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力不够,人口来凑?名不见经传的孟加拉国为何让印度痛不欲生?

2024-04-19 01:34:0110:27 8915
声音简介

孟加拉国,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国家。

今天的很多人,可能都知道孟加拉虎,但却不一定了解孟加拉国,这就是孟加拉国最大的国情。

不过,就像再小的虫子也有天敌一样,孟加拉国虽然几乎没有存在感,但却架不住周边国家,尤其是印度的虎视眈眈。

作为世界上最大的民主国家,印度自1947年独立的那一刻以来,就长期被西方国家冠以“民主典范”和“自由先锋”的名号,是西方国家眼中的三好国家。

但就是这样一个三好国家,却时常对周边国家亮着獠牙,令孟加拉国等国家胆战心惊。

1945年二战结束后,作为战胜国的英国元气大伤,对殖民地统治越来越力不从心,英属印度作为英国女王王冠上的明珠更是未能免俗。于是英国政府派出蒙巴顿勋爵漂洋过海,解决英属印度的资产处理问题。

因为英国在1885年印度教为主的精英成立了国民大会党也就是国大党后,迅速扶持穆斯林在1906年成立了全印穆斯林联盟,所以印度教和伊斯兰教在英属印度的水火不容,早已成为积重难返的事实。

在这样的情况下,英国作为仲裁者想要维持一个统一的邦联不仅虚情假意,而且浪漫天真。鉴于当时尼赫鲁领导的国大党多吃多占、贪大求全,在英属印度不仅要当哥更要当爹,更强行划走了东旁遮普和西孟加拉,引起了穆斯林的不满。再加上真纳领导的穆斯林联盟一心要求独立,于是印巴分治势在必行。

而后英国卷铺盖走人,印度和巴基斯坦相继诞生,印度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终于柳暗花明,取得了空前的成功。

因为印巴分治以宗教为分野依据,所以印度的块头远大于巴基斯坦。但因为巴基斯坦分布在印度河流域和恒河入海口,于是独立后的巴基斯坦对印度形成了东西夹击的态势。

虽然印巴分治后,很快在克什米尔地区大打出手,并瓜分了克什米尔。但印度并未改变被巴基斯坦压制的尴尬命运。

早在印度独立前,印度开国总理尼赫鲁就为印度定下了“要么有声有色,要么默默无闻,不接受二流国家设定”的目标,所以印度独立后,不仅要解决国土安全问题,更要走出去,实现“站起来”到“膨胀起来”的目标。

在这一思想的指引下,印度以英属印度继承者自居,将消灭巴基斯坦作为战略目标之一。但尼赫鲁又更进一步,除了在国际社会上高喊和平共处以及不结盟,更构建所谓的“大印度联邦”,甚至将青藏高原囊括其中。

因为在南亚次大陆打遍天下无敌手,所以尼赫鲁情不自禁地膨胀了起来,再加上1961年打败葡萄牙殖民者抢占果阿的辉煌战绩,给了尼赫鲁挑战北方邻国的巨大底气,然后有了1962年的中印战争。

中印战争是一场令印度刻骨铭心的战争,不过作为最高负责人的尼赫鲁却并未深刻检讨,因为他很快就中风偏瘫并郁郁而终了。

而这场让印度将侵略战打成首都保卫战,让世界人民在南亚次大陆看到非洲角马迁徙奇观的战争,也被西方媒体称之为“热刀切黄油”的战争。这场彻底的惨败后,印度上下患上了“1962综合症”,具体表现在有事没事就叫嚣“我们早已不是62年的印度”。

不过,虽然败得很惨,但印度却第一次有了所谓的民族凝聚力,而且得到了美苏两个超级大国的争相拉拢。

因为印度高唱不结盟,所以美国在构建了“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巴格达条约组织”和“东南亚条约组织”后,力主拉拢印度完成围堵社会主义阵营的关键一环。而苏联则将印度作为冲出亚欧大陆,走向印度洋的重要窗口,所以拉拢印度比美国还要卖力表演。

而当时的印度虽然早已成为西方国家眼中的民主典范,但家底不太厚的尴尬国情让他与苏联更有共同语言,所以印度与苏联也天然互有好感,这种亲密的局面。也直接导致今日印度的万国牌武器中大部分都是拿俄制武器充门面。

相比于印度的香饽饽局面,巴基斯坦则一直混得相对比较惨,虽然在美苏争霸的大环境下,美国是巴基斯坦的天然靠山,但问题是欧洲才是美苏争霸的重点,巴基斯坦体量小到不值一看,而美国更有和印度眉来眼去的空间。所以巴基斯坦才最终和北方邻国冰释前嫌,并最终在1965年的第二次印巴战争中锤炼得情比金坚。

北方邻国的仗义,令印度感受到了双面打印的压迫感,所以印度加速了对巴基斯坦的打击。

鉴于东西巴基斯坦只是宗教上有共同语言,实际上完全是两个集团。再加上长期以来巴基斯坦始终将西部作为重点,对面积占巴基斯坦14%,但人口却占56%的东巴基斯坦长期给予不平等的怠慢,所以东巴基斯坦迫切想要属于自己的一片蓝天。

东西巴基斯坦的貌合神离甚至剑拔弩张,给了印度巨大的操作空间。随后印度在1971年向巴基斯坦宣战,随后将东巴基斯坦围得里三圈外三圈。

印度的声东击西,让巴基斯坦陷入巨大被动,最终不得不接受孟加拉国自立门户的局面,从此印度东巴基斯坦东西夹击的局面被彻底改观。

能够脱离巴基斯坦,是孟加拉国民族独立的巨大胜利,但独立后的孟加拉国却怎么也笑不出来。

巴基斯坦时代,孟加拉国虽然遭受种种不公,但最起码还有巴基斯坦做靠山,有着反制印度的主动局面。而当孟加拉国独立后,不仅陆地上几乎被印度三面包围,海上更难以突破印度的防线。

