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的智慧

2024-03-25 07:53:5807:56 38
所属专辑:观点与评论
声音简介
1、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
摘自《老子·德经·第六十三章》
解释:处理难事的时候一定要从简易简单的方面入手,处理大的事情一定要从细微的地方做起。

2、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摘自《老子·德经·第四十五章》
解释:最正直的东西好似弯曲,最灵巧的东西好似笨拙,最好的口才好似不善辩说。
赏析:此句体现了老子的辩证思想,也体现了现象和本质的原理。事物是矛盾的,也是相辅相成的,我们不仅应该看到事物的现象,还要透过现象看到其本质,而不要被事物的表面现象所迷惑。

3、将欲歙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取之,必固与之。
摘自《老子·道经·第三十六章》
解释:想要收敛它,必先扩张它,想要削弱它,必先加强它,想要废去它,必先抬举它,想要夺取它,必先给予它。

4、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摘自《老子·道经·第二十五章》
解释:人必须遵循地的规律特性,地的原则是服从于天,天以道作为运行的依据,而道就是自然而然,不加造作。
赏析:此句用递推的方法向人们阐释了何为“道法自然”的原则,天、地、人才能按照各自的自然规律运行,相安无事。

5、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
摘自《老子·道经·第十二章》
解释:五彩缤纷会使人眼花缭乱,音乐繁多也会使人耳朵发聋,美味太多易使人失去味觉;乘马飞驰狩猎将使人心灵狂放;猎取稀奇之物必使人行为败坏。
赏析:食色性也,这是人类作为高级动物的自然属性,但不能过分放纵欲望,所以老子主张“去奢泰,好俭朴”,朴素简洁的人生态度可以带来更多的内在满足和精神追求。

6、知者不言,言者不知。
摘自《老子·德经·第五十六章》
解释:聪明的智者不多说话,而到处说长论短的人就不是聪明的智者。
赏析:此句强调了一个深刻的哲理,真正的智者不会自夸或大肆宣扬自己的知识和见解,启示我们始终保持谦逊和开放的心态,不断学习、探索和进步。

7、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摘自《老子·德经·第四十二章》
解释:道是独一无二的,道本身包含阴阳二气,阴阳二气相交而形成一种适匀的状态,万物在这种状态中产生。
赏析:老子认为“道”就是宇宙生成的理论,“道”是世间万物的本源,同时指出了“道”创造万物的过程,体现了他“无为而无不为”的哲学思想,即万物自生自长不受控制。

8、方而不割,廉而不刿,直而不肆,光而不耀。
摘自《老子·德经·第五十八章》
解释:方正而不生硬,有棱角而不伤害人,直率而不放肆,光亮而不刺眼。

9、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摘自《老子·德经·第四十三章》
解释:天下最柔软的东西,可以在天下最坚硬的东西之间自由驰骋。
赏析:老子认为,人的思想、精神是天下“至柔”的东西,却有着不可估量的力量,无形的力量可以穿透没有间隙的东西,可见“无为”的益处。

10、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摘自《老子·德经·第八十一章》
解释:真实可信的话不漂亮,漂亮的话不真实。善良的人不巧说,巧说的人不善良。真正有知识的人不卖弄,卖弄自己懂得多的人不是真有知识。
赏析:此句体现出老子大智若愚、返璞归真的处世态度,那些大智之人才总是谦虚地对待一切事物,而那些见识浅薄者,反倒妄自菲薄,是极为浅陋无知的表现。

11、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
摘自《老子·德经·第六十七章》
解释:我有三件宝贝,持有并珍惜。第一件叫慈爱,第二件叫节俭,第三件叫不敢处在众人之先。
赏析:老子所说的“三宝”对应人的“三德”慈是父母爱子女的感情,拥有了“慈”,就拥有了包容万物广大的美德,“俭”是节制自己的欲望,从内心的虚静到外在的俭德要求一致,“不敢为天下先”要求为政者体会大道无为的精神,不露锋芒、不争不夺、谦和卑下。

12、圣人自知不自见;自爱不自贵。摘自《老子·德经·第七十二章》
解释: 圣人有自知之明而不显耀自己,有自爱之心而不自以为高贵。
赏析:老子认为,有自知之明的人,懂得知足,不会觉得高人一等,所以舍去自见、自贵的心理,取自知、自爱的做法,才能增强自身道德修养,成为受人尊敬的人。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喵,没有找到相关结果~
暂时没有评论,下载喜马拉雅与主播互动
猜你喜欢
道德经智慧

作者:老子,姓李名耳,字聃,一字或曰谥伯阳。华夏族,楚国苦县厉乡曲仁里人,约生活于前571年至471年之间。是我国古代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道家学派创始人,被唐...

by:CMO无忧宫主

《道德经》的智慧

书籍信息: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出版的《彩绘全注全译全解道德经》(主编:任犀然)内容重点:原文、译文、解读、经典案例一、经典案例二等五个部分。主播介绍:主播东华居士,...

by:光易团

道德经智慧与应用

道德真经,中华传统经典作品道德真经即《道德经》,又称《老子》、《老子五千文》。共81章,5000余言,分上下篇。老子著。【道德经】最核心的理念——熟悉天道的规律...

by:笑口常开好运来A

81个《道德经》智慧

老子的《道德经》自从面世,便带给后人诸多生活工作的方法论。它就像是一把尺子,哪里做得不好,哪里做得好,用它一量,就全知道了。但是对于普通人来说,怎样才能在轻松自...

by:道济天下潽渡众生

《道德经》里的智慧

汲取祖先智慧,回归传统文化,是当今众多有识之士的共识。在回归传统的路上,我们能更好地认清自己,看清周遭。本书把老子的《道德经》划分为十一个主题,对每一主题从多角...

by:YangLH

老子智慧·道德经

老子是中国最伟大的哲学家,一个真正有智慧的人。这里是鬼脚七写的文章,老子智慧系列的朗读版,有的是鬼脚七自己录的,有的是其他朋友录的,希望你喜欢。

by:周周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