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与奇葩论短长?面对印度的挑衅,中国为何总是习惯性保持克制?

2024-04-13 00:29:4514:58 1.1万
声音简介

印度,一个有声有色的超级大国,更是一个可笑可悲的超级奇葩。

虽然顶着文明古国的帽子,但今天的印度和古印度没有一卢比关系。

高耸入云的青藏高原,在深刻改变了亚欧大陆气候,使长江中下游地区成为雨热同期的鱼米之乡的同时,更挡住了征服者自西向东挺进的脚步。

在向东无路的情况下,他们纷纷掉头南下进入南亚次大陆。窄窄的开伯尔山口,成为千百年来“打印”的绿色通道,南亚次大陆文明也在前赴后继的征服中成为五彩斑斓、秀色可餐的千层饼。

17世纪开始,英国人也漂洋过海地加入了“打印”豪华套餐,并成为现代印度的祖先。因为没从开伯尔山口进门的“不走寻常路”,印度也被注入了奇葩的基因。

所以,世界惊奇地发现:那个千百年来习惯于跪着唱征服的印度,那个见了谁都喊爸爸的印度,在独立建国后突然改头换面、元气满满了。

除了那和咖喱味一样,怎么也掩盖不住的大国雄心,印度的外交政策更是咄咄逼人,除了发自心底地认为巴基斯坦不应该存在,印度还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一心想要做周边国家的爸爸,并将碧波浩渺的印度洋视为自家后院的游泳池。

印度的恬不知耻,得到了周边国家的强烈回应,它们有钱出钱,有人出人,热乎乎的大嘴巴子在印度的脸上胡乱地拍。

尤其是北方邻国,在百思不得其解了很多天后,也不得不举起了小皮鞭,直接抽断了印度的脊梁,让印度从此患上了治不好的“1962综合症”,逢人就说“我们再也不是62年的印度”,爸爸再打我一次的愿望极其迫切。

但,这个给了南亚“打印”国家无限希望和鼓舞的北方大国,自62年雷霆一击后,却几乎再也没有出手打印了。

这是个匪夷所思的现象,要知道,作为真正的战斗民族,千百年来我们打败甚至消灭的对手不计其数。而即便是奉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新中国,在面对穷凶极恶的侵略者时,大板砖也是拍得风生水起,直让侵略者再也不敢有再来一次的想法。但印度却是个例外,在被打得屁滚尿流后,印度依然雄赳赳气昂昂,誓要找回自己的大国尊严。

那么,面对“三天不打,上房揭瓦”的印度,为何我们却其中不能满足印度的朴素愿望呢?静夜史认为主要有以下几点:

1、中印战争一战定乾坤

在新中国的所有对外战争中,中印战争时间不算长,规模不算大,甚至影响也不算深远。

但对于印度而言,这场战争却成为印度名副其实的民族存亡之战,更是名副其实的“国耻”。

毕竟不是所有战争都能从侵略战打成首都保卫战,不是所有国家的士兵都能跑出非洲角马迁徙的队形。而且战后不久,在印度德高望重的尼赫鲁就晚节不保且郁郁而终,印度更是彻底掉下了第三世界领袖的神坛,民族脊梁被彻底打断,昔日不可一世的大国崛起梦也彻底稀碎。

虽然由于美苏争霸的国际环境,更因为当时国内捉襟见肘的后勤供应,猛虎下山般的解放军并未对咄咄逼人的印度侵略者造成空前的杀伤,甚至都未完全收复失地,这让印度能在短期内恢复元气。

但这场战争却远远超出了毛主席“一仗打出10年和平”的目标预期,更让我们以胜利者的姿态重新定义了中印边界。占领中印边界几乎所有制高点的我们,对印度形成了居高临下的压迫态势,使得仰望我们的印度不得不常年保持人数超过15万的山地部队。

今天的印度,外部尤其是北方面临的局面可谓相当尴尬。除了被北方邻国全面压制,作为亚洲水塔的青藏高原也是印度境内诸多河流的发源地。虽然雨季时降水补给充沛,对上游来水基本无所求,但每当热带季风气候的旱季来临,印度就特别担心北方邻国和自己一样无耻地断水。

从当前印度的国情来看,虽然中印战争已经过去50多年,但印度的战斗力依然一如既往地保持一塌糊涂的水平。毕竟种姓制度根深蒂固,广大人印度人民又没有“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觉悟,并将参军作为谋生手段,所以印军送人头的战斗力长期有保证。

而因为从未经历过革命或战争的洗礼,印度立国以来上不能建立强有力的中央政权,改变一盘散沙的撕裂局面。下不能将统治力贯彻到基层,推动土地改革工业化铺平道路。中不能彻底废除种姓制度,释放巨大的人口红利。