而且,因为孟加拉国的区位,导致印度本土几乎与东北六邦天各一方,两地相连仅有20多公里宽的西里古里走廊,所以无论印度还是孟加拉国心里都很慌。

印度深知,虽然孟加拉国可能没有切断西里古里走廊的希望,但北方邻国却随时可能从北方来上一枪。所以为了西里古里走廊的安全,印度、坚持奋战、攻坚克难,充分发挥“有困难要上,没有困难创造困难也要上”的精神,在1975年最终吞并了锡金,而后又几乎控制了不丹。

印度的猖狂,令孟加拉国异常反感而又心生胆寒,毕竟对印度这样一个上蹿下跳的国家而言,吞并锡金和控制不丹绝不是最后一战,如果可以,印度不介意将孟加拉国同处一个屋檐。

所以孟加拉国要自强,更要自救,在缅甸和斯里兰卡都基本指望不上的情况下,孟加拉国最好的方式就是“远交近攻”。

但“子宫战争”无疑更能让印度低头认怂。

巴基斯坦时代,孟加拉国的人口数量就相当惊人,自立门户之后,孟加拉国的人口更是开闸放水,不断猛增。时至今日,在孟加拉国14万平方公里的国土上,人口已经超过1.6亿人,平均每平方公里人口高达1250人,可谓真正的人满为患。

虽然热带季风气候下的孟加拉平原,生养人口几乎不算困难,但问题是地势低平的孟加拉国超过1/3的国土常年被洪涝灾害以及海潮侵袭困扰,喇叭口形的海岸线,使孟加拉国面临的风暴潮异常凶猛,更加剧了洪涝灾害。

所以,在家园不断被侵袭且人口继续失控的情况下,孟加拉国选择成为非法移民,然后到印度求生。

孟加拉国的人口涌入,印度一开始表示欢迎必经东北六邦这样的“化外之地”,需要移民去稀释和吸食资源,加剧当地矛盾从而更有利于印度统治。

但随着孟加拉移民越来越多,印度表示承受不来,毕竟当年“非暴力不合作”的印度教徒就是靠“子宫战争”取得了对穆斯林的胜利,而今面对孟加拉国的人口反攻,印度还未萌生的吞并梦转眼就成为泡影。毕竟国内已有2亿多穆斯林,如果强行吃下孟加拉国,不仅国际社会大发雷霆,印度自己也会被激烈的宗教矛盾作法自毙。

所以孟加拉国的“子宫战争”取得了空前的成功。根据静夜史身在孟加拉工作的朋友讲,如今的孟加拉人早已与世无争并习惯了贫穷,多生孩子少种树是很多孟加拉人的座右铭,所以印度肢解巴基斯坦虽然取得了空前的成功,但却最终败给了孟加拉国的子宫战争。

再加上北方邻国、巴基斯坦以及尼泊尔组成的“3D打印”局面,印度的未来必将不太光明。

多有疏漏,烦请斧正。

我是静夜史,期待您的关注。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孤夜悬白织灯

实力不够,人口来凑,孟加拉却能让印度头疼,简直反转剧呀!

猜你喜欢
【匪闻杂谈录】|态度不够 知识来凑

这是个人思想的自留地,嗯...很有年代感的名词!总之就是想到什么就上来唠叨两句,没有主题,也没有态度,只是闲聊。更新随缘,只要还喘气儿就会时不时来上一两期!

by:匪石_34

人口浪潮

现代世界所经历的深远变革是人口结构的变迁,未来人口转型将再次引发全球经济版图的巨变。无需假谁之手,“我们”创造了这个世界。

by:南杉fm

《人口峭壁》

非常值得认真学习和领悟其中内容的书籍。2014-2019年,当人口红利终结,经济萧条来临。

by:甜蜜蜜的糖糖

人口战略:人口如何影响经济与创新

顺应当今社会热点:人口问题,人口创新、人口与经济、国家创新能力、教育等问题的关系。本书将详细分析人口如何影响创新力,而科技创新能力又将决定国家的经济、军事和政治...

by:多云下的蛋

人口大逆转

保护主义、民族主义、科技发展、气候变化……影响全球经济未来发展走势的因素有很多,但本书重点关注人口结构和全球化对金融和实体经济长期趋势的影响。现有研究对此的分析...

by:toread_jxj

实力热评

元生对话来自于新闻一线的亲历者和观察者,还原新闻真相,引发深度思考。

by:元生主播

有爱还不够

NLP(神经语言程序学)是近年来越来越受人关注的一门非常实用的“复制卓越”的心理技术,通过学习NLP,可以让我们每个人更清晰地了解自己、了解他人,更好地与人沟通...

by:红柳hl

《人口峭壁》2014-2019年 当人口红利终结 经济萧条来临。

本书中作为长期从事经济预测的专家哈瑞丹特认为,同伙彭航只有当人口规模巨大的年轻群体迈入社会时才会发生,而当庞大的老年群体出现时就会出现通货紧缩。因此,2014-...

by:读麦磐石上的信心

创新力与人口

听到了携程联合创始人兼执行董事局主席梁建章先生的分享,没想到还是人口经济学家。前天国家也刚刚宣传三胎政策的消息,我觉得混沌的课程确实很前沿。通过数据与历史的分析...

by:混沌学院