默了一天,思考如何将此事与乌克兰联系起来。”

乌克兰国防部情报总局发言人尤索夫当天也表示,俄罗斯联邦安全局关于音乐厅恐怖袭击事件中有“乌克兰痕迹”的说法,纯属无稽之谈。

此前报道,普京发表电视讲话时透露了恐袭事件的调查进展:共有11人被拘捕,包括4名恐袭直接实施者。他说,这4名恐袭直接实施者试图藏匿并向乌克兰方向逃跑。初步信息显示,乌方已为他们准备了越境“窗口”。俄联邦安全局和其他执法机构正在严查为恐怖分子提供交通工具、策划逃生路线、准备和藏匿武器弹药的所有同谋。

俄联邦安全局23日发布声明说,犯罪嫌疑人在实施恐袭后,试图乘车逃往俄乌边境并入境乌克兰,最终在俄布良斯克州被捕。俄联邦安全局强调,犯罪嫌疑人与乌克兰方面有关联。

现场找到什么?

500多发子弹和28个弹夹

当地时间24日,俄罗斯侦查委员会公布最新信息表示,在检查莫斯科州音乐厅恐怖袭击案件犯罪现场时,没有发现带有爆炸装置的尸体或其他爆炸物痕迹。目前对案件的查证工作仍在进行。

俄侦委会表示,在恐袭现场发现4套战术背心、500多发子弹和28个弹夹、2支袭击者使过的卡拉什尼科夫冲锋枪。在布良斯克州逮捕嫌疑人时,在一辆雷诺汽车中发现并缴获了一把马卡洛夫手枪和一个卡拉什尼科夫冲锋枪弹夹。目前侦查委员会已下令对缴获的武器进行必要的检查。

侦查委员会还表示,目前正在对恐怖袭击案的嫌疑人开展调查,侦查委员会的侦查员将很快采取措施,对4名嫌疑人采取关押措施。

安保存漏洞?

武器如何被带到音乐厅

近年来,俄罗斯加大反恐力度,大规模恐怖袭击在莫斯科乃至俄罗斯全国并不多见。俄联邦安全局局长、国家反恐委员会主席博尔特尼科夫去年12月12日介绍2023年俄反恐工作成果时说,俄去年阻止了228起恐怖主义犯罪,其中包括146起未遂恐怖袭击。俄方还破坏了73个秘密恐怖组织的活动。

此次恐袭暴露出俄罗斯在安全保障方面仍存在漏洞。俄政治学者米哈伊洛夫认为,俄政府有必要完善大型群众性活动的组织方案。他指出,实施此次恐袭的犯罪分子手段非常专业,且对建筑物内部环境、出入口位置和警卫部署等情况了如指掌,这表明相关人员很可能提前对事发地点进行了详细调查。俄军事专家丹迪金指出,恐怖分子是如何将武器带到音乐厅的,值得有关部门深刻反思。

认领恐袭事件?

“伊斯兰国”到底什么来头

俄罗斯恐袭事件发生后,极端组织“伊斯兰国”宣称对袭击事件负责。这个在全球多地犯下致命罪行的“伊斯兰国”到底什么来头?

据了解,“伊斯兰国”是中东地区的一个极端组织,其前身由约旦籍极端分子扎卡维在2002至2003年间于伊拉克创立,名义上是“基地”组织在伊拉克的分支。

英国广播公司曾分析称,萨达姆政权倒台后,伊拉克出现权力真空,暴力事件席卷各地。美国从伊拉克撤军后,美军留下的反恐烂摊子催生了极端组织“伊斯兰国”势力崛起,在伊拉克和叙利亚之间形成了一个新的恐怖组织活跃地带。

2011年之后,这一组织利用叙利亚内战的机会,将其控制范围从伊拉克北部扩大到叙北部,2014年6月更名为“伊斯兰国”,并将其所谓的“首都”设立在叙利亚的拉卡。

鼎盛时期,“伊斯兰国”一度拥有约3万名武装人员,是当时中东地区最活跃的极端组织。

“伊斯兰国”通过征税、走私石油和文物、抢劫、绑架勒索等手段四处敛财,曾被称为世界上“最有钱的恐怖组织”。

不仅在中东,“伊斯兰国”还频频在法国、英国、德国等欧洲国家以及美国发动恐怖袭击,犯下多起致命袭击案。持续的无差别袭击,让“伊斯兰国”成了搅动世界的极其不稳定因素。

事实上,从2014年开始,美军主导的多国联军就一直对盘踞于叙利亚和伊拉克的“伊斯兰国”势力进行打击。与此同时,俄罗斯也从2015年开始持续对“伊斯兰国”武装人员进行打击。

2019年,10月,美国时任总统特朗普宣布“伊斯兰国”头目巴格达迪在美军的一次突袭行动中身亡。巴格达迪死后,其两名接任者也在2022年先后死于美军行动和叙利亚反对派之手。尽管如此,该组织的流毒影响远未消亡,不仅在叙利亚境内变形、扩散,其在世界各地的分散势力也依然活跃。 本版稿件综合新华社、中新社等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喵,没有找到相关结果~
暂时没有评论,下载喜马拉雅与主播互动
猜你喜欢
莫斯科

莫斯科,现俄罗斯联邦首都,也是俄罗斯政治、经济、科学文化及交通中心。莫斯科面积1081平方公里,市区东西长30公里,南北长40公里,人口1047.3万人(20...

by:口袋导游App

莫斯科绅士

这本优美的小说充满了风趣幽默的桥段、闪闪发光的人物和精致迷人的场景。更重要的是,它展现了在时代的洪流中,人之为人的意义。

by:空山秋

莫斯科绅士

1922年,紅色政權席捲蘇聯。一位帝俄時期的青年貴族,被迫在莫斯科一家豪華飯店度過餘生。他以紳士風度對抗遭囚禁的命運,用品味緬懷過往的美好,在劇變的時代,成為最...

by:深夜读书de怪蜀黍

莫斯科绅士

【内容简介】1922年,前俄贵族罗斯托夫伯爵因为莫名其妙的原因,被判软禁在克里姆林宫对面的大都会酒店里。自此这位绅士只能栖身于酒店阁楼,并以独特的视角观望国家和...

by:Someonethere

梦醒莫斯科

《梦醒莫斯科》内容由两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作者翻译整理的苏联历史上一些重要事件的资料,也可以说是作者对几十年间苏联政治沧桑史的忆述,包括斯大林之死、1949年...

by:晨诵无声1976

燃烧的莫斯科

【内容简介】普通的女兵穿越在苏联卫国战争中的个人经历。【作者/主播简介】作者:红场唐人,网络小说作家。主播:听书音网络。【购买须知】1、本作品为付费有声书,前2...

by:听书音网络

《回眸莫斯科》

《回眸莫斯科》讲述的是苏联极权制度下文坛的荒谬和知识分子的悲剧,却不经意带出一连串冰冷的数字:“苏联五名元帅杀了三名,四名一级指挥员杀了三名,十二名二级集团军...

by:jason打死不投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