所以独立以来的印度,虽然继承了英属印度的大部分遗产,开局就是准王者,但却无法缓解社会矛盾,只能通过对外挑衅的方式转移视线。

但问题是印度根本难以建立自力更生的工业体系,所以武器只能是外国造,这是印度深受大国喜爱的重要因素。

所以这样的印度,根本就不可能大国崛起,更不具备报当年一箭之仇的能力。

因为中印对峙态势长期“稳定”,所以别说打印,看一眼都显得多余。

2、不与奇葩论短长

和尼赫鲁的思想一样,印度的战斗力,很长时间内一直都是个谜。尤其是当新中国已经将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揍得屁滚尿流后,在如此空前的战争奇迹面前,尼赫鲁非但没有收敛,反而变本加厉地挑衅北方邻国,甚至扬言要将解放军从印度占领的土地上清除出去。

所以,毛主席想了十天十夜也没有想明白尼赫鲁为什么要来搞我们。但来而无往非礼也,面对印度一再的闯门拜访,如果不客气一下就太不给印度面子了。

所以抱着试一试的态度,我们进行了自卫还击。然后,昔日还咄咄逼人甚至不可一世的印度精锐,短短数天就被打得满地找牙。

战争的一边倒,让中印双方都非常意外,尤其是印度,似乎根本就没有做马失前蹄的思想准备,以至于前线刚刚传来兵败如山倒的噩耗,首都新德里的人们就准备拖家带口地跑路了。

早在印度自立门户之前,开国总理尼赫鲁就为印度定下了“要么有声有色,要么销声匿迹,二流角色不能令我满意”的目标,独立后的印度也很快从“非暴力不合作”的逆来顺受中“脱胎换骨”,完成了从受害者到加害者的转变。

鉴于一母所生的巴基斯坦和自己半斤八两,剩下的不丹、斯里兰卡等小国又噤若寒蝉,印度的膨胀可谓情不自禁。再加上1961年成功从葡萄牙手中夺取果阿的光辉战绩,让尼赫鲁不由自主地就想到青藏高原去碰碰运气。

而由于印度体量较大,天生适合做棋子,更因为高喊“不结盟”的印度,既是美国围堵社会主义阵营的关键一环,又是苏联冲出亚欧大陆走向印度洋的重要窗口,所以两国对印度的拉拢可谓无所不用其极。尤其是苏联,给予印度的工业化支持相比于新中国不遑多让,今日印度的万国牌武器中,俄制武器也占到了70%以上。

当然,人缘再好的外交,也掩盖不了印度由于印巴分治从未经历革命或战争洗礼,国内山头林立且政令不出新德里的尴尬。

英国殖民时期,强化种姓制度并拉拢土邦领主结成统治者联盟,四平八稳的英属印度也成为英国的模范殖民地,以及英国女王王冠上的明珠。

日不落帝国盛极而衰后,为了让大家记住自己曾来过,英国推出了“印巴分治”的大手笔,留下了印巴冲突、克什米尔、麦克马洪线等一系列祸根,并被印度全盘接收。

所以,印度的对华挑衅,本质上和结仇巴基斯坦并无二致,其目的无非就是转移国内矛盾,提升政客的支持率罢了。

面对这样的逢场作戏,冷兵器都是最大的客气。

3、中国龙志不在南亚

时至今日,西方的江湖上依然流传着“龙象之争”的传说,印度也习惯以“平行崛起”描述中印两国并驾齐驱的特殊关系。毕竟两国人口相当,且历史都源远流长,在同样经历了帝国主义的无情殖民后,最终走上了大国复兴的伟大征程。

但历史老师告诉我们:“半殖民”和“全殖民”从来不是一回事,再加上今日印度社会发展一塌糊涂,连掉皮金牌都凤毛麟角的情况下,把中印相提并论,那是对东方巨龙的巨大侮辱。

而从中印的区位上来看,印度就更加不值一提了。

从印度的地势上来看,无论左看右看上看下看都是一块名副其实的“绝地”,虽然靠山面水是难得的风水宝地,但俺们村口的瞎子张半仙说这里只适合修坟。

今天的印度之所以对英国老爷感恩戴德,除因为英国为印度注入了自由和民主的灵魂,更因为英国在几百年时间里长期以印度为家,为印度打下了一个辽阔的疆土。

但即便英国加班加点地扩张,英属印度也只能止步于阿富汗,并将其作为英俄势力范围的缓冲,于是阿富汗的动荡贻害至今。

对于印度而言,按照尼赫鲁“大印度联邦”的设想夺取青藏高原并不理想,毕竟以他们的稀松战斗力根本就不可能固守。而且更重要的是青藏高原在地缘板块上属于东亚,和南亚根本就是两回事。而包括缅甸在内的东南亚则长期位于中华文化圈之内,和印度披着黄皮的白人文明依然南辕北辙。

所以,印度最适合的扩张方向就是踩着巴基斯坦的尸体拿下阿富汗,以“寻根问祖”的决心重返中亚,并完成对北方邻国的反包围。

但中亚各国一再表示大哥你谁呀?咱们很熟吗?而塔利班也对印度想要到帝国坟场刷“帝国勋章”的无耻行为大加鄙视。

当然,当前的印度连南亚都出不去,对巴基斯坦更是无可奈何。

虽然巴基斯坦体量远不及印度,但中印战争让世界人民看清了印度外强中干的战斗力的同时,更让巴基斯坦看到了美国的靠不住和北方邻国能合作的本质,于是中巴关系迅速升温,“双面打印”局面逐渐形成。

为了彻底搞定巴基斯坦,印度经过长期的冥思苦想,创造性地提出了“核武器在手,巴基斯坦算个球”的思想,在1974年成功进行了“微笑佛陀”的核试验,并在1998年突然宣布拥核。

印度的拥核,深深震撼了世界,并大大鼓舞了巴基斯坦。从此,这个“近墨者赤”的国家奋发图强,用长达15天的时间实现了核武器从无到有并从有到优的飞跃。更令人惊叹的是,巴基斯坦还出版了中文说明书,为向中国推销做了充分准备。

鉴于核武器毁天灭地的恐怖威力,所以巴基斯坦的成功拥核,瞬间拉平了印巴的实力差距,并彻底浇灭了印度想要消灭巴基斯坦并一统南亚的幻梦,从此印度被彻底封死在南亚次大陆。

而巴基斯坦的成功,也深深鼓舞了尼泊尔等南亚国家,从此“3D打印”逐渐成型,印度周边再无宁日。

虽然印度一直有望文生义地将印度洋作为“印度之洋”的野心,但美国的刀枪棍棒一再表示不行,所以印度别说崛起,安分守己都费劲。

这样的国家,真的有资格做我们的对手?恐怕除了印度没人相信。从抗美援朝战争结束以来,新中国就是美苏之外的重要力量,苏联解体后,中国作为大陆强国,和美国主导的海洋文明形成了新的对抗。在静夜史看来,国土深入内陆且面向海洋的中国,在与海洋文明的对抗中,东西的拓展将是主流方向,这和“一带一路”倡议不谋而合,而印度必将和日本等势力一样被彻底边缘化。

所以,我们绝不是不给印度面子,而是我们压根儿就和印度见不了面,大国复兴必将面对更加强悍的敌人,而不是印度这种豆腐渣对手。

因此,中国的克制,绝不是软弱可欺和息事宁人,而是紧抓重点的必然选择,很明显,印度没那么重要。62年的战争已经证明:黔驴技穷不是耸人听闻,当它只会叫两嗓子和踢一脚的本事一览无余,“不要小看印度”就是一句可笑的废话。

别说印度和周边国家打了几十年作战经验丰富,兔子还天天跑步呢,它跑过捕猎者的利爪了吗?

正视印度,才是对它最大的尊重。

多有疏漏,烦请斧正。

我是静夜史,期待您的关注。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望戒嗔痴

题目不错,脉络清晰,批判得挺到位

猜你喜欢
常与同好争高下,不与傻瓜论短长

我希望谁都不会跟你计较,是因为你很有教养,所以别人不愿意跟你计较,而不是因为担心跟你计较会拉低教养。我希望你跟谁都不争,是因为你在实力上有压倒性优势,所以不屑于...

by:芬芳聊愈

常与同好争高下,不与傻瓜论短长

22个鲜活的故事,送给不够圆滑也不够世故、不够成熟又不够幼稚、不想变坏也不想太乖的你。22个直击功利社会和残酷现实的镜头,拆穿你的自怜、自卑、自欺和自相矛盾,告...

by:佐手大神

常与同好争高下,不与傻瓜论短长(完结)

老杨的猫头鹰:22个鲜活的故事,送给不够圆滑也不够世故、不够成熟又不够幼稚、不想变坏也不想太乖的你。22个直击功利社会和残酷现实的镜头,拆穿你的自怜、自卑、自...

by:绿兰姐

奇葩医女

美貌的雪柔小萝莉其实是念念,一个现代的25岁女生穿过来的。她的前世被男友移情别恋所伤,不小心在十字路口车祸。却穿来异世。一次一次用前世的医术,随身空间里的医疗用...

by:夏梦语歆

奇葩夫妻

谨以此书,献给那些不为众人所理解的一少数,希望大家能够了解他们生命中的欢乐与辛酸,灵魂深处的黑暗和光明。【题记】我们不是神,所以我们无法选择自己的出生。我...

by:宝宝之书

奇葩安燃说

纵览世间百态,快乐不需要等待,欢迎收听奇葩安然说。

by:安燃FM_素未谋面

奇葩小国

本专辑为大家带来来自世界各地的奇葩国家的历史,人物同时还有各种匪夷所思的奇葩事件望大家收听时多多打扣多多收听我在这里谢谢大家啦!

by:史君说